12.26 基金“自購”不代表一定能賺錢

商報訊(記者王靜)回顧2019年,“自購”成為今年基金市場的常見操作,基金公司自購行動熱情居高不下。據本報記者統計今年年內,已有76家基金公司發生自購行為,其中僅12月就有21家公司自購基金35次。不過,令人遺憾的是,被“自購”的這些基金多數收益平平。據此,有專家提醒,基金自購釋放“信心”信號,但不代表一定能賺錢。

嘉實基金年內已7次自購

昨日,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嘉實基金”)公告宣佈,嘉實致融一年定期債券(基金簡稱:嘉實致融、基金代碼:008661)正式生效。這隻於12月24日提前結束募集的定開債券基金,在結束募集當天被嘉實基金“自購”過。

根據同花順iFinD顯示,嘉實基金於12月24日花費了1000.15萬元申購了嘉實致融。該基金生效合同中也提到,該基金為發起式基金,在基金募集期間基金管理人運用公司固有資金認購本基金基金份額不少於1000萬份,認購的基金份額持有期限不低於三年。

事實上,這不是嘉實基金年內第一次申購自家基金。本報記者查詢到,自今年3月1日,其自購嘉實養老2040混合(FOF)基金以來,截至目前,嘉實基金今年共發生了7次自購行為。

年內發生240餘次基金自購行為

熱衷“自購”並不是嘉實基金一家的行為。記者查詢同花順iFinD發現,自今年1月1日截至昨日,年內共有76家基金公司發生了242次自購行動,自購金額高達26.37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自購次數還是自購金額,這一數據均創下了近10年來的第二高值,僅次於2018年的252次和32.68億元。

哪家基金公司自購“最兇”呢?從次數來看,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博道基金、南方基金、國泰基金等年內自購次數都超過了10次,前三家都自購了13次。若從規模上來看,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仍然名列最前,分別自購2.20億元、1.70億元;此外,天弘基金、華安基金、南方基金、國泰基金4家自購金額超過了1億元。

哪類基金最“俏”呢?債券基金仍是基金公司自購規模最大的類型,年內共有45家基金公司累計自購金額達12.79億元,同樣僅次於2018年的16.58億元,佔整體金額比例達48.50%。此外,股票型基金被21家公司自購4.51億元;混合型基金被23家公司自購約3.02億元。相比往年還有一大特點,今年自購頻繁的基金品種不少是“熱門”品種。比如,QDII基金今年年內就被6家基金公司所青睞,共計自購金額達到1.15億元,不僅超過2018年該類基金的自購金額(2000.36萬元),且是近8年來的最高水平。

自購基金平均收益率僅為3.79%

基金公司的自購行為往往被市場解讀為“對自家基金收益有信心”,所以也有不少投資者跟隨基金公司大筆買入,到底最終收益如何呢?

本報記者發現,這被76家基金公司買入的242次基金的收益並不算理想。其中有11只基金收益為負,泰康港股通TMT指數C收益率最低,為-2.08%。剔除16只收益率為0的基金,剩下215只基金實現了正收益;僅國泰價值、弘毅遠方消費升級混合、泓德豐澤等26只基金收益率超過了10%;收益率最高的國泰價值目前為止也僅為40.46%,與今年收益率超過100%的那些頭部權益基金相去甚遠。綜合來看,242只基金今年年內的平均收益為3.79%。

專家稱,基金公司的自購資金一般是源於自有資金和公司員工購買。因此,對基金公司而言,自購行為的主要目的是對外釋放“信心”信號,同時也為了給自有資金獲取一定收益,也能讓投資者感覺到彼此“利益”是一致的。因自有資金的投資偏好會偏於謹慎,所以債基一直在自購規模中佔據較大比重。但這種行為僅可供投資者作為一種決策參考,投資者仍應結合基金經理的風格和過往業績等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不能簡單認為發生自購行為的基金就一定能賺錢。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