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四十,儘量少去這二個地方,小心福氣慢慢消耗

弘一大師是世人心目中有大智慧的人,所以他深受世人的崇敬。有人曾經向他請教,人生如何才能趨利避害,讓自己擁有好福氣。

弘一大師說了一句話:“越是人生行險處,風吹浪打水波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生中越是去做危險的事情,就容易遭受各種禍患。

特別是人到四十之後,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再去浪費。俗話說:“四十不惑。”這時候至少應該看透,福氣是求不來的,而是要懂得遠離禍患,規避風險,這樣才能讓人生交好運。

曾國藩說過:“久利之地勿往,眾爭之地勿去。”這就是曾國藩認為的二處險地。也是曾國藩這位老祖宗的忠告:人到四十,儘量少去這二個地方,小心福氣慢慢消耗。

一、久利之地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四十,儘量少去這二個地方,小心福氣慢慢消耗


人到四十如果還是一事無成,這當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們想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想要少一些生活的壓力,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建立一番功業,讓自己取得成功。很多人就是用金錢財富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網上也有一句流行語,這樣說:“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離開錢是萬萬不能的。”所以一個人如果很有錢,在世人的心目中,他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既然金錢如此的重要,為什麼曾國藩又說“久利之地勿往。”這個地方明明能給很多人帶來利益,曾國藩卻不建議我們去嘗試,其中一定有不為人知的道理。曾國藩的話中,有一個很容易讓人忽視的重點。曾國藩說的是久利之地勿往,而不是有利之地勿往。別看僅僅是一字之差,似乎沒有什麼不同,其實卻有巨大的區別。

有利之地,就是我們認為有利可圖的地方,這句話並沒有強調什麼特殊的風險。既然能給人們帶來利益,我們去嘗試一番也未嘗不可。但是久利之地,這個久字,需要引起我們特別的重視,其中可是暗藏玄機。為什麼這麼說呢?

久利之地,代表著這個地方已經給很多人帶來了長久的利益。知道這個地方有利可圖的人,必然已經很多了。而且他們經過長久的經營,不僅獲利良多,還積累了很強的實力。這種久利之地,覬覦的人也非常多,他們還能站穩腳跟,說明他們很不簡單。這時候,如果我們還要貿然去參與競爭,其實對我們非常不利。所以這種久利之地,就算利益的誘惑再大,我們也不能去,去了會有損我們的福氣。

二、眾爭之地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四十,儘量少去這二個地方,小心福氣慢慢消耗


俗話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君子在古人眼中,並不僅僅是一個正人君子這麼簡單,而是人們對有智慧的人的一種尊稱。一個智者是不會去站立在危牆之下的,因為這樣做存在巨大的風險。一個人做事想要取得成功,至少要懂得避免失敗,只有去做風險最小的事情,所以成功的機率就會更高。

曾國藩所說的“眾爭之地”,顯然與此不符。雖然人們爭先恐後的想去,代表著這個地方必然存在巨大的利益。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就是因為利益實在非常誘人,所以人們才會趨之若鶩。但是利益往往和風險並存,這是我們需要時刻警惕的。

凡是眾爭之地,一個爭字,就代表著這個地方存在巨大的風險。人們為了爭奪利益,往往會無所不用其極,有的人甚至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在大家手段不明,各施暗箭的環境中,競爭會非常激烈。如果我們身處這樣的地方,就算我們不去害人,也會成為別人打擊的對象,很容易遭遇莫測的禍患。

諸葛亮在風波詭譎的三國時期,為什麼可以智計百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就是因為他做事非常謹慎。俗話說:“諸葛一生唯謹慎。”儘量避免以身涉險,這就是他的成功之道。成功的人

老祖宗的忠告:人到四十,儘量少去這二個地方,小心福氣慢慢消耗

,未必都是最有能力的人,但是他們一定都是謹慎的人。他們看起來無所畏懼,其實他們對任何事情都心懷敬畏,這樣才能小心翼翼的行事,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所以說,眾爭之地應該儘量少去,不然會在你爭我奪中慢慢消耗自己的福氣。

久利之地勿往,是告訴我們,立身處世時一定要經得起利益誘惑。眾爭之地勿去,是告訴我們,做人做事時一定要常懷謹慎之心。如果你能做到這二點,就能趨利避害,福氣不請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