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曲阜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门

来到曲阜旅游的游客,第一站大部分都会选择孔庙。穿过“金声玉振”坊,迎面便是牌坊式建筑棂星门坊。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原为木质结构,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改为石柱铁梁。


曲阜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门


曲阜孔庙棂星门



此坊为三间四柱冲天式门坊,下设栅栏,左右接墙垣。高10.34米,宽13米,圆柱上下两节,前后石鼓夹抱,两节相交处加石戗柱斜撑。柱头刻云罐,上刻圆雕四大天王像,柱出头用云板。中间平梁上是火焰宝珠,以象征此门由天将守卫而成为参天立地的天门。


曲阜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门


额坊明间两层,稍间一层。明间上层与两稍间两侧刻条环花纹,明间中刻二龙戏珠,稍间刻云鹤,正中置圆雕火焰宝珠。明间下层两端浮雕云鹤,中阳刻“棂星门”三字,又刻玉玺方印,系乾隆皇帝手书。


棂星,即天田星


在我国的文庙中,常有棂星门的建筑,这是文庙中很普遍的制度。一般将它建在泮地和影壁、泮地和圣门或者是泮地和戟门中间。棂星门和文庙建筑群总体布局有很大关系。


曲阜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门



棂星,即天田星,最早见于史料的有汉高祖命祀灵星,凡祭天先祭灵星,古人认为灵星“主得士之庆”,专门管官的星。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筑郊台外垣置灵星门,即在祭天之台的外墙置灵星门,形如窗棂,故曰“棂”。


曲阜孔庙的第一道大门——棂星门


孔庙设棂星门,意为祀孔如祀天,此见于宋《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记。另外,孔庙有碑记:置棂星门“取其疏通之意,以纳天下士”,无论任何地方,只要设有棂星门,那么它的门扇一定是由棂子结构而成,因此有疏通之意,孔庙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学士都来学于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