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東漢興平二年(195年),被董卓裹挾著強行西遷長安的漢獻帝劉協趁著李傕、郭汜二人內訌並大打出手的時機,終於擺脫了他們二人的控制,得以逃回了東都洛陽。

只不過一路逃亡的漢獻帝一行人實在狼狽不堪,毫無帝王之態。《後漢書·董卓列傳》就曾記載道:“百官士卒死者不可勝數,皆棄其婦女輜重,御物符策典籍,略無所遺……天子遂露次曹陽。”

這段話的意思是“數不勝數的官吏士卒死於逃亡途中,漢獻帝一行人也拋棄了所有的婦女和輜重,皇家物品、符節、典籍也都丟失殆盡……漢獻帝后來抵達曹陽縣境內時,都只能在野外的田地裡露天休息。”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一路逃亡的漢獻帝一行人狼狽不堪!

漢獻帝一行人不僅逃亡途中十分狼狽,即便是後來成功抵達東都洛陽後,也是依舊困頓無著。《後漢書·獻帝紀》就曾記載道:“是時,宮室燒盡,百官披荊棘,依牆壁間。州郡各擁強兵,而委輸不至,群僚飢乏,尚書郎以下自出採穭,或飢死牆壁間,或為兵士所殺。”

這段話的意思是:“當時東都洛陽的宮殿都被董卓燒燬了,隨行的官員只能披荊斬棘,倚靠著殘垣斷壁休息。各州郡彼此割據,根本無法供給天子,眾多官員又餓又累,尚書郎以下的官員都只能自行外出採摘野生果蔬以果腹,他們有的餓死在了牆邊,有的被亂兵暗殺了。”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東都洛陽被董卓燒燬了,漢獻帝一行人仍舊困頓無著!

面對此情此情,貴為帝王的漢獻帝劉協也無計可施,他只能依靠著自己的天子身份下達著虛弱無力的“勤王詔令”了。只不過這份詔令究竟能不能生效,已經完全脫離了漢獻帝的控制,而只能依靠地方諸侯的個人意願了。

可以說,此時漢獻帝的個人命運已經極度狼狽了,此時如若有地方諸侯願意主動迎奉漢獻帝,那麼漢獻帝本人必然會求之不得,積極響應。反觀當時的袁紹則正處於如日中天的境地,彼時的袁紹不僅已經成功奪取了冀州,而且還擊敗了河北地區老牌諸侯公孫瓚,已經一躍成為河北地區最強大的顯赫諸侯了。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狼狽不堪的漢獻帝急需地方諸侯來迎奉他!

事實上,如果我們縱觀漢獻帝被曹操迎奉至許縣的整個過程,就不難發現,曹操之所以能夠成功迎奉漢獻帝,這除了曹操膽略過人、具有遠見卓識以外,還與袁紹躊躇狐疑、不肯積極迎奉漢獻帝有很大關係。畢竟當時的袁紹如果也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則其他諸侯必然不敢與之相爭。

那麼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接漢獻帝呢?難道袁紹完全看不出漢獻帝的政治價值嗎?這其中有哪些少有人知的原因嗎?這一切的問題或許都值得我們細細探究一番。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呢?

一、袁紹當年曾堅決反對漢獻帝劉協繼位稱帝,君臣二人素有仇怨

漢靈帝在位期間雖生有多子,但卻大都早夭了。待至靈帝晚年,只有皇子劉辯和皇子劉協長大成人了(劉協生母王貴人被何皇后毒殺,劉協由董太后撫養長大)。史載:“初,何皇后生皇子辯,王貴人生皇子協。群臣請立太子,帝以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然皇后有寵,且進又居重權,故久不決。”

這段話的意思是:“當初,何皇后生育皇子劉辯,王貴人生育皇子劉協。群臣請求漢靈帝冊立太子,漢靈帝認為劉辯言行輕佻,為人不夠威嚴,不足以成為天下之主,然而因為何皇后素有恩寵,而且何進又身居高位,所以久久未能決斷。”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漢靈帝只有兩子長大成人,即皇子劉辯和皇子劉協!

也就是說,漢靈帝當年不太喜歡輕佻浮誇的皇子劉辯,而打算冊立皇子劉協為太子,只不過懾於何皇后和大將軍何進的尊寵地位而沒有迅速行動而已。

面對這種二子奪嫡的情景,可以預想,當時東漢王朝的朝堂必然會分成涇渭分明的兩黨了,即劉辯黨和劉協黨。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漢靈帝更喜歡皇子劉協,並打算冊立他為太子!

眾所周知,袁紹在漢靈帝時期曾是大將軍何進的幕僚和親信心腹。而大將軍何進作為劉辯生母何皇后的異母兄(即何進是劉協的舅舅),他自然是堅定的劉辯黨了。而袁紹作為何進的親信心腹,自然也是堅定的劉辯黨了。

可以想象,在漢靈帝駕崩、扶立劉辯繼位稱帝的過程中,袁紹肯定出了不少力,而在這一過程中,袁紹自覺不自覺地必然會得罪劉協。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袁紹在扶立劉辯繼位稱帝的過程中,肯定會得罪劉協!

事實上,袁紹除了在漢靈帝時期,為了扶立劉辯繼位稱帝而得罪過劉協以外,董卓入京把持朝政後,袁紹更是公開地反對過劉協繼位稱帝。

東漢中平六年八月(189年),西涼軍首領董卓率軍入京併成功把持朝政。彼時的董卓為了在朝堂之上確立自己的權威,就決定效仿當年伊尹、霍光廢立天子的做法,即廢掉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新天子。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董卓為了確立自己的權威,決定效仿伊尹、霍光廢立天子的做法!

史載:“百僚大會,卓乃奮首而言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為政。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何如?’”

這段話的意思是“在百官大會上,董卓率先說道:‘最大的是天地,其次是君臣,這是為政的根本。如今皇帝(指漢少帝)昏庸無能,無法尊奉宗廟,不足以當天下的主人。我想效仿伊尹、霍光的事例,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天子,怎麼樣?’”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董卓想廢掉漢少帝劉協,改立陳留王劉協為新天子!

然而董卓殺雞儆猴的立威之舉卻遭到了袁紹的極力反對。《三國志·袁紹傳》就曾記載此事件道:“卓謂紹曰:‘豎子!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紹曰:‘天下健者,豈唯董公?’引佩刀橫揖而出。”

這段話的意思是:“董卓對袁紹說:‘臭小子!如今天下事難道不是由我決定嗎?我想這樣做,誰敢不聽從(指廢立天子一事)?你是嫌我的刀不夠鋒利嘛!’而袁紹也針鋒相對地說道:‘天下有刀的人,難道只有你嗎?’於是袁紹拔出佩刀,作揖離去。”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面對董卓無故廢立天子的做法,袁紹奮起抗爭!

雖然兵強馬壯、態度強橫的董卓後來還是強行廢掉了漢少帝劉辯,並改立陳留王劉協為新天子。但袁紹敢於當庭抗爭,並拔刀相向的事蹟卻也成為一件轟轟烈烈的美談而迅速傳遍天下,世人皆以袁紹敢當面反抗董卓為義行。

只不過,這件美事也帶來了一些隱患,因為這也意味著袁紹當年反對漢獻帝劉協繼位稱帝成為了世人皆知的事情。面對曾經義憤填膺、天下皆知的言行,袁紹肯定無法改弦更張地積極迎奉漢獻帝。因為這樣做的話,相當於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的臉。這對於極度愛惜名聲的袁紹而言,是很難辦到的事情。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袁紹反對漢獻帝劉協繼位稱帝成為世人皆知的事情!

二、袁紹當年曾公開否認漢獻帝的帝位合法性,並謀劃擁立幽州牧劉虞為新皇帝

東漢初平元年(190年),殘暴不仁的董卓遭到了關東各路諸侯的聯合討伐。《後漢書·袁紹列傳》記載道:“初平元年,紹遂以勃海起兵,與從弟後將軍術(即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河內太守王匡、山陽太守袁遺、東郡太守喬瑁、濟北相鮑信等同時俱起,眾各數萬,以討卓為名。”

討董大軍齊聚酸棗縣後(今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舉行了盛大的聯盟儀式,但是眾人卻也因為大漢王朝名義上的皇帝劉協在董卓之手而有些投鼠忌器、畏首畏尾。面對這種名不正言不順的情況,作為討董聯盟盟主的袁紹再次主動站出來,並準備解決這一難題。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袁紹作為討董聯盟盟主,要解決己方名不正言不順的難題!

袁紹先是宣稱繼承了漢靈帝帝位的漢少帝劉辯才是真正的大漢天子,只不過劉辯被國賊董卓毒殺了而已;然後袁紹又宣稱漢獻帝劉協是國賊董卓所擁立的皇帝,所以他不算是名正言順的大漢天子;最後袁紹還準備擁立幽州牧劉虞為新皇帝以取代漢獻帝劉協。《三國志·袁紹傳》就曾記載此事件道:“紹自號車騎將軍,主盟,與冀州牧韓馥立幽州牧劉虞為帝,遣使奉章詣虞,虞不敢受。”

這段話的意思是:“袁紹自稱車騎將軍,主持討董聯盟,他與冀州牧韓馥準備擁立幽州牧劉虞為帝,派遣使者去到劉虞那裡,但是劉虞卻不敢接受袁紹的請求。”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袁紹宣稱漢獻帝劉協的帝位不合法,同時謀劃扶立幽州牧劉虞為新天子!

而《後漢書·劉虞列傳》也曾記載道:“二年,冀州刺史韓馥、勃海太守袁紹及山東諸將議……以虞宗室長者,欲立為主。乃遣故樂浪太守張岐等齎議,上虞尊號。虞見岐等……固拒之。”

這段話的意思是:“初平二年(191年),冀州刺史韓馥、渤海太守袁紹和關東地區的各路將軍們商量……認為劉虞是劉氏宗室的長輩,想要擁護他為新君主。於是派遣原樂浪太守張歧帶著他們商量的結果,準備為劉虞加上皇帝的名號。劉虞見到張歧後……堅決地拒絕了。”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劉虞堅決反對袁紹的提議,堅決不肯稱帝!

從上述兩處記載,不難看出,袁紹在起兵反董之後,也考慮到了漢獻帝的問題,只不過當時的袁紹認為與其承認漢獻帝的帝位,倒不如另外扶立一個劉氏子弟作為新君主。

或許是因為劉虞真的忠心耿耿吧,可或許是因為劉虞看出了袁紹想讓他當傀儡君主的陰謀吧。總而言之,袁紹的如意算盤因為劉虞的堅決反對而最終落空了。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袁紹本想不承認漢獻帝劉協的帝位,但最終失敗!

三、袁紹陣營就迎奉漢獻帝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這使得袁紹陷入躊躇狐疑的境地

東漢興平二年(195年),漢獻帝一行人自關中長安逃回東都洛陽後,袁紹陣營內部便圍繞著是否應該迎奉漢獻帝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袁紹麾下的謀士沮授一直勸告袁紹要“挾天子而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所以沮授是最早提議袁紹要儘快迎奉漢獻帝的人物。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沮授主張迎奉漢獻帝!

《後漢書·袁紹列傳》曾記載道:“授曰:‘今迎朝廷,於義為得,於時為宜。若不早定,必有先之者焉。願其圖之。’”

這段話的意思是:“沮授說道:‘如今迎奉漢獻帝,於道義而言是應該的,於時機而言是適宜的。如果不早做決斷,必然有人搶奪先機。希望主公儘快行動。’”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沮授勸告袁紹要儘快迎奉漢獻帝!

然而沮授的這個建議卻遭到了郭圖和淳于瓊二人的堅決反對。《三國志·袁紹傳》曾記載道:“郭圖、淳于瓊曰:‘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且今英雄據有州郡,眾動萬計,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郭圖和淳于瓊說道:‘漢室衰微已經很久了,現在想要中興漢室談何容易啊!況且如今各路英雄割據州郡,麾下將士數以萬計,這就是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的時候啊。如果我們把天子迎到自己身邊,那麼動不動都得上表請示。服從天子詔令就會失去權力,不服從天子詔令又會有抗拒詔命的罪名,這實在不是個好辦法啊。”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郭圖和淳于瓊堅決反對迎奉漢獻帝!

面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建議,作為決策者的袁紹頓時陷入了躊躇狐疑的境地。而這種猶疑不前的態度也使得袁紹迎奉漢獻帝的腳步迅速放緩,甚至於止步不前。而這恰恰為曹操後來居上、成功迎奉漢獻帝埋下了伏筆。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袁紹躊躇狐疑的態度使得他迎奉漢獻帝的腳步迅速放緩,甚至於止步不前!

(《三國志·袁紹傳》也曾記載道:“紹遣潁川郭圖使焉。圖還說紹迎天子都鄴,紹不從。”意思是“袁紹派遣潁川人郭圖前去出使漢獻帝。郭圖回來後勸說袁紹要將天子接到鄴城,但是袁紹沒有聽從。”也就是說郭圖當年也曾積極勸告袁紹要迎奉漢獻帝。史書在此處產生了截然相反的記載。

事實上,關於郭圖是否贊成迎奉漢獻帝這一問題,因為年代久遠、典籍丟失,或許已經很難釐清了。但至少有一點可以確認,即袁紹陣營圍繞著是否應該迎奉漢獻帝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袁紹躊躇狐疑,難下決斷。這就為曹操後來居上,成功迎奉漢獻帝埋下了伏筆。)

三國故事:袁紹當年為什麼不積極地迎奉漢獻帝劉協?

《三國志·袁紹傳》曾記載郭圖也勸告袁紹要迎奉漢獻帝。史書出現了截然相反的記載!

結語

總而言之,袁紹之所以沒有積極地迎接漢獻帝,其主要原因或許有以下三點:

第一是因為袁紹當年曾堅決反對漢獻帝劉協繼位稱帝,君臣二人素有仇怨。袁紹早年作為大將軍何進的親信心腹,必然和大將軍何進同屬於劉辯黨,即袁紹當年曾鼎力扶持劉辯繼位稱帝。除此以外,袁紹當年還曾公開反對董卓廢掉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的做法,這既使得袁紹享有抗爭董卓的美名,也使得袁紹反對劉協繼位稱帝成為世人皆知的事情。

第二是因為袁紹當年曾公開否認漢獻帝的帝位合法性,並謀劃擁立幽州牧劉虞為新皇帝。昔日討董大軍因為大漢天子劉協在董卓手上而有些投鼠忌器時,作為盟主的袁紹就以劉協是國賊董卓扶立上位的,算不上名正言順的大漢天子。除此以外,袁紹還準備擁立幽州牧劉虞為新天子,只不過這一計劃因為劉虞堅決不從而失敗。

第三是因為袁紹陣營曾圍繞著是否應該迎奉漢獻帝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袁紹變得日益躊躇狐疑,這嚴重放緩了袁紹迎奉漢獻帝的步伐,最終為曹操後來居上,成功迎奉漢獻帝埋下了伏筆。

或許從迎奉漢獻帝這一事件中,我們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荀彧當年對袁紹的一番評價,即“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意思是袁紹謹慎穩重,缺少決斷,很容易錯失良機。這不就是袁紹最終未能成功迎奉漢獻帝的主要原因嗎?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著:《三國志》,中華書局2011年點校本。

(南朝宋)范曄著:《後漢書》,中華書局2012年點校本。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會定期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類文章,懇請感興趣的讀者朋友關注賬號,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