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南充这地多举措齐发力“战疫”“战贫”都要赢

南充这地多举措齐发力“战疫”“战贫”都要赢

农旅结合让阙家镇火烽村变得多姿多彩。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抗击疫情的同时,高坪区各乡镇(街道)扭住产业发展不放松,再添举措防返贫、促增收,走出了“战疫”“战贫”的铿锵步伐,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奔小康。

南充这地多举措齐发力“战疫”“战贫”都要赢

佛门乡村民在佛手基地劳作。

A 佛门乡:抱团发展佛手产业 万亩荒山变金山

佛门乡山高沟深,土地贫瘠,多个村是典型的旱山村。然而,2月26日,笔者来到这里看到,到处都是一派火热的景象,数台挖掘机在山坡上整地调型,村民在忙碌地打窝、细土施肥等。

“以前这里大都是荒坡、荒地,如今我们规模种植中药材佛手。”在蟠龙寺村种植基地,笔者看到,佛手长势良好,业主王辉正带领村民除草、施肥。

早在八九年前,王辉就开始在蟠龙寺等村种植佛手。王辉说,他们采取专业合作社带动,在蟠龙寺、走马岭、大佛岩等村流转土地2000多亩,目前已全部开始挂果,并相继进入盛产期。

去年,乡党委经过认真研判,决定按照“一乡一业”的思路,把佛手产业做大做强,走“规模+品牌”发展之路。思路一出,全乡上下总动员,多个业主竞相入场。

“大家散开一点,不要打堆!”8点多,业主屈文龙就到了棺木岭村的基地,指导村民平整土地,开挖树窝等。

屈文龙去年11月在棺木岭、九里半、蟠龙寺村连片租赁荒山1600多亩,规模发展佛手。短短3个多月,他投入资金170多万元,推出毛坯路产业路10多公里,目前正在细土打窝。“今年春季我计划栽植1000亩,夏季争取全部栽完。”

屈文龙坚持多种经营,他计划在基地内发展年产10万只的肉鸡场、60亩水产;在佛手基地套种二荆条、西红柿等蔬菜以及西瓜、香瓜、香苕等300亩。

在蟠龙寺村业主龚红萍的基地,笔者看到10多个村民正在给树施肥、培土。龚红萍在村里连片租赁荒地800多亩,如今佛手长势良好,为了提高效益,她在基地套种黑牡丹等中药材。今年,她又扩大了规模200多亩。

进入真武村的业主袁小平、唐爱民也是信心满满。他们在这里租赁土地1000亩,投入近200万元。

“目前全乡种植佛手的业主有5个,这几个业主既较着劲发展,也抱团经营。”乡党委书记吴开荣介绍,这些业主组建了佛门乡佛手种植协会,正全力注册统一的佛手商标。目前他们经营的土地已有近6000亩,到明年将达到1万亩。

据了解,在业主带动下,仅棺木岭、九里半、真武村这3个村就有1200多户村民把土地租赁给业主或以土地等入股加入合作社。村民除了收获土地租金,也可以土地、务工收入入股,还可开展劳务承包,还有效益分红,实现了多渠道增收。吴开荣高兴地报账说,全乡除了佛手产业,还有2000多亩花椒也进入盛产期,全乡已经退出脱贫系列的5个村都有了支柱产业,已经退出的820多户贫困户、2300多人都有增收奔小康的渠道。

B 石圭镇:精细管理不马虎 柑桔成为支撑产业

高坪区石圭镇在抓好疫情防控同时,有序组织农户抢时节抓春耕,搞好柑桔产业管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请大家配合检查,测量一下体温,登记一下。”2月27日,在石圭镇兰花村进村口,村干部正在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出入登记、测量等疫情防控安全检查。而在一旁的田间地头,却是一片春耕播种的忙碌景象。

“如果春管不及时,柑桔溃疡病、红黄蜘蛛等病虫害会找上门,全年的质量和产量都会大打折扣。”镇上的农技干部正在指导柑桔春管工作。

为了不误农时,石圭镇政府细化疫情防控措施,动员农户,不拜年,不聚会,早下田。早在2月15日就动员村民开展果树春管,如今已有近万亩柑桔春管接近尾声。同时,备足了种子、农膜、化肥,春耕播种进展顺利。

除了下地劳作的村民外,该镇的10多位柑桔营销大户也十分忙碌。在营销大户金先俊的门店里,笔者看到,金先俊正在将柑桔分类、装箱,不时有村民担着柑桔前来销售。

“今天下午,甘肃的一个老板要5吨,我得给他准备好。”金先俊说,党委政府对全镇营销大户进行了培训,组织专门人员和营销户在生产季节抓生产,销售季节跑销售,实现了产销对接,同时对内制定果品、包装质量标准,推广先进的培管技术,对外约定统一的购销价格,划分销售区域,形成“以销促产,以产助销”的良性循环局面。春节以来,全镇已给重庆、云南、山西、甘肃等地的客商销售柑桔100多吨。

石圭镇素有南充的“柑桔之乡”美称,是市级柑桔基地,是全市较早大面积发展柑桔的镇,如今全镇有柑桔面积2万多亩,年产柑桔2万多吨,是农民的支柱产业。璧山村村民刘洪亮也是柑桔营销大户,每年把柑桔远销到全国各地。“现在,柑桔‘一果独大’的局面不再,必须精细管理,提升品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刘洪亮深有感触。

据镇党委书记罗丁介绍,全镇今年将继续加大对传统柑桔产业的投入,一方面抓好老园区的管理维护,一方面扩大新品种的种植面积,同时进一步做好生猪、小家禽养殖等产业,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底气十足奔小康。

C 阙家镇:因村制宜抓发展 多条渠道促增收

2月27日,笔者在阙家镇双河口村看到,一派春耕繁忙的景象。农技干部、驻村干部等都“扑”到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翻地、起拢、施肥、下种,忙得不可开交。

阙家镇副镇长刘发新介绍说,双河口村是全镇蔬菜种植的主要地区之一,目前种植茄子、青椒、番茄、萝卜等时令蔬菜,花生、玉米、油菜花农作物以及其他瓜果共计有2000余亩。疫情防控期间,正值春耕备耕时期,为保证春耕期间蔬菜的正常生长,镇上每天都要派相关的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

“村里都给我们宣传了预防新冠肺炎的知识,下地前都要给我们发放口罩并消毒,我们也能安心干活。”在萝卜地里忙着采收的村民袁孝虎一边干活一边乐呵呵地说,“这些萝卜采收完后,马上要准备种一批时令蔬菜了,希望今年也能有个好收成。”

“今年阙家将继续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在双河村、星光村布置了1000亩的产业现场,扎实抓好‘菜篮子’等农产品供应保障,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刘发新说,“看着村民们每天在田间劳作,我心里也舒了口气。”

笔者在火烽村看到,这个过去的贫困村,依托乡村旅游,如今产业兴旺、道路纵横,金黄的油菜花点缀田间,桃红李白开得正艳,这里的业主正在忙着完善休闲设施等,信心十足地说:“等疫情过了,我们这里好耍得很呢。”

在利光村橙之源产业基地,果农们正忙着把刚采摘下来的新鲜柑桔分拣、装箱、外运……“我们建立了橙之源网上商城,同时在多个社区市场设立了销售网点,目前通过线上销售再加上政府的帮忙扶持,每天能卖出柑桔3000斤左右。”橙之源负责人邓勇说。

柑桔也是该镇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进入2月以来,阙家镇积极指导柑桔产业重点村抓好春季果园管护,农业技术人员也及时送上果树“腹接法”新技术。目前已嫁接高换柑桔面积500余亩,补栽补植1500亩,预计今年柑桔总面积可突破5万亩,总产量可达4万余吨。

“现在,全镇各村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柑桔、乡村旅游,实现了多条渠道增收。今年,我们主要通过线上订单线下配送以及招引销售商的模式进行销售,全力解决产品销路,确保奔康产业增产增收。”阙家镇党委书记郑程说。(周汉兵 祝安勇 陈星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