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詩眼在一首詩中起什麼作用?

中學教師李長虹


詩眼在一首詩中主要是起提煉精髓、開宗明義的作用,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從多個角度來談一談。

詩眼的含義,可以指詩人的賞鑑能力、觀察力,也可以指的是作品中點睛傳神之筆。我們一般講的是後面種意思,也就在作品裡面的體現。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詩詞句中最精煉傳神的某個字,以一字為工。一種是全篇最精彩和關鍵性的詩詞句子,是一篇詩詞的主旨所在。由於有了這個字詞或句子,而使形象鮮活,神情飛動,意味深長,引人深思,富於藝術魅力,稱為一篇詩詞的眼目。這裡反覆在闡述詩眼可以是一個字、一組詞或一排句,現在我們可以在抽象的贅述後結合實例來講解一下。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我們就用老杜的《春夜喜雨》來講一下。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裡,「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讚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不是嗎?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你看它多麼「好」!第二聯,進一步表現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尾聯寫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豔欲滴。整首詩都在寫「好雨」

,那麼「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是詩眼,「好雨知時節」是詩眼,「好雨」是詩眼,「好」最是詩眼。

現在大家都能懂了吧,詩眼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可以有多重理解,不過是詩人煉字煉句的精華,讀懂詩眼就可以和詩人有精神的交流。





老牛蹄切


謝謝提問,我來試著回答:

1)詩眼一詞最早見於北宋。蘇軾有詩云“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范成大也有詩云“道眼已盡詩眼在,梅花欲動雪花稀”。

詩眼與人眼一樣,有著非常重要的到地位和重要性。

大家知道人眼是心靈的窗戶 那麼詩眼呢?同樣是詩主旨的體現,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或一個句子,就能把一首詩的主題透露給讀者,引導讀者更好解讀詩作。這也就是成語說得“畫龍點睛”的神筆之工吧。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世界一片蒼茫中,唯有釣翁,所以字,成為這首詩的詩眼。

再比如,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首詞,主人在一覺醒來後,對昨夜風雨後花兒的擔心,一句“應是綠肥紅瘦”,詮釋了她對花落的傷感。

2)大家知道,一個人眼睛漂亮了,會讓人愉悅,並根據眼神色彩,給予對視者更多的聯想空間。

詩眼亦是如此。它的作用常表現為以下幾種:

a,若動字眼,詩句可另翻作新意。

如“長流雙瞼淚,獨恨對芬芳”中,“獨恨”,改“獨愛”,意思就全變了。

b,若動字眼,詩句可藉以添加情趣。

如“白玉堂中曾草沼,水晶宮裡近題詩”,改為“白玉堂深曾草沼,水晶宮冷近題詩”,就把白玉堂和水晶宮更細化了。

c,直接靠它來增強形象。

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生處比深處更形象具體。

d,有的詩眼關乎詩意的精準程度。

如“花樹不隨人寂寞,數枝尤自出牆來。”數枝而不是一枝,可見花樹開得何等絢爛。

3)所以,在我們的詩作中,一定要突出詩眼,才能與讀者更好溝通。

在品讀詩作時,也要學會善於發現詩眼,才能更深度品味作品,與作者產生共鳴。

🧚‍♀️🧚‍♀️🧚‍♀️🧚‍♀️

好了,今天的回答到此結束。言辭有不妥之處,望觀者朋友海涵。

把酒沐唐風2020.3.3


把酒沐唐風


詩有“詩眼”,詞有“詞眼”。這裡的“詩眼”“詞眼”有時是精練傳神的一個字,有時是傳達主旨的關鍵詞、關鍵句。如李清照《醉花陰》寫主人公多愁善感、顧花自憐的性格情態,結尾寫道:“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個“瘦”字便是全詞的詞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詞意,畫龍點睛,使人物形象與環境顯得十分協調。概括來說詩眼在詩中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

1.

用以翻出新意。如:“獨恨太平無一事,江南閒殺老尚書”中的“恨”改為“幸”,“恨太平”是對天下太平的不滿,“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詩意迥同。

2.

藉以增添情趣。如;“白玉堂中曾草詔,水晶宮裡近題詩”之“中”改為“深”,“裡”改為“冷”,,使得原來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水晶宮”,轉眼間顯得雍容華貴,超凡脫俗。

3.

靠它增強形象性。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用“綠”字而不用“到”“過”“入”“滿”等字,是取“綠”字的色彩;秦觀的“山抹微雲,天粘衰草”是取“抹”“粘”的動作勾畫出的線條輪廓。

4.

有的詩眼關乎詩意的精確。如一首詠早梅的詩:“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梅。”若將“數”改為“一”,“一枝”與“早”絲絲入扣。


梅心清骨


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

1.詩人的賞鑑能力、觀察力。

宋·蘇軾《次韻吳傳正》:"君雖不作丹青手,詩眼亦自工識拔。"金元好問《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之四:"愚軒具詩眼,論文貴天然。"明袁宏道《與伯修書》:"近來詩學大進,詩集大饒,詩腸大寬,詩眼大闊。"

2.指的是作品中點睛傳神之筆。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詩詞句中最精煉傳神的某個字,以一字為工。一種是全篇最精彩和關鍵性的詩詞句子,是一篇詩詞的主旨所在。由於有了這個字詞或句子,而使形象鮮活,神情飛動,意味深長,引人深思,富於藝術魅力,稱為一篇詩詞的眼目。

詩眼的獲得,需要提煉字句,務必要使提煉的字詞和詞句,最能表現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達詩人對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這樣的詞句,要在詩詞的關鍵部位,具有統攝全篇的作用。

所以,詩眼的錘鍊,要立足於全篇,不可孤立地在字句上下功夫。

詩眼在句中的作用不一而足,以下是幾種典型作用:

[1]用以翻出新意。如:"獨恨太平無一事,江南閒殺老尚書"中的"恨"改為"幸","恨太平"是對天下太平的不滿,"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詩意迥同。

[2]藉以增添情趣。如;"白玉堂中曾草詔,水晶宮裡近題詩"之"中"改為"深","裡"改為"冷",,使得原來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水晶宮",轉眼間顯得雍容華貴,超凡脫俗。

[3]靠它增強形象性。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用"綠"字而不用"到""過""入""滿"等字,是取"綠"字的色彩;秦觀的"山抹微雲,天連衰草"是取"抹""連"的動作勾畫出的線條輪廓。

[4]有的詩眼關乎詩意的精確。如一首詠早梅的詩:"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梅。"若將"數"改為"一","一枝"與"早"絲絲入扣。

抓住詩眼,捕捉最佳信息,深入挖掘詩詞意蘊。

詩歌的特點是高度簡潔凝練,因而它的語言更是高度個性化,經常通過比喻、通感、雙關等表達語意,從而使人感到含蓄、朦朧、多義。在詩詞的語味中,要善於尋找最明亮的那顆珍珠,即警句,這是不可忽視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警策之言俗稱詩眼,它是詩中最凝練、最精神、最準確地傳達主旨的字句,最理清詩詞脈絡的盤節,是掌握詩歌各部分相互聯繫的關鍵。

能抓住詩眼或是文章的關鍵字句,就可以帶動全篇,完成對詩作的欣賞,而詩眼存在於中心句或出現在標題上,常表現為動詞、形容詞或副刊詞等形式。

如:柯巖的《周總理啊,你在哪裡?》的詩眼是"找"字,從高山找到大海,從北國找到南疆,呼喊周總理,反覆出現的"他剛離去,他剛離去"的回聲,濃重地演染了極度哀痛與深切的思念之情。

再如:艾青《我愛這土地》中的"愛"字就是詩眼,詩人借鳥兒對土地的眷戀和深沉執著的愛,表達了熱愛祖國併為之獻身的思想。

 





梨城小子


你好!我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我談談我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首先問題是:詩眼在一詩中起什麼作用?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詩眼,"詩眼"是指整首詩或某句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度或詩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動性或情趣性的能籠罩全詩或某句的字詞。

那詩眼在一首詩當中的作用

詩眼:在整個詩句所表達的意境.形象或情理來充分發掘其豐富的意蘊.把握其優美的藝術效果.進而用精煉的語言表述出來。

它實際上就是要求圍繞詩眼.將其所在的整個詩句散文化.從而使詩句中包含的某種特定內容通俗化.明朗化起來.進而概括出其所表現出的意境

綜上所述

詩眼的作用可以是概括表達出來的意境,起一個總結性的作用。

上面是我的看法,雖有不足,還請見諒,如果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一起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小汪醫生


詩眼,指的是作品中點睛傳神之筆。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詩詞句中最精煉傳神的某個字,以一字為工。一種是全篇最精彩和關鍵性的詩詞句子,是一篇詩詞的主旨所在。由於有了這個字詞或句子,而使形象鮮活,神情飛動,意味深長,引人深思,富於藝術魅力,稱為一篇詩詞的眼目。詩眼的獲得,需要提煉字句,務必要使提煉的字詞和詞句,最能表現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達詩人對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這樣的詞句,要在詩詞的關鍵部位,具有統攝全篇的作用。


羚羊槑


“詩眼”的呈現形式及作用

  下面,我們按“字”“詞”“句”分別舉例,說明詩眼在詩歌中的呈現形式及其作用。

  字

  以字為詩眼,我們舉宋代武衍的《宮詞》為例。

  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沉沉鎖建章。

  唯有落紅官不禁,儘教飛舞出宮牆。

  這首詩的詩眼是“鎖”字。

  《宮詞》寫宮女被禁錮於宮牆之內的痛苦與悲哀。宮女們渴望自由的生活,但自由不屬於她們。建章,漢宮名,後泛指宮闕。春色,妙語雙關,即指自然美景,也喻宮女的青春。詩歌的前兩句,寫梨花在風中飄零,雕欄玉砌上只留下敗蕊殘香,深宮猶如一座愁城。滿庭的春色,被限於宮牆之內;如花的宮女,被鎖於重門之中。這“鎖”字儘管曾出現在南唐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中,但用在此處,更顯精煉傳神,而且很自然地引出下面兩句“唯有落紅官不禁,儘教飛舞出宮牆”。落花不禁,宮女被鎖,對比襯托,人不如花!“出宮牆”是宮女們的強烈願望,但她們只能被永久禁錮於此。這裡“禁”字與“鎖”字相呼應,更突出了宮女們的身不由己。宮女們異常羨慕落紅自在地飛舞於天地間,而她們只能繼續揹著沉重的枷鎖讓青春被消耗,葬送!

  詞或短語

  以詞或短語為詩眼,我們舉宋代葛起耕的《樓上》為例。

  樓上何人吹玉簫,數聲和月伴春宵。

  斷腸喚起江南夢,愁絕寒梅酒半銷。

  初春之夜,樓上是誰吹起了玉簫?悠揚哀婉的簫聲和著如水的月華,共同陪伴著這良宵美景。玉簫之聲如同飛來的小石子,在離鄉背井的詩人寧靜的心上擊起了圈圈漣漪。玉簫聲悽切幽怨,勾起飄零之感,讓詩人肝腸寸斷。簫屬“江南絲竹”,喚起“江南夢”是極為自然的事。可那“數聲”說明簫吟嗚咽且不連貫,難道吹簫人也是滿腹鄉思難以驅遣?舉起苦酒,借酒澆愁,企圖麻醉自己。然而玉簫聲中的“梅花”又令詩人想起家中的梅花!酒已半醒,愁緒更濃。人,仍裹在簫聲裡;心,深浸於鄉愁中!

  詩歌的描繪敘寫,均由“玉簫”統領,詩人的情感時時被“玉簫”牽連,“玉簫”是全詩的詩眼。

  句子

  以句子為詩眼,我們舉明代詩人錢曄的七律《贈周岐鳳》為例。

  琴劍飄零西復東,舊遊清興幾時同?

  一身作客如張儉,四海何人是孔融。

  野寺鶯花春對酒,河橋風雨夜推篷。

  機心已供沙鷗靜,惟有家山在夢中。

  這首感情深摯的投贈之作的詩眼就是首句“琴劍飄零西復東”。

  詩人從友人餐風露宿、飄轉無定的生活情境之懸想著筆,生動地狀寫出一位懷才不遇、落魄江湖、孤獨悽惶的文士形象。接下來的詢問,實際上是一聲無奈而低沉的感喟。

  頷聯用典。張儉被迫逃亡,一路上望門投止;孔融才學高超,每日裡賓客盈門。詩人設想周岐鳳會像先賢那樣,在天涯孤旅中受到人們的救護和援濟。詩句寄託了對友人的撫慰與支持,流露出對不平世道的殷憂。

  頸聯是對友人四海飄零所作的充滿情意的推想。荒村野寺,獨對樽酒,只能倍感神傷;船行暗夜,風雨飄搖,則是流亡者生活的真實寫照。蕭索的景象有力地烘托詩人了對友人的深深關切和依依惜別之情。

  尾聯中,詩人徒然盪開筆鋒,描繪出一種曠達清遠的境界。“機心已供沙鷗靜”借《列子》中的故事,勸周岐鳳隱居遁世,求得淡泊寧靜的心境。而“惟有家山在夢中”則告誡周岐鳳:你只能遠離親人,你只能在夢中重返故鄉!書劍飄零,東奔西走,是你亡命之人必然的歸宿!

  “琴劍飄零西復東”是全詩最關鍵的句子。詩對友人亡命天涯的懸想、設想、推想以及規勸,都結穴於這句之中,它統攝著全詩的內容和情感,成為讀者在讀完這首詩歌后的影像定格。



博揚考證


詩眼指的是作品中點睛傳神之筆.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詩詞句中最精煉傳神的某個字,以一字為工.一種是全篇最精彩和關鍵性的詩詞句子,是一篇詩詞的主旨所在.由於有了這個字詞或句子,而使形象鮮活,神情飛動,意味深長,引人深思,富於藝術魅力,稱為一篇詩詞的眼目.詩眼的獲得,需要提煉字句,務必要使提煉的字詞和詞句,最能表現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達詩人對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這樣的詞句,要在詩詞的關鍵部位,具有統攝全篇的作用.


創造有趣的文章


詩有“詩眼”,詞有“詞眼”。這裡的“詩眼”“詞眼”有時是精練傳神的一個字,有時是傳達主旨的關鍵詞、關鍵句。如李清照《醉花陰》寫主人公多愁善感、顧花自憐的性格情態,結尾寫道:“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個“瘦”字便是全詞的詞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詞意,畫龍點睛,使人物形象與環境顯得十分協調。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解題指導 : 本題考查的是對詩眼的賞析。 詩眼就是一首詩最為關鍵的詞語。而一個詞的關鍵性主要體現在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這首詩的第一、二句寫的是眼前之景,第三、四句寫的是故園情,而連接這兩者的正是這“折柳”二字。它自然就成了全詩的關鍵。

組織答案:“折柳”這首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1. 解題思路

解答賞析詩眼類題目要明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指出詩(詞)眼。一般是指全詩(詞)中最為傳神,最能使全詩生動飛揚的關鍵性詞。篇中眼是作者感情的噴發口,它能更好的顯示詩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鑄了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出情和景或者是景和理的有機統一。

(2) 明確詩眼的作用。

古詩(詞)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了全詩的線索,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表現出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查對全詩的把握程度。分析詩眼就是抓住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詞進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偶然回眸


詩眼是詩歌中直指主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

詩眼是詩歌中的點睛傳神之筆,它有兩種表現形式。其一是詩詞句中最精煉傳神的某個字,以一字為精為工。另一種是全篇最精彩和關鍵性的詩詞句子,是一篇詩詞的主旨所在。由於有了這個字詞或句子,而使詩的內容形象鮮活,神采飛揚,意味深長,發人深思,富於藝術感染力和無窮魅力,是一篇詩詞的眼目。

詩眼需要提煉字句,要使提煉的字詞和詞句,表現特定的生活情景,最能充分、最真切地表達詩人對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這樣的詞句,要用在詩詞的關鍵部位,具有統領全篇的作用。

詩眼在句中的作用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1,用於引出新意。

2,藉以增加情趣感。

3,用來增強形象性感。

4,表達詩意的精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