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列夫·托尔斯泰的悲悯:《舞会之后》,本质不同的人注定分道扬镳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早年的作品力求通过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他笔下人物的本来面目,从平凡中表现伟大,或者相反,从平凡中显示可怕。进入晚年的托尔斯泰在追求真实的基础上偏向更为简洁的创作方式。他写人物心理,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他写人物性格,倾向于写突然事故引发的重大性转变。他写人物醒悟,经常采用倒叙的方法。《舞会之后》正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一个作品,上述三个特点在这个作品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列夫·托尔斯泰的悲悯:《舞会之后》,本质不同的人注定分道扬镳

通过倒叙引出主人公人生出现转折的原因,改变就从醒悟的那一瞬间开始

《舞会之后》是通过伊凡·华西里耶维奇讲述自己过去的一段记忆开始的,故事的展开与一场舞会密切相关。伊凡·华西里耶维奇年轻的时候深深爱慕着一位美貌的姑娘,这位姑娘对他也有着绵绵情意。他们在舞会这晚不停地跳舞,恋爱似乎已经成为定局。姑娘的父亲是一位上校,他身姿魁梧,举止优雅,言行温和有礼,看上去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舞会结束之后,伊凡·华西里耶维奇沉浸在爱情的美好回忆里,直到第二天仍旧不能平静下来。

然而,第二天早上,正在散步的伊凡·华西里耶维奇再次看到了那位姑娘的父亲。这位上校举止异常粗暴,言行狠辣无情,他看上去就像疯狂的暴徒正在殴打着一名可怜的士兵。伊凡·华西里耶维奇震惊到不可置信,他几乎落荒而逃,不能理解上校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伊凡·华西里耶维奇忘不掉这段记忆,同时认识到自己和他们之间隔着无法消除的隔膜,一份爱情无疾而终,他的人生方向也发生了转变。

列夫·托尔斯泰的悲悯:《舞会之后》,本质不同的人注定分道扬镳

伊凡·华西里耶维奇之所以讲述这段记忆,他是为了驳斥"环境决定人生"的观点,他认为决定一个人人生的不是环境,而是"机遇"。这个"机遇"无论好坏,它会在一个人人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伊凡·华西里耶维奇本人来说,如果他没有在前一晚舞会上看到上校绅士的一面,第二天又没有看到上校狠辣的一面,假如这种巨大的反差没有出现在伊凡·华西里耶维奇的视野里,那么他可能会像自己阶级的其他人一样进入政界或者军界。可是反差出现了,他无法理解,甚至心生反感,以至于爱情的光芒渐渐消减,人生的转折点就这样突然出现。

事实上,伊凡·华西里耶维奇的选择不过是在遵从本心。舞会以前,他对上流社会伪善的一面认识尚不深刻,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只看到上流社会美丽、奢华、优雅的一面。舞会以后,他看到了上流社会美丽皮囊下的丑陋,奢华背后的压榨,优雅表面下隐藏的粗暴。这一瞬间的醒悟就成了改变伊凡·华西里耶维奇人生的开始。

列夫·托尔斯泰的悲悯:《舞会之后》,本质不同的人注定分道扬镳

爱情可以美化表面,本质上的不同会让人认清现实

伊凡·华西里耶维奇爱慕着上校的女儿,他认为自己对她的爱不是要一件件脱去她的衣服,而是要一件件为她穿上衣服,这种爱已经超越了肉体上的欲望。也许恰恰是因为伊凡·华西里耶维奇的爱是圣洁的,所以它所闪耀的光芒才让眼前的一切得以美化,就连上校脚上那双军队特制的牛皮鞋都变得亲切、温柔,成了父亲对女儿的一种爱护象征。

可是,当伊凡·华西里耶维奇看到上校的另一副面孔之后,被爱情美化的姑娘的父亲开始变得"丑陋",这种"丑陋"甚至强大到能够消减爱情的光芒。作为读者的我们会忍不住思考一个问题:是多么深的厌恶才会让人狠心拒绝自己梦寐以求的恋人?这也恰恰是列夫·托尔斯泰在表现人性方面高明的地方,舞会前后的对比是上流阶级伪善面目的揭露,而人性真正高贵的地方就在于伊凡·华西里耶维奇对真正"善"的坚守。

列夫·托尔斯泰的悲悯:《舞会之后》,本质不同的人注定分道扬镳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自由与爱情》这首诗我们耳熟能详,它是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代表作。这首诗中的"自由"最初的意思是争取民族自由与国家存亡,在现实意义上,"自由"亦可指代个人理想。爱情是美好的,是无价的,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如果为了爱情选择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那么这份爱情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折磨。

伊凡·华西里耶维奇依旧爱慕着上校的那个女儿,所以几十年过去也对她念念不忘。可是这份爱情的光芒掩饰不了真正的丑陋,他也做不到违背自己本心对看到的装作视而不见。究其本质,伊凡·华西里耶维奇和那些伪善的人是不一样的,所以永远无法融入与理解他们,最后只能与他们分道扬镳,成为了他们口中的"废物"。

列夫·托尔斯泰的悲悯:《舞会之后》,本质不同的人注定分道扬镳

误会解除之后,本质相同的人会给予同类认可

伊凡·华西里耶维奇的出场形象并不太好,他在周围人的心目中是一个爱表现、话多的人,朋友们往往是抱着听故事的心态听着伊凡·华西里耶维奇高抒己见。但是,当众人得知伊凡·华西里耶维奇的过去之后,他们不同意称他为"废物",甚至毫不吝啬地称赞道:"要是没有您,这世界还会产生多少废物"。可是,伊凡·华西里耶维奇自己也称自己为"废物",他的形象带有"多余人"的痕迹。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不满的现状,却又无能为力,成为一个苦闷忧郁的多余人。

伊凡·华西里耶维奇放弃原先的群体融入了现在的群体,他们理解伊凡·华西里耶维奇的选择有着怎样的意义。在这个群体当中,他们所谈论的不是珠宝首饰,不是公侯伯爵,不是言行举止,而是思想。他们所真正关心的是"人"而不是"物",所筹谋的是改变人的命运,而不是维护阶层的统治。然而他们又只是谈论,离亲自践行仍旧隔着一段距离。

列夫·托尔斯泰的悲悯:《舞会之后》,本质不同的人注定分道扬镳

列夫·托尔斯泰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是广阔而又深刻的,在反映人性和社会矛盾方面力求真实。对于笔下人物,他不会回避他们的缺点,不夸大他们的优点,尽量如实地描绘他们内心的复杂性、多面性和丰富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闪现着人性光芒的伊凡·华西里耶维奇身上的复杂面,他无法接受现实社会的残酷,于是就选择了不融入,表现出消极和不合作,只会用逃避来安慰自己。

对于伊凡·华西里耶维奇,列夫·托尔斯泰展现了自己的悲悯情怀。他认识到伊凡·华西里耶维奇与那些伪善的上流阶级本质不同,同时也意识到伊凡·华西里耶维奇缺乏反抗这一切的勇气。因而伊凡·华西里耶维奇虽然注定与本质不同的人分道扬镳,却又只能在自己的狭小圈子里高谈阔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