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五代十國戰神與智囊並存的奇才!!

南北朝時期,朝代更替頻繁,各路英雄如大浪淘沙一般,然後在群星中有一顆星星閃耀其中,他就是一代良臣王猛!

王猛字景略,出生於青州北海郡劇縣,後來移家到魏郡。王猛家中一貧如洗,為了養家餬口,他年紀輕輕,便以販賣畚箕為生。有一回,王猛遠到洛陽賣貨,碰到一個要出高價買他畚箕的人。那人說是身上沒帶錢,請王猛跟他到家裡拿錢。王猛跟著那人走,結果走進深山,被帶到一位鬚髮皓然、侍者環立的老翁面前。王猛向老翁揖拜,老翁連忙說:“王公,您怎麼好拜我呀!”於是,老翁給了王猛十倍於常價的買畚箕錢,並派人送行。王猛出山回頭細看地方時,才認出原來是中嶽嵩山,方知此為神人。

五代十國戰神與智囊並存的奇才!!

在兵荒馬亂中,手不釋卷,刻苦學習,廣泛汲取各種知。慢慢地,王猛長成為一個英俊魁偉、雄姿勃勃的青年,為人謹嚴莊重,深沉剛毅,胸懷大志,氣度非凡。並且,坐觀天下大勢,期待明主的出現。

公元349年,後趙石虎去世,後趙陷入爭權奪利,同時前秦、慕容鮮卑都陷於爭鬥之中。東晉桓溫趁此機會率軍北伐,並擊敗前秦符健駐軍灞上。王猛慕名與桓溫相談甚歡,桓溫想招王猛為幕僚。但王猛心想在士族盤踞的東晉朝廷裡,自己很難有所作為,同時追隨桓溫則等於助其篡晉,勢必玷汙清名。於是,他繼續隱居讀書。

公元355年,前秦符健去世,符生繼位,然而他為人殘暴,最終在一系列鬥爭之下,符堅登上寶座。而王猛即將迎來自己的伯樂,符堅在呂力的推薦下,前往拜訪王猛,兩人相談甚歡。於是,王猛答應符堅出山。符堅自立為大秦天王,改元永興,以王猛為中書侍郎,職掌軍國機密。

王猛一上臺就處置地方豪強,整頓吏治,前秦政績嚴明,王猛因治績卓著,很快升為尚書左丞。同時,王猛興辦教育,在他的贊導下,前秦恢復了太學和地方各級學校,廣修學宮,聘任學者執教。其次,王猛廢除了胡漢分治之法,確立了“黎元(百姓)應撫,夷狄應和”的基本國策,諸族雜居,互相融合。

最後,徵調豪富僮僕三萬人開涇水上游,鑿山起堤,疏通溝渠,以灌溉梯田及鹽鹼地,“百姓賴其利”。又通過召還流民、徙民入關等途徑增加農業勞動力,並注意節約開支、降低官僚俸祿、減免部分租稅,以減輕負擔。還經常派員巡察地方,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獎勵努力種田的農民。在王猛的新政下,前秦實力大增,府庫充足。

公元366年,王猛即率軍進攻東晉荊州北境諸郡,初戰告捷。第二年,王猛討平羌族叛亂頭目斂歧;四月,大破前涼國主張天錫軍,斬首一萬七千級;接著兵不血刃,智擒原張氏部將李儼,奪佔重鎮袍罕。

五代十國戰神與智囊並存的奇才!!

公元369年,前燕內亂,戰神慕容垂出走前秦,王猛抓住機會,請求討伐前燕。秦軍佔領前燕西部重鎮洛陽,王猛又派遣將領擊走燕樂安王慕容臧出滎陽,留兵屯守,凱旋西歸。苻堅表示他要親率大軍隨後東進,王猛卻胸有成竹地說:“蕩平殘胡,如風掃葉,不勞陛下親受風塵之苦。

不久,前燕慕容評率領30萬精兵抵禦秦軍,面對5倍於己的前燕,王猛毫無懼色,取南路一舉攻下壺關,活捉燕南安王慕容越,所過郡縣無不望風而降。十月,王猛揮師南下,直趨潞川,與慕容評對壘。兩軍對陣,王猛親自於陣前激勵將士,前秦士氣大震,前燕大敗。

王猛趁勢,一舉消滅前燕,王猛鎮守鄴城,選賢舉能,除舊佈新,安定人心,發展生產,燕國舊地六州之民如同旱苗逢雨,歡欣雀躍。不久,王猛被封為都督中外諸軍事,與苻堅回過頭來解決殘存於西北等地的割據勢力,先滅仇池,孤立了前涼。374年,前秦基本統一北方。

公元375年,王猛積勞成疾,不久病逝,符堅深為之泣。王猛病重期間,一向不信神的符堅親自為王猛祈禱,王猛去世後,符堅不聽其遺言,致使淝水之戰大敗,前秦開始衰落,終被姚興所滅。

五代十國戰神與智囊並存的奇才!!

而王猛勇略兼備,為南北朝不可多得的人才。後來,王猛的後人王鎮惡追隨劉裕北伐,消滅後秦佔領長安,也算是為前秦報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