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孩子总想争第一;不爱说话;不合群;嫉妒心强…专家解答背后原因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每天我们都会收到大量的问题咨询。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我们会挑选一些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问题,提供给兰海老师及专家团队来解答。

以下是本周的“兰海问答”,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您也可以在抖音上关注“超级育儿师兰海”,兰海老师每天都会在抖音与大家分享一条育儿问答哦!

1.女儿看了动画片后心里有阴影,怎么办?

孩子总想争第一;不爱说话;不合群;嫉妒心强…专家解答背后原因

我家女儿5岁,不知看了什么动画片(在奶奶手机上),近期睡觉或者上辅导班前总说:“害怕,我害怕…”我有问过她怕什么,她也只能说出只言片语,比如大妖怪,天上幽灵这类。无论我怎么安慰解释,她还是说“害怕”,我想求助,我该怎么办?

答:

您好,看到您对孩子的描述,我能感觉到您对孩子的担心和焦虑,担心孩子看到的可怕的东西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更担心焦虑害怕的情绪会一直伴随着她。

孩子出现的上述现象,其实是体现了孩子安全感受到了伤害,对于五岁的孩子来说,她并不能区分现实世界和想象中的世界,往往把想象当做现实,尤其是看到动画片或者手机视频里面恐怖的场景,她会认为里面的情节可能是真实的。因此孩子有害怕的情绪是非常正常的,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好的,这是孩子应对未知危险的一种自我保护。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接纳孩子害怕的情绪,千万不要否认孩子的害怕情绪,说:“这有什么可怕的!”或者是责怪孩子,说:“怎么这么胆小!”这样是非常不对的,要首先避免。

另外,下次孩子再说害怕的时候,我们可以蹲下来,抱着她,用身体的接触给她足够的安全感,让她感受到妈妈爱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我们平时需要帮助她过滤掉一些不适合孩子看的资源,给她选择这个年龄段适合的动画片和娱乐资源。还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其他的方式来建立和加强孩子的安全感,比如读绘本,玩游戏,高质量的陪伴互动等等。

最后,我给您推荐兰海说成长APP里,父母必修,孩子能力培养课中的“安全感”这一课。还有常见问题中《孩子怕黑,自己不敢睡觉怎么办》,您可以学习兰海老师是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陪伴,孩子会顺利度过这个困难的。

加油!

2.孩子什么都想争第一,怎么纠正他?

孩子总想争第一;不爱说话;不合群;嫉妒心强…专家解答背后原因

孩子6岁了,自尊心很强,即使是跟家里人做游戏也要争第一,拿不到第一就生气。他有个一岁左右的妹妹,但跟妹妹交流的时候,他总觉得妹妹不理他或者不回应他,一定要妹妹主动理他才能一起玩。我该怎么纠正他?

答:

您好,看到您对孩子的描述,我看到一个特别好强的小小男子汉。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您的担心,担心孩子自尊心过强和重输赢会对他以后的生活带来影响。

我们首先要分析孩子为什么总想争第一,为什么他总要妹妹主动找他,他才愿意跟妹妹玩?只有找到背后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六岁的孩子,他们总想赢,总想占据主动,实际上和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有关,就是外部的评价,这个评价中,父母的评价会占很重要的角色。

第一,孩子对自己的自我认知过高,有可能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总是给予高于他实际水平的评价。孩子会对自己有过高的自我期待,当不能达到期待,孩子会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第二,是父母给与的评价方式不正确,过分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总是强调赢,孩子会把对结果的追求变成对自己的评价。另外,父母总是夸赞天赋而不强调努力。孩子一旦出现输的情况就会怪自己,而忽略了真正值得赞扬和认可的是他在每一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第三,孩子对于输赢没有正确的认识,在他生长的环境中,大家更多地在意关注和赞扬那个获胜的人,而忽略甚至批评失败的人。这样的评价,会让孩子对输赢有了自己的期待或者对失败产生巨大的恐惧。对于六岁的孩子来说,我们是他最重要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切实地调整自己,为孩子做出好的影响和榜样。

对于孩子来说,得到赞扬和鼓励,是激发他成就感的重要方法,我们要学会科学地表扬孩子,什么是科学地肯定和表扬呢?

1.肯定要及时,最好马上有反馈;
2.肯定孩子的努力而非结果、进步而非成功,一定要跟孩子自己相比,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表扬他做的好;
3.带孩子阅读一些有关输赢的绘本比如《输不起的莎莉》等。
总之,在生活中给孩子正确的引导,相信您一定能做到。

3.孩子不会交朋友,怎么办?

孩子总想争第一;不爱说话;不合群;嫉妒心强…专家解答背后原因

我们家小朋友3岁半了,刚上幼儿园,但是好像在幼儿园交朋友的情况不是很好,总说自己没有朋友。在家里经常因为一些意见不一样,会闹脾气和情绪,口头禅就是不和你说话了,不和你做朋友了,然后喜欢拉帮结派的,会和爸爸,爷爷做朋友,爸爸不忍心伤害他,都是试着引导,但是好像没有什么效果,怎么办?

答:

您好,看到您对孩子情况的描述,我能感觉到您对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有些担心,对于孩子的交往情况也有些焦虑。

我们首先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科学的成长规律来看,孩子三岁半,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孩子心理发展不像身体发育显而易见,所以往往被我们忽视,但它又是确实存在的。因为以自己的想法意愿为中心,不能换位思考,不能理解其他小朋友的想法、感受、意愿,所以常常在交朋友的时候遇到问题。

另外,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刚从家庭环境转换到和小朋友社交的环境,孩子会有一些不适应,也有可能他并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去表达自己想要交朋友的意愿,以及如何和小朋友之间和睦相处。这也是一个原因。

建议您平时多观察一下,看孩子是否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而我们父母要手把手地带着孩子去学习并且练习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大人先说一遍,让孩子跟着重复:你好,我是**,我想和你做朋友,你能和我一起玩什么玩具吗?当然,您也可以用绘本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交朋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在孩子0-6岁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帮助和引导的工作,我们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手把手地带着孩子去学习交流的技能,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推荐您看兰海说成长APP的父母训练营《社会能力》系列主题,希望对您有帮助。

4.孩子不爱说话,怎么办?

孩子总想争第一;不爱说话;不合群;嫉妒心强…专家解答背后原因

我是一个三岁半女宝宝的妈妈,我们的孩子不爱说话,在学校也不爱说话,解小便也不说。在家也有时候话多,有时候不说话,看见熟人也不肯叫叔叔阿姨,甚至在家里连爸爸和奶奶都不理,对我还好一点,连外公外婆也不肯叫!该怎么办?

答:

这位妈妈您好,从您的问题描述中我感受到了您对孩子不爱说话的担忧。

孩子不爱说话,行为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生活环境过于单一。

有可能小的时候,我们把孩子放在一个单一的环境里面,最多就是在家里或者在小区里面溜达,没有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陌生环境,所以孩子刚刚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看见陌生人的时候就会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负面评价过多,安全感缺失。

孩子在平时总是被拒绝被否定,比如爸爸妈妈总会指责说,“你怎么不和爷爷奶奶打招呼呀?”“你怎么不和他们交流呀?”如果孩子收到的负面评价过多,也会导致他们不愿意和别人说话。

第三,缺乏示范和练习。

孩子能力的习得是循序渐进的,他们并不能像大人一样张口就来,如果在家里面大人没有帮助他学习如何和陌生人交流,她也很难自己学会。

第四,吓唬孩子,夸大环境的危险性。

尽量用同步功能

某些安装的第三方浏览器插件会导致图片丢失

有时候爸爸妈妈存在过度担心的现象,经常会提醒孩子:不许和陌生人说话,不许吃陌生人给的糖,不能跟陌生人走……所以,当孩子见到陌生人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见陌生人或者是进入新环境之前,我们先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帮助孩子:

第一,提前给孩子介绍新的环境或要见的人。帮助孩子了解新的环境是怎么样的,我们要见的这个人是怎么样的。

第二我们要给孩子做出示范,比如父母见到自己的同事要说你好,走的时候要说再见。给孩子做出语言上的示范。

第三,我们要鼓励孩子与他人交流,同时当孩子有了交流的行为,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和孩子多加练习,要多地鼓励孩子。

最后我们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父母要多做示范,不要强迫孩子。父母的多次示范是非常重要的,相信经过多次的重复,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5.孩子妒忌心比较强,怎么办?

孩子总想争第一;不爱说话;不合群;嫉妒心强…专家解答背后原因

孩子7岁半,感觉他非常抵触别人受到夸奖,好像听到就会觉得非常刺耳,就要报复那个被表扬的,说变脸就变脸。怎么办?

答:

我们都希望孩子是一个能经得起表扬,也能听得进去批评的人。看到孩子连别人被表扬就会发脾气变脸,不免有些担忧的情绪。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为什么孩子会这么接受不了别人受到表扬。我们大人可能需要反思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表扬孩子过多?孩子对于表扬很接受,但不能接受一点点的批评?或者是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让孩子感受到如果自己不被表扬,表现的不好,我就是不会被喜欢的,我很危险。或者是我们总说孩子是最棒的,孩子不能接受还有其他孩子比我棒。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情况有所改善呢?

1.客观评价孩子的表现,包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以及做得不好的地方,不过分地夸大。

2.当其他小朋友受到表扬他难过时,先接受他的情绪,给予安慰,表示理解,然后客观描述你看到的事实。让他知道,其他小朋友确实有做得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向别人学习。当然我们也有比他优秀的方面。我们要让孩子看到每个人都是有优缺点的,每个人好的一面都可以被表扬,如果我们期待自己也能做得跟被表扬的小朋友一样好,就要自己去努力。

3.日常生活中表扬或批评孩子,可以尝试先肯定孩子做得好、做得对的地方,欣赏孩子的进步。然后指出可以改变或改进的地方,以及自己的建议是什么。最后,再表达你对孩子的信任,相信孩子一定会做到,支持和帮助孩子一起来做改变。

【今日话题】你有什么育儿问题想跟大家交流呢?你在育儿方面有什么心得和小诀窍?在留言区一起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