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史上畫家數不勝數,為什麼將吳道子奉為“畫聖”?

詩夜城主


吳道子,又名道玄,漢人,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氏。

曾任山東慈陽縣尉,不久即辭官,後流落東都洛陽從事寺廟壁畫為業。唐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等職。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等技藝。

蘇軾曾言:‘畫至吳道子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可見評價之高。其每畫‘好酒使氣,每欲揮毫必須酣飲’,然後才疾筆寫之,傾俄即就。於寺廟再壁畫時,常有上百人圍觀,畫至精彩處眾人必高聲喝好,場面異常壯觀熱鬧,直至畫畢眾人大呼過癮才漸散去。

其畫三百里江陵山水一日而成,唐玄宗曾感嘆道: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玄一日之跡,皆極盡其妙也。其主要作品有《送子天王圖》,《八十七神仙卷》,《地獄變相圖》等。


送子天王圖


送子天王圖


送子天王圖


八十七神仙卷


地獄變相圖

吳道子被中國民間譽為畫界之祖師爺,亦被稱為畫聖實乃非他莫屬,當之無愧!


丹霞居


很簡單,因為吳道子是畫界的全才。幾乎無所不精,在從事畫作的領域中是大賢之類的地位,你大概可以蒐羅一下吳道子的作品,你可以看到。吳道子的人物刻畫,花鳥蟲魚的描繪,甚至是對山行水脈的把控寫實都是一個頂級水平,可以說是無不精通,同時他又身處盛世,在大唐一代中,他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光和熱,留下了大量的高段位的作品。尤其是在佛寺中的壁畫,很多都是吳道子親手繪製的,他用自己完美的技藝登上了唐代畫壇的最高峰。


為了探尋吳道子的足跡,筆者特意到了河北曲陽縣北嶽廟探尋了一番,因為在這裡的北嶽廟大殿中遺存的兩幅壁畫,傳說就是吳道子所做,史書中記載此壁畫與柏林寺大殿壁畫上的水,皆出自吳道子之手,故有“曲陽鬼、趙州水”之說。其曲陽鬼位置在實拍圖一正中頂部,而這一珍貴的國寶壁畫幾乎成為曲陽的“銘牌”,下面的照片就是筆者親手在大殿中實拍的壁畫,雖然歷經了千百年,壁畫上人物的形象依舊惟妙惟肖,令人驚歎,當你用肉眼看過牆壁上的原作之時,你就明白難怪吳道子能被稱之為“畫聖”的原因了。

(謝謝觀看)


老豬的碎碎念


在我國漫長的藝術史上,曾有兩位藝術家被後世冠以“聖”者的桂冠:一位是唐代大詩人杜甫,被譽為“詩聖”;另一位就是被杜甫則尊稱為“前輩”的畫家吳道子。

吳道子之所以被後者成為“畫聖”,有很多原因,但下面三個原因不能不提。

第一是皇帝尊崇。吳道子記憶好,有件趣事。開元年間,唐玄宗封泰山舉行盛典,吳道子就與人合作,畫了《金橋圖》被人稱為“三絕”。天寶年間,唐玄宗思念嘉陵江奇妙壯麗的山水,但苦於路途遙遠,就派昊道子前去寫生。昊道子有幸暢遊“天府之國”,心情格外歡暢。返京之後,唐玄宗要看看他畫的山水畫,吳道子卻出人意外地說:“我並沒有畫下一份草稿,只是都記在心裡頭了。”唐玄宗不信.當即命令他畫出來。吳道子當即揮筆作畫,如風雨驟地一天時間就畫成了三百里嘉陵江山水,唐玄宗當時就高興地讚美說:“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

第二是創作頗豐。吳道子肖像、山水、花鳥無所不能,壁畫、卷軸畫、雌塑,無不精妙。他畫的天女、仙人極生動,還具人間煙火味。昊道子也是歷史上第一個畫鍾馗像的人,他畫的鐘馗.穿了一件藍布衫,戴了一頂破帽子,腰裡束著一條腰帶,一隻腳穿朝鞋,一隻腳赤裸著,蓬鬆而糾結的頭髮,濃密的眉毛和鬍鬚,瞎著一隻眼,左手捉小鬼。右手挖鬼的眼珠子樣子很可怕,但後代許多畫家畫鍾馗,也大半依照這個樣子來畫的。據說這個樣子的鐘馗與唐玄宗夢中所見捉鬼的鐘馗一樣,於是便傳告天下,每年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張貼鍾馗圖,驅鬼除邪。吳道子還畫了許多變相宗教畫,其中最著名的一幅便是他替景雲奪畫過的《地獄變相圖》,吳道子運用誇張變形的手法,筆力飽含動怒的情感態勢,使“變狀陰怪”的鬼神真如從牆壁上躍下一樣,讓觀者毛骨驚然。當時京城裡專門以打漁為業的漁夫,以殺豬宰羊為業的屠戶,見了這幅壁畫後,個個頭皮發麻。因為按照佛教的說法,他們乾的都是殺生的職業,這種職業死後有可能要入地獄的。因此,看了這幅壁畫後,從此放下屠刀,棄了魚網,改做其他行業的很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畫技高妙。吳道子之所以被稱為“畫聖”,不僅是因為他作品多,題材廣,還因為他作畫技巧的高妙神速。昊道子用筆很超逸,描起線來很巧妙,染色也有一種特色,後人稱這種畫風叫“吳裝”,他畫起人物來,常把衣服裙帶畫得像在風裡飄動的樣子,所以又稱為“吳帶當風”。他的畫風從盛唐以後一直繁衍不衰,以成熟、完整的面目貫穿於宋、元、明、清的宗教畫及繪畫界。

在中國繪畫史上,吳道子不愧於一派宗師稱號。


童眼看電影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唐代畫家吳道子,之所以被後世奉為畫聖,自有原因

1吳道子早年學畫時,非常勤奮,他早年跟隨一個和尚學畫時,有一次幫師傅畫《江海奔騰圖》時,他連續九個月閉門不出,閉關構思壁畫

首先,要達到大師的境界,勤奮是必須的,甚至比一般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中外美術史,許多畫家,為繪畫事業傾盡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

弗洛伊德一天作畫十個半小時

畢加索去世當天依然在作畫

女畫家弗裡達癱瘓在床時,依然堅持作畫

全身不能動彈時,她依然靠支架支撐自己畫畫

2其次,吳道子學畫天資聰穎

吳道子不僅勤快,而且天資聰穎

吳道子畫完《江海奔騰圖》,師傅感嘆,這幅出自吳道子手筆的畫作,其驚濤拍岸,仰天長嘯的浪花,畫活了整幅畫面,當時吳道子才十五六歲

後來因為他早年的刻苦和天資,窮丹青之妙,被招進宮中擔任宮廷畫家

許多繪畫大師,自幼就展露出了超群的繪畫天賦

達芬奇十二歲,其畫技就超過了他的老師

畢加索十四五歲,其油畫寫實的功底,就已經達到了拉斐爾的功底

3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每一個學畫之人,終成大家,自然有他自身的藝術才華,還有他的原創藝術風格,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格和創作理念,還有他的藝術風格對後世的影響

西方美術史上,畢加索開創了立體主義繪畫風格

達芬奇發明明暗法,薄霧法,解剖學

提香發明了自己專屬的提香的金色

後印象派畫家塞尚,其作品風格被稱作現代藝術之父,深刻影響了西方現代藝術

中國美術史上,畫家馬遠,畫作取山之一角,邊角構圖突破北宋之前的全景式構圖

而畫家吳道子,他畫作的原創風格很明顯,被稱作吳帶當風,而且他開創了蘭葉描

吳道子的原創畫法吳帶當風,還有開創的蘭葉描,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元代永樂宮壁畫,都有模仿吳道子畫風的影子

總結

吳道子,被後世奉為畫聖,因為三個因素,發憤圖強,天資聰穎,其藝術原創風格(吳帶當風)和創新精神(開創蘭葉描)

個人拙見,每一個學畫之人,夢想終成一代大師,都需要具備以上的因素,任何領域也是一樣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粉絲們,頭條朋友們,你們有什麼高見呢?


藝術狂人2


吳道子,又名道玄,善畫畫,開元年間被召入宮廷,他擅長道釋人物,兼工山水,亦善繪樓閣、草木、鳥獸。吳道子所寫衣褶有飄舉之感,人謂“吳帶當風”。他初創白描法,又創山水新風,開闢了中國繪畫新途徑。

唐,吳道子(傳),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徐悲鴻紀念館

《盧氏雜記》記載,吳道子去拜訪某個僧人,想討杯茶喝,但是僧人對他不太禮貌,他在僧房牆壁畫了一頭驢就走了,晚上這頭驢變成了真的,撒開蹄子亂竄,把僧房弄得一片狼藉。

還有一次他在金頂寺畫馬,畫到馬尾巴時,由於身體不適就去休息了,第二天離開了寺院,忘了馬尾這回事。結果不久,山下的農民就常常遭到一匹禿尾馬糟蹋自己的莊稼,農民們找到寺僧對質,果然就是吳道子畫的馬在闖禍。

唐,吳道子(傳),送子天王圖(局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當然,吳道子的傳說不全是調皮型的,他畫的驢也會拉磨,畫的猛虎可以嚇唬歹徒,最暖心的是有一次,他遇見一位獨居的老婆婆,由於貧苦,在夜裡也不點燈,吳道子畫了一幅星月圖送給老婆婆,到了晚上,畫上的月亮星星竟然可以發光照明。

可見人們編造這些傳說,除了強調像不像,也蘊含著對藝術的樸素期望,對人文現實的關懷。

吳道子曾在景雲寺作《地獄變相圖》,他不畫刀山火海、牛頭馬面,“而變狀陰慘,使觀者腋汗毛聳,不寒而慄”。可惜此圖沒有流傳下來,我們無法得知他畫了什麼,只知道其構思別出心裁。不僅如此,“京都屠沾漁罟之輩見之而懼罪改業”,屠戶漁夫看了這幅畫,擔心自己罪孽深重都紛紛改行了。

相比那些“神筆馬良”式的奇幻故事,《地獄變相圖》少有怪力亂神的氣息,顯得更像真實故事。

唐,吳道子,觀音像拓片

一件好的作品有觸動人心的力量,《地獄變相圖》帶給人們的不僅是審美體驗,更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吳道子被封“聖”,或許這也是原因之一。


藝萃


吳道子是我國唐代繪畫大師,最早隨賀知章、張旭學習書法,沒有大成,後改繪畫,在自己的勤奮努力下,終成一代繪畫大師。

我們現在已經看不到吳道子的真跡,流傳下來的只有後人臨摹的他的作品。但流傳下來關於吳道子繪畫技藝精湛的故事傳說倒是不少。

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裡記載有關吳道子的事蹟,比如:吳道子畫圓光有如神助、吳道玄觀劍揮毫、吳道子畫地獄圖,長安街市場無肉可買等。

後來,吳道子被召入宮廷成為御用畫師,傳說唐玄宗為了“獨佔”吳道子,下了“封禁”令,沒有皇帝允許,吳道子不得在外面作畫。由此可見,吳道子的繪畫技藝在當時的影響力和受人喜愛程度。

除了自身的繪畫技藝高超外,最主要的是吳道子追求創新,敢於創作,因此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並因此開創了自己的畫派,更重要的是,吳道子將自己的繪畫風格和技藝,傳授與世人,使其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基於這些,我覺得,吳道子被後人尊為“畫聖”,也是實至名歸。


藝享甜開


吳道子生活在盛唐時代,河南省陽翟人。他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親,生活貧困,為了生計,他向民間畫工和雕匠學習。早年曾向賀知章和張旭學習書法,後來專攻繪畫。由於他刻苦好學,才華出眾,少年時期就有“窮丹青之妙”的美譽。吳道子性格豪爽,喜歡在酒醉時作畫。傳說他在描繪壁畫中佛頭頂上的園光時,不用尺規,揮筆而成。在龍興寺作畫的時候,觀看者水洩不通。他畫畫時的速度很快,像一陣旋風,一氣呵成。

當時的都城長安是中國的文化中心,彙集了許多著名的文人和書畫家,吳道子經常和這些人在一起,相互促進,提高技藝,漸漸地吳道子譽滿天下,名聞於宮廷內外。唐玄宗特地把他招到宮中,授予“內教博士”。從此,吳道子由一個寺院的民間畫師,逐漸變成了一個宮廷的御用畫家。

吳道子是畫界的一個全才,人物、菩薩、神鬼、龍、鳥、花木、山水及至車輿、器丈、橋樑、房舍,無不精通。吳道子最善長的是人物畫,他的人物畫號稱天下無雙,他出筆豪放,線條粗重,如波浪起伏,把衣飾褶皺表現得極富立體感,世稱“吳帶當風”。

吳道子靠自己的天才,登上了唐代畫壇的最高峰,為中唐臣匠。千餘年來,他被奉為“畫聖”,民間畫工尊稱他為“祖師”。蘇軾曾稱讚他的藝術為“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好理於豪放之外”。

吳道子是一個多產的畫家,他作品的數量很大,據說寺廊壁畫有三百餘堵,有記錄的卷軸畫有一百多件。其中,佛教、道教的題材為多,還有山水、花鳥、走獸等等,而且他的畫大都“落筆驚鬼神,畫成泣天地”。

《送子天王圖》是吳道子的代表作,真跡如今已經失傳,現存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的,據考證是宋代的摹本。此畫也叫做《釋迦摩尼像》,它所表現的是釋迦摩尼降生為淨飯王子以後,其父淨飯王抱他拜謝天神的佛經故事。

此畫長卷,紙本,墨筆白描。這幅橫3米多,縱30多釐米的名畫,象一條絲綢圍巾。整個畫面分為兩個段落。前段描繪天王送子後的情景,後段則表現淨飯王迎來王子的場面。畫的一端坐著的是天王,雙手按膝,怒目注視。他的兩個衛士正在合力制服反抗的神獸,天王背後,侍女磨墨,文臣持笏,記錄著這一過程。畫的另一端,淨飯王懷抱非凡嬰兒,緩緩前行,王后拱手相隨,神態安詳。身後侍女們都慈眉善目,氣氛平和。

《送子天王圖》整個畫面對比鮮明,動靜相對,張弛有度,有強烈的戲劇性。該圖場面宏大,細描剛韌,情節生動,描繪傳神,是吳道子的傳世傑作。明代張醜稱之為“天下第一畫”。

吳道子長期生活在宮中,混跡於官場,所以他對帝王的威嚴與氣質,耳濡目染,瞭然於胸。因而在他的筆下,現實帝王、文臣、武將、嬪妃的相貌與風範,全都浸透在眾神的面目之中,現實氣息強烈,藝術形象鮮明。

傳說他的《地獄變相圖》,畫得特別傳神,殺豬宰羊的看了嚇得紛紛改行。比如這幅《山鬼圖》是河北曲陽岳廟的碑刻,相傳為吳道子所以繪。畫中描畫一個形似惡魔的力士,肩扛利器,凌空騰躍,天衣飛揚,滿壁風動。

《維摩詰像》是吳道子的另一幅傑作,畫中的摩詰手執塵尾坐於胡床之上,身子前傾,凝神聚眉,思慮深邃,成竹在胸,線條流暢剛勁,一氣呵成。後人稱讚它“虯鬚雲賓,數尺飛動,毛要出肉,力健有餘”。

追念先賢,憑古抒懷。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西南20公里的鴻暢鎮山底吳村,就是畫聖吳道子的故里,。畫聖故里,處文峰山之陽,九龍山之陰,蘭河之濱,山環水抱,風景秀麗,是畫壇驕子,文人墨客每年朝聖必到之處。

那裡有吳道子墓、祖師洞、畫聖祠、吳道子釣魚臺、黃龍潭、牧牛坡、飲牛坑,涮筆黃龍潭、蛤蟆硯、十八彩石連環洞、石椅子等多處遺蹟。

畫聖祠初建於唐代,歷代雖有修繕,終因滄桑變化,屢遭毀壞,曾經僅留下殘牆斷壁和碑竭數片。

1989年,經中宣部、文化部批准,為紀念歷史名人吳道子,其後裔從四川遷回了道子墓。至此,一代偉人在經歷了一千多年的奔波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到了自己的起點。

1998年禹州市政府重修了畫聖祠。今天畫聖祠背靠九龍山,面對三峰山,前有山門,內有名人書畫碑刻。兩壁繪有吳道子的傳世名作,左右有廂房,陳列有吳道子的珍跡遺物。後有畫聖大殿,飛簷垂拱。殿後有角門直通十八連環彩石洞,洞洞相連,洞內曲曲折折,又險又奇。

畫聖祠依山而建,三進高升,金碧輝煌,氣勢恢宏。其山門為五背挑簷,斗拱託頂,圓券門洞。整體建築為仿唐格式,共分為三級。

第一級是碑林,擺放著百十通石碑,有的記錄著畫聖紀念活動的緣起,有的摹刻著世傳的吳道子畫作。更多的是當時代名人字畫,有李苦禪、謝瑞階、李鐸、張海、王澄、魏傳統、於安瀾等先生的作品。

迎門一塊橫碑,高五尺,寬丈餘,是“重修畫聖祠碑記”。從碑記的兩側拾級而上,是東西兩廂房,明柱出簷,各三間。東廂是貴賓室,西廂是陳列室。院中方磚墁地,松柏青翠。拾級再上,是一處月臺,臺沿有石護欄,欄板上刻有各種繪畫。

月臺靠後是畫聖大殿,大殿面闊五間,進深10米。彩繪簷檀,透窗雕欞。內塑吳道子金身塑像,莊嚴肅穆,栩栩如生。上懸木製橫匾“百代畫聖”。大殿西側,置畫聖文物,最為國內外畫家所看重。

畫聖祠中的一通畫碑很有趣,畫面的主圖是一個幼童,拜倒在一位長髯道人的膝下。相傳,吳道子很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家裡很窮,但他卻喜歡畫畫,拿了木棍在地上畫,蘸了清水在石板上畫。

到12歲時,他已經畫得很好了,可還是不滿足,就辭別了母親來到崆峒山中,向崆峒道人拜師學藝。道人把他領到一堵影壁牆旁,指著一塊牛槽般大的蛤蟆石,讓他磨石為墨,在牆上描畫眼見的世間萬物。

吳道子畫了三年,把蛤蟆石磨成了一個小小的蛤蟆硯,畫出的穀穗兒能讓鳥雀信以為真地撲食。崆峒道人就把蛤蟆硯送給了他,讓他出山闖天下。

現在主殿兩側的陳列品中見到的蛤蟆硯,是少年吳道子的天然畫筆。在民間傳說裡,吳道子拿了這造化生成的畫筆,把天地萬物當作畫畫的範本,練就了出神入化的絕技。在這樣的故事裡,我們看到了中國藝術“取法自然”的藝術取向。

在主殿的陳列品中,還有一通珍貴而神奇的石碑,這通石碑已經碎裂為數塊,右上方缺了一角,碑文難以釋讀,但可以看出是元代的產物,村民們稱之為蚰子碑,說上面原本有一個吳道子畫的蚰子,一到陰天就會藏起來吱吱地叫,後來日本人入侵,把畫蚰子的部分砸掉帶走了。

在民間,有無數這樣有關吳道子的傳奇。他畫的驢會拉磨,他畫的蠟燭可以照明,他畫的猛虎會出來嚇唬歹徒,甚至一個只畫了一條腿的和尚會託夢叫苦。可見人們對於畫聖畫技的推崇,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表明,吳道子的畫是逼真而生動的。

吳道子墓建在三峰山西峰,向陽。前面立著一堵影壁,影壁上書寫著大大的“落葉歸根”,兩邊鐫著“丹青留後世,畫聖著千秋”。

近年來,禹州市政府又先後修建了通往畫聖故里山底吳村的柏油公路,修建了畫聖碑坊,畫聖文化陳列館。吳道子故里碑就矗立在村口路西,路東則矗立著吳道子誕辰1300週年的紀念碑。這塊碑材料就來自於三峰山的西峰,保持著原始形態,其形三角如帆,象徵著“一帆風順”。

千古畫聖吳道子,在藝術上取得了卓著成就,是祖國古代藝術殿堂中永遠璀璨的一顆明珠。


玉儒於成


吳道子(約686—760年),生活在盛唐時期,是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尊稱為“畫聖”。吳道子是一個孤兒,出生貧窮,據說吳道子是他母親走在路上生的他,所以給他取名叫“吳道子”。吳道子幼年遭遇不幸、失去父母,不到20歲就在繪畫上顯露了他的繪畫天賦。

吳道子一生創作作品數量驚人,特別是在宗教繪畫上有突出成就,被稱為“冠絕於世”。傳說,長安興善寺畫內神時,觀者喧呼,驚動坊邑。吳道子繪畫出名以後,因為太出色,連皇帝唐玄宗都想獨佔他,作為皇家御用畫師的吳道子一度被唐玄宗下令“封禁”,沒有皇帝的指示,不能出去作畫。可見,吳道子在當時的影響很大。據《宣和畫譜》記載,在宋徽宗的宮廷裡就藏有93件吳道子的作品。宋蘇東坡看了吳道子的繪畫後說:“畫至於吳道子,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

唐繪畫理論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國朝吳道玄古今獨步,前不見顧陸,後無來者。”並借鑑南朝謝赫《古畫品錄》的“六法說”,把吳道子尊為畫聖。

不過,是聖人也是有汙點的。《酉陽雜俎》中載,吳道子殺過人,被殺者就是當時的畫壇新秀皇甫軫。傳說,皇甫軫畫的畫活靈活現,吳道子害怕皇甫軫的畫技超過自己,於是買兇殺死了皇甫軫。當然,吳道子到底有沒有買兇殺人,我們已無法得到真相了。


書房記


唐代最傑出的畫家是吳道子,又名道玄,東京陽翟人,生活在盛唐時期。他自幼孤貧,後來當了畫工。二十歲的時候,他已經畫得非常好了,名聲越來越大。唐玄宗知道以後,把他召進官去,成了宮廷畫師。

吳道子一生作畫很多,單是長安、洛陽一帶的寺觀裡,就有他畫的壁畫三百多間,畫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沒有一個相同。他要求自己畫的人物,不僅形似,而且神似。他畫的最多的是佛道畫。吳道子吸取了西域畫派的凹凸法,加以發展變化。他用朱粉的厚薄來表現人物骨肉的高低起伏,特別富於立體感,人們說他畫的人物能夠看出“八面”來。有一次,他在壁上畫了五條龍,每當天色陰沉快下雨的時候壁畫上的龍就象活了一樣,張牙舞爪,鱗甲飛動。他在寺廟裡畫的天女,看上去好象要和人講話。他畫的人物身上的衣帶,飄飄若飛,人們稱讚是“吳帶當風”。他在玄元皇帝廟裡,依據真人畫的千官像,得到大詩人杜甫的讚揚,說人物生動得好象使整個牆壁都動了起來。

吳道子作畫,敢於革新。他拋棄了工筆的畫法,採用線條粗細不一的疏筆畫法。據說,有一次唐玄宗想看嘉陵江水,命吳道子去寫生。吳道子去嘉陵江漫遊一趟,並沒作畫就回到長安。然後,他只花一天時間,用大筆揮灑,就把嘉陵江三百里山水概括地全部畫完。後世的水墨山水畫,就是吳道子的這種畫法。而唐代另一個畫家李思訓,用工筆畫法,畫嘉陵江山水,細緻描繪,花了幾個月的時間。

可惜吳道子的畫流傳下來的極少,而且只有後人的摹本。他的藝術風格,被人稱作“吳家樣”。他的著色方法,被稱作“吳裝”。仿效他的畫,成為一代的風氣。後世人尊稱他為“畫聖”。


苦茶庵


吳道子(約680~759年),唐代畫家。畫史尊稱吳生。又名道玄。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於永隆一年(680) ,卒於乾元元年(758)前後。少孤貧,初為民間畫工,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後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 主要作品: 《天王送子圖》 代表作,遺存的是宋人李公麟的臨摹本。這幅畫的內容是描寫佛教始祖釋迦牟尼降生以後,他的父親淨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悉達太子)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廟,諸神向他禮拜的故事。《天王送子圖》這幅畫反映了吳道子的基本畫風,他打破了長期以來歷代沿襲顧愷之的那種遊絲線描法。 《孔子行教像》 現存於山東曲阜孔廟的石刻本《孔子行教像》一般認為原作 孔子行教像為吳道子所繪,但原作早已遺失。孔廟的石刻本《孔子行教像》堪稱孔廟的鎮廟之寶,由複製的石刻本拓印的《孔子行教像》拓本也成為山東省拓印最多的古蹟拓本。 其他 畫像有《八十七神仙卷》、《菩薩》、《鬼伯》等。現存壁畫真跡有《雲行雨施》、《維摩詰像》、《萬國咸寧》等。現在臺灣的《寶積賓伽羅佛像》、《關公像》、《百子圖》等。還有一些真跡摹製品,如《吳道子貝葉如來畫》(七幅)、《少林觀音》、《大雄真聖像》等。海外存跡有流入德國的《道子墨寶》50幅,流入日本的《溪谷圖》等6幅。吳道子一生雖然創作了許多作品,但真跡流傳下來的很少。《歷代名畫記》說:“聖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藝者駢羅,耳目相接,開元天寶,其人最多。”如吳道子、王維、張璪、李思訓、曹霸、陳閎、楊庭光、盧楞枷、梁令瓚、張萱、楊惠之、韋無黍,皇甫軫等人,都是當時的大畫家。這麼多的名家和數以千計的民間畫工,爭強鬥勝,群芳彙集,各顯神通,繪畫之盛,蔚為大觀。

吳道子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以傑出的天才,迅速成長起來。吳道子的出現,是中國人物畫史上的光輝一頁。他吸收民間和外來畫風,確立了新的民族風格,即世人所稱的“吳家祥”。就人物畫來說,“吳裝”畫體以新的民族風格,照耀於畫壇之上。“詩聖”杜甫稱他為“畫聖”。宋代蘇東坡說:“詩至杜子美,文至韓退之(愈),書至顏魯公(真卿),畫至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事畢矣。”亦尊吳道子為“百代畫聖”。在歷代從事油漆彩繪與塑作專業的工匠行會中均奉吳道子為祖師。由此可見,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他曾在長安、洛陽寺觀中作佛教壁畫四百餘堵,情狀各不相同;落筆或自臂起,或從足先,都能不失尺度。寫佛像圓光,屋宇柱樑或彎弓挺刃,不用圓規矩尺,一筆揮就。他用狀如蘭葉,或狀如蓴菜的筆法來表現衣褶,有飄動之勢,人稱“吳帶當風”。他在長安興善寺當眾表演畫畫,長安市民,扶者攜幼,蜂擁圍觀,當看到吳氏“立筆揮掃,勢若旋風”,一揮而就時,無不驚歎,發出喧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