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泡沫尿並非糖尿病合併腎病的唯一依據,預防糖腎做好這四點

糖友趙阿姨(化名)今年58歲,患糖尿病已有5個年頭了。確診糖尿病以來,趙阿姨的血糖一直還不錯,空腹血糖一般6點多,餐後一般8點多,偶爾會到10。最近趙阿姨發現尿中經常有泡沫,懷疑得了糖尿病腎病(簡稱“糖腎”),非常驚慌。

泡沫尿並非糖尿病合併腎病的唯一依據,預防糖腎做好這四點


泡沫尿不僅是蛋白增多

人們將泡沫尿與腎病聯繫,是因為尿中蛋白增多會產生泡沫,而蛋白尿是腎病的典型症狀。殊不知,尿產生泡沫的原因其實還有很多。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陳小燕指出,尿中出現泡沫是因為尿的粘性增高或尿中的某些物質濃度增加,導致尿液接觸馬桶時產生物理現象。尿液中任何成分發生異常,都可能出現泡沫尿,如細胞、葡萄糖、細菌、蛋白質、尿酸等,甚至喝水太少,尿液濃縮,也可能會出現泡沫。


泡沫尿並非糖尿病合併腎病的唯一依據,預防糖腎做好這四點

如出現泡沫尿,患者應儘快做尿常規檢查。陳小燕指出,尿常規的檢測內容豐富,包含尿糖、尿酸鹼度(pH值)、細胞含量、蛋白含量、亞硝酸鹽、膽紅素、各種結晶等,不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泡沫尿,一次尿常規檢查均可發現線索。

糖友泡沫尿謹防三大可能

陳小燕指出,雖然導致泡沫尿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需要重視的就是疾病因素,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現泡沫尿,應考慮以下可能:

血糖增高:如尿常規檢查顯示尿糖增高,則可能是血糖升高所致。專家建議,糖友出現泡沫尿時應首先檢測血糖數值。需要注意的是,如糖友腎功能已受到損傷,則可能出現即使血糖很高,但尿糖仍顯示“陰性”的現象。

糖尿病腎病:如尿常規檢查顯示蛋白異常增多,則提示泡沫尿確實是蛋白尿,此時需懷疑糖尿病腎病的可能,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的腎病,故需做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

泌尿系統感染:

尿常規如顯示細胞增多或細菌增多,需警惕泌尿系統感染的可能。對於糖友而言,慢性泌尿系統感染是非常常見的,且往往較難痊癒,所以應積極治療。


泡沫尿並非糖尿病合併腎病的唯一依據,預防糖腎做好這四點

預防糖腎要做好四方面

在泡沫尿的相關疾病中,糖尿病腎病是最為棘手。那麼,預防糖尿病腎病,糖友應該做什麼呢?陳小燕給出以下建議:

血糖方面:將空腹血糖、餐後血糖以及血糖波動度(指餐後減去餐前血糖的差值)都控制在理想範圍;如無禁忌症,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接近正常範圍,即低於6.5%。

飲食方面:保證均衡飲食,不偏食,平時要避免高蛋白飲食、高脂肪飲食、高糖飲食。如已有蛋白尿,則要堅持優質低蛋白飲食,簡言之,即避免植物蛋白、減少紅肉攝入。

生活方面:觀察尿液的變化,保證馬桶的清潔衛生有利於發現異常。曾有一位糖友,由於馬桶清潔不到位,即使已出現泡沫尿,也沒有得到及時發現,導致耽誤了治療時機。

檢查方面:按照糖尿病治療指南的建議,從確診糖尿病那天起,糖友應每年做一次尿常規檢查,觀察是否有蛋白尿的出現。

溫馨提醒:不要以泡沫尿為判斷糖腎依據

陳小燕提醒,不少糖友會觀察尿液是否有泡沫,並以此作為糖尿病腎病的依據,但其實,等到出現泡沫尿才就醫,其糖尿病腎病往往已發展至中晚期(四期以後),此時治療往往為時已晚。



指導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陳小燕

通訊員/韓文青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