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外殘月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很遺憾地告訴你,即使趙王不用趙括,還是用老將廉頗,也改變不了未來趙國被秦國所滅。這麼說吧,打仗打到最後,拼的是國力,而不是一場戰爭的勝負。就算長平之戰,趙國打勝了,那也只是慘勝,短時間內,趙國也許度過一段平安時期,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隨著秦國國力的不斷增強,趙國必滅。
再則,長平一戰,趙國也很贏,即使有老將廉頗,也是力有不逮。要知道廉頗並不是善戰之將,年輕的時候,廉頗還能夠征戰沙場,但長平之戰前夕,隨著藺相如和趙奢的病故,可以說趙國內部良將已經不多了,否則怎麼會一開始讓已經七老八十的廉頗上戰場呢?而廉頗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年紀這麼大了,無法再和當年那樣莽撞,面對如日中天的秦國大將白起,只能採取保守的守城之勢,說白了,就是拖延時間,不讓白起有可趁之機。時間一長,秦軍自然會退兵。可惜趙王不知道這一點。
所以如題主所言,即使不換下廉頗,也依舊無法打敗秦國,只是長平之戰不會像歷史中的那樣慘敗,近四十萬趙軍被坑殺。除非六國再一次合縱,倒還能抵擋得住秦軍的兵鋒。
青史回聲
我認為長平之戰即使趙王不換趙括,以廉頗為主將,依然會輸。
一.廉頗的能力
古今往來,無數人對趙孝文王換趙括而不用廉頗扼腕嘆息。
彷彿廉頗就是戰神,只要任用廉頗長平之戰就不會輸。
廉頗一生除對秦用兵之外,幾乎說是戰無不勝。
廉頗活躍在趙國軍壇的40餘年中,克齊十城,魏四城,坡十燕國割讓五城,可謂戰功彪炳。
但廉頗對秦國的態度是敬而遠之。
閼與之戰中趙王曾讓廉頗與樂乘出戰,廉頗認為這場仗不好打,拒絕了。
趙奢即趙括的父親臨危受命,結果閼與之戰大敗秦軍,趙奢因此被封馬服君。
同年廉頗受命救援魏國幾城,敗秦軍,但是史料中沒有記載廉頗斬了秦國哪位將軍,事後廉頗也沒有因為此次戰役受到較大的封賞和重用,所以據我推測,這並不是一場較大的戰役。
但是這卻是廉頗一生對秦國用兵的唯一勝利。
然後是上黨之戰,上黨之戰可以看做是長平之戰的前奏,廉頗在短短几個月之內丟失丹河以西上黨的所有領土。
隨之長平之戰,因為上黨之戰的失利,故廉頗在上黨以東築起防線,與秦軍對峙三年。
至此,廉頗對秦用兵一小勝一大敗一持平。
二 趙國為什麼換將?
長平對持三年中,趙王一再催促廉頗進軍,早日結束這場戰爭,因為照顧國內的經濟與農業,並不支持長平的持久作戰。
而廉頗與其副將樂乘固守不出,不與秦軍主力對碰,三年中,趙國後方糧草供應壓力很大,而且彼時燕國,六十萬大軍枕戈待旦。
所以趙國無論從糧草還是民生角度都需要速戰,所以這時候換上主戰的將領是有必要的。
三 趙括在長平打的怎麼樣?
趙括到了長平之後,先是整頓三軍,制定作戰計劃,初次領兵的趙括指揮40餘萬人,依舊有條不紊,可以看出,趙括有大將風範。
整頓軍隊完畢,趙括隨即出城作戰,反擊初期,趙括,渡丹水,攻秦軍,秦軍節節敗退,攻到光狼城處,秦軍設下壁壘,趙括久攻不下,決定撤退。
白起何等人物,立刻展開反擊,阻止趙軍渡河,但是趙括在付出一定代價之後,主力仍然成功渡河,但是這時候兩支秦軍已經繞過趙軍主力,分別堵住了長平與邯鄲、長平與糧倉大糧山的聯繫,之後白起多次向這兩路秦軍增援,力圖困死趙軍。
但這時趙括並沒有突圍,因為他已向邯鄲求取援兵,雁門等地的趙軍趕來不過幾天的事情,但是此時趙國境內確實沒有糧食了,趙王多次派人向齊國魏國求糧,諸國皆不予。
與此同時,秦昭襄王將河內郡百姓皆賜爵一級,進發河內十五歲以上男丁,組成一支約有十五萬左右的秦軍,放置在趙軍與邯鄲之間,在外圍進行二次包圍。
此時趙括在這種外無援軍內無糧草的情況下依然能穩定三軍組織突圍。
《史記》記載趙括突圍:“為四隊,四五復之。”意思是分為四隊輪番突圍,每隊突圍達四五次之多,共計突圍近二十次。
不過白起到底是白起一生戰無不勝,秦軍據山川之險,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趙括的突圍。
此時趙括已然絕望,親自帶隊突圍被亂箭射死,這時45萬趙軍僅餘20餘萬,而秦軍傷亡30萬之多。
趙王給趙括的任務是結束戰爭,為此哪怕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也行,但是趙括並不知道秦軍主將已換成人屠白起,20餘萬趙軍投降之後皆被坑殺!
長平之戰趙括的表現堪稱一流,渡丹水作戰,遇到堡壘並不強攻減少無所謂的傷亡。
絕境之中能穩定軍心,組織有效的突圍反攻,更是身先士卒,勇力奮戰打出了1比1.5的戰損比。
之所以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內糧草和援軍不足,又加上對手是戰無不勝的武安君白起,故此戰失利情有可原。
前度劉郎今安在
關於長平之戰,絕大多數的人都把目光注視在前線拼殺的將軍們身上,幾乎很少有人會關注在幕後操縱戰爭的主使,其實長平之戰的總策劃師是秦國的秦昭襄王和他的丞相範睢。
從秦國開始攻打韓國,迫使韓國的上黨郡成為一塊飛地開始,到上黨太守馮亭將上黨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引發秦國對趙國的大舉進攻開始,再到秦國成功拿下上黨郡,與趙國在長平地區發生大會戰,到最後成功迫使趙王臨陣換帥,無一不有著秦昭襄王在暗中的一切策劃。
秦昭襄王就像狡猾的狐狸,在暗中操縱並注視著這一切,在等到絕殺的好機會後,秦昭襄王果斷地、秘密地換上了殺神白起,以身經百戰、攻無不克的白起對戰毫無經驗、只知道紙上談兵的趙括,這場發生於秦、趙兩國之間的世紀大戰,其實就像一個正常人對戰一個殘疾人一樣,註定了最後的結果。
因為長平之戰引發的原因,以及一切的過程和結果,都掌控在秦昭襄王的手中。
為什麼會引發長平之戰?
因為上黨太守馮亭不聽韓王的命令,卻執意把上黨郡獻給趙國,一個太守為什麼敢這樣做?除非背後有人支持,這個支持人就是秦昭襄王。
趙國不勞而獲,搶奪了原本屬於秦國的上黨郡十七座城池,秦國何時吃過這樣的虧,當然要搶回了,與其說是秦國吃了虧,倒不如說這就是秦昭襄王要打趙國故意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攻擊趙國,把東方六國唯一最強國趙國打敗,東方六國就沒有國家能抗衡秦國,這是暮年的秦昭襄王最大的野心。
秦國準備攻打搶奪上黨郡的趙國,但首戰派出的主將是王齕,並沒有派出戰神級別的將領白起,就是為了引誘趙國步步深入陷入戰爭,王齕顯然不如白起,雖然在長平之戰爆發前成功地拿下了上黨郡,率領秦軍推進到長平,在長平與趙國主將廉頗在長平對峙中,秦軍在野戰中基本上全勝,而在攻城戰中則對廉頗毫無辦法,使得戰爭雙方處於消耗與對峙階段。
趙王為什麼要把身經百戰的廉頗換下,而把毫無經驗的趙括換上?
當時的趙王是趙孝成王,是趙武靈王的孫子,長平之戰時,趙孝成王剛即位六年,不僅年輕氣盛,而且昏庸糊塗,別的不說,就說臨陣換帥這事,就是兵家大忌,戰場上把已經完全熟悉戰事,身經百戰,並且構築了相當多防禦工事的廉頗換下,換上毫無工作經驗、僅僅聽憑謠言,在朝中大臣和趙括母親都極力反對的情況,將趙括換成前線45萬趙軍的主帥,這個趙王如果不昏庸無能,簡直無法解釋。
打仗會死人的,不像文職工作,幹不好最多換一個人再幹,打仗的將軍可不同,換一個無能的將軍上去,會導致戰爭的直接失敗,輕則損失軍隊人數,重則全軍覆沒,國本動搖,趙孝成王卻能做出這種事,所以長平之戰失敗的主要責任人不是趙括本人,而是趙孝成王這個趙國國君,第二責任人才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誰會把趙國舉國45萬軍隊交給一個毫無經驗的趙括?趙孝成王會。誰會在完全不懂軍事和不瞭解前線戰事的情況下,擅自干涉前線指揮官的決策?趙孝成王會。年輕氣盛的趙孝成王與老謀深算當年已經六十多歲的秦昭襄王相比,簡直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下,完全就不是一個量級的人物。
正因為秦國國君秦昭襄王與趙國國君趙孝成王之間巨大的能力差距,就決定了長平之戰最終的結果,如果趙孝成王不把廉頗換下,把趙括換上,長平之戰最終的結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因為這可是秦昭襄王策劃很多的戰略,秦王換著必勝的信心來打長平之戰的。
如果趙括不上,廉頗繼續領兵作戰,情況會如何?
在當時,不管是廉頗也好,趙國君臣也罷,一致認為在野外作戰,趙國肯定不是秦軍的對手,這個結果當初趙國的平原君在回答趙孝成王是否接收上黨郡時,平原君也是這麼認為的。
換趙括之前,廉頗在與秦軍的野戰中已經損失了5萬趙軍,這是長平之戰趙軍總損失人數的九分之一,兵法上說,對戰打不過就防守,防守不住就逃走,廉頗野戰打不過秦軍,所以只能憑藉險要地勢防守秦軍,而秦軍對於廉頗的防守基本上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僵持。
如果趙王繼續任用廉頗,那麼秦昭襄王顯然就會變換策略,以政治及軍事雙重壓力,全力支援秦軍打長平之戰,秦昭襄王把所有能利用上的資源全部用了,比如把河內全部15歲以上的百姓武裝起來,用來加強伏擊趙軍的包圍圈,如果有可能的話,秦昭襄王會把秦國所有百姓全部武裝起來,力爭在長平一舉打垮趙國。
廉頗雖然厲害,身經百戰,但與秦軍在對抗中始終處於下風,根本原因是秦國國力強於趙國,並且秦國將領能力都不弱,現在廉頗執行防守的戰略,等於是與秦國打成消耗戰,既然是消耗戰,雙方在前線的軍隊加起來已經超過了一百萬人。
趙軍除了廉頗在早期損失了5萬人,還有40萬人,40萬人一天的糧食消耗就是80萬斤,一年就是2.92億斤,這在戰爭頻發的戰國時期,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按照總人口與軍隊數量10比1的比例,就算趙國當時的總人口有400萬人,生產2.92億斤糧食,而且把全國的青壯年全部放在戰場上,只能靠老弱病殘來種地的話,根本是不可以想像的。
而且長平戰場已經靠近了趙國的核心區域,長平的東邊就是趙國都城邯鄲,北邊就是趙國軍事重鎮和起家地晉陽(今山西太原),趙國的核心區域已經快要成為戰場,連個緩衝區都沒有,如果抵禦秦軍。
秦國則不同,秦國後方的關中平原與巴蜀的成都平原都是重要產糧區,遠離戰場,而且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獎勵耕種,農民種糧都有積極性,這是秦國經濟實力強大的原因所在。
在軍事上,秦國實行軍功爵位制,秦國以敵人首級來計算爵位,這對秦軍士兵來說,就是向上晉升的通道,是寒門上升的唯一通道,這也是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的原因所在。
秦國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遠勝趙國。而將領的軍事能力,秦國也不輸趙國,廉頗將長平之戰打成了消耗戰,就這麼消耗下去,當趙國產生糧食危機時,還是一樣要崩潰的。
如果廉頗繼續堅守下去,秦國還是一樣會換上白起,白起雖然與廉頗同為戰國四大名將,但是能力不可同日而語,在絕對的實力與能力面前,廉頗一樣頂不住白起的進攻,白起可以配合秦昭襄王從政治和軍事上持續給趙國施加壓力,比如秦軍逼迫魏國,借道魏國攻擊邯鄲或者繞到長平的背後,或者從關中向北再折向東攻打晉陽,威脅長平的側翼,都會迫使廉頗在長平的大潰敗。
再或者白起可以留下部分秦軍繼續對峙長平的趙軍,分兵北上攻打晉陽,從側翼威脅長平,或者直接把長平當成馬其諾防線,分兵攻打魏國,從魏國繞到長平的背後,廉頗即使有通天的能力,照樣會發生大潰敗。
秦國在長平之戰的絕對實力遠遠大於東方六國中的任何一國,小於東方六國的總和,只要東方六國沒有聯合起來一致對抗秦國,長平之戰的趙國無論換不換帥,或者讓廉頗堅守下去,都免不了失敗的結果,至於失敗的損失大小,則要看時局的影響,至於勝利,趙國是完全沒有可能的,因為這一切都在秦昭襄王的策劃之中,秦昭襄王早已經預測到趙國的最終失敗。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就算任用廉頗,趙國還是會敗。
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趙國的君主不如秦國的君主。趙國當時的君主趙孝成王智謀不足、急於求成、拒不聽諫,一意孤行、聽信讒言。雖然趙國當時國力昌盛、兵強馬壯,能夠跟秦國獨立抗衡,但是在封建專制社會,君王擁有最高的決策權,即使不用趙括,一直任用廉頗,趙孝成王未必會採納廉頗的對戰策略,從廉頗初戰不順,堅守營壘不出,趙孝成王已經對廉頗很不滿了,在這種危急關頭,趙孝成王不懂得鼓舞士氣、相信廉頗,而是派人去責難他!而廉頗作為久經沙場的將軍,更是懂得用兵之道,他更是明白以逸待勞的道理,秦兵遠攻伐趙,長久作戰的話,糧草供給成了一大難事,打持久戰對秦國來說有弊無利,速戰速決對他們是最有利的,廉頗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無論秦兵怎樣挑釁,逼他出戰,廉頗就是固守不出,他就是等到秦兵兵疲馬乏之時,在出兵攻打秦兵,一舉消滅秦兵,然而,趙國君主卻急於求成,認為廉頗的行為太過於懦弱,對他嚴加責令。以趙孝成王的性格,即使一直任用廉頗,也會逼他出來應戰,廉頗作為臣子,不得不聽君主的命令,只能出城應戰,此時秦兵正是鋒芒畢露之時,應戰的結果只能是趙軍慘敗。而反觀秦國國君秦昭王,在趙兵固守營壘,秦兵久攻不下、糧草斷盡,士兵死傷慘重的情況下,卻對主帥沒有任何的責難與不信任,而是親自徵調全國青壯年到長平戰場,聲援秦軍,為了鼓舞當地人的士氣,並加封百姓爵位。
第二、趙國的將領不如秦國的將領。秦將武安君白起是當時的名將,百戰百勝,一生幾乎從未打過敗仗,是個難得的軍事天才,雖然趙將廉頗也是位勇將,驍勇善戰,但是跟白起相比也是略遜一籌。
2、君聖才能國強,一頭獅子領著一群羊也強於一頭羊領著一群獅子。所以即使趙國君主一直任用廉頗,依舊是不可能打敗秦國統一中國的。
北國才女
有心移九鼎的只有秦國和楚國,事實最後時期打楚是比較難的。只不過秦手段比較陰,連楚王都捉了。楚被秦吞,楚人多數心裡不服的,屈原就是個例子認為這樣強大國家被人玩殘是非常可悲的,痛恨對手也對統治者失望。雖然如此楚的恨意化為力量也推翻秦這是報應也是因果,所以統一根本無趙國什麼事。
秦國想移鼎不是一天半天的了,其中一個明來挑戰周威權舉鼎終砸腳而亡,秦也和他一樣驚人相似,舉鼎力有餘持續力不足二代而亡。秦吞天下是有長之規劃的是一代一代努力積累的結果其志向恆心讓其沒有一個昏君相反楚趙齊等國根本沒有長久規劃只是個別有為君子一時興起的目標並非長期目標 沒有長期目標君主在一代接一代易迷失臣子也難團結,一盤散沙下遲早被秦吞併的。這是老虎有心吃無心,實力和戰術決定了結果。廉頗李牧最後有心無力證明不是一兩個人可以解決的,一群豬樣隊友足不可能維持長久的,再利害也頂不住背後捅刀子。吳起白起尚是如此何況廉頗!
人生六十
關於長平之戰的各種說法,到今天一直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事情,因為長平之戰實際上是戰國後期最強的兩個帝國進行較量,勝利的一方將會在列國爭霸中佔據主動,而失敗的一方就有被滅國的危險。
增加長平之戰熱度的不僅僅說這場戰爭是戰國最大的一場會戰,並且由於將帥決策的調換,以及最終的結果,演義出了很多的故事。其中最讓人爭議的就是對趙括軍事才能的評定,那麼若趙王不用趙括換廉頗,趙國能打敗秦國嗎?
長平之戰關係重大,秦國和趙國在長平對峙三年,雙方都是咬牙堅持,不願意放手。三年的征戰讓趙國內耗嚴重,國內不堪負重,故而趙王想速戰速決。廉頗是一員宿將,他深知趙軍的戰鬥力不於秦軍,若是貿然與秦軍決戰,很有可能失敗。趙王卻不想這麼多,趙國已經被拖得太久了,太疲憊了,故而趙王在秦國的反間計之下,選擇任命與他持有同樣“決戰”想法的趙括為將軍。
從戰爭的角度看,廉頗的想法非常正確,他只需要堅守已經建構好的“百里長城”,雖然不能取勝,但是秦軍也不可能再進一步。從經濟上說,趙國困難,秦國也困難,當時秦國在前線的兵力比趙國多很多,而要供養這些軍隊就需要更多的糧草,所以秦軍也想速戰速決。這也是為什麼秦國會派人到趙國實行反間計鼓動趙王任用趙括的原因。(側證秦國也沒有過多的力量,可以從秦國不進攻趙國的晉陽得到驗證,當時晉陽就在秦國邊上,但是秦國沒有進攻,只有一個解釋,秦國當時也抽調不出兵力來。)
故而從戰爭的全局而言,速戰並不是趙國最佳的選擇,拖下去與秦軍一起變瘦才是正確的戰略,若趙王此時改變外交策略,通過外交手段,拉齊國或者楚國下水,趙國才有一線生機。年輕的趙王沒有這樣做,他選擇了速戰速決,不惜犯下臨陣換將的兵家大忌,還派遣了一個從沒有實戰經驗的人作為大軍統帥。
隨同趙括上任的還有20萬趙國援軍,趙王讓這二十萬人的加入,本來是想增加趙國前線的軍事力量,但也將國內的精銳部隊都投入到了長平,這種情況不僅僅增加了長平前線的糧食消耗量,而且一旦長平戰敗,趙國就會面臨滅國的危機。
趙括的確不是一名優秀的統帥,他上任燒了三把火,每一把都燒的是自己。第一把火,臨陣換將,趙括上升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將軍隊的將領進行調換,將廉頗的老將都調走,而任用自己的親信。這種結果就是讓熟悉戰場情況的將軍全部調走,致使趙國沒有辦法弄清楚秦軍虛實。
第二把火、改變軍中的制度,這一改變使得趙軍基層已經習慣和磨合好的一些條例、作戰風格等等,都受到了影響。最終的結果是趙軍的基層的戰鬥力降低嚴重,各兵種配合出現問題。
第三把火、集中兵力,棄守要塞。趙括為了進行決戰,集中兵力對秦軍全軍出擊,因此也放棄或者削弱了一些重要的要塞防守力量,比如金門鎮等。金門鎮是太行斜道上重要的關卡,當年廉頗因為擔心秦軍從太行斜道威脅趙軍側後方,所以退軍,將陣地建立在丹河東岸,現在趙括放棄金門鎮,就是給了秦軍側面出擊的機會。
趙括進行這些調整之後,他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降臨,在不瞭解敵軍將領已經換成白起的情況下,貿然率領45萬大軍與秦軍決戰。雙方一交戰白起就命令秦軍佯裝戰敗潰退,趙軍一直追到秦軍的營壘,但是攻破不了秦軍的營壘。
正面戰場交戰正酣的時候,白起命令兩路大軍偷襲百里長城,一路北軍,由25000人組成,自丹朱嶺和仙公山的中間,包抄到百里長城的後方,偷襲百里長城;一路自太行斜道,共計5000騎兵,直插金門鎮,進攻百里長城的關隘故關。
故關是趙軍內外聯繫的節點,佔領故關,就徹底切斷趙括軍隊與百里長城的聯繫,將趙括阻擋在百里長城外面,並最終將趙軍圍困在趙國的百里長城、秦國的防禦堡壘之間,處在一個丹河兩邊一個狹小的三角地帶。
此時邯鄲城內的廉頗應該不會想到,自己花費巨大心血建造的“百里長城”,最終成為了擋在趙軍回家路上的一道難關,45萬大軍最終沒有越國百里長城迴歸趙國,他們都被斬殺在長平戰場之上。
趙括用行動證實他不是一位出色的將領,而若用廉頗,趙國也不一定會取勝。因為從國家整體的實力而言,趙國比秦國差,長平之戰外交失敗是趙國的根源,趙國沒能取的齊國或者楚國的支持,所以從一開始趙國就註定了很難取勝。
雖然廉頗不一定能取勝,但是不會敗得這麼慘。廉頗一定會實行長期堅守的政策,當時趙國前線只有25萬軍隊,所需要的經濟負擔雖然很大,但是也不是完全拖不下去,退一萬步說即使趙國大軍撤出長平,實力也不會大損。
總體而言,廉頗此戰一定會打的比趙括好,但是卻不能保證取勝,只能將損失降到最低,至於說趙國統一天下,那就是無稽之談啦。
帝國烽火
長平之戰,是戰國最後八十多年,為誰統一全中國而進行的大決戰。當時,大周王朝名存實亡,七大諸侯國齊楚燕韓趙魏秦,唯有秦國和趙國,有實力統一天下,所以,有強秦蠻趙之稱。
第一,秦國經商鞅變法,逐漸強大起來;成為列國之首,而且,變法最為徹底。
第二,趙國經胡服騎射,重商農,也強大起來,雖然變法不夠徹底,但僅次於秦,與秦,絕對有一戰之力。勝敗,兩可之間。
但趙弱在,國土、人口和資源、兵丁這個綜合國力,只相當於秦的三分之二弱。所以,趙國跟秦國耗不起。
其實,長平之戰時,趙國最有利的打法,就是跟秦人決戰,以死換死,最後迫使秦國退兵,兩敗俱傷之局。當然,最後也成為了這個局面。
可是,廉頗不願意拿65萬趙兵,以死換得趙國存國,而趙孝成王是賢明的大局觀大王,幾次催廉頗,廉頗不幹,只好換了他,用上趙括了。
趙括以死換死,用不到30萬人,生生打死秦人35萬,把白起都打怕了。但好在趙括犧牲了。
剩下的趙王族副將,不繼續領著35萬人跟秦人死拼,卻降了,放棄武裝,導致被全部坑殺,坑殺過程中,僅造成秦人死亡3萬。
所以,秦國是慘勝,精銳也全部打光,剩下老弱。
這時候,一方面趙國談和,拖延秦國步伐;另一方面,秦國確實也是大受損傷,繼續打不打猶豫了;第三方面,韓國出兵,又讓秦國損失27萬人。秦國只剩下30萬人,黯然退兵,上黨地區,又歸了韓國。
這樣,趙國得以休生養息,後來又跟秦國對峙了幾十年。後來,因為趙王遷和公子嘉爭奪王位,李牧站隊錯誤被殺,趙軍心大亂,才最終被秦所乘而滅了。
趙國,是死於內亂啊。
所以,趙孝成王啟用趙括,是英明的決定。
董江波
如果想了解趙王如果不換將,讓廉頗繼續指揮趙軍能否擊敗強秦,並一統天下。
就得了解趙王換將的原因了。話說秦,趙兩軍旗鼓相當,在廉頗防守長平之時,趙軍有二十萬人,而秦將王齕麾下有二十五萬秦軍。雙方勢均力敵,戰則難分勝負。
其實廉頗以堅守不戰為基本策略也是出於無奈的,本身廉頗就是一位騎兵將領,最善於利用騎兵的機動性一舉擊潰敵人。因此在長平之戰的第一年廉頗有意奇襲秦軍駐地,一舉殲滅來犯之敵。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趙軍幾十人的偵察兵在觀察秦軍駐防情況時被秦軍發現並出兵斬殺殆盡這一小股趙軍。
這一事件立既把老將廉頗也驚出了一身冷汗,死了幾十個士兵不說,反而將趙軍意在奇襲的戰略暴露給了秦軍。於是廉頗為了保險起見,覺得還是堅守不戰為上策,企盼秦軍因糧草問題會早日退兵。
這一對峙就對峙了整整三年時間。秦趙兩國都耗不起了。畢竟養了幾十萬人的吃喝供應了整整三年!再充裕的糧食也得被吃窮了。於是秦趙兩國都希望對方早曰出擊,一舉勝負。
趙國窮得連趙孝成王每日也只喝兩碗粥來充飢。大臣們急切希望選出一位善於進攻的優秀將領來指揮趙軍主動出擊,殲滅秦軍。
於是青年將領趙括主動向趙孝成王請戰。其實趙括得確有點真才實幹,也算得上戰國時期的一位良將了。只可惜他的對手不是王齕,而是大名鼎鼎的武安君白起。
我敢說如果趙括的對手是秦將王齕的話,那麼以趙括的謀咯起碼是對付的了王齕的。而歷史的發展是沒有如果的。
當四十五萬趙軍被六十萬秦軍包圍之後,他不應該分兵突圍的,應當集中優勢兵力,握成一個緊緊的拳頭一股勁將一處的秦軍打痛了,打怕了。活路自然也就讓出來了。我就不信四十五萬人一起往一個點上衝,秦軍能圍得住嗎?
在激烈的戰鬥中趙括身先士卒,奮勇當先。身中數箭仍然屹立不倒。最後壯烈殉國。也不堪為一代名將的稱譽了。
所以說廉頗與趙括無論是誰指揮,都解決不了嚴峻的問題。更不要說趙國能夠一統天下了。真正有實力實現大一統的不是秦國就是楚國,只可惜楚國只是差了那麼一點點就成功了。
愛而無悔931
歷史上長平之戰很多人說是趙括的無能,導致了趙國的戰敗,其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我個人不這麼認為,趙括的處境我覺得有點像明朝的潼關之戰,孫傳庭孫督師主張死守潼關,但是崇禎皇帝卻下命令,讓他出兵迅速的剿滅李自成,這就導致了明朝的滅亡,其實總的來說能夠怪孫傳庭和崇禎嗎?
要知道明朝末期財政太困難了,實在是沒有錢了,就連崇禎皇帝的私房錢都拿出了,再讓孫傳庭死守潼關的話,孫傳庭率領的部隊,光是糧秣都耗死了大明王朝,崇禎只能博一次了,但是這次的一搏崇禎皇帝失敗了。
同樣長平之戰也是如此,找過四十萬大軍,所消耗的錢糧可以說是天文數字在當時,老將廉頗主張的是死守,消耗掉秦國的戰鬥力,導致了後來趙國有些無力支撐軍隊的開支,所以趙國的君主換了一個主張進攻的將軍,要知道趙國在當時國土沒有大明遼闊。
生產技術以及科技上沒有大明好,大明朝都抗不住的軍事開支,想想一個小小的趙國能支撐多久,就算是老將廉頗,深得士兵的心,趙國人非常的愛國,沒有吃的東西,戰鬥力肯定會降低很多,再有逃兵的出現也是必然的,這樣一來秦國進攻,後果就是廉頗再厲害失敗也是早晚的事情。
歷史情報官
小編個人覺得不會。即使趙王一直任用廉頗為趙軍主帥也很難能夠打敗秦國,一統天下。我們來結合一下真實歷史中秦軍和趙軍在長平之戰前後的表現可以看出端倪。
在戰國的後期,秦軍和趙軍可以說是戰國七雄當中的兩強。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本就又有尚武之風的秦人在在耕戰制度的獎勵之下儼然成為了一支橫掃天下的虎狼之師。趙軍也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戰鬥力也直線飆升,尤其是擁有一支機動能力極強的騎兵部隊。
這兩支強軍誰能更勝一籌呢?我們從上黨之爭到三年的長平對峙階段可以很明顯的得出結論。秦軍相對於趙軍來講,明顯戰鬥力更勝一籌!
在趙王任用趙括為主將之前在三年中,以廉頗為主將的趙軍在與秦軍的對峙中基本上都是處於下風。雖然廉頗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廉頗的戰績基本上都是在與非秦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的戰爭當中取得的。在對秦的戰爭當中,廉頗少有戰勝的紀錄。
在長平對峙的三年中,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並沒有作為秦軍的主帥。即便如此廉頗所率領的趙軍也只能採取守勢!
試想一下,如果趙王一直任用廉頗為主將也很難能有大的突破,最多也只能保持不敗或者減少戰爭的損失。即便是廉頗率領趙軍主動採取攻勢,關鍵的時候秦昭襄王絕對不會棄白起而不用的。
最關鍵的是長平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在冷兵器時代少有的大規模會戰,秦趙兩國投入了總計超過100多萬的兵力。而戰國時代各國總人口加起來也不過只有2000多萬而已。這就是真實歷史中趙孝成王為何如此冒險的任用沒有戰鬥經驗的趙括,主要也是想要快速的結束戰鬥因為趙國的國力不允許在僵持下去。
戰爭的勝負不僅僅取決於雙方主帥的指揮才能以及軍隊的戰鬥能力,更是一場綜合國力的比拼。經過常平三年的對峙階段,趙國幾乎耗盡了國力的極限。而秦國雖然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相比趙國來講能夠堅持更久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