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白起為何能坑殺40萬趙軍?

yuanyuanaiyl


長平之戰是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發起的戰爭,最後趙國戰敗,這場戰爭趙國將士共有45萬人被坑殺血流場合,難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這場戰爭是因為趙王誤信了秦軍的謠言,說廉頗要謀反所以將廉頗換成了趙括,誰知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根本不會帶兵打仗,趙軍糧草被劫,趙軍被困,主力已經斷糧四十六天,士兵們相互殘殺為食。趙括將剩餘的趙軍組織成四支突圍部隊,輪番衝擊了四、五次後仍不能突圍。於是,趙括親帥精銳部隊強行突圍,結果被秦軍亂箭射死。趙國軍隊因無主將指揮,四十萬士兵向秦將白起投降。

白起說趙軍士兵反覆無常,如果留下他們,可怕會再起禍端,變下令講趙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民士兵將他們放回趙國,白起這樣做的確很殘忍,但是在那個冷兵器時代,列強爭霸,受苦的只有黎明百姓。

我認為白起坑殺趙兵的原因有這三個:

第一是因為仇恨,趙國與秦國長期交戰,白起早已焦灼厭煩,同時秦國的野心很大,想稱霸天下,可是無奈趙國也很強大。

第二是因為戰俘過多,需要許多的糧草為了節省糧草只能殺掉他們,怕這些士兵不是真心投降,會有異心。

此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秦國的軍功制,只要一個士兵殺掉敵軍兩人,便能獲得一級爵位還有其他的一些獎勵。這個制度無疑激勵了士兵們勇猛作戰,多多殺敵。

另外秦國還有一個制度,這場仗雖然打勝了,但是如果犧牲的人數多於對方的話,那不但不受賞反而還要被罰。這樣一來,就算你打贏了仗,卻犧牲了更多的人。那對不起,獎勵沒有你的,反而還要受罰。如果雙方犧牲的人數一樣的話,那就功過相抵,不賞也不罰。

只有打了勝仗而且犧牲的人數少,才會得到獎勵。這樣的條件是有些苛刻的,所以,白起才會不顧後果的坑殺了那麼多降軍!





古今張三丰


誇大了,不可信,原因如下:

首先,從趙國的人口、兵源及此役在趙人心目中的地位看,趙國投入此役的總兵力應該遠不足40萬。據估計,當時趙國的總人口約為170萬或223萬,成年男人約40餘萬或50-60 萬。這些成年男子不可能全都開往前線作戰。再則,趙國為“四戰之國”,四處邊防以及都城邯鄲都要守護,長平之戰雖事關重大,但畢竟不過是秦、趙之間的一次爭城奪地之戰,趙國沒理由傾巢出動把全部兵力都押在這一戰上。 因此,長平之戰中趙國投入的總兵力充其量不過20萬左右。

其次,據《白起傳》白起自己的說法,秦軍雖大獲全勝,但也付出了死者過半的慘重代價。號稱虎狼之師英勇善戰的秦軍都付出了死者過半的代價,如果上引趙方在長平之戰中投入的總兵力為20萬左右的估計不誤的話,那麼經過廉頗、趙括與秦軍的多次搏殺,再加上被圍中餓死、被食的,戰役結束後向白起投降的趙卒應當遠在10萬以下。有研究者更根據長平之戰的決戰階段,白起只用二萬五千人即將趙軍後路切斷並形成一個包圍圈,另用五千騎兵便將趙軍主陣地穿插突破、並實行有效的戰役隔離達46日之久等事實,估計秦趙兩軍當時交戰的部隊均已不超過10萬人。再經過決戰的消耗、餓斃、潰逃等,最後降秦被殺的趙國軍卒,不過萬餘人。

再次,舊史所謂白起對趙降卒一律採取“坑殺”的處置辦法的說法未必是事實。《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等書在述及這次殺俘事件時,也是或言“誅屠”,或言“殺”,或言“坑”,表述並不一致。再則,從純技術的角度講,對人實行“活埋”要比“斬殺”、“擊殺”等費時費力得多,且被處置的又不是幾個、幾十個、幾百個的小數目,沒必要也不大可能對數以萬計的俘虜一律按“活埋”的辦法處置。

(參考張廣志《有關秦趙長平之戰的幾個問題》)


史角


所謂的長平之戰,白起坑殺40萬人是有一些取巧的地方的,並不是一下就死了40萬人,而是多次累計出來的數量。

其一,《史記》中關於長平之戰的記載,裡面有提到這場戰役秦國總計殺死趙國士兵和將領45萬人。

也就是時候從戰役開始到結束,總計被殺死的人數是這麼多,那麼白起坑殺40萬人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但是這樣傳下來也是有很大事實根據的。95年的時候有人在山西省境內發現了白起坑殺趙國軍隊的那個坑,確實是屍體堆積如山。也就是說當時這個坑裡確實是有幾十萬人的屍體存在。

其二,當時論功行賞的政策是按人頭記功的。這個政策是商鞅提出來的,而秦國那個時候正在推行。也就是說每一次上戰場廝殺都有可能累積軍功。按照當時的軍功制度,也就是說每次斬殺敵人的頭顱數量決定賞罰標準。這個制度出來要有個審核的模式,審核模式大概就是以坑來算了,有人專門負責挖出大坑,然後

一場戰役下來,士兵們拿著自己的戰利品登記領賞。登記完以後這些“戰利品”就直接扔進了坑裡。於是整場戰役下來,數以幾十萬計的頭顱就被扔進了坑裡,那些屍體最後也被一起填進了坑裡。

所以由此看來,白起的坑殺40萬趙軍,大約就是從此而來,不是一次性拼殺,而是累計出來的。這一點在當年出土的時候,那些屍骨的頭顱和屍體是分開的也算是得到了驗證。


流川楓Leo


趙國不可能在長平之戰損失45萬人,兩百多萬人口的趙國,會養得起45萬軍隊?說長平之戰趙國損失45萬軍隊,是紙上談兵毫無經濟學常識的說法。但是45萬這個數字也不是司馬遷恁空編出來的,應該是秦趙雙方軍隊陣亡數字和上黨百姓被暴秦屠殺的總傷亡數字(暴秦付出重大代價攻取某地要屠城的),趙國在長平戰敗了糊塗帳一併算在趙國頭上。中國古代,養兵的極限為10:1,已經是國家快要崩潰時的比例,三國蜀漢亡國之時,百來萬人口有軍隊十萬,從皇帝阿斗到百姓,誰也提不起興趣來為蜀漢而戰,除了繼承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遺志的姜維。

依戰後形勢分折:長平之戰後,秦軍雖為戰勝一方,但沒有力量馬上乘勝追擊,進攻趙都城邯鄲,因為在長平之戰中秦軍傷亡過半,只能算“慘勝”!。半年後才命白起為將進攻趙都邯鄲,可是白起拒絕為將,理由是“遠絕河山爭人國都必敗”!實際上是白起知道秦軍長平之戰時傷亡慘重導致戰鬥力下降,而且趙國也沒有“窮途末路”,北方邊防上還有防匈奴的幾萬重裝騎兵和十萬步兵,東邊還有防備燕國進攻的兵力。秦王只有另派王齕為將勉力進攻邯鄲,在趙國未動用防匈奴和燕國的兵力的前提下,秦國圍攻邯鄲兩年多都攻不下來,秦王又派鄭安平帶兵助戰,還是攻不下邯鄲。後來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楚國春申君也帶楚軍趕到,趙軍和魏楚聯軍內外夾擊,大敗秦軍於邯鄲城下,秦軍鄭安平部兩萬餘人降趙。信陵君率聯軍追趕秦軍一直到函谷關。三國聯軍乘勢收復河東六百里土地,秦兵死傷大半,丟失了6年以來所侵佔的全部領土。從長平大戰到邯鄲之戰,趙國先輸後贏,但都城邯鄲始終屹立;秦國先勝後敗,但超級大國獨霸天下的格局已成。隨後,戰國進入為期20年的相對和平或休戰年代。一場歷時達六年以上的秦趙之戰,前期長平之戰,之後邯鄲保衛戰到大反攻,最後結果是趙國取得勝利嘛!之後燕軍四十萬攻趙,被廉頗帥十五萬趙軍殺的大敗,燕主將粟腹、樂乘被俘。戰爭前期雖然陣亡於長平前線但大量殺傷了秦軍的趙括功不可沒,趙括在長平之戰中英勇挫殺秦軍是“夠本沒虧”的,趙括是為國捐軀為國擔當的悲劇英雄,是烈士嘛!一個“紙上談兵”的成語罵他兩千多年,豈有此理!有人問得好:“秦國用得著以舉國之力,付出重大傷亡,為了殺一個庸才趙括”?長平之戰,秦趙雙方傷亡人數差不多,連白起自己也承認“傷亡過半”,那是六十萬秦軍加後來的十多萬援軍。白起殺俘,也有報復洩怒的成份。但是趙國此戰是敗了,因為趙國主趙括戰死了,秦國主將白起活著(後來因為兩次拒絕掛帥進攻邯鄲被殺)。

從數字上分析,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敗雖然敗了,但也不會被坑殺什麼四十五萬人。為什麼呢?當時趙國全國人口頂天三百來萬人,最多養五十萬軍隊(後來秦滅六國最大極限也才可用六十萬軍隊伐楚嘛),趙國周邊環境險惡,三面作戰,北方有匈奴人隨時入侵,東北方是世仇燕國,西方是強秦,趙國不可能在長平之戰被殺四十五萬軍隊,還有能力進行三年邯鄲保衛戰,同時還在北方和東方保留相當規模的防禦軍隊。之後還以廉頗為將帥十五萬趙軍大敗燕國人。而且趙國人尚武,多慷慨俠義之士,四十五萬人不是說活埋就可以活埋的。

還有一種說法:從以前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考古隊挖到一個士兵的家書,書中寫的正好是長平之戰,書中提到白起可謂是運氣好,趙括運氣差,趙軍在即將包圍秦軍時,突然天下大雨嚴重影響趙騎兵推進速度,後被秦軍利用大雨快速突圍,這個是第一次,第二次是趙軍在即將突出重圍時,秦軍運輸的糧草和一起來的十幾萬援軍(當時秦王在國內發總動員令,要求15歲以上60歲以下的男丁全部入伍增援長平),提前3天到達而且到達時正好是趙軍要突出重圍的時候,由於這十幾萬援軍的突然參戰,趙軍突出重圍被徹底粉碎,而在這個時候,秦軍的還在不停的增兵而趙軍則固守!!! 秦軍又久攻不下,原因就是趙軍已經建立起大量防守要塞,秦軍猛攻死傷慘重,最後演變為持久戰,趙軍斷糧秦軍也快斷糧,最終還是秦軍勝趙軍敗,但也讓秦軍付出巨大代價! 從歷史資料來看,趙括和白起一個是名在外身經百戰,一個是沒有獨立領軍,所以後世一些人就說趙括紙上談兵而已,要知道真是紙上談兵而已的話,秦軍還能用白起,秦國還要舉國之力殺一個庸才,還要付出巨大代價的! 這些歷史資料有些是被改寫了,有的史官才真的是“紙上談兵”寫歷史! 所以要多推敲一下。

如果李牧早生幾十年,由李牧擔任趙國長平主將。李牧肯定會抓住戰機進攻取勝,而不是象廉頗那恐懼秦國,雙方對崎耗了三年,耗窮了趙國,趙國在當時軍力不亞於秦國但國力弱於秦國,持久戰耗不起。白起和李牧的軍事才能在伯仲之間 ,但李牧抓住最佳攻擊時機的能力整個戰國無人出其右,長平之戰趙國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假如是李牧為將趙國必勝 。李牧是中國古代抗擊匈奴的大英雄,曾把後來漢劉邦三代不敢惹的匈奴殺的十多年不敢“南下牧馬”,曾一戰斬首匈奴人十多萬。李牧殺匈奴之戰用兵規模:精選戰車1300輛,戰馬13000匹,勇於衝鋒陷陣的步兵5萬人,善射的弓兵10萬人。王翦不是李牧的菜只有用“間”害死李牧。可惜是歷史沒給李牧和白起較量的機會。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秦軍抗衡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戰中屢次重創敵軍而未遭失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分別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和圍殲戰的典型戰例。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也使後人無不扼腕嘆恨,其經歷與秦國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趙王遷三年(前233年),李牧率軍在宜安重創秦軍,取得重大軍事勝利,奪回了被秦國佔領的土地,受封為“武安君”。此後,秦國不斷的派出軍隊攻擊趙國,均被李牧擊退,李牧在趙國聲望大振,深受軍民擁戴受趙王忌。

我們都應該敬重各為其國,英勇無畏,不怕死的軍人!


八戒140460656


從軍事上來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秦軍戰線較長,從秦國運過來的糧食連秦軍自己都供不應求,不坑殺40萬趙軍,再養40萬的趙軍連秦軍自己都得餓死。換位思考,若你是秦軍統帥,你也會將就他們坑殺或燒死。你若不會坑殺或燒死他們,你就根本不是做帥的料。再說,40萬趙軍,不是一個小數量。一旦他們經過一段時間修身養性恢復體力,突然反悔,在秦軍軍營內部譁變,說不定是趙軍打敗了秦軍,歷史也得從寫。從戰爭而言,坑殺40萬趙軍算什麼?戰爭是殘酷的,你不殺他們,說不定反過來反被他們所害或所殺。如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並不是直接從法國的邊境處攻入法國的,在蘇軍與德軍的多次戰役中蘇軍並不是直接從德軍守備的陣地處攻入而包圍德軍的。真理是,凡事投降過來的或同盟國的軍人,戰鬥力無法與自己的軍人是同一個等級別的。凡事投降過來的一些軍人,反而會拖累自己的整個軍事行動的結局。


劍鋒過了不留痕


戰國時,諸國視強秦為豺虎己為魚肉。秦昭襄王使大將王齕帥師伐韓。拔野王城,上黨往來路絕。上黨守城馮亭與其吏民議曰:與其降秦,不如投趙。乃持書並上黨地圖,獻於趙孝成王。書曰:

秦攻韓急,上黨將入秦矣!其吏民不願附秦,而願附趙,臣不敢違吏民之慾,謹將所轄十七城,再拜獻之於大王。惟大王辱收之。

其吏民不樂為秦,而願歸趙。此白起之憂一也;長平一戰,降趙卒四十餘萬,有韓附趙在前,恐趙卒有變其後。此白起之憂二也!

白起乃將降卒分為十營,使十將以統之,配以秦軍二十萬,各賜以牛酒,聲言:明日武安君將汰選趙軍,凡上等精銳能戰者,帶回秦國,給以器械,隨徵聽用;其老弱或力怯者,俱發回趙。趙軍大喜。

是夜,武安君密傳一令於十將:起更時分,但凡秦兵,用白布裹首。凡首無白布者,當盡殺之。秦兵奉令,一齊發作,獲住便砍;其逃出營門者,又有蒙驁王翦引軍巡殺。四十餘萬軍,一夜俱盡。

戰國“人屠”,武安君白起,名不虛傳!史臣有詩云:高臺百尺盡頭顱,何止區區萬骨枯!矢石無情緣鬥勝,可憐降卒有何辜?


霧都溼氣


這場戰役是白起勝利,意味著秦國的強大。人數上有虛假,而且兩軍交戰死傷是正常的,不至於坑殺來讓白起擔單。


zao71133


白起長平之戰坑殺四十萬趙卒具體人數現史學界尚有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