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泰肥一級路,是砂石運輸車輛的聚集地,這附近的山體,也一度因過度開採而變得滿目瘡痍。自從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泰肥一級路及省道330線兩側損毀山體生態修復項目啟動以來,山體的“傷疤”逐漸被抹平,未來也不會再有新傷出現了。
近日,記者來到泰肥一級路及省道330線兩側損毀山體生態修復項目施工現場,在工程施工二標段和三標段,看到大型施工機械在綿延幾公里的山體上作業面,灑水車往來穿梭,一派繁忙。記者瞭解到,損毀山體生態修復項目是去年9月份岱嶽區開工建設的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重點工程,主要是對破損山體進行生態修復;對岱嶽區山石礦山綜合整治工作中關閉的道朗鎮4處礦山露天開採形成的破損山體、採場立面,通過採取削坡卸載、客土回填、排灌工程、平臺及立面綠化、土地整治等工作方法,對採場底面進行徹底治理。該項目總投資約9000萬元,通過實施治理,擬恢復耕地約300畝。
記者在位於道朗鎮下窪村東南、城子寨村南的第二標段施工現場,看到大型機械正在進行場地平整削坡等作業。據工作人員介紹,該標段將通過危巖體清楚、機械削坡及場地平整、種植土回填、綠化工程、植生槽綠化技術、灌溉排水、混凝土道路及機電井配套等施工,減少裸岩荒山面積,增加植被覆蓋率,豐富山場森林景觀類型,提升水源涵養、森林防火等綜合控制能力。同時也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廢棄採石場髒亂差的環境現狀,改善項目區內生物多樣性,提高項目區的抗災能力,保護生態環境。不僅如此,項目還將破壞的土地復墾後有效增加耕地面積,改善土壤質地,提高耕地產量,同時藉助項目區灌溉、排水及道路等配套設施,為項目區的農業灌溉和生產提供保障,為項目區農民做一件實事。
在三標段施工現場,記者看到機械正在處理部分破損山體頂端的危巖,據工作人員介紹,工程的治理思路就是在充分掌握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分佈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方法,因地制宜,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具體來看,第三標段建設地點位於泰肥一級路南側一石料廠,建設內容包含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土地提升工程和土地佔補工程。其中,地質環境將著重治理採石場裸露的大面積巖面,工程採用削坡、覆土綠化等手段,對採石場裸露的大面積巖面進行整治,保證視覺汙染區域得到完全治理和綠化,然後通過土地整治類工程解決土地復墾的問題,有效增加土地耕作厚度和灌溉面積,方便大型農用機械工作的展開,從而有效提升工作區域的勞動效率。
“目前工程的各項施工均按照既定方案向前推進,計劃於今年4月30日前完成全部工作量。”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施工人員在加緊施工的同時,採取多項措施保證施工質量,確保打造優質工程。總體來看,泰肥一級路及省道330線兩側損毀山體生態修復項目分三個標段進行,三個標段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
整個山體修復工程完工後,將進一步減少泰肥一級路及省道330線兩側裸岩荒山面積,增加植被覆蓋率,大大提升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森林防火等綜合防控能力。同時,也能為各類野生動植物提供多樣化的棲息空間,提高山場森林的生態承載力以及綜合生態效益,從而更好地發揮吸塵、固土、調節氣候、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以及維護區域生態安全的作用。
【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隆德】
閱讀更多 泰安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