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每年被動收入40萬左右,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可以辭掉工作嗎?

希望否極泰來


不建議辭掉。


沒有工作的生活其實很快就會過膩

很多人的夢想就是你說的財務自由。覺得實現了財務之後就不用上班了。其實不然。

你需要考量的是辭掉工作後,那你之後的生活怎麼過?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想幹嘛就幹嘛,也可以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這樣的生活確實很舒服,但是不到半年,你就會開始厭倦。人一旦閒下來,想的事情也多,也容易進入某種舒適區,喪失自制力。

特別是如果是已經成家了 ,有了孩子的,更加會覺得煩躁。因為已經開始與社會脫節。

舉個例子,之前有個朋友,也是家庭環境比較優越,沒有經濟壓力,結婚後就沒有再上班。過著家庭主婦的悠閒生活,就是那種不需要她去上班來承擔家庭的一些支出。但是生了孩子之後帶孩子的生活也讓她覺得很抓狂。雖然有婆婆幫忙,多了孩子之後也沒有產生經濟壓力,但是她還是想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於是做起了微商。沒有工作的生活自然你就要去承擔一些其他事情,或者即使自由自在,也無法獲得滿足感。


過於依賴被動收入,會失去競爭力

如果單純拿收入來對比,可能你的上班的收入會比你的被動收入低很多。而且還花費了更多的時間。但是上班帶給你的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是你的被動收入很難給你帶來的。

被動的收入也許的出租房子的收入,也許是某種投資。但這些並不能給你帶來多大的保障。當你把這個當成依賴,意味著也失去了一些競爭力。

你可以試著想下你找工作的過程,那時候找不到工作時候的心理歷程,那時候會不會覺得很虛無,大多數的人都經歷過這個階段。


有被動收入的同時可以讓你有時間去尋找相對來說比較適合的工作

有了被動收入,也就沒有大的經濟壓力,在這個情況下,你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尋找一個讓你覺得比較能發揮自己能力的工作。我覺得工作是很難有自己喜歡的,只能說相對於來說比較適合。

比如很多人都侷限在一份非常不滿意但是又迫於生活壓力的工作當中,當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你會更加有底氣,也有更多的選擇權。甚至也可以選擇自己開一個小店。


我是小媛,歡迎關注小媛筆記。

小媛筆記


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是我一好友講給我聽的。

他的姐姐每年被動收入就有幾十萬,她姐姐非常的能幹,之前投資了幾家美容店,後來便將這些美容店請了專人打理,在前幾年的時候房價還沒上漲,她買了五個鋪面外加幾套房子,現在鋪面自己租出幾間,每年依靠房租就有幾十萬,不止如此,她還在一家大型的企業當銷售總監,收入自然不低,不過比起開美容店與房租的收入差得太多。

那麼,她這麼高的收入,有沒有辭職?當然沒有。可能在很多朋友看來,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要是自己收入這麼高早就辭職了,過點逍遙快活的日子多好。

我也問過朋友他姐姐這麼高的收入,為何還選擇上班。朋友回答,他姐姐是一個以實現自我價值為主的人,就喜歡折騰,閒不下來。

至於可不可以辭掉工作?當然可以,畢竟被動收入那麼高,完全可以過得非常好。

辭不辭掉工作之前,需要你衡量以下問題:

一、自我價值的體現在哪裡

每個人追求不同,自然自我價值的體現也不同。被動收入那麼高,到底該不該辭掉工作,其實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看個人的追求。

你要是愛折騰,可以不用辭掉工作,要是追求舒適安逸,當然也可以辭掉工作。

二、被動收入的可持續性

被動收入如果能夠持續,那麼是可以選擇辭職的。如果不能持續,有一定的風險,那麼可以考慮不用辭職。

一邊工作,一邊自我精進其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即便有一天你的被動收入變少,也不用愁,你的工作依舊會給你一份收入,不至於到時候找工作不適應。即便辭職,也要找一份可以增收的自由職業,比方說投資,微商,精進自己等,只有讓自己有本事,最終你才會真正的無憂。


肖軍說職場


前段時間我閨蜜辭職了,因為她就是覺得她的被動收入, 也就是,她的幾個理財投資, 已經可以不上班也能夠供自己平時的花銷,所以認為也沒必要繼續工作。

辭職之後她每天過起來以前就想像過的好日子:在家閒著逛街、買衣服、來回接送孩子,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不問。

但是, 沒過半年, 這樣的生活讓她變得越來越頹廢,原來本想辭職之後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結果發現家裡一個人掙錢根本就支撐日常花銷。

而且自己不工作之後花銷也比之前變多了,所以最後不得不重操舊業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這樣來回折騰讓她的薪資比同齡人低了很多,但是為了生活這也是迫於無奈。



所以呢,

1.辭職可以,但是別盲目,起碼先考慮自己家庭的實際支出情況。

畢竟,每個家庭的花銷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支出比較多,而有的家庭支出較少。

如果被動收入與自家的支出不相等或者小於支出,就不適合辭掉工作。

2.辭掉工作之後也要做好以後的規劃,人生不能因為錢足夠了就不努力。

我們努力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當然早日實現財政自由,過上吃喝玩樂不需要上班的日子,那是最好,如果不行的話, 那就得不斷的提升自己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

3.人的需求在不斷的變多,被動收入總有難以滿足需求的時候。

我們解決完溫飽問題,就會想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人的思想和需求總是在不斷變化,我們也需要更高的經濟支撐。

所以辭職之前要考慮以後自己是否想過這種平淡無味的日子,如果自己需求變高了應該如何解決的問題。

歡迎關注苑燕兒,一起分享職場收穫,一起成長。

苑燕兒


我2011年實現財務自由不工作,當時所持現金按保守理財4%年收益的話年收入大概100萬。另外廣州有4套毛坯房子空置沒出租。支出主要是房貸27000一個月,給老婆作為家用零用孩子開銷每月20000,其他個人開銷每月不超過一萬。另外本人是金融專業人士,擅長理財,辭職前是基金經理。這幾年我也不是沒有工作,我和姐姐有一家小私募公司,怕累不發新基金,就維持著以前發行的老基金老客戶,長年累月公司關門上鎖,自己在家工作,只投資自己熟悉的消費藍籌,2011到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15%。


投機的投資者


座標武漢,好多年前村裡拆遷,私房加土地賠償六套還建房和1100多。別人家都是我家幾多倍。自己家買了套商品房花了200多,買車50。還剩800多都買了銀行理財,理財每年30多加上五個房子房租。一共一年有40多吧。我真心不敢財務自由,看到村裡不上班滴人各種糟蹋錢,攀比,炫富,賭博等等。最後結果就是敗家了。我也有大半年時間冒上班,屋裡呆的除了花錢找樂子就沒事做。因為不想步別人家後塵,還是上班吧,雖然自己現在做司機,這兩年慢慢跟老闆學會了低調,特意去買個國產車去公司。每個月4000塊也夠我自己花了,一直告訴自己畢竟自己賺錢能力只能這點。我覺得財務自由不是不用上班吧,上班至少有個人價值,不會整天想著享樂亂花錢吧。個人覺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控制自己慾望,提升自己能力,這樣才有幸福感吧。


國在家在人在


前段時間我閨蜜辭職了,因為她就是覺得她的被動收入, 也就是,她的幾個理財投資, 已經可以不上班也能夠供自己平時的花銷,所以認為也沒必要繼續工作。

辭職之後她每天過起來以前就想像過的好日子:在家閒著逛街、買衣服、來回接送孩子,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不問。

但是, 沒過半年, 這樣的生活讓她變得越來越頹廢,原來本想辭職之後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結果發現家裡一個人掙錢根本就支撐日常花銷。

而且自己不工作之後花銷也比之前變多了,所以最後不得不重操舊業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這樣來回折騰讓她的薪資比同齡人低了很多,但是為了生活這也是迫於無奈。


v小小草


每年被動收入40萬左右,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可以辭掉工作嗎?

我認為可以,但是要看你在什麼地方生活,一般情況都是夠了的。

我最近認識一個朋友,銀行工作人員,他就跟我說,如果資金到1000萬,他就計劃退休了,基本就財務自由了。1000萬,按目前固定利率,被動收入就是40萬左右。對了,這個朋友是省會城市,算是二線吧。

所以,我認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40萬被動收入真的夠財務自由了。

當然,財務自由也是有段位的,咱就不用和那些企業家,大明星去比了,就一般人,正常過日子,應該是足夠了。

無論從平均收入,人均消費,40萬怎麼著都夠了,我實在不想擺數據了,這個實在人,都應該能算出來吧。

如何能夠實現每年被動收入40萬?

關鍵不是這個,關鍵是如何能賺到1000萬,或者說,如何能夠實現每年被動收入40萬?否則,說那麼多都是廢話,空想。

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不能滿足現狀,要想改變現狀,最簡單的就是本職工作以外,看是否還有機會?這個機會最好是和本職工作有關聯,這樣上手更快一些。要開拓現在的職業空間,為以後去佈局,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

只要有心,現在社會機會很多,越專業,你的職業空間開拓性就越強。記住,專業是根本。


趙冰峰財經


在太原,一般一個人的年消費,就只算生活消費,有一萬五就夠了,當然要想車釐子自由肯定沒戲,滿足基本的吃飯,普通水果之類的。

那麼一家三口,太原的消費應該在五到六萬,加上突發情況,我們按上限六萬算,目前一般的收入水平一家年收入在十二萬左右,我們按十二萬算。

那麼我們可以認為,一般一個家庭,只要被動收入達到十二萬以上,兩個人就可以考慮不上班了。被動收入十二萬,按照現在大額存款的利率4.5算,需要266.67萬,給點餘量,按照300萬的來存才行!而且這300萬必須全部是可投資資產。這樣才有可能與整個社會的資產同步增加。

為啥說兩個人不上班呢,因為如果是一個人不上班,特別是如果是男的不上班,我覺得可能上班的人接觸到的都是新鮮的事物,不上班的在家可能接觸不到很多的人,至少同樣水平的人接觸的比較少,這樣兩個人就容易產生認知的偏差,加上整個社會對於男人的期望畢竟是頂門立戶,那麼綜合起來久而久之,會造成大矛盾,進而家庭分崩離析。女的不上班就會稍微好點。

最後,人是社會性的,所以還要照顧自己的社會實現的滿足,我是不太建議不上班的。


龍龍3107


辭職的前題是要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即你的被動收入與原工作的關係是不是直接必然關係,存不存在必要的因果關係,如果你的工作與你的被動收入一點關係都沒有,可以辭職 ,如果你的被動收入與你的工作存在內在的關係,包括隱性關係,那你都不具備辭職條件;

這個原因很簡單,打個比方,身邊的策劃師每年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和公司的品牌資源,都悄悄的可以被動收入幾十萬,可以接私活;就以為自己很牛了,但一旦辭職後,前一年還勉強,但以後因為自身影響,特別是公司直接公告:此人已與公司不存在任何關係,自己的關係資源不斷的減少,現在又迴歸到同行,但沒有人再繼續重用;

還有一些在某大型招商平臺負責項目,以為自己的收入很高,自己可以創業了,可一旦離開原有公司,其實你啥也不是,關係都是動態的角色關係,你的角色決定了關係,而不是你的價值,很多人都沒有認真思考這個:價值,你是靠價值收益,還是靠角色收益?

如果你的被動收益可持續,並且是依靠你的價值,比如你自己靠寫書、做自媒體,不依靠於其它第三方,或是靠其它可持續收入,那你可以思考辭職。我們辭職的背後一定是要有:更持續的收入,更高收益的收入,更自由價值的收益。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我是孫洪鶴,《新商業大智慧》創業教科書主編,孫洪鶴每天都給大家分享教材的短視頻,每天都有更新,大家可以關注孫洪鶴。


孫洪鶴


朋友們好!

每年被動收入40萬左右,如果有房子的話,只要是稍微省一點,這個肯定是能夠實現財務自由的,如果真是不想幹了,想辭掉工作的話,也是可以辭掉工作的。

1

年入40萬的概念

每年40萬的被動收入,如果有房子的話,只要是稍微省一點,足夠生活了。一年40萬的被動收入,平均一個月有3.333萬元,這樣的收入水平可以說是相當的高了。

根據全國2018年分地區分崗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來看,全部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是68380元,每個月平均稅後收入大概在4500元,全年稅後收入在5.4萬元。

如果你拿到40萬元被動收入的話,基本上相當於全國平均工資淨收入的7.4倍了,這樣的收入水平,當然是相當高的一個水平了。

這樣的收入水平可以說只要是省一點,肯定是足夠過上較好的品質生活了。

2

足夠過上較好的品質生活了

一年40萬元的被動收入,平均每個月3.333萬元,這樣的收入只要是稍微省一點,可以說足夠過上相當好的品質生活了。

一般來說,每年生活費用有5萬元也就基本上夠了。然後就是每年的買衣服等費用,省一點,5萬元也基本上夠了。

你可以一年拿出來10萬元作為旅遊基金,一年兩個人可以出國遊玩一兩次,然後國內遊一兩次,這樣的話大概10萬元也就夠了。

然後還有20萬元,你可以自由支配,可以偶爾去吃一頓大餐,也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因此,可以看出來,一年40萬元的被動收入,足夠過上相當好的品質生活了。

3

如何選擇呢?

是否辭職,主要看你的想法了。每年被動收入40萬元,只要是有房子,稍微省一點,是足夠過上相當好的品質生活了。

如果你想過上閒雲野鶴的悠閒生活,這樣的情況下,你是可以辭職的。

如果你還想過上更好的生活,想過的稍微奢華一點,那麼一年40萬元的被動收入可能還是不夠,那麼你還是要繼續努力工作賺錢的。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