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7274億,外賣市場接近天花板!美團“殺雞取卵”,餓了麼虎視眈眈

總是有人問:B站一直虧損為什麼還在經營?、瑞幸咖啡一直虧損為什麼還沒倒?美團一直虧損為什麼市值那麼高?

B站、瑞幸咖啡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甚至美團也才剛剛扭虧,但這些公司目前都還活得好好的,原因在於它們雖然沒有實現盈利但並不缺錢,他們都已經上市獲得融資,並不缺少公司維持經營的現金流。

再比如滴滴、餓了麼等沒上市的公司則通過一輪接一輪的股權融資支持自己的現金流。目前滴滴都已經從天使輪融到F輪了,目前還在融資,這就是支持它活下去的原因。而餓了麼則找了阿里這個大靠山,有足夠的資本支持它生存下去。

7274億,外賣市場接近天花板!美團“殺雞取卵”,餓了麼虎視眈眈

最近,Questmobile數據顯示,至2019年12月31日,包括外賣、到店、酒旅、單車等在內,美團全平臺日活用戶數6985.86萬,同期餓了麼外賣日活用戶數1097.03萬,但並不含餓了麼在支付寶端、淘寶端的用戶數。

以這個數據來看,目前餓了麼日活是不及美團1/6的,在這樣的市場佔有下,餓了麼真的活的就不如美團嗎?

我覺得不一定,每一個行業有每一個行業的競爭格局,就目前中國外賣市場來看,基本已經形成了類似空調行業格力、美的的雙寡頭壟斷競爭格局,在當前的外賣市場美團和餓了麼基本瓜分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

7274億,外賣市場接近天花板!美團“殺雞取卵”,餓了麼虎視眈眈

餓了麼不一定活得不好

7274億,外賣市場接近天花板!美團“殺雞取卵”,餓了麼虎視眈眈

雖然在市場份額上對比懸殊,美團市場佔有率達到餓了麼的2倍以上。但是,根據阿里2018年的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多去的一年內,餓了麼及支付寶口碑這塊消費服務業務收入還是到達了180億的規模。

7274億,外賣市場接近天花板!美團“殺雞取卵”,餓了麼虎視眈眈

這項業務數據是第一次出現在阿里的財報當中。2017年4月,阿里第一次對餓了麼投資8.64億美元,2018年5月又花了55億美元將餓了麼全部股權納入旗下,2018年12月阿里完成對餓了麼和口碑的整合,將餓了麼和口碑整合成一家公司,並在年報中的“本地消費服務”業務項下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阿里年報披露顯示,餓了麼目前約有30%的訂單來自支付寶和淘寶。這也就意味著,通過阿里的整合已經把餓了麼與支付寶、淘寶這兩個超級流量平臺打通,且貢獻了30%的業務。

那也就是說,目前餓了麼自身App所貢獻的訂單隻佔餓了麼所有訂單的70%,如果算上通過支付寶和淘寶使用餓了麼的用戶活躍,餓了麼目前的活躍用戶絕對不止1000萬左右。

極端情況下,我們假設,通過支付寶和淘寶的使用餓了麼的用戶都下單了,那餓了麼的總活躍用戶至少應該是1500萬左右。但實際肯定不是通過支付寶和淘寶使用餓了麼的用戶都下單了,所以這個活躍用戶會更高一點。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情況!但別忘了阿里系下的淘寶、支付寶總活躍用戶達10億級以上。

另外再看餓了麼用戶的增長情況,阿里2019年三季報顯示, 截至2019年9月30日前三個月餓了麼業務收入為人民幣68.35億元,較2018年同期50.21億元增加36%,主要由於訂單量增加。同時,餓了麼繼續向低線欠發達地區滲透,2019年三季度,餓了麼欠發達地區的GMV(成交總額)同比增長了45%。

易觀數據顯示,2019年接入餓了麼口碑數字化服務的商戶數翻了一倍,一年時間新增近1億用戶。

我先不說餓了麼的這種增長速度是好還是壞,相比美團又如何,還是先來看看美團的數據再做評價。

美團不一定活得好

前文的數據說了,美團現在的日活比餓了麼的6倍還要多,達到近7000萬左右,但這些日活是美團全平臺的而不僅僅是美團外賣,全平臺的意思是包括外賣、酒店、其他。

美團2018年財報顯示,美團外賣業務收入381億元,較2017年210億元增長了81.4%。2019年三季報顯示,美團外賣業務2019年第三季度實現收入125.31億,較2018年同期的93.21億增長34.43%。

7274億,外賣市場接近天花板!美團“殺雞取卵”,餓了麼虎視眈眈

美團外賣2019年三季度收入的增速雖然略低於餓了麼,但是相差不大,增速都在30%以上。

但財報顯示的另一項數據卻不容樂觀,活躍商家數僅僅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8.8%,從550萬增長到590萬,但較2019年半年報已經停止增長,因為2019年半年報商家用戶數量也是590萬。而在美團2018年的年報中這一增速還高達32.1%,從440萬增長到580萬。

7274億,外賣市場接近天花板!美團“殺雞取卵”,餓了麼虎視眈眈

商家數量停止增長的原因相信大家也都有所耳聞。由於美團上市後資本市場對其盈利能力的需要,美團採取了壓縮商家和騎手收入的這種“殺雞取卵”式發展戰略,一下讓其實現成立以來的首次盈利,美團股價也大幅上漲,目前市值更是已經逼近6000億,成為中國第三大上市互聯網公司。

但美團這種發展方式真的好嗎?

此前有媒體報道,在廈門一度有騎手試圖以停止接單的方式,抗議美團“悄悄”降低收入。2019年12月,武漢一家商場內,一名美團外賣騎手持刀殺人的錄像被媒體曝出,關於其背後的原因,有人稱是由於差評,也有說法是因為騎手在取貨時與店員發生了口角。

7274億,外賣市場接近天花板!美團“殺雞取卵”,餓了麼虎視眈眈

2019年11月,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在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一些美團商家抽傭比例從12%漲到22%。

在這種情況下,你能說美團的盈利能夠繼續持續下去嗎?收入的高增長能夠保持嗎?我看未必,主要是美團上市之後,已經變成為了自己盈利不惜傷害甚至吃掉合作伙伴利益了。

正如前文說的,目前國內外賣市場已經形成美團、餓了麼兩家為主的雙寡頭競爭格局,這種格局一旦形成,其他競爭對手可以暫不考慮。但對於商家和騎手來說,既然美團不好乾了那自然可以選擇餓了麼。

另外,1月8日,Analysys易觀發佈的一份《中國餐飲商超數字化實踐洞察2020》的報告顯示,2019年互聯網餐飲外賣交易規模突破7274億元,與此同時,隨著流量紅利逐漸消失殆盡,外賣行業增長已經接近天花板。

在行業規模接近天花板,行業競爭格局又既定的情況下,剩下的只能是雙寡頭之間的存量競爭了,而美團目前的行為正在一步一步的成全其競爭對手。

這樣來看,你們還會覺得餓了麼活得不如美團好嗎?即使餓了麼實現不了盈利,但它有一個不差錢的金主爸爸!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