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40亿美元AI独角兽轰塌的背后,是无数脱下“新衣”的AI们

“太难了”。


不仅在中国,这也是过去一年全球科技创业公司的真实生存状况,尤其对于大批近年来崛起的明星 AI 公司,风口消散的 2019 可谓绝地求生的一年。有硬实力的公司尚可艰难过冬;而更多被资本催熟的“巨婴”,则在退潮的市场中露出了自己裸泳的本质。


寒冬还没有变暖的迹象,2020 年刚开年,又一家名噪一时的 AI 明星公司倒下了。


40亿美元AI独角兽轰塌的背后,是无数脱下“新衣”的AI们


Zume,这家致力于用机器人做披萨的公司,因为在 2018 年底拿到了孙正义 3 亿多美元融资而声名鹊起,估值一度被吹到了 40 亿美元,成为市场和媒体竞相追逐的对象。


而短短一年后,公司情况急转直下。最近,Zume 被传出裁员消息,650 人的公司被裁掉 400 人,同时核心业务也被正式关停——不做披萨,转型去做披萨盒。


而过去一年,像 Zume 这样,没能把 AI 故事没能讲下去的公司,还有成千上万。


40亿美元AI独角兽轰塌的背后,是无数脱下“新衣”的AI们


40亿“披萨神话”破灭


2018 年 11 月,Zume 迎来最高光的时刻:他们收到了软银砸来的 3.75 亿美元的投资。这笔钱不仅将公司估值直接从 1.7 亿美元推高到 22.5 亿美元,暴涨 13 倍;还让他们借着孙正义的名头,进入全球最受关注的明星创业公司行列。


为了庆祝融资成功,Zume 还特意把外卖车漆成了高调的番茄红色,赚足眼球。


40亿美元AI独角兽轰塌的背后,是无数脱下“新衣”的AI们


不过,不同于普通的披萨外卖车,Zume 这辆还是一间移动厨房。


每辆车上配备有 6-10 个烤炉,做好的披萨面饼直接被送上车,边走边烤。理想状态下,车辆达到顾客门口时,披萨烤制也恰好完成,保证客户能吃上新鲜冒着热气的披萨。


40亿美元AI独角兽轰塌的背后,是无数脱下“新衣”的AI们


过程听起来简单,但要让效率达到最大化,就涉及到很多细节,比如开始烤制的时间、送货路线的设计、如何合理分配不同的原料…


Zume 开发了一套名为 “Baked on my way” 的算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Zume 有一套接近全自动的机器人流水线,从摊饼,撒酱汁到分切成块,机器人 1 小时内可以制作并送出数百个披萨。由于可以边烤边送,外卖时长也从原来的 50 分钟,缩短到 15 分钟,解决了传统披萨外卖效率低的痛点。


与此同时,在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的加成下,Zume 声称自己能够预测当天各个地区的订单量,从而在特定区域部署更多的配送车辆,提高配送速度。


40亿美元AI独角兽轰塌的背后,是无数脱下“新衣”的AI们


在当时很多人看来,Zume 的商业价值体现在这套模式的可复用性,既然能送披萨,那送沙拉、送咖啡、送甜品都不成问题。


颠覆行业的野心、有噱头的人工智能、贴近生活的场景,Zume 在孙正义资本的助推下快速起飞。高估值的诱惑与压力下,Zume 开始投身于各行各业,搞包装盒,搞餐饮平台,甚至搞起了充电桩和充电电池。


资本运作风生水起,但一些问题逐渐暴露——披萨难吃、送货时间没保证、用户数迟迟没有突破…靠概念就做到必胜客一半估值的 Zume 已经把泡沫吹到了极限。


40亿美元AI独角兽轰塌的背后,是无数脱下“新衣”的AI们


当AI行业脱下“新衣”


硅谷一直很迷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故事,随着机器学习的复兴,这股风很快吹遍了全球,机器人和 AI 能颠覆一切行业,餐饮不过是其中一个缩影。


任何科技展会的现场都能看到给客人送咖啡的机械臂,传菜机器人成了很多餐厅的“标配”,甚至还有公司研发除了针对复杂中餐的炒菜机器人。


40亿美元AI独角兽轰塌的背后,是无数脱下“新衣”的AI们


这些模式的内核都很相似,用噱头吸引眼球,讲机器代替人工、降本增效的故事;然后再用大数据迭代算法,优化用户体验。


而扒开模式创新的这个外壳,Zume 的技术核心与达美乐、冷冻披萨没有没有本质区别,况且顾客对披萨或者咖啡的品质要求,不会因为厨师是机器就有所降低。


经过几年的 AI 创业浪潮,大部分赛道的大局已定,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家居、无人机等有需求、有落地场景的领域已经血海一片,创业者们一拥而上,但大部分都没有找到其细分价值所在,这就导致产品差异化并不明显。


40亿美元AI独角兽轰塌的背后,是无数脱下“新衣”的AI们


而相对于死磕技术创新,更多初创公司选择了门槛更低的赛道——模式创新。


在有资本红利的时代 ,万物皆可 AI 催生了一批这样创业公司,在缺乏明确客户和落地场景的阶段,就已被资本催熟,任何东西装上机械臂,就成了科技独角兽。


但过去一年,随着资本退潮,投资者的关注点,已经从“增长”变成了盈利,这意味着,比起一味烧钱扩张,清晰的行业模式、稳定的盈利前景和回报,比漂亮的故事和概念更重要。


拉不到投资、又缺乏自我造血能力,许多隐而未宣的问题开始暴露、激化,最终导致一批“伪”人工智能企业被淘汰出局,比如用机器人叠衣服的日本初创公司 Seven Dreamers,做聊天机器人的 i.am+ ,都是在消耗完融资后,于 2019 年“关门大吉”。


40亿美元AI独角兽轰塌的背后,是无数脱下“新衣”的AI们


根据一项公开数据,截止 2019 年间,中国共有 9.2 万家人工智能公司倒闭,而 74% 的 AI 企业都活不过 5 岁。


个中原因不同,有的死于团队矛盾内耗,有的死于竞争,而大部分公司,都和 Zume、Seven Dreamers 等一样,不过是披着 AI 外壳的技术公司。


就像千禧年的这一周,道琼斯指数开始由顶峰坠落,互联网盛宴宣告终结;而 20 年后,全球四家市值超过万亿的公司,都来自互联网行业。


经历 2018 的疯狂后,AI 洗牌的刚刚开始,2020 也许会有更多类似的故事上演,但这不是 AI 时代的特例,也不可能是 AI 的终局。


40亿美元AI独角兽轰塌的背后,是无数脱下“新衣”的AI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