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學生為什麼現在如此辛苦,這位70後的感悟說明了一切

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之大已經人所共知。只要家裡有學生,所有的家庭都是一個模式,一切生活都圍繞著孩子的學習,幾乎沒有例外。

一般把學生壓力重的原因都歸結於現在學校作業多,競爭激烈等等,但這些全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內在原因卻只有很少部分人才會去思考。

小張71年出生於上海,標準的70後,他的人生經歷和感悟深刻地體現了為何現在的學生壓力大的真正原因。


學生為什麼現在如此辛苦,這位70後的感悟說明了一切

l 第一次感覺到學歷的重要性

小張是中專畢業,並非他不想考大學,在他那個年代,大學還是精英教育,只有極少部分成績特別優秀的重點高中的學生才有希望考上大學,小張顯然不在此列。

雖然羨慕,但小張並不奢望,事實上他對自己的工作也還滿意,中專畢業算上工齡工資,他的收入稍稍超過了同齡大學生,這也是為何小張對上大學並無執念的原因。

但到了90年代後期,事情發生了變化。大量外企辦事處進入中國,開始招收本地員工。當時的一個硬指標就是大學畢業(包括大專)。

小張當時的收入為3位數,而外企辦事處最普通的員工收入也至少是4位數,近10倍的收入差異讓小張第一次感受到了學歷的重要性。


學生為什麼現在如此辛苦,這位70後的感悟說明了一切

l 大學擴招,上大學不再是精英學生的權利

好在很快外企製造業也進入中國,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小張業跳槽到了外企,收入也有了大幅度增加,雖然比不上那些擔任管理人員的大學生,但總算拉近了彼此的差距。

1999年,大學開始擴招,高校教育也從精英教育開始向普及教育過渡。小張看到了這個機會,也從心底裡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學。

當時我國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各個層次的勞動力都存在大量缺口,農民工的概念開始被提及,春運火爆也是從那時候開始。

98年小張兒子出生後,雖然小張也希望兒子今後能考個大學,但這只是希望而非執念,能考上最好,考不上也不遺憾。


學生為什麼現在如此辛苦,這位70後的感悟說明了一切

l 次貸危機,基建模式開始啟動

因為沒有執念,再加上當時也沒有什麼課外補習班,小張兒子的啟蒙教育也就是幾本童話故事,僅此而已,學前教育基本全靠幼兒園的基礎教育。

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而我國則採用基建模式來應對此次危機。大量的基建投入使得房地產業猶如脫韁的野馬,一去而不回頭。

大量的資金湧入房地產行業,製造業嚴重失血,發展的勢頭受阻,開始回落。而由於房價的迅速上漲造成的用工成本增加,使得製造業更加艱難。

製造業的回落使得企業開始裁人,最先裁的自然是技術工人,很遺憾,小張也是其中的一員。但小張注意到管理人員裁員的比例遠低於一線工人,再次使他認識到了學歷的重要性。


學生為什麼現在如此辛苦,這位70後的感悟說明了一切

l 電商興起,製造業一地雞毛

雖然企業按照勞動法給出了補償,小張也被迫去民企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但新工作不但勞動強度高,收入也遠不如外企。

但為了生活,小張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同樣,這家企業也生存得相當艱難,畢竟大環境如此,房價高漲,用工成本急劇上升,勞動密集型企業舉步維艱。

隨後電商的興起,再次對實體經濟形成了擠壓,實體制造業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很快,小張就面臨了第二次失業。

而這次失業,小張已經42歲了,年齡優勢不復存在。這次他找了好久,才在上海很偏的地方找到了一份工作。


學生為什麼現在如此辛苦,這位70後的感悟說明了一切

l 兒子的教育問題

小張兒子是屬於那種真正零基礎入學的孩子。上的是對口小學。這所小學的教育質量一般,但也絕對不是什麼“菜場”小學。

2004年讀小學的時候,雖然也有課外補習班,但那時候的補習班遠遠沒有現在這麼瘋狂和普遍,當時的補習班基本都是學英語和奧數。目的是為了考證,然後用於小升初擇校。

小張那時候還在外企工作。雖然給兒子報了奧數補習班。他也知道奧數只適合5%的孩子,報班無非是給孩子一個希望,並不是一定要學出來,一定要拿到證書。

家長的這個態度也影響到了孩子。小張兒子不屬於天資特備聰穎的孩子,學習再不刻苦努力,成績自然也就非常一般。


學生為什麼現在如此辛苦,這位70後的感悟說明了一切

l 痛定思痛,兒子必須考大學

小張第二次失業是在2013年,那時候他兒子15歲,就讀於對口初中,還有一年就面臨中考。而早在兒子小升初擇校失敗之後,小張開始不淡定了。

結合自己的經歷,小張深刻地體會到沒有學歷的痛苦,他不想兒子以後重複他的人生道路,於是開始死逼著兒子學習。

小張兒子也算懂事,父親的經歷也對他是個不小的觸動。從小升初失敗開始,他也開始了他的奮鬥之路。學校上完課接著就去補習班,空餘的時間忙著刷題,背書。每天忙到深更半夜。

即使這樣,中考,小張兒子依然只考進了一個非常普通的市重點,如果沒有什麼差錯,985基本沒指望了,211也非常危險,一本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學生為什麼現在如此辛苦,這位70後的感悟說明了一切

l 沒有本科以上學歷,未來你如何養活自己

小張和他兒子清楚地知道。沒有一個本科以上的學歷,將來別說發展,連養活自己都困難。以目前的經濟形勢,房價已經把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推高到一個極限。

只要核心技術沒有發展,勞動密集型的製造企業幾乎沒有生路,大量外企離開去越南印度等地方發展足以說明本地的成本之高。這個現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難以改變。

而最吸收勞動力的製造業發展不起來,電商對實體經濟又形成了強有力的擠壓。除了國企,普通勞動者的就業機會事實上在不斷地減少。


學生為什麼現在如此辛苦,這位70後的感悟說明了一切

即使BAT等巨無霸也在裁員,目前除了互聯網相關企業和國企,其他企業幾乎無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而這些企業,沒有一張本科學歷,根本想都別想。未來幾年的就業形勢只會越來越嚴峻。

生存,從來就是生物的第一需求。在生存的壓力下,任何生物都可以爆發出遠超過人類想象的力量。


學生為什麼現在如此辛苦,這位70後的感悟說明了一切

人類自然也不會例外。小張從對大學生羨慕,到希望自己兒子考上大學,再到一定要兒子考上大學的思想轉變,其感悟深刻地說明了問題。現在的學生為什麼這麼辛苦?競爭激烈?考上名校光宗耀祖?完全不是,是為了爭奪未來的就業權利。

某種意義上來說,上大學已經不是將來能不能有選擇權的問題,而是將來能否找到一份工作,能否養活自己的問題。


學生為什麼現在如此辛苦,這位70後的感悟說明了一切

從80年代的上大學無所謂,一直到2000年前後的奧數熱,只有部分優等生學習才比較刻苦努力。

真正讓所有學生壓力開始增大是從2010年前後開始,並在這幾年達到了一個極致,看看經濟發展的脈絡,原因就非常清楚了。

在生存面前,辛苦又算得了什麼?這才是學生目前壓力山大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