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今天記憶君想和大家說說買東西的事兒

要說當下最流行的買賣方式

莫過於淘寶、京東等等網購渠道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早些年可能在超市購物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如果記憶君要問你還記得超市出現之前

我們的買賣方式是什麼樣子呢

那個時候沒有超市那麼自由

買賣雙方被一組玻璃櫃臺隔開

櫃檯裡、貨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咱們需要什麼

就讓櫃檯裡面的售貨員幫咱們取什麼

放在櫃檯上仔細打量

如果是自己想要的

那就花錢買下

如果不太合適

那就繼續挑選

可能這樣的買賣方式越來越少了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記憶君記得在昌平南口道南

南口火車站對面

曾經就有一家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在這裡,直到幾年前被拆除重建

一直重複著上面所說的買賣方式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它的故事吧

本篇文章部分文字轉自【昌平報】

部分圖片轉自【昌平報】、【昌平區檔案局】等

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謝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這家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位於南口火車站對面

南口火車站曾經是南口最繁華的地方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在那個公交系統還十分薄弱的年代

乘坐火車前往八達嶺長城

乘坐火車來南口各大工廠上班

這樣的人不計其數

這也就造就了南口火車站門口這條大街

幾十年的繁華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有了客流,各種小店、商鋪、旅館自然少不了

這家副食商店,就是其中之一

記憶君對於它最深的印象

就是副食商店正門上方那顆大大的五角星

它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在過去,很多地方都有副食商店

但能堅持到現在的

是越來越少了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傳統的櫃檯貨架結構

賣的彷彿都是老年間的商品

這裡有著很多街坊四鄰曾經的回憶

同樣也能夠勾起很多

70後、80後、90後濃濃的懷舊情結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就這樣一座有著幾十年歷史的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也由於多種原因

在2013年拆除重建了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雖然當時有各種報道

說原址重建的建築可能還會開起新的副食商店

讓老店迴歸,原汁原味地開下去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

新建的建築沒有了曾經的滄桑

這裡先開始做了檯球廳

後來變成了買衣服的商場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幾年過去了

每當記憶君路過這裡的時候

還會想起曾經在這裡矗立的那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今天謹以此文紀念這座已經消失了的南口老店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老舊櫃檯、木質錢箱、托盤圓秤、劈啪作響的算盤……位於南口鎮交通街的“清真副食店”,至今已有60多歲的“高齡”。作為北京“碩果僅存”的老副食店之一,它被稱為當地的“活化石”。

在南口鎮,想打聽“清真副食店”不是件難事兒,幾乎隨便一個當地人都能給記者指路,“這可是我們南口鎮的地標”。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交通街79號,屋頂一枚近一米高的黃色五角星,窗戶都是摺疊木板——老副食店在一眾現代建築中格外顯眼。

很多居民專門跑來作別,“這店陪了咱一輩子,真希望能重新開張”。也有搬走十幾年的老街坊特意趕回南口,就為了與店主聊聊那些過去的日子。攝影愛好者們也聞訊趕到店裡,給老店留下最後的影像,“看著售貨員大姐將錢放進木箱裡,就好像時空交錯,回到了20年前”。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在70多歲老街坊李女士的記憶裡,老副食店原是南口火車站的附屬建築,由日本人建造,新中國成立初期就是一個私營的小副食店。

1956年左右,副食店收歸國有。由於南口鎮轄區回民較多,這家店改成了“清真副食店”,從此掛上了“國營清真”的招牌和標誌性的五角星。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江米條、大麻花、雞蛋糕……過去,“清真副食店”曾是李女士和小夥伴們的“美食城”。那個時候來打麻醬,一張副食券就能換來滿滿一小碗,交給大人時,把碗“不小心”一歪,麻醬粘在手指上一點兒,含在嘴裡特別香。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每天都要去副食店買東西,感覺好像就在昨天。”李女士說,在副食店,能買到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除了油、鹽、醬、醋之外,還有茶葉、大麻花等。

“酥皮7毛2一斤,動物餅乾4毛8一斤……”1969年至1971年期間,曾在“清真副食店”工作過的王金鳳毫不費力地憶起各種商品價格。當時的糕點都是從專門經營清真食品的北京糕點四廠進貨,新鮮又美味,有的昌平城區居民騎車十幾裡前來排隊購買。


改革開放後,小店被私人承包,不再專門經營清真食品,但是店主仍然堅持老店的經營方式,算盤、貨架和秤都是幾十年前的模樣,居然也與一牆之隔的大型超市共存下來。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就在前兩年,店裡還有大缸散裝的醬油和醋,上了年紀的人只認這兒,老人都拎著空瓶兒來這裡打醬油、打醋。

老店的“老”也吸引了不少影視劇組。《天下無賊》等幾部影片裡,老店和它的老物件兒都曾露過臉兒。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元元愛榮榮講到,這座商店的原名為國營清真商店,以前京包線興隆時專營回民的清真食品,我記得有過大麻花、牛羊肉、固體醬油等等,商店靠裡頭有個玻璃隔斷間專門買熟食,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關門,和西邊漢民肉店中的熟食店一樣都整宿營業。


有時住在昌平、沙河的人們夜裡都開車、騎車來這裡買東西,因為那時那邊沒有夜裡營業的。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主的風雷講到,國營清真副食商店,我對這個鎮子的懷舊感最初就是從這家店開始的,因為他的老招牌,因為他屋頂上的金星,因為他熟悉的窗戶木隔板,而這些都是在北京城裡再也見不到的,走進這家副食店,裡面光線不好,售貨方式還是和20年前一樣,售貨員站在玻璃櫃臺後面,在她身後有一面牆的貨架,買東西的方式和過去一樣,你要什麼商品,售貨員給你拿什麼商品,體驗不同於超市的購物感覺。

本來我想要酸奶,不過已經賣光了,於是我指了指貨架上的綠茶,售貨員大姐收了我的錢,放到身後一個半人高的綠油漆薄木箱裡面,這是他們的錢箱,然後取下綠茶,轉過身放到了玻璃櫃臺上,我寫的節奏很緩慢,實際過程很快,10秒鐘不到,但是我卻感覺重溫了20年前的生活,那是在超市普及之前,每個人都會經歷的購物方式,或者說是生活方式。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這座南口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伴隨著很多南口的老街坊們度過了幾十年

很多人都已經把它當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買不買東西都要進去逛一逛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無論旁邊是九十年代高大上的南口百貨商場

還是後來的美廉美超市

街坊們總是更鐘情於這種既傳統又經典的購物方式

在昌平曾有座國營清真副食商店 賣的不是商品而是滿滿回憶


或許在很多人的記憶裡

在自家門口都有這樣一座

自己經常逛一逛的老商場

來和記憶君一起說說你記憶中的那座老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