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季墓中出土西周綴玉面罩

綴玉面罩於1954年三門峽市虢季墓中出土。

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季墓中出土西周綴玉面罩

綴玉面罩覆蓋在死者臉部。14件仿成年男子面部的額、眉、眼、耳、口、印堂、面頰、下顎等青玉片飾做成三角形、梯形與三叉形薄玉片及68顆紅色瑪瑙珠組合而成,聯綴於絲織物構成的襯地材料上。由於它們構成的五官,比例勻稱,形象逼真,富有藝術表現力,這組玉器是截止目前西周時期墓葬發掘中所發現的結構最為完整,形制最規範,工藝最為講究,且專門製作的殮玉,是後來漢代的玉衣的雛形。

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季墓中出土西周綴玉面罩

金縷玉衣

虢季是虢國西周末期的一個君主。虢國國君虢石父給周幽王出個損主意,烽火戲諸侯。獲得褒姒一笑。而後,周王朝遷都洛陽。虢國跟隨,舉國遷往今天三門峽地區。

不足一百年後的公元前655年,晉國假虞滅虢,留下“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沉重而悲愴的故事後,銷聲匿跡於歷史舞臺。

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季墓中出土西周綴玉面罩

歐洲金面具

至於這些,是虢季死後之事,不是他所牽掛。他所牽掛的是自己的生死。玉石被發現後,伴著人的靈魂一起成長。石頭都是冰冷無情,而玉石卻以其溫文爾雅,撫慰著人的孤獨心靈。無論是死是活,有它陪伴,得到了某種心靈的慰藉。殉葬便成了必然。西周末期,周禮受到嚴重破壞,而玉六器制度同樣難被遵守。便出現了綴玉面罩這種不符合周禮制度的殉葬方式。反正是埋在地下,知道的人少,也就隨心所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