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文|北暮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十二生肖之一,它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华夏儿女的血液里。可以说,倘若没有龙,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就是不完整的,有缺憾的。

什么是图腾?

在氏族社会中,图腾作为一个氏族的象征,拥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图腾的含义是:“原始社会的人认为和本氏族拥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作本氏族的标志。”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对于氏族社会的人来说,他们相信自己氏族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类,而崇拜这些物类能够给自己的氏族带来好运,或者某种奇特的力量。

而图腾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产物。对于西方的一些部落来说,他们也有自己所崇拜的东西,比如说印第安人将一些特殊的图案绘制在脸上,或者雕刻在树上房屋上,这些图案拥有着某些特定的含义,而描绘这些图案的人相信崇拜这些图案或者将这些图案绘制在身上,能够给他们带来力量。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根据图腾的种类和划分,我们可以将图腾作出以下定义:

1.图腾起源于远古氏族社会,是一种文化崇拜的产物。

2.图腾可以是某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者其他自然物,也可以是某种图案。

3.图腾是氏族的标志,往往被描绘在房屋、衣服、身体或者专门的图腾柱上。

4.图腾被认为是和氏族亲属祖先有血缘关系的物种。

5.远古氏族社会的人往往对图腾拥有很大的敬畏心和崇拜性。

为什么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龙文化已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历史典籍文献和出土的文物,也足以证明龙确确实实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左传·昭公十七年》:“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这里的太昊就是伏羲氏,伏羲被我们称为人文初祖,是中国最古老的氏族始祖之一。它的形象标志就是龙,这就证明了龙是当时伏羲氏族图腾。

《楚辞·天问》:“女娲人头蛇身。”

对于古人来说,他们将蛇和龙视为同样一个物种。女娲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祖先之一。就连她也被赋予龙性,足以证明龙确确实实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除此之外,我们从一些出土的文物中,也能够找到龙是中华民族图腾的证据。

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出土了一件玉雕龙,总长近60厘米,高26厘米,宽29厘米。经过专家鉴定,这件玉雕龙诞生于5000年前,是当时氏族部落祭祀时的神物。

1988年,在河南省发掘出了一个用蚌壳摆塑成的龙,而关于他的年代要被追溯到6400年前。这件文物后来一直被誉为“华夏第一龙”。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1993年,湖北省焦墩遗址发掘出了一个卵石摆龙。

1994年在东北辽宁省茶海遗址发现了8000年前的龙的形象。这条龙是用红褐色的石块儿摆塑成的。据专家研究,这条龙是当时人们祭祀祖先用的。很明显,龙在8000年前就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图腾。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除此之外,古代的种种证据也足以证明龙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比如说龙在古代被誉为帝王的象征,皇帝更是被称为真龙天子,帝王的宫殿、服装、雕塑、几乎所有和皇帝有关的东西都有龙的影子。龙在当时被誉为尊贵的吉祥的神物。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民族节日和习俗都和龙有关。比如说,端午节划龙舟。一般人认为端午节划龙舟是纪念屈原,然而,考古学家们研究发现,早在屈原诞生前的几百年,就有划龙舟这一习俗。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再比如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舞龙,在全国各地都非常流行。甚至海外华人每逢过年也都举行这一活动。为什么?是因为人们从骨子里都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当舞龙时都发自内心的感到自豪。

除了这些传统节日以外,其他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也处处都有龙的影子。

比如说彝族,他们在逢年过节时,也有舞龙这一活动,不过,他们的舞龙和我们平常所见的舞龙略有不同。他们的龙有雌雄之分,彝族的男子舞雄龙,也叫黄龙,女子舞雌龙,也叫青龙。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普米族在每年正月间有“祭龙潭节”。每一户人在深山中都有自己的龙潭,每当正月间,都会前往龙潭,全家人到龙潭边露宿,搭起高高的“龙塔”,祭奉龙神。

苗族12年过一次“招龙节”,在猴年2月的猴日(申日)。全寨14岁以上的男子在祭师、长老的带领下,到山顶祭龙,祭师洒“招龙米”,念招龙词,大家敲铜鼓迎龙。迎龙回来时,每经过一个山头,都要插上白的招龙纸,寨上的男女老幼在“迎龙坪”摆好了祭品,从附近龙脉上取来的招龙土,祭龙,祭的是水牛龙,然后祭师把祭肉和招龙土、米,一起分给各人,叫“接龙回家”,保佑人畜兴旺,平安幸福。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侗族也有12年一次的“接龙”风俗,在第7年的2月2日,接龙的队伍载歌载舞去邻村接一头白水牛回村,把它牵进水塘,叫“白龙归位”,跳芦笙、踩鼓舞,热烈欢庆。

不管是出土的文物,还是中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能够间接的证明,龙确确实实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北暮无意中翻到一篇文章,作者洋洋洒洒的写了很多,从很多方面论证了“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北暮看来,这其中有很多漏洞。下面我们就根据他的观点来一一反驳:

第一,“图腾是单一的物类,龙是多种动物的集合,所以龙不是图腾。”

世界其他民族的图腾都是单一的事物,因此有人说,中华民族的龙是多种动物的集合,这和别人不符合,因此龙不能被称为图腾。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这种观点完全是以偏概全,甚至有一点可笑。难道说,我们因为龙没有符合其他国家图腾的标准,就否定它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吗?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向来喜欢将各种的美好事物集于一体,从而赋予它一种新的形象。这种图腾的复合思维,完全是说得过去​的。

第二,“图腾是崇拜物,不能毁伤,而中国却有许多斩龙、斗龙、贬龙、乘龙、豢龙之说,可见龙不是图腾。”

这种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在古代,不同的氏族之间,拥有着不同的图腾,而氏族之间往往会出现各种纷争,那么毁坏其他氏族的图腾的现象,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而龙图腾是在氏族纷争中不断的吸收融合,这才演化成如今模样的。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第三,“龙没有固定的形象,不断在变,怎么能是图腾?”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同样,图腾也不例外,我们纵观远古时期的各个氏族,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的修正自己图腾的优缺点,赋予它全新的能力。而中华民族的龙图腾,也正是符合这一发展规律。龙虽然在不断的改变,但是它的本质特征是没有变的。

第四,“龙只是汉族的图腾,其他民族并不以龙为图腾。”

我们在上述文章中已经举过很多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的错误。龙不仅仅出现在汉族的文化习俗中,很多民族也有龙文化。所以说,龙不仅是汉族的图腾,更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第五,“龙只是海外华人的崇拜物,‘龙的传人’是海外传进来的。”甚至有人还说:“一首歌催生了新的龙图腾崇拜”。

这种观点更是无稽之谈。从很多出土的文物以及文献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早在八千年以前,龙就已经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出现,而《龙的传人》这首歌,只是将这一事实描述了出来,并不是将龙作为一种图腾赋予给了中华民族。

暮有话说

龙已经从远古时期的图腾转变成现在的一种文化象征。我们如今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并非像远古一样,将龙作为一种图腾而崇拜。我们认同自己是龙的传人,是要发扬龙的精神,是要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同努力创造中国的美好未来。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有人说龙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对于龙图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是或者不是的问题,这关系到我们对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理解,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我们真正的讨论清楚是或不是的问题,才能够知道如何去做。这也是北暮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参考文献:

段宝林:《中华龙图腾浅说》

张国清:《龙图腾崇拜与中华民族的融合》

对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