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共饮一江水,共克艰难时,镜像记录:滞留在株的武汉游客生活

(文/株洲日报社首席记者 胡乐 图/株洲日报记者 易翔 通讯员/何勇)

1月29日上午10时,云龙示范区云田镇五星社区榕树路10栋,“星海美墅”宾馆门口停放着三辆武汉牌照的小轿车。

今年54岁的易国强,刚从自家菜园里出来,他摘了些新鲜的萝卜和小白菜,用红色塑料袋装着,慢慢走向10栋。到了门口,他大声呼喊:武汉朋友,我给你们送菜来了。

这些天,易国强每天会过来给武汉朋友送菜,而这些武汉朋友,就是疫情发生后,滞留在株洲,被当地政府和附近居民悉心照料的赵家10多人。

这是他们在这里居家隔离的第8天。

赵家年纪最大的是雷兰珍,老公前年去世后,儿女们早在去年10月就商量好带着她和家人春节假期去广州游玩。没料到,到株洲留宿一晚后,疫情突变,武汉“封城”,他们回也不行,又不敢继续南下。

于是,宾馆老板黄江海让他们继续住下来。

“赶他们走,他们能去哪里,万一他们当中有感染的人,出去会传染更多的人。”黄江海夫妻俩靠这个小宾馆营生,会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意,他们没有想太多,对于亲人的极力反对,他们没有听,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搭一把手,让武汉朋友住下来。

黄江海把宾馆让给武汉朋友住后,他和老婆孩子住到了丈母娘家,但他时不时让父母给武汉朋友送点菜,大年三十,把自家年货也匀了一箱给他们。

附近居民送来菜、送来肉,赵家总算把吃的问题解决了。一家人从未待一起这么久过,看看电视、打打麻将、聊聊天,感情更加深厚了。但刚开始居家隔离的几天,这一大家子很是焦虑和恐慌。

“凌晨4点接到朋友电话,说武汉封城了,我一打开手机,全是关于武汉疫情的新闻,就再也睡不着了。”赵家孙女婿游赟说。

不习惯居家隔离生活的还有赵家两个小孩,一个5岁,一个6岁,外面响起的鞭炮声,天空中绽放的烟花,小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站在窗户边看。前不久,云田镇副镇长胡苏湘的小孩从家里拿了玩具和绘本,托爸爸带给了这两个小孩,让他们开心了好久。

28日晚上,社区干部易屈意收到了赵家最新的购物清单,易屈意每天守在这里,武汉朋友需要买什么,他负责跑腿采购。29日一大早,他提着10斤土豆、5斤西红柿、1桶油……,送到了宾馆。

29日是赵家女儿赵骏的54岁生日,第一次在外面过生日,她没有提什么要求,只是希望老公张双喜给她下厨做顿饭。

张双喜在武汉做了多年厨师,他从易屈意手中接过菜,转身就进厨房忙碌了。今天有人生日,菜也多了几个,但没有蛋糕。张双喜说,“政府和附近居民对我们够好了,不好提要求。”

中午12时,赵家所有人量过体温,正常。洗完手,饭菜上桌,一起唱起了生日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张笑脸上。

共饮一江水,共克艰难时,镜像记录:滞留在株的武汉游客生活

29日是赵家女儿赵骏的生日,家人为她庆祝。

共饮一江水,共克艰难时,镜像记录:滞留在株的武汉游客生活

村民易国强知道武汉旅客在自家旁边隔离后,每天清晨都会在自家菜地摘好一天的菜送过来。

共饮一江水,共克艰难时,镜像记录:滞留在株的武汉游客生活

老赵一家十分配合社区的隔离工作,生活井然有序。

共饮一江水,共克艰难时,镜像记录:滞留在株的武汉游客生活

武汉游客每天都会自己测量两次体温,为防疫人员减轻了许多负担。

共饮一江水,共克艰难时,镜像记录:滞留在株的武汉游客生活

游客用手机随时关心着武汉的情况。

共饮一江水,共克艰难时,镜像记录:滞留在株的武汉游客生活

手机里面的消息,都是亲朋好友发来的关心和对湖南的感谢。

共饮一江水,共克艰难时,镜像记录:滞留在株的武汉游客生活

武汉游客居家隔离时也不忘工作。

共饮一江水,共克艰难时,镜像记录:滞留在株的武汉游客生活

阳光洒在绿植上,充满生机。

共饮一江水,共克艰难时,镜像记录:滞留在株的武汉游客生活

云田镇副镇长胡苏湘知道武汉游客里面有两个小朋友后,特意给孩子们送来了玩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