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從老酒館裡看,為什麼歷史上出現了大規模的闖關東運動?

清朝統治下的關外

編劇高滿堂有兩部電視劇,一部叫《闖關東》,另外一部就是《小酒館》,他們的主人公都曾經歷過一件事,就是闖關東。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人民遷徙的運動,很多都是政府主導的。

比如湖廣填四川,是指發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明末清初,由於張獻忠屠四川再加上連年的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因此清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廣人口最多。

但是,闖關東卻不是一個政府引導的行為,而且當時滿清政府還命令禁止漢族進入關外,

滿清入關後,大量八旗子弟移入關內,關外人口凋零。因為源於清廷對自身的不自信,將東北默認為自己大後方,如果混不下去也可以回到東北,所以讓東北一直保持著滿人的傳統生活方式,不讓其它民族進入,長期作為滿清的“龍興之地”而看待,滿足對東北地區的禁令相當嚴格。

這就像什麼,一個強盜把鄰居家強佔了,跟鄰居躺在一個床上,鄰居說太擠了,我去你的那個院子裡住,不用進屋,我住你院子裡就行。結果強盜說,對不起,您不能去,這是我家的院子。

所以縱觀清朝中前期,東三省幹啥的呢?流放犯人!清宮劇一說某滿族貴族,流放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寧古塔可沒有塔,它在黑龍江牡丹江附近。相傳,清皇族有六個遠祖兄弟在此,“六”在滿語中發音“寧古”,“塔”是“個”的意思。當然了東三省還有一個盛京,就是今天的瀋陽,那裡有個瀋陽的故宮,努爾哈赤建城,皇太極命名,為了不忘當年先祖的功業,清朝皇帝每隔一段時間就回去住兩天。

滿清不讓漢人出關,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駐守在東北的兵力嚴重不足,俄國在順治和康熙兩朝多次發動了對黑龍江地區的侵略戰爭。

特別是順治朝,寧古塔的官兵幾乎就將俄國人的勢力肅清了,當然了這些戰役都比較小。但是到了康熙朝的時候,這些俄國人捲土重來。《鹿鼎記》裡也有這個情節,當時中俄爆發了雅克薩之戰,但是說實話當時的雅克薩之戰規模非常小。清軍第一次打雅克薩城的時候,就三千人,都是從寧古塔這些關犯人的地方調來的,俄國人很快就被打跑了,但是雅克薩城沒有補給,清軍很快就撤退了。清軍第二次投入雅克薩之戰的兵力只有兩千人,而俄國其實也不多,一共雅克薩城裡826人,最後我們贏得了勝利,簽訂了所謂平等條約《尼布楚條約》,但是即便就是這樣的條約,因為當時的葛爾丹叛亂,康熙帝不能兩線開戰,所以清朝妥協割讓尼布楚一帶和貝加爾湖以東一帶,約幾十萬平方公里,貝加爾湖原來也是中國的啊。

但是試想一下啊,如果當時,中國有很多居民在東三省,我們的軍隊就會得到保證,我們對這些地區的控制就會很強,也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所以在清末的時候,這種不許移民關外的禁令就被漸漸弱化了。


從老酒館裡看,為什麼歷史上出現了大規模的闖關東運動?


闖關東的歷史背景

先來說說關東這個詞的由來,古代關東通常指函谷關以東(河南省三門峽市)的地區。三國的時候,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曹操、袁紹等人號稱關東聯軍,這個虎牢關也叫汜水關(洛陽,河南省滎陽市)以東的軍閥聯軍,所以說關羽兩次到過這地,一次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另外一次是後來的過五關斬六將,汜水關斬卞喜,其實都是一個地。

一到明朝,關東主要指山海關以東,即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19世紀初(嘉慶、道光皇帝),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朝政府卻依舊禁關。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著被懲罰危險,“闖”入關東,此為“闖關東”來歷。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年)正式開禁放墾。從此開禁放墾,鼓勵移民實邊,以振興關外的經濟。

但闖關東,別管是政府開放不開放東北,很多人都是硬著頭皮去的。因為中國人信奉的是農耕文化,老婆孩子熱炕頭,有口吃的,誰也不願意背井離鄉。

1840年之後,中國就像是被下了詛咒一樣,天災人禍,外衣入侵,再加上太平天國、捻軍、義和團年年戰亂,弄得民不聊生。在光緒年間,山東發生了為時四年的大旱災。從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並波及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旱災之後又出現了蝗災,民間已經開始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當時中國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樹挪死,人挪活!老百姓為了生存開始了大規模地闖關東運動。

有人問了,東北這麼冷,為什麼不去南方?首先南方也不太平,太平天國起義,把長江流域攪了個天翻地覆,而且南方平原也很少,土地也很少,大家看南方很多地方都是梯田。流離失所的農民去南方也找不到土地,只能去地廣人稀的東北,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下了南洋。

闖關東其實不都是山東人,中國全國各地的都有,只不過山東離著遼東比較近,所以山人數最多?著名的奉系軍閥張作霖的祖上就是闖關東過去的,而且張作霖的老家不是山東,而是河北大城縣。


從老酒館裡看,為什麼歷史上出現了大規模的闖關東運動?


在清道光年間大城因遭水患,子牙河南趙扶段決堤,大水淹沒數百里,造成房屋倒塌,農田顆粒無收。因生活無著,張作霖的曾祖父張永貴攜帶著兒女,闖關東謀生,一路乞討,來到了遼寧的凌海立身,開荒種地,養家餬口。

闖關東的歷史,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太重要了,如果沒有闖關東,那麼東北就不會有這麼多抗日誌士,就不會有張作霖這樣的軍閥,在東北牽制了日本這麼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