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保定的古莲花池有什么故事?您听说过莲叶托桃的故事吗?

Lehmen


夏季的保定古莲花池,园中琼楼玉阁,典籍文物,奇花异草,奇珍异兽,尽托山水之间,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其中关于莲花池《莲叶托桃》的故事更具有寓意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吓得魂不附体,遂挟光绪等人慌忙出逃。他们装扮成老百姓模样,昼夜兼程,从北京一直跑到西安。同年十一月,英、法、德、意军队侵入保定,莲池宝物被洗劫一空,亭台楼榭被摧毁殆尽。次年慈禧从西安经保定返京,提前几个月便通知要经过的州城府县,为她建造行宫。 负责这项工程的是新上任的代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李鸿章为讨慈禧欢心,便到处选调能工巧匠,强拉民夫,搜刮钱粮,不分昼夜地强迫人们赶修行宫,并修建莲池为"御苑",给刚遭洗劫的保定民众带来极大灾难,全城百姓怨声载道。 被召来的工匠们更是气愤和心痛,为了出气,大火儿一合计,便在宫殿屋脊上雕塑了一个大荷叶,荷叶上托着一只大仙桃。荷叶又名莲叶,"莲叶托桃"谐音为"连夜脱逃",意在影射慈禧一伙连夜逃出北京的丑态。 当时,大太监李莲英看出了破绽,禀告了慈禧。慈禧得知后恼羞成怒,下令杀害了工匠们,石雕也同时被毁掉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被杀害的工匠,让后人永记慈禧的这段历史,又在莲池的其它亭子屋脊上重新建造了""莲叶托桃"的石雕。





初新艺苑


莲叶托桃讽刺慈禧的故事


满城身边事


本人十分愤慨,历史或者民间传说就是这么任意篡改的吗?莲叶托桃的故事发生在保定古莲花池南边的慈禧行宫(今保定二中),跟莲池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可是以讹传讹之后,网上竟然通篇一律的篡改成故事发生在“莲池”,这是本人以及周边见证过“莲叶托桃”实物的人所坚决不能容忍的!再次申明:莲叶托桃的故事发生在保定的慈禧行宫,莲叶托桃是位于今天保定二中北部“大戏台”顶部的木雕,大戏台损毁于那个疯狂的年代。改革开放后,二中进行建设时,挖出了埋于地下的已经部分腐朽的木雕,后不知所踪!


熙五郎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城,慈禧太后连夜逃出了北京,经八达岭、山西到了西安。第二年“议和”后回到北京。光绪二十九年,慈禧想起来要到西陵祭祖,还要绕过省城保定。直隶总督袁世凯为赢得慈禧的欢喜,命保定知府在几个月内建起一座富丽堂皇的行宫。知府也不敢怠慢,把方圆八百里的能工巧匠都找来,限期完工。有个老木匠手儿怪巧的,听说为慈禧老妖婆建行宫,就来了个新花招。限期到了,行宫也建成了。慈禧来到保定,知府陪她去后花园看戏。慈禧一抬头,见戏楼顶上雕着一个大寿桃,还用荷叶托着,真是巧夺天工。慈禧笑着问知府:“这是谁雕的?怪喜欢人的。”狗官见慈禧高兴忙说:“是卑职派人给老佛爷刻的寿桃。”

古莲花池 莲叶托桃的民间故事

古莲花池的回廊

  慈禧吩咐太监拿银子赏工匠,工匠们都暗暗地笑开了。原来是骂慈禧在八国联军入北京时,连(莲)夜(叶)脱(托)逃(桃)呢。不知是谁把这事告了上去,慈禧气得把桌子一拍,喝道:“叫狗官来!”保定知府跪在地上,混身筛糠,磕头如捣蒜,请求饶命。慈接骂道:“是谁刻的莲叶大桃,找不出人来要你狗官的脑袋!滚!”

  慈禧和保定知府想把工匠全部抓来,又怕官逼民反,拆掉戏楼吧,又怕后人耻笑,只得哑巴吃黄莲一一有苦难言了。可这个故事却在保定府流传开了。

  莲池的碑林散落于园内亭台楼阁的四周,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莲花池相互辉映。

  如今,莲池收藏着相当可观的经幢碑碣和石造像。它们大多被安置于东碑廊、壁刻长廊和水东楼南侧的木栏中,亦有一些散置于园中假山之上和庭院内、楼堂前,是一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慈善源小隋老师


保定1路公交车上电视有这个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