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剪去長髮、直面病毒、流調消殺……看菏澤疾控鐵軍的“戰疫”身影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2月3日訊(記者 閆璐 王丹玉) 除夕團圓夜,他們緊急集合、行動在路上;她們毅然剪掉長髮,主動請纓,奔赴“戰場”。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菏澤市疾控中心積極主動開展以“防輸入、防擴散”為主的疫情防控措施,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

她們剪去及腰長髮 化身“短髮戰士”

為抗擊疫情,不少馳援武漢的醫務工作者紛紛剪去長髮,奔赴“前線”。在菏澤市疾控中心,也有3位毅然剪髮“短髮戰士”,她們剪短頭髮,成為了微觀世界中的“短髮偵察兵”。

菏澤市疾控中心檢驗科副科長劉啟林告訴中國山東網記者,在這十幾天的連續奮戰中,最讓他感到動容的一件事,便是參與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工作的李曉寒、劉冬、劉東晨3位“長髮女神”齊齊剪掉了她們的長髮,化身“短髮戰士”,當真是巾幗不讓鬚眉。

面對疫情,她們主動請纓,毫不猶豫地剪掉自己的及腰長髮,把身形和麵孔隱藏在口罩、護目鏡和防護服後,進入實驗區,在密閉的實驗室中進行長達3小時的檢驗工作,在微生物的世界裡搜尋致病病原體的蛛絲馬跡。她們以訓練有素的技術能力,確保每一次檢測科學安全嚴謹規範,為病例診斷“一錘定音”,為疫情防控“爭分奪秒”。

剪去长发、直面病毒、流调消杀……看菏泽疾控铁军的“战疫”身影

剪掉長髮的李曉寒(左)與劉冬(右)

剪去长发、直面病毒、流调消杀……看菏泽疾控铁军的“战疫”身影

剪掉長髮的劉東晨

“媽媽你不抱我,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採訪時記者得知一件令人感慨的事:李曉寒從實驗室出來、脫下防護服下班回家後,一天沒有見到媽媽的小女兒央著她要抱抱。出於對孩子的保護儘量減少親密接觸,李曉寒並沒有給孩子擁抱,沒想到孩子委屈地邊哭邊說那句話。乍聽起來是小孩子的笑談,但想到她們工作時面對的是最危險的、與病例標本直接接觸的檢驗操作,不禁令聞者辛酸。

除夕夜奔濟南 省市攜手確診菏澤首例病例

除夕夜裡,菏澤市疾控中心的實驗室依然燈火通明,這裡是最忙碌也是最危險的地方。穿上嚴密的三級防護服,戴著護目鏡、N95口罩和兩層乳膠手套,菏澤市疾控中心負責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6名工作人員把身形和麵孔隱藏在口罩和防護服後,把笑容和汗水也隱藏在防護裝備後。

“檢驗工作中,我們檢測人員需要進入核心區,進行最危險的、與病例標本直接接觸的核酸提取操作。密閉環境下仍需要保持思想意識的高度集中,這種工作強度可想而知。往往出實驗室的時候都會頭昏腦漲,貼身穿的衣服早就被汗水浸透了。”劉啟林告訴記者,面對這樣的情況,檢測組的工作人員沒有一句抱怨,沒有一人退縮。

劉啟林告訴記者,他們的除夕夜是在實驗室度過的,那天晚上,他們的年夜飯是一盒方便麵、兩個滷蛋、兩根火腿腸。劉啟林笑著說,這也成為了他們這幾日工作餐的“標配”。

“我市首例確診病例的標本是在1月24日晚上7點多送達,我當時還開玩笑說,今年的春晚看來是看不成了。接到標本後我們立刻開展了檢測工作,臨近凌晨時發現檢測結果呈陽性。由於這是我市第一例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標本,所以需要送到省裡進行復檢,我們便連夜派出專人專車送至省疾控中心進行復檢。”劉啟林說。

剪去长发、直面病毒、流调消杀……看菏泽疾控铁军的“战疫”身影

據瞭解,菏澤市出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後,各方高度關注,牽動人心,那一刻起實驗室檢測人員開始了和病毒搶奪時間的賽跑。無論何時,只要標本送達,實驗馬上開始,24小時晝夜不停,保證第一時間出結果,一刻都不延緩。實驗人員三人一組,輪番值守,為菏澤市各縣區送檢的病例標本的複核檢測第一時間出具了準確結果,有力確保了我市病例的確診速度,也為開展密切接觸者調查和相關排查等疫情防控工作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應急隊:除夕、初一他們一直在一線

與此同時,在得知菏澤市出現確診病例的信息後,菏澤市疾控中心主任鄭連榮、主任助理陳秀英在除夕之夜帶領疾控中心應急隊緊急出動,分別奔赴牡丹區和單縣開展流調、消毒、標本採集、密接排查等工作。

剪去长发、直面病毒、流调消杀……看菏泽疾控铁军的“战疫”身影

菏澤市疾控中心主任助理陳秀英告訴記者:“除夕當晚接到通知後,我便立刻放下碗裡熱氣騰騰的餃子,來不及跟家人多解釋就驅車趕到單位。疫情就是命令,前一分鐘大家還都在家中或看晚會、或陪父母兒女享受溫馨幸福的除夕夜,但下一分鐘,大家就鬥志昂揚地連夜冒著嚴寒奔赴抗疫現場,毫無怨言,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行駛在去往單縣的路上,應急隊隊員們這才長出了一口氣,緊急集合、快速出動,著實讓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零點馬上要到了,應急隊還奔波在路上,這時有隊員提議:拍個視頻吧,用手機把零點拍下來,我們一起給大家拜個年。

“於是我用手機錄下新年零點的那一刻,我們隊員一起大聲向全國人民拜年。看到大家精神飽滿、鬥志昂揚,很是欣慰,我感到只要大家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控制不住的疫情。”陳秀英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

流調排查、消毒處理……他們帶隊奔波在路上

菏澤市疾控中心主任鄭連榮帶領應急隊趕到牡丹區後,第一時間趕到病人住過的賓館,到前臺詢問病人的入住時間、活動範圍、接觸的人員等,安排牡丹區儘快按照規範要求做好密接人員的排查和賓館的消毒管理工作。

陳秀英帶領的應急隊趕到單縣衛健局的時候已是零點二十分了。由於密接排查工作任務繁重,村鎮幹部便與應急隊成員一起協助排查,並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在部分區域開展消毒處理。

應急隊成員完成階段工作回到賓館後,已是凌晨2點多。“我們不敢休息,大家集中彙總情況,有的敘說、有的打字,趕緊把調查報告寫出來,向上級彙報。報告發出的時候已是凌晨3點半了,零星聽到從農村傳來新年的鞭炮聲。”陳秀英記憶猶新。

說到組建應急隊,陳秀英說:“各部門的同事都踴躍報名,其中有兩個臨近退休的老大姐,也一直在堅持要求編入應急隊。最後我們成立了8個應急小組,1個機動組,24小時全天值班,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是戰場,我們就第一時間衝向哪裡,必須督導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菏澤疾控鐵軍: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有我們的身影

據菏澤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兆山介紹,自武漢出現疫情之後,菏澤市疾控中心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提前開展風險評估,提示疫情風險。併成立領導小組、專家組、應急隊,並明確小組職責,為打好這場疫情狙擊戰做了充分準備工作。

“我們提前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又新購入一臺新型核酸檢測儀器、一臺核酸自動提取儀,購買各類防護、消毒用品等做好了應急物品儲備工作,並對市直醫療機構、定點醫院、縣區疾控中心等多輪次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安全防護,提高業務人員的實戰能力,做好了技術儲備工作。”劉兆山告訴記者。

從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手足口病”到2009年的“H1N1”流感病毒再到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菏澤市疾控中心可謂是“身經百戰”。憑藉著豐富的戰“疫”經驗,高素質人才組成的團隊,科學的防護裝備,哪怕面對的是最危險的、與病例標本直接接觸的檢測操作,也有必勝的信心打贏這場戰爭。

“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老防疫’精神是我們疾控中心每一位同事心中的‘火苗’,把每個人都‘點燃’起來,以無私忘我勇於擔當的精神,舍小家顧大局,晝夜堅守。哪裡有疫情,哪裡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哪裡就有我們的身影。打贏這場硬戰,我們義不容辭。”劉兆山說,目前疾控中心應急儲備物資中,防護服和護目鏡處於資源緊張的狀態。“在向政府積極申請財政經費支持的同時我們也希望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能夠伸出援助之手,如有醫用防護裝備資源儲備,請與我們聯繫。”

菏澤市疾控中心主任鄭連榮對記者說:“面對疫情,我們的工作重點在於防控。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進一步普及防控知識,加大健康教育與宣傳力度,儘自己所能幫助廣大市民增強衛生安全意識。”

無論是應急處置、實驗室檢測,還是後勤保障、健康教育,菏澤市疾控中心的每個人都有條不紊,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疫情防控盡責盡職、盡心盡力。“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不只是一句口號,他們在用心去實踐,用行動在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