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時評:互聯網讓每個人都成為抗“疫”的主角

● 此次戰“疫”,實質上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20多年來的一次閱兵。善用活用互聯網平臺,可以極大地提高信息傳播效率,增強社會動員力和凝聚力,讓每個人都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的主角。


時評:互聯網讓每個人都成為抗“疫”的主角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各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與2003年的SARS疫情相比,自1月20日以來,本次疫情的防控在短短几天時間裡就深入到社會各階層,形成一場全民關注、全民參與的戰“疫”,除了與政府的反應能力、組織能力有較大提升有關之外,互聯網的普及度大大加強,在抗擊肺炎相關知識的宣傳中功不可沒。

  互聯網平臺發揮了信號塔和揚聲器的作用

  與傳統媒體相比,互聯網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成為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事情,群防群治成為可能。對於不少網民來說,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往往是打開手機,關注新增和確診人數,頭條熱榜和微博熱搜中的確診和疑似病例數字牽動著國人的心。尤其是大城市已因抗擊“非典”積累了不少實戰經驗,而農村防疫體系較為脆弱,基層防疫的宣傳力量相對不足。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農村並未成為短板、消息並未滯後,也與互聯網的普及有很大關聯。農村網民通過手機,一方面對於疫情的嚴峻有了直觀的瞭解,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全國各鄉村的各種“村長喊話”式的土辦法,在短時間內“不戴口罩不對”“搞聚會是害人”這些樸素的觀念就已深入人心。

  互聯網平臺發揮了闢謠中臺的作用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如何科學預防、抑制病毒傳播?不良和不實信息始終困擾著公眾。客觀上說,公眾的恐慌情緒是存在的,混淆視聽的謠言又增加了政府治理的難度,放大了治理能力的缺失,如果不能及時澄清並粉碎謠言,為公眾還原真相,一方面會形成負面輿情,不利於凝聚共識,另一方面也會因錯誤的防疫方式浪費抗疫的物資和人效。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國家衛健委等權威機構和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通過互聯網頻繁發聲,公佈疫情的最新進展,最大程度地減少恐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衛健委高級別專家曾光等抗擊疫情的帶頭人直接以直播、短視頻等方式在各平臺與網友見面,在眾聲混雜之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各互聯網資訊平臺都開闢了“鑑真闢謠”專區,針對“吸菸能防止病毒感染”“VC能夠抗病毒”“室內煮醋能夠預防肺炎”等謠言進行闢謠,使疫情公佈初期甚囂塵上的謠言在短短几日內就沒有了市場,起到了去偽存真、去蕪取精的作用。

  互聯網平臺客觀上起到了輿論監督作用

  互聯網具有“碎片化”“去行政化”的特徵,使得各種資訊互相對照,即使是權威機構發佈的聲音,也要經過網民的檢驗。一方面,互聯網平臺成為大多數熱點事件的發源地,甚至有些不起眼的新聞經過發酵,也會迅速成為熱點,熱點的突發性強化了輿論監督的威懾力。另一方面,網絡輿論作為民意最直接的“風向標”,將每個個體的意見匯聚成為強大的聲音,凸顯了輿論監督的話語權。

  儘管互聯網的聲音是多元的,有時各方觀點是對立的,但由於互聯網自發的組織性,隨著時間推移,客觀壓倒偏頗、理性勝過激進、事實超越謊言逐漸會成為主流。在此次抗擊肺炎疫情中,互聯網平臺上源源不斷的自媒體內容、熱鬧的評論區,都倒逼有關部門不得不快速反應、修正、改革。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要“完善輿論監督制度,健全重大輿情和突發事件輿論引導機制”,面對著網民權利意識的不斷提高,有關部門只有本著“實事求是、公開透明、從速從快”的原則才能變被動為主動,掌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

  互聯網平臺滿足了網民對各類資訊的需求

  資訊並不完全等同於新聞,網民宅在家中,除了新聞性內容需求之外,對娛樂、教育、醫療等各方面的資訊消費需求也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多種多樣的,“精神食糧”需求也都通過各互聯網平臺得到了滿足。早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電影《囧媽》率先宣佈在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多家平臺上免費播放,一度引發網友好評,這也是春節檔電影首次免費線上首播;2月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向“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提供了《最可愛的人》等24部精品動畫片,豐富了少年兒童居家防疫期間的文化生活。由於中國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人員的流動和聚集數量驟減,在線教育、遠程醫療、遠程辦公讓網民足不出戶就能參與到社會生產中,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工作、恢復學習,對沖了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也催生了不少“宅經濟”的互聯網新業態。

  此次戰“疫”,實質上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20多年來的一次閱兵,與SARS疫情時相比,中國的網民數量和互聯網能提供的服務都已不可同日而語。善用活用互聯網平臺,可以極大地提高信息傳播效率,增強社會動員力和凝聚力,讓每個人都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的主角。(via 社會科學報 點擊“瞭解更多” 獲取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