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古诗中如此多美食文案,巴奴、杨记兴都在用,看完馋哭了


古诗中如此多美食文案,巴奴、杨记兴都在用,看完馋哭了

红烧肉 东坡肉

我认真研究了一些唐诗宋词,发现古人特别善于写美食文案。比如苏轼的“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再比如杜甫的“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细细读来,不禁口水直流。不由得感叹他们都是美食文案高手。那么,从古至今,餐饮美食文案是如何发展的?今天什么样的文案才算优秀的餐饮文案哪?

从古至今,大家都在写文案

从古至今,泱泱华夏。自从仓颉造字以来,已有6600多年历史。19世纪末期考古队在安阳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目前全国各地甲骨文发现了约14万片,记载的不同文字有约5000个,迄今为止被我们破解的约1500个字,还有3500字尚未破解。至今文字经过多次迭代演化,到今天常用的汉字不过2196字,而正是这2196字巧妙组合后形成了文案,从而让人们可以和诉说对象发生交流。

古诗中如此多美食文案,巴奴、杨记兴都在用,看完馋哭了

古代象形文字甲骨文

文案犹如一股磅礴的力量,用好了如淘淘江河激荡人心,达到一字千金的效果;用不好则如死水微澜,索然无味,甚至会成为阻碍品牌发展。


李白杜甫苏轼,都是美食文案高手

其实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写文案,文案不仅是文案工作者的工作,最具典型的文案是中华诗词歌赋,我们老祖宗很早就会写餐饮文案了,他们用极度凝练的文字来描述美食。


比如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就是美食文案写作中的高手,至今我们很多餐饮品牌的招牌菜都和苏轼有关,比如羊汤、羊蝎子、红烧肉等。苏轼喜欢喝羊汤,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是他遭遇贬谪被发配到黄州的时候写的。


古诗中如此多美食文案,巴奴、杨记兴都在用,看完馋哭了

苏轼《猪肉颂》

还有一次在美食派对上,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至今这道竹笋焖猪肉还在很多餐厅售卖。苏东坡曾经偶然吃到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我每次读到这几句就不由得流口水。


古诗中如此多美食文案,巴奴、杨记兴都在用,看完馋哭了

环饼


苏东坡一生写了很多餐饮美食文案,很多都流传了下来,除了他之外,还有很多诗人也是餐饮文案高手,陆游的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唐朝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非常经典的红酒文案,郑板桥的“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引得人直流口水,杜甫的“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说的就是鲫鱼汤的美味,李白的文案则更加豪爽直接:“将进酒,杯莫停,莫使金樽空对月”,让人看罢有再想喝一瓶的冲动。


古诗中如此多美食文案,巴奴、杨记兴都在用,看完馋哭了

金尊夜光杯图


当今餐饮人正在巧用古人的美食文案

明朝的汤显祖则写出了“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美食文案,该文案用几乎夸张的手法,把皖南徽州推销了出去,这句文案虽然和美食无关,说的是美景,但是几百年后却被一个叫杨记兴臭鳜鱼的品牌加以使用了,杨记兴用这个文案的角度非常独特,因为这句话不是直接赞美臭鳜鱼的,而是从侧面描述了臭鳜鱼的发源地徽州犹如人间仙境。


古诗中如此多美食文案,巴奴、杨记兴都在用,看完馋哭了

水韵徽州

写美如仙境的风景有什么用?好水出好鱼,好环境才会有无污染无公害的好食材。杨记兴餐厅所用的古法小榨菜籽油、鳜鱼、笋干等很多食材都是从皖南直接空运到北京的。几百年前,汤显祖的本意一定不是希望自己的这句诗和臭鳜鱼发生关联吧。


古诗中如此多美食文案,巴奴、杨记兴都在用,看完馋哭了

其实餐饮人一直在寻找先人们留下的美好文字,然后运用文案写作技巧撰写出符合自己品牌调性的文案,很显然汤显祖这句诗非常适合作为杨记兴精神层面的广告文案,有了这句话的衬托,杨记兴被赋予高雅的格调,同时视觉呈现也通过诗句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一家煎饼店用了蒲松龄写的《煎饼赋》

古诗中如此多美食文案,巴奴、杨记兴都在用,看完馋哭了

黄太吉店内海报上的《煎饼赋》节选内容

除了凝练的诗词文案,清朝蒲松龄先生专门写了一篇《煎饼赋》,在此节选一些:“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而俄顷。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三五重叠,炙赙成焦,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更有层层卷扫,断以厨刀,纵横历乱,绝似冷淘,汤合盐豉,末挫兰椒,鼎巾水沸,零落金条……”这个长文案被善于做品牌营销的黄太吉煎饼使用在店内海报上。


古人用精美绝伦的文词写了很多餐饮文案,他们的文字现在虽然不那么好懂了,但是他们所用到的写作技巧和现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有的文案甚至是符合当代营销理论的。

火锅店巧改李白的诗句,让产品文案充满韵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有能够产生传播的文案都有一定的写作角度和技巧。比如苏东坡的文案多侧重产品本身的表达,杜甫的文案多把饮食寄于情感上,李白的文案则丰富一些,用了很多第一人称

,从自身出发直抒胸臆引发共鸣,比如:“将进酒,杯莫停,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还有一句经典文案;“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则被火锅黑马巴奴毛肚火锅加以改编使用,被改成“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川粉入锅来”,用来描述巴奴的经典涮菜四川宽粉,本来平淡无奇的川粉可能卖10元钱,加上这句文案的修辞包装,就是卖到15元顾客也不会觉的贵,如果李白活到现在,可能会称赞“借得绝妙”。


古诗中如此多美食文案,巴奴、杨记兴都在用,看完馋哭了

巴奴毛肚火锅店内的“川粉”

现代美食文案,都是大白话

文案发展到现在,古文已经被转换成了白话文,我们已经不像古人那么用词,文字更加生活化。如今大家公认的好文案有很多,比如“农夫山泉有点甜”、“我们不生产水,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怕上火喝王老吉”、“不是没喝够,而是没聊透”、“困了累了喝红牛”、“送长辈,黄金酒”、“唯品会,一家只做特卖的网站”、“服务不是我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大鱼头不容易吃到”、“世界很大,云南不远”、“一头牛只出六块牛排”、“只款待你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天一头牛,新鲜不隔夜”、“榴莲比萨乐凯撒”等。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广告文案没有一句是难懂的,并且有几个明显的特征:(1)语言直白简单(2)语句通畅如顺口溜(3)诉求点清晰明确符合自身品牌调性。

尽管这些直白的文字放在古代会被嘲笑不够含蓄优美,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好文案。大多数好文案不是文词好,而是在诉求上非常精准,能够让顾客一目了然地知道你的特色是什么,以及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顾客很少会去揣摩那些语言优美的词句是什么意思,除非是为了匹配你的品牌调性,如杨记兴和云味馆,云味馆店内醒目的品牌口号。


古诗中如此多美食文案,巴奴、杨记兴都在用,看完馋哭了

云味馆店内文案“世界很大,云南不远”


大白话让人瞬间秒懂,顾客会根据文案的意思来瞬间匹配自己的需求。这依然是文字的力量,它可以辞藻华丽、骈俪对仗如诗文一样优美并且流传几千年,也可以是新时代的大白话,“简单粗暴”而直击人心。在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要想让顾客快速明白一个品牌的诉求,请尽可能的多说大白话,多说跟顾客同频的话,多说对目标顾客有用的话。



小结:今天的文案表达就好比我们祖先最早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甲骨文最早是记录占卜吉凶和占卜结果的,就是很简单的记录性语言,比如:“今天要刮风,明天要下雨,今天雨没下,明天收庄稼”。

本文作者:白墨,10年餐饮品牌咨询经验,出版《餐饮品牌塑造》一书。中国餐饮营销风云人物,服务多个10亿级餐饮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