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牡丹——漫漫逆襲封王路

“國色天香絕世姿,開逢穀雨得春遲。”穀雨時節,正逢牡丹盛開,因而有“穀雨三朝看牡丹”之諺。此諺所說,是北國的牡丹。我們所在的南方,牡丹已式微,但各地磅礴的花會仍未結束,以千姿百態的牡丹聚集四面八方的來客,給春天畫上一個個絢麗的驚歎符。

牡丹被譽為花中之王。 晚唐皮日休《牡丹》:“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豔,獨立人間第一香。”明清人程羽文在《花月令》中,直呼“牡丹王”。清末王國維亦有詩云:“閱盡大千春世界,牡丹終古是花王。”

牡丹封王,並非人人認可。清代李漁在《閒情偶寄》寫道:“牡丹得王於群花,予初不服是論,謂其色其香,去芍藥有幾?擇其絕勝者與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誰手。及睹,謂武后冬月遊後苑,花俱開而牡丹獨遲,遂貶洛陽,因大悟……人主不能屈之,誰能屈之?’”李漁欽佩牡丹不畏權貴的品質,自此對花中之王心服口服。文中武則天怒貶牡丹於洛陽的故事,雖膾炙人口,卻是虛構的傳說。事實上,武則天是牡丹的同鄉,也是她的貴人。牡丹發於鄉野,遇於佛寺,興於長安,盛於洛陽,最後揚名於天下。

發於鄉野。 《廣群芳譜》:“牡丹,一名鹿韭,一名鼠姑,一名百兩金,一名木芍藥。通志雲,牡丹初無名,依芍藥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藥。本草又云,以其花似芍藥而宿幹似木也。”最初,牡丹無異於野樹雜草,被喚作鹿韭、鼠姑。因為花朵像芍藥,又是灌木,被稱為木芍藥。山民往往將其砍掉,當柴火焚燒。只有採藥人發現了,掘根剝皮入藥。北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牡丹初不載文字,唯以藥載《本草》。然於花中不為高第,大抵丹、延已西及褒斜道中尤多,與荊棘無異,土人皆取以為薪。”

牡丹——漫漫逆襲封王路

菏澤多禾牡丹專業種植基地13305308007

芍藥

牡丹與芍藥同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近來也有學者單列二者為芍藥科,目前沒有定論。牡丹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芍藥為多年生草本。因此,二者最大的區別是,冬天牡丹會有老枝幹留在地上,而芍藥的地上部分完全凋零。目前,網絡上提出最便捷的區分方法是用葉子作對比。芍藥的葉子狹長光滑,牡丹葉子有開叉。

遇於佛寺。唐代舒元輿《牡丹賦·序》:“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嘗與焉,蓋遁於深山,自幽而芳,不為貴者所知,花則何遇焉?天后(武則天)之鄉,西河也(今山西省汾陽縣),有眾香精舍(佛寺),下有牡丹,其花特異。天后感上苑之有闕,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國牡丹,日月寢(寖)盛。”武則天的家鄉在幷州,她得知離家鄉不遠的眾香寺種有牡丹,將其移植於長安宮苑。

興於長安。不久,牡丹栽種地由皇宮擴展到私家庭院、寺廟,長安城進入瘋狂的牡丹賞玩期。白居易《牡丹芳》:“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徐凝《寄白司馬》:“三條九陌花時節,萬戶千車看牡丹。”隨之而來,是牡丹價格不斷攀升。白居易《買花》:“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柳渾《牡丹》:“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顆。”千金買花並非傳聞。唐代康駢《劇談錄》記載,慈恩寺老僧的紅牡丹,被人掘走,取花者謂僧曰:“竊知貴院舊有名花,宅中鹹欲一看,不敢預有相告,蓋恐難於見舍。適所寄籠子中,有金三十兩,蜀茶二斤,以為酬贈。”偷挖牡丹的行徑雖為人不齒,但留下了金三十兩,蜀茶二斤,也算對花的真愛了。

寫牡丹的唐詩很多。最有名的,是李白的《清平調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人與花交相輝映、花與景融合迷離。而最直接的,則是劉禹錫《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將牡丹與芍藥作對比,其中“真國色”三字,擲地有聲地讓牡丹坐穩了花王之位。

盛於洛陽。唐末動亂,長安牡丹消失在歷史長河。但是,牡丹的國色天香已經為天下共知。有賴於部分權貴和僧侶傳播,牡丹繼續平穩發展。到了宋代,牡丹又一次繁盛起來。宋代都城汴京氣候溼潤,不適合牡丹生長,人們將目光投向了西京洛陽。歐陽修《洛陽牡丹記》:“以蠟封花蒂,數日不落。”官員們正是以這種保存方法,將洛陽牡丹進貢到汴京。洛陽戶戶種牡丹,每年舉辦“萬花會”。宋朝男子有戴花的習俗。宋真宗曾於宜春殿賜花,“出千葉者才十餘朵,所賜止親王、宰臣”。

北宋時,出現了一批牡丹專著。歐陽修《洛陽牡丹記》、周師厚《洛陽花木記》、張峋《洛陽花譜》,詳細記錄了百餘種牡丹栽培、育種經驗,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其中極品,是姚黃和魏紫。

姚黃,千葉黃花牡丹,出於姚氏民家;魏紫,千葉肉紅牡丹,出於魏仁溥家。傳至今日,姚黃尚在,魏紫不存。世面上深紫色的“魏紫”,與宋朝的“千葉肉紅牡丹”相去甚遠。

牡丹——漫漫逆襲封王路

菏澤多禾牡丹專業種植基地13305308007

姚黃

隨著政治中心轉移,洛陽人口大批南遷,洛陽牡丹也隨之南播,傳至

杭州、曹州等地,所傳之地,多有“小洛陽”之稱。花王牡丹,終於揚名於天下。

我曾見過最熱鬧的牡丹,在洛陽的牡丹園。那裡人山人海,每一朵富麗堂皇的牡丹都有千萬雙眼睛注目,都被千萬個鏡頭捕捉。我曾見過最冷清的牡丹,在外公屋後空地。那裡無人問津,除了我們幾個捉迷藏的孩子。每一朵清新淡雅牡丹的宿命,都是掘根剝皮,進入藥櫥。不是每一朵牡丹,都有遇見貴人,甚至封為花王的幸運。如果遇見了,請一定珍惜那個欣賞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