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覺得苗阜和郭德綱誰才是相聲一代宗師?

1153046929


郭德綱把即將消失的相聲行業挽救了回來併發揚光大,才有資格被稱為相聲一代宗師!苗阜何德何能呢?

不知道是同行給苗阜一個面子還是他自己花錢炒作,“西北相聲王”這個稱號突然無緣無故的成了苗阜的專屬代名詞。苗阜的出現給人一種驚豔的感覺,中國相聲繼郭德綱之後看到了接班人的希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沒有更好的作品拿得出手,顯得有些江郎才盡的意味。


沒有了作品就沒有了話題,沒有了話題和熱度,相聲界娛樂圈誰還能記得他呢?這個時候他不專心鑽研寫新的相聲劇本,把精力放在突破上,反而去抱郭德綱這座大樹,郭德綱沒鳥他,他便在微博裡大放厥詞以此來博眼球和熱度。自此以後,他的微博動態總是發了刪,刪了發,他的徒弟盧鑫玉浩也嫌棄他,在媒體面前從來沒有提到過他這個“師父”。現在,苗阜又轉身投靠到了姜昆的旗下。這哪裡有一代宗師的風範?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苗阜沒有自成一派的氣度和理想,只靠著尋找靠山和寄人籬下來工作,那是永遠沒有出頭的可能。就目前而言,郭德綱隨便派出幾個徒弟也能在相聲界完勝苗阜王聲!我覺得郭德綱倒適合相聲一代宗師這個名詞!

我是阿王,一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學生,喜歡影視的點個關注,相互交流!


聞香識電影


提出這樣的弱智問題非常無聊!理由有三:郭德綱自認自己只是相聲界的小學生,沒有做過所謂“宗師”的黃粱美夢;這是其一,既然郭德綱不想當也不能成為“宗師”,憑苗阜的幾斤幾兩,能夠和郭德綱相提並論嗎?這是其二,居心叵測提出這樣的問題,不過是苗阜利用郭德綱炒作自己的一種不那麼光明正大的手段而已,這是其三。諸如此類型的問題,建議當成掉在馬路上的垃圾,讓環衛工人費點勁清理到垃圾場就行!


lvshi波哥


拋開專業能力,商演能力,單論相聲一代宗師這個榮譽,那妥妥的是苗阜先生,這麼說可不是楞捧,而是有理有據。

一代宗師得有文化底蘊吧?

論現在得到的證書頭銜,苗先生可以說是榮譽等身,本來想一一列舉出來,但是實在太多了,萬一漏掉了一個二個,對不起苗先生數十年如一日的鑽(在營和研之間反覆糾結著)努力,單單漢語言文學博士,是不是就令人不明覺厲?

郭先生呢,就是一個民間閒散藝人,相聲界的小學生,根據郭先生的弟子小嶽嶽無意爆料,郭先生自己寫的微博,自己都看不懂。如此一比,高下立判啊。



一代宗師得有天賦異稟得有過人之處吧?得自己繼承著傳統並授業解惑將其傳承下去吧?

苗先生之前並不是相聲業界人士,前半生泯於眾人,韜光養晦,如果不是天賦異稟,怎麼可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幾年時間就取得如此成績?代表作品,可以車載斗量?門下弟子,各個獨當一面?觀眾提起苗先生的作品都如數家珍(可不是物以稀為貴的意思啊),提起苗先生的弟子都交頭接耳(可不是因為不知道是誰啊)。



相反提到郭先生的作品,群眾說出來的代表作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界定和認可,實在沒有法子統一意見,提到郭先生的弟子也是各有所愛,連一個“德雲一哥”的稱呼都不知道歸誰合適,所以這兩人之間,珠礫蕭艾,很難分辨嗎?

一代宗師得接地氣兒吧?得和觀眾心心相連吧?

論到接地氣兒,苗先生不遑多讓啊。發個微博不用標點,讀個錯字不查字典,幾杯下肚酒壯慫人膽,刪完微博立刻翻臉,唱個小曲兒順口跑偏,節奏不準還帶跑了貼板,這些普通人接地氣兒的毛病,誰更多一些,不言而喻吧?

郭先生就不行了,說話口齒清晰,還詼諧幽默,學唱個京評梆越、小曲小調也不假思索信手拈來,發個微博頭條還混雜詩文箴言,說個單口評書還總有定場詩,太不接地氣兒了。



一代宗師得心繫觀眾吧?得為了觀眾著想吧?

相聲是為觀眾送去歡樂的藝術,它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不能忘卻初心。

遠的不說,就說今年的跨年和封箱,苗先生為了迴歸相聲本初,不打擾更多觀眾的時間和生活,選了三百來人的小園子,全心全意回饋給老粉絲們,多貼心多地道?同時也沒怎麼傳到網絡,免得觀眾又得花錢充會員,而且上網時間久了還會損傷視力,無益於健康。



郭先生呢?一次跨年演出就五地同時進行,場地也大,票還難買,還有很多外地觀眾車馬勞頓地跟著折騰,去不了的還不甘心熬夜等著前線視頻,各種網站各種刷屏,充了會員還得煎熬著時間等上線,看完視頻更想去現場,說個單口還不停挖坑,多坑人?


黯夜尋歡1


都不是!!!也不可能是!!!

理由:相聲已經進入成熟期,甚至是衰退期了。中國語言裡面幽默滑稽惡搞低俗的笑點已經覆蓋了。馬季,姜昆,郭德綱,苗阜都是在套路里加上新語錄,有的針砭時弊,有的文雅回味,有的惡搞低俗……如此而已。

宗師必須是繼往開來,相聲到今天,繼往不足,功底薄弱文化低貧,談不到開來了……

如果不知道什麼相聲叫高雅,請聽張壽臣說的《行當論》,侯寶林捧哏:劉寶瑞單口《定場詩》:馬季唐傑忠合說《詩情畫意》……多了!


不在兩邊


伴隨著這幾年相聲的再次崛起,郭德綱和苗阜儼然已經成為了新一代相聲的領軍人物,儘管這幾年兩人相聲事業高大而如火如荼,但是在拾憶心目中,兩個人至少目前還沒有達到一代宗師的水準,除了他們兩個人之外,和郭德綱、苗阜同一輩分的相聲演員中也沒有能稱之為一代宗師的人。



正如電影《一代宗師》中所說的武學修行有三個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一樣,要想成為一代相聲宗師也要經歷這三個境界,“見自己”就是自己前期學藝求知認清自己能力的過程,見天地則是在相聲學成後開始收徒傳承相聲事業,見眾生則是開宗收徒,經歷人生起起伏後對所有事都想開看開,認清自己本心的過程,只有完全經歷過這三個階段,一個相聲演員才有可能成為一代宗師。



而在當今相聲界,最接近成為相聲宗師的相聲演員非郭德綱莫屬了,但也只是接近,並非已經成為相聲宗師,畢竟,如今的郭德綱堪稱相聲第一人,其相聲基本功“說學逗唱”在同輩中堪稱佼佼者,而在學藝有成後,郭德綱創立德雲社,開始廣收門徒,至今收徒近百人,可以說郭德綱這些行為對中國相聲界的崛起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在郭德綱走紅的這麼多年中,也因為其“錙銖必較”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進而導致他得不到同行的認可。


在吃了不少虧之後的郭德綱這幾年也開始收斂性格,為了相聲界的發展也在大力提攜年輕的相聲演員,此外,對於同行排擠和暗諷,郭德綱也是能避則避,努力做到不惹事,不呈口舌之快,但是這並不表示郭德綱怕了,只是他逐漸走向“樂知天命”的路上,對很多事已經看開。



當有一天,郭德綱真正進入樂知天命的階段,那也就離他成為一代相聲宗師的那一天不遠了。


而苗阜距離成為一代相聲宗師那一天更是遙遠了,畢竟無論是相聲基本功還是這些年對相聲的貢獻程度,苗阜都和郭德綱差了一大截,而且,相比於郭德綱通過收徒、提攜相聲新人來推廣相聲,提高相聲的影響力,在這一方面,苗阜做的更差,畢竟,我們可以張口就說出郭德綱不少徒弟的名字,比如:岳雲鵬、張雲雷和孟鶴堂等等,而且為了推廣相聲,提攜新人,郭德綱還參與制作了《相聲有新人》這一檔節目,可是苗阜這些年做了什麼?



如果要說郭德綱如今正在走向成為一代相聲宗師的最後一階段的話,苗阜還處於認清自己的階段,畢竟苗阜這些年相聲作品質量每況愈下,甚至逐漸將自己的工作中心轉移到其他方向,這也導致靠相聲發家的他距離成為一代相聲宗師的道路越來越遠。



所以,苗阜和郭德綱都稱不上是相聲一代宗師,但是郭德綱距離成為一代相聲宗師的距離更近,也更有希望,對於苗阜,拾憶也只能呵呵一笑了!


拾憶物語


目前看都不能算是,宗師從概念上說指在某一領域或多個領域內有著極高成就,能夠推陳出新,自立門戶,甚或是容納百家,自己創建出一個全新的理論系統出來的大師,也即是有能力開宗立派的大師級人物,謂之宗師。

苗阜和郭德綱目前只滿足自立門戶這一條,但都不具有創建全新相聲理論系統的能力和條件,兩人都是在既有相聲體系(傳統撂地相聲和建國後的舞臺相聲)之下進行了一些創作和推廣,形成目前的德雲社相聲市場和青曲社相聲市場。

雖然都不能算是一代宗師,但兩人的實力差距其實蠻大的,假如從金庸小說來類比,郭德綱大概就是五嶽劍派之首嵩山派掌門左冷禪,岳雲鵬張雲雷張鶴倫燒餅是嵩山十三太保,每一個都有掌門的實力。

而苗阜差不多等於是衡山派莫大先生——————隨身帶著的胡琴

假如把他們用戰國七雄來做類比的話,郭德綱現在差不多是戰國後期的強秦,苗阜就是剛被佔了邯鄲,然後跑到代地等死的趙王。

所以我也搞不懂成天把他們放一塊比較什麼勁,根本不在一個次元上。


鹹魚茶館


我們中國人總喜歡帶情緒地評價別人。要麼把一個人奉為“聖人”或“神人”,把一切褒義詞都用在他身上;要麼把一個人貶得一文不值,恨不得把漢語中的所有貶義詞用來形容他。在文明時代裡,我們要用科學的、客觀的和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來評價一個人及其思想與行為。

某個人是一個理論、學說、思想或學術領域的創建者,通常我們可以說,此人是XX之父(the father of)。如果某人在發展和完善一個理論、學說、思想流派或文化領域中,取得非常突出的成就,並廣泛為同行所認可、為大眾所推崇、為追奉者之楷模,此人便可稱為XX宗師。

宗師是漢語詞彙,是中國封建社會思想和文化成果保守型傳承的產物。“宗師”一詞沒有對應的英語詞彙,大致可表達為“the Master of”。


時代傻瓜李博士


“宗師”?過了!兩人都不夠格。先說郭,郭的相聲確實很有功底,但他的確是靠“三俗"起家的,而這一點恰恰是他的師祖侯寶林大師在新中國成立後千方百計摒棄的糟粕,如果侯大師在泉下有知,恐怕不會認這個徒孫的。另外,郭的人品不敢恭維,與北京電視臺的糾紛,與諸多弟子的矛盾,打記者等問題,郭一直都站在正確的一方?尤其是與弟子的關係。相聲界是最講究師承關係的,一般情況下,弟子在師傅面前受點委屈,基本都能忍受,但郭的好幾位弟子都揹他而去,難道完全都是弟子的錯?要知道,在傳統中國,背判師門,可謂大逆不道,而相聲界最講究傳統的。郭的功勞在於開啟了大規模的相聲商演模式,使逐漸式微的相聲又興旺起來,另外他真的遇上了一個好捧喂于謙,算是遇上了貴人。于謙脾氣好,能忍受郭汙言穢語,甚至是過分的舉動。筆者看過一個郭的相聲,結尾時郭掏出一個麵粉包,直接砸向了于謙,弄得於謙一身灰頭土臉――難道相聲的包袱要靠身體的委屈才能出彩嗎?

再說苗。苗的相聲,相對郭來講,的確要乾淨許多,其組織的青曲社也是目前相聲界唯一能與德雲社一拼相聲社團,儘管一直落下風。本人感覺,苗的相聲雖然好,但感覺才氣稱稍嫌不足,一個包袱在多個相聲裡反覆用,比如關於王聲是師範大學是學文學歷史的包袱,又比如用錯別做包袱,用多了就讓人厭惡了,也就不是包袱了。另外,他與郭的恩怨似乎也太深了點,都是相聲界同仁,高下好壞,自有他人評說,本不該自相攻訐,但他似乎話多了些,給人的感覺是在批判郭的同時也在拔高自己,缺少風範,不是“宗師”氣度。

所以,"宗師"二字郭與苗均不佩!


王者風範故事男人


看到這個問題了,我突然產生了幾個問題,第一個:我們被忽悠了多少年?以前從不知道,唱,指的是太平歌詞,這幫“主流”的玩應,一提說學逗唱,然後就跟著我給大家唱兩句,唱兩句我不反對,你好歹告訴我它原指的是什麼啊,這不是忽悠我呢麼。第二個:這些年我聽了多少相聲?幾個是“主流”嘴裡說的?換句話說“主流”一年能不能說上一段相聲?第三個:相聲是不是主要讓我笑的?整個小桌嘚啵嘚大家哈哈一笑,目的達到,至於什麼深度思想是不是應以讓我樂為前提,後面再談的?宗師談應該還有點早,但多年後在提起這兩個人,我一定是因為郭德綱講的相聲,郭德綱讓我樂過而記住他。(重點要來了啊,手動畫一下)而另一個叫什麼來著?我一定會說:對了!那貨跟姜昆一夥的!


joe


第一次認識苗阜是在相聲大賽上,當時他和王聲的表演堪稱經典,基本上一句一個包袱確實驚豔。但是後來在聽苗阜的相聲,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參賽作品《滿腹經綸》裡面的包袱,久而久之就不看了。

老郭也有很多包袱重複使用,但是老郭的相聲耐看、耐聽。也許我這外行人也就能看出這點!再者老郭的徒弟都獨檔一面!

老郭是不是宗師我不敢妄下定論,但是起碼以後肯定有希望、一個熱愛相聲,堅持做下去的人,一定能成功!

至於苗阜,哼哼,是不是應該少說多做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