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薦讀」珍惜苦難的饋贈

「薦讀」珍惜苦難的饋贈

核心閱讀

“苦難”兩字,現在許多人唯恐避之而不及,生怕被牽扯上哪怕一丁點關係。可是,生活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人究其一生而言,要想擺脫苦難就像用自己的手拔著頭髮要離開地球一樣,是永遠不可能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關鍵是如何對待苦難。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常常是從這裡開始分道揚鑣的。

對著困難搖頭,就無權在勝利面前點頭微笑

人與人的生命強度是不同的。有的人遭遇一點打擊就會倒下,一蹶不振,甚至一切成為了終結;有些人在一連串的打擊面前,還是巍然挺立,不僅頑強地活著,而且不斷綻放生命的異彩。其實,這裡並沒有什麼秘密,說白了,就是你的心態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正如一位哲人說過: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了誰是坐騎,誰是騎師。當年楚漢相爭,經過垓下之圍,項羽雖然損兵折將頗多,但西楚沒有失陷,還有東山再起的希望,且烏江亭長已經停船岸邊接應。可他無法面對失敗、無法面對江東父老,硬是帶領二十八騎戰死烏江。1300多年後,南宋詞人李清照路過此地,觸景生情,留下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千古絕唱。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有句名言:“值得做的事情必定是困難的。”成功不是一條捷徑路,它需要拼搏、需要灑下汗水、需要從平凡中創造輝煌。凱旋的大門每時每刻都在迎接每一名想奮鬥的人,因為奮鬥的哲學道理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天道酬勤”。每一個人都不會隨隨便便地成功,每一個成功的人都不是靠尋找運氣而改變命運,只有通過奮鬥得到的果實,才會分外芳香。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今天,我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以實現中國夢為精神指引,接續奮鬥,不斷向前。在這征程中,我們必然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新情況新問題,還要應對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和挑戰。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作好攻堅克難的思想準備,以滾石上山的精神,不斷積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誰經歷的苦難多,誰懂得的東西也就多

唐人劉禹錫在《浪淘沙九首》中有吟:“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同樣,人經歷了苦難之後,在客觀上能提升精神品質,增強自我實現的能力,使得一個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擺脫生命的庸碌,調適自己與天與人之間的和諧。從這個意義上講,苦難也有它“功德”的一面:能刺激我們神志清明、性靈覺醒,在痛定思痛之後,教養我們的內涵,修正我們的行為;能打消你盲目的優越感,收起你不應有的傲氣,多接“地氣”;能讓你對弱勢群體和社會底層人員心生悲憫,進一步學會尊重、寬容他人;能讓你慢慢地看清事情的真相,明白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等等。正因如此,蘇格拉底那句“患難及困苦,是磨練人格的最高學府”的名言,才會流傳了2300多年仍然歷久彌新。

當然,苦難不同於主動的冒險。冒險有一種挑戰的快感,而應對苦難總是迫不得已的。通常情況下,苦難毀壞了人的尊嚴,傷害了人的心靈,扼殺了許多的創造力。苦難並不總能導致人的成功,但成功的人必然是經歷了苦難。因為,苦難是意志的催化劑,它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智者更智、愚者更愚。有人說,閱歷就是能力,就是本錢,可這個閱歷並不是順風順水地走了多少平坦的路,而是跨過了多少的坎坷,戰勝了多少艱難困苦。

高尚的人總是默默地忍受痛苦

苦難不是財富,經歷過苦難之後的那份成長,它才是我們人生的財富。那份在苦難中始終不放棄人生的夢想和信仰的決心與意志,以及歷經苦難之後的那份成長與蛻變,才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最好禮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士大夫人生價值的最高追求,但宦海有不測風雲,貶官士人代不乏人,除了降職、貶逐前往荒遠之地外,不少人還經歷過囹圄之禍。經歷了挫折的士人客觀上使其打開了體察民情的渠道,打開了洞悉社會的窗口,重返政壇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自然地融入了他們施政的理念之中。在海南島的海口有一個五公祠,祠內祭祀著唐宋兩代被貶海南的五大名臣,他們分別是:李德裕、李綱、趙鼎、胡銓和李光。五公祠的對聯能很好地概括他們的精神:“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群才奮起,莫負斯樓。”盧梭曾言:“磨難,對於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墳墓,而對於強者則是生髮壯志的泥土。”

1970年代末,開啟中國改革開放大幕的領導人,還有第一波勇闖改革大潮的經濟精英、文化精英,相當一部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了打擊迫害。當年,他們以非凡的毅力、超人的心智,深入群眾、體察民情、廣交“草根”朋友,掌握百姓所思、所求、所盼,號準了中國問題的“脈搏”,深刻總結了過往的經驗教訓,思考中國的未來;包羞忍辱、笑對苦難,繼續潛心投入自己的研究領域,發憤著書,完成了思想與學術的升級轉型。穿過歲月的風塵,他們面對苦難時所展現的自信、放達、堅毅、智慧,全都化作歲月長河中晶瑩的一滴,在歷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輝。這真可謂“玉經琢磨多成器,劍拔沉埋便倚天”。

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

也許有人會這樣說,我平時過得好好的,也不準備幹什麼大事,幹嘛要主動承受這份苦難?即使被迫經受了一些苦難,何必東想西想琢磨這麼多問題?沒有苦難,風平浪靜的人生永遠是不完整的,除非你自己甘於平庸。

明代萬曆首輔張居正可謂是功成名就,儘管後人對他有許多評說,但其青史留名成為了不爭的事實。他12歲那年,省府有一個人出差到荊州,跑到了學校裡找人寫詩。已中了秀才的張居正也現場寫了一首,湖廣巡撫顧璘閱後頓時大驚:“此人天才啊!”後來當他見到張居正時,內心有一個直覺:這絕對是一個以後出閣入相的人物,但一定要讓他受點挫折,人生太順了恐怕對他能走多遠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後來張居正參加應試,顧璘認為如過早讓他發達,易叫他自滿,斷送了他的上進心。如果讓他落第,雖則遲了三年,但能夠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反而更能使他清醒,促其發憤圖強。張居正後來成為中興明朝的一代傑出政治家,他在險惡的環境中堅持革新政治,匡正時弊,這種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堅韌精神,應該說與他少年“落第”的經歷不無關係。許多年後,顧璘把自己當初的良苦用心告訴了張居正,張居正感動不已,十分感謝這位真正的貴人。

通古今,就是知曉事理,善於把握事物的規律,而非是一定要當多大的官、有多大的舞臺,即使位高權重,也是以知曉事理立身的。要通古今,首要的是要認識自我,而認識自我,積極承受苦難是最佳途經。經歷過苦難之後,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自我。正如史鐵生所說,“生命本身就是一場苦難的輪迴 ”。迴避人生中的磨難只能帶來更多的苦難,並最終導致自己的失敗與落後。只有勇於承受苦難,並在苦難中蛻變成長,才能將人生的變奏曲唱出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