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何影視劇中的頭盔全是飛碟帽?

鄉村播報橙二狗


如果讓人們想象出一個標準的中國盔甲武士的形象,可能很多人會立刻聯想到老電視劇《三國演義》中一個個頂盔摜甲、威風凜凜的武將們,同時想當然的認為這些武將門所穿戴的盔甲的樣式就是三國時期的盔甲樣式。但是,雖然這部電視劇雖然在很多細節上都進行了仔細的考證,卻唯獨在武將門的盔甲上大玩了一把“穿越”,出現了不少根本不屬於東漢時期的盔甲式樣,甚至出現了日式鎧甲部件,比如那個廣為詬病的濃濃日式感覺的頭盔前立

當然,《三國演義》尚且算是略有“穿越”,某香港導演的一系列電影中,則乾脆就是堪稱魔幻了。這部導演非常著名的三部電影《見龍卸甲》、《錦衣衛》、《鴻門宴》,局中角色都戴上了外形酷似英國MK-2鋼盔的頭盔,而被網友們戲稱為“飛碟帽三部曲”(現在還要再加上一部《天降雄師》)。其中特別《見龍卸甲》中,蜀漢方頭戴英式鋼盔,曹魏方頭戴德式鋼盔,引得很多軍迷高呼:“這不是三國!這是阿拉曼!”

從冷兵器歷史研究角度,這類影片可能會讓有些人誤會,彷彿不論是秦末、三國還是明代,中國頭盔都是飛碟帽形的。那麼,為了整本溯源,本文將主要講講真實歷史上的中國頭盔,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隨著戰爭的擴大和生產力的發展,加強戰士頭部這一重要部位的防護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而為了防護頭部,各種各樣的“頭盔”出現了。華夏先民早在商代就已經開始用青銅頭盔來武裝戰士了,這種頭盔在安陽殷墟大量出土,因其與漢字中“胄”字十分相似的外形,甚至可以推測漢字中的“胄”字可能就是為了描述這種青銅頭盔而出現的。

商代時的青銅胄由整體鑄造形成,可能是因為其佩戴者的身份不一般的關係,這些商代的青銅胄上往往都有精緻的饕餮紋。進入西周時期後,青銅胄開始出現為了追求大量生產而儘量簡便的傾向,複雜的紋飾逐漸減少,其形制也越發朝著貼合頭形的實用化方向發展,彷彿一個“適合扣在人腦袋上的大碗”一般。

總之,不論是商代的“饕餮紋銅胄”,還是清代的“避雷針”,中國的頭盔發展歷經了從青銅到鋼鐵、從甲片編綴到一體式缽胄的發展。但是這樣的紛繁變化在很多影視作品中並沒能很好的體現,其根本原因就是一些導演對於歷史道具考據程度的漠視態度。而這可能才是中國影視的最大悲哀。

喜歡更多野文雜史的朋友請關注我 謝謝


鄉村播報橙二狗


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對,影視劇裡當然不全是飛碟帽,飛碟帽其實是李仁港導演的一個標配,而你配圖中錦衣衛的這個帽子,又不是飛碟帽,而是明朝從元朝繼承來的寬簷帽。

比較典型的不著調,圖中的《天將雄獅》和《見龍卸甲》是比較突出的,前者其實從劇情到人物,再到歷史背景,純粹是為了一帶一路獻禮的,道具一無是處也不奇怪。

後者則主要是導演本人的惡趣味吧。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古代的“胄”,後來的“兜”,其實只有商周時期流行一體澆鑄成型,而之後的2000年裡,多數為鐵片瓣疊壓,以鉚釘攢釘的方式。

直白地說,多數是用鐵片拼出來的。

這種製作方法,形態各異,既有《赤壁》中的樣式,也有《敦煌》中的樣式,三國漢式鎧甲,大家可以看下電視劇《三國機密》,裡面比較講究復原,而明朝服飾,電視劇《女醫明妃傳》則比較考究。

至於清朝的避雷針,其實是明朝盔甲的演化,甚至照抄。

不過如果你看了上面的這些講究的實物,或者去博物館看實物,就會發現,這些甲冑,往往是扎甲形態(清朝棉甲、布面甲另論),也就是大批甲片疊壓編綴而成,這樣的製作方式,你讓“道具”怎麼複製?

對於他們而言,最省事兒、省錢的方法就是用樹脂一體成型,然後再上色、做舊,難道幾千片甲片一片片給你穿起來編上繩結?

飛碟帽,乃至於上面成龍的頭盔,都很簡單,放在模具裡,一壓成型,後面塗上色就能糊弄你了。

說到底,這是一個成本問題,不要說香港導演,內地導演現在常拍的電視劇、網劇,裡面的奇葩鎧甲就少嗎?各個都和網遊裡的裝備似的,花枝招展,毫無實用價值,連一點金屬的質感都沒有。

當然,你也不能真用真的,要是完整鐵甲,起碼得30-50斤的重量,你讓那些小花小草的穿上,別說演戲,站著都費勁。

可以說,這種結果是整個行業循環的不敬業造成的,遠的不用學,看看日本人怎麼拍嚴肅歷史劇,怎麼對待道具,就能活成人了。


劉三解


飛碟帽?我看就是越南人民軍的鋼盔的翻版,難道各個劇組都有熟人,都能借到越軍的頭盔,稍稍刷刷漆,由綠變成五彩色,一員名將頭上一戴,那個炫。


現在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其中有很多描寫古時武將風采的。這些武將風采的裝束真可與抗日神劇媲美,且難分高低。


(這兩張圖片的頭盔很像吧)

先不說這些影視劇的內容如何,也暫不提演的是那位大將的光輝,我們映入眼簾的往往都先是那炫酷的服裝,服裝往往是漆皮加的確良,身上怪獸林立,兵器自是超出十八般,全部是特殊裝備,這些也就罷了,看那頭盔,典型的越南人民軍頭盔的的翻版,難道所有國家的頭盔都改進錯了,越南人民軍的飛碟頭盔才真是時尚引領者?

返回來,我們再來分析,就算不是模仿越南人民軍的頭盔,那明明在古代起著重要作用的頭盔,可是要包裹著整個頭顱,基本只留個眼睛、嘴巴在外邊,其他部位都在厚重的鐵皮下躲避著。

為何又要改進成飛碟帽?


我認為還是為了個別演員的形象問題,你說一部古裝劇,還不知上映後票房如何?好不容易請到的一些大牌明星加入助陣,你導演在弄點全裹,就算不全裹的頭盔那麼一戴,整個巨星就剩下小半張臉了,那可是不得了啊,那萬一影響了巨星的風采豈不是巨大損失,就算不說巨星,觀眾萬一看小半張臉認不出來那位巨星,以欺騙消費者為由申請退票,那可是慘了。

所以,綜合各種因素,飛碟帽好,即遮擋了一禿的頭頂,還露出了全臉,完美。


冰雹藍天


飛碟型制頭盔最早出現在小亞細亞,西亞,南俄地區~在公元前600-200年就已經裝備在某些西徐亞,希臘,馬其頓和某些遊牧民的戰士的頭上了~





之後的本都,帕提亞,薩爾馬提亞也先後裝備了這一類型頭盔



絲綢之路我國也有



我國從兩漢時期就有過這種頭盔。

多為後勤兵種,弓箭手裝備。

騎兵是不會帶的。。尤其是北方軍隊更不會帶。

兜風,跑得快了。帽子不要太礙事。

但是飛碟型的涼帽,草帽我們是有很多很多的。。


皮尺之王


夜宴中帶面具的武士看著很不爽,孤陋寡聞了,以前就知道蘭陵王和狄青是因為容貌秀氣沒有殺氣才戴面具,那麼既然戴面具的特別提出來,那基本可以說明不戴面具才是主流。不知道有麼有這方面的達人解釋下。國外的電影天國王朝,亞歷山大大帝,角鬥士之類的盔甲服裝都很考究,中國的電影感覺導演自己不懂還不去諮詢,弄一堆亂七八糟的奇奇怪怪的看著都煩


像風一樣自由25903472


有些導演一類是無知,另一類是缺乏文化自信模仿西方武士裝飾,總之現在這類導演都是瞎扯淡!





臥雲齋主


演員佩戴方便,可以讓很多明星露臉,賣顏值,提高收視率。


鐵血戰盟視頻


中國古代頭盔自宋朝以後確實一度盛行你所謂的飛碟盔,尤其是元代,明代,大量實物,繪畫,文獻對此有記載。清朝盔甲影視劇中大量體現。相對比較真實。日式盔甲其實是對唐代盔甲的模仿和誇張,不過貌似我國盔甲是沒有面甲的。秦漢時期的盔甲影視劇反應比較真的我覺得是漢武大帝這個電視劇。春秋戰國的盔甲麼,甲就是基本的甲片編織。頭盔就是簡單實用的深半球形,後部略長。


往事如風餘生若雨


因為我們的文化多講究意境,很多東西都是意思到了就好了,沒那麼嚴謹。西方人比較嚴謹,他們的文化造成了他們的科學態度和做事方式。這也是西方人優於我們的地方。東方人都活在幻想和意境中。


所羅門嘉文


1.這是最主要的原因:道具倉庫裡就這貨多,將就用,節約經費。做新的樣式的頭盔多麻煩,還費錢。

2.導演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樣式的頭盔,人家畢竟不是學歷史或考古的,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差點。何況絕大多數觀眾也可能跟導演一樣。特別是負責審查的那幾個哥們,傻傻的分不清,容易糊弄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