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鍾祥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李金海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參加鍾祥市人民醫院5.12國際護士節時的心理感受!在會場,有幸聆聽到重症醫學科主任李金海的講話,在李金海的講敘中,讓我看到了一個醫生如此心酸卻又讓人如此感動流淚的行醫故事。他用無私大愛詮釋了生命之大美,用純樸的行動點亮了生命的希望。再此,向各位分享一位基層ICU醫生22年的從醫歷程。

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一鍾祥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李金海

值此5.12國際護士節之際,回顧從醫22年的經歷,從心血管內科到急診再到重症,我的思緒竟然是片段化的,但一條主線卻是貫穿始終,那就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也是上大學時我父母對我的囑託與期望。

出生於農民家庭的我,面對人生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選擇時,陰差陽錯的選擇了學醫,很慶幸那時候上學還有助學金和生活補助,讓我能夠完成學業,經過醫學院5年如飢似渴地學習和知識積累後進入鍾祥人民醫院,成為一名內科醫生,那是1996年9月。時光荏苒,22年如白駒過隙,衣帶漸寬兩鬢微霜,記憶中只有那些令我難忘的點點滴滴。

轉科期間,連續工作30小時後重感冒合併高熱在集體宿舍臥床兩天,回到病房時沒有期待中的噓寒問暖而是上級醫師的訓斥:身體這麼差怎麼當醫生,委屈中明白了作為醫生身體不是自己的,而是病人和工作的。

工作的前五年,4個除夕和一個大年初一在醫院值班,闔家團聚的年夜飯桌上少一雙筷子讓我的家人明白了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性,醫生太多的時間是不屬於家庭的。

寒冬的早晨,整夜高燒的女兒在我懷抱裡用她滾燙的額頭抵著我的面頰求爸爸多陪她一會,而作為當醫生的父親卻無法滿足這個小小的願望,5歲的她已經明白了她爸爸其實也屬於其他生病的人。

記得在急診科時,因為搶救病人的意外拖延無法按時下班赴約會而導致戀人在炎炎夏日裡苦等了近三個小時,從此我們約會再無不見不散這個詞,時至今日,當初的戀人成為夫人,我們仍然堅守約定:約會只等5分鐘!幾十年的生活經歷讓她明白了不要相信醫生對於時間的承諾。

80歲的老人,心衰肺水腫,病情危重,入住心內科,她的老伴是一位老戰士,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參加過三大戰役,一生戎馬,何曾畏懼,槍林彈雨沒有擊倒他,可是當他相濡以沫的老伴病重在床時他卻無法承受!我充當監護儀徹夜守護在床邊一直到東方露出魚肚白,病人轉危為安!痊癒出院。後來老戰士以他特有的方式回來了,他披掛著滿身的軍功章,手捧大愛無疆的額匾,說感謝你們!說完面向我們深情鞠躬,那些軍功章是他戎馬生涯的回憶與榮耀,是一個軍人的至高榮譽,他是在用一生最為珍惜的來感謝我們,那一刻,滿走廊的病人及家屬熱烈的掌聲讓我明白了醫生這個職業的光榮和價值。

他是一個農民工,27歲,從四川來到鍾祥,工作中從6樓的腳手架上摔了下來,重度顱腦損傷、腦疝、DIC,生命垂危,緊急轉入ICU,哥哥穿著工地上的服裝,渾身泥巴,他即沒有哭天喊地,也沒有驚慌失措,可是他那微微顫抖的身體分明在訴說,悲痛已經把他給吞噬,我們讓哥哥進來探視,他走的那麼小心,生怕弄出聲響,讓他坐下來,他既然拒絕了,只是說了一句,我衣服髒,兩個小時後,病情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程度,弟弟心跳驟停,搶救一直在繼續,當我們再次來到門前告訴他,去送弟弟最後一程吧,他緊握雙手默默注視著弟弟,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謝謝大夫!這是他唯一的話語,他衝著我們深鞠一躬,轉身離去,當運送屍體的車子經過監護室的門口,門被緩緩打開時,我看到了走廊裡他那癱倒的身軀,就在那一刻,在我心裡,與這位哥哥同聲一哭,為我們做到的,為我們做不到的,在ICU面對生死,我們見多了人世間的別離,更明白了知識、學歷、背景並不能代表素質,那些平凡的人,在生死一線所展現出來的尊嚴,是閃爍在星空中的光芒,照亮的卻是我們砥礪前行的路。生命難道只是心跳、呼吸、血壓嗎?是各種指標都正常嗎?不,生命是理解與寬容,是愛還有同情。

回首22年的從醫之路,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但是感恩之情牢記我心。

我感恩,是許許多多的師長們無私地傳授知識,更教我做人的道理,他們虛懷若谷、嚴謹求實的作風影響著我,引導我在求知的路上少走彎路。

我感恩,是重症醫學科的醫生護士對我的支持和寬容,令我有工作的動力和熱情,可以從容的面對各種挑戰和壓力,也使重症醫學科成為一個團結的、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集體,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為了醫院的榮譽和病人的利益衝鋒在前。

我更應當感恩,是患者和家屬對我的信任,正是這種信任和鼓勵鞭策著我克服困難、勇於承擔,為患者和他們的家庭排憂解難,看到我們的病人重獲健康之軀走出鍾祥人民醫院去生活、工作,心中那份喜悅是無以倫比的!

20餘年風雨兼程,我無怨無悔,能成為鍾祥人民醫院一員我無比驕傲,因為我可以自豪的告慰我的父母,我實現了當年對他們的承諾,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