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逆行手記|ICU裡的緊急救治

逆行手記|ICU裡的緊急救治

鍾祥市,被譽為鍾祥版“小湯山醫院”的鐘祥同仁醫院ICU病房。一大早,內蒙古醫療隊的醫生朱淑芬便來到這裡,經過防護程序,進到病區裡。

ICU病房從來不缺危重患者的呻吟,滴滴答答的機器聲。但這個新改造的傳染病重症監護病房卻很安靜,人們可以聽到醫護人員窸窸窣窣的腳步聲音,患者和醫護人員輕聲交流的聲音,偶爾傳來的呼吸機報警發出的滴滴聲……

逆行手记|ICU里的紧急救治

“醫生!”聽到喊聲,朱淑芬快步走了過去,其他幾名醫生也趕了過來。

一名54歲危重女患者呼吸困難明顯加重,高流量吸氧下,血氧飽和度仍然難以維持在90%。

“醫生,有辦法嗎?”“醫生,求求你救救她!”女患者的愛人就在旁邊的病床吸著氧,眼巴巴地看著,時不時地摘下吸氧面罩,急切地詢問醫護人員有沒有辦法。

逆行手记|ICU里的紧急救治

“您放心,有我們在,不會有問題。”一邊安撫著女患者的老伴,幾名重症專家一邊低聲地討論著,達成共識後,立即決定給患者戴上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

平常很輕鬆的操作,在穿著笨重的防護服,戴著兩三層手套時,就有些“笨拙”了。

朱淑芬儘管有些著急,但是雙手仍然在十分穩定地操作著儀器,和幾名醫生一起,快速地連接好呼吸機管路,為患者帶好頭戴,並觀察著患者的狀態……

逆行手记|ICU里的紧急救治

女患者本來就呼吸困難,再加上看到這麼多醫生圍在床邊,情緒非常緊張,兩手時不時抓住面罩,呼吸更加急促,開始出現人機對抗的情況。患者的這種情況,朱淑芬當年在抗擊“非典”的時候曾經遇到過,因此,她知道該怎麼做。

她一邊調試著呼吸機的參數,一邊快速地說著:“服藥!”一邊緩和了聲音,告訴患者:“我是內蒙古來的重症科專家,你的情況非常正常,你不要緊張。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做,一會兒就好了……”

逆行手记|ICU里的紧急救治

新冠肺炎會讓很多危重患者失去了大聲說話和清晰表達的能力,需要重症專業的醫護人員通過自己的經驗,結合監測、機器等去判斷患者的病情,所以一個好的ICU醫生要學會“讀心術”。

逆行手记|ICU里的紧急救治

朱淑芬一面告訴女患者適應呼吸機的方法,一面緊緊地握著患者的手,讓她感受到溫度和力量,並堅定地告訴她這是個過程,配合呼吸機治療一定能好!

“一定能好!”這句話發揮了重要作用。多年的臨床證明,對於一名病人來說,醫生給她一個“一定能好”的信念,比什麼都重要。女患者聽懂了,也從她護目鏡後的眼神裡讀懂了。

逆行手记|ICU里的紧急救治

漸漸地女患者不再恐懼,身體開始放鬆,手也鬆開了呼吸面罩。同時,她還微微用力地握了握朱淑芬的手,表示她會聽從醫生的安排。

呼吸機的報警聲漸漸消失了,患者的血氧漸漸上升,口唇也從紫紺變得紅潤。旁邊,女患者的愛人不停地感謝著幾名醫生。

病人安靜了下來,治療繼續進行著。病房裡的其他病人,看到這一幕,也都放下心來,向幾名醫生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對女患者的救治產生了“信任”示範效應,此後,病房裡的其他患者,都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和醫護人員的交流也多了起來。

逆行手记|ICU里的紧急救治

這樣的場面,朱淑芬和她的隊友已經經歷了多次。每經歷一次,信心就會增強許多,她們的自信,傳遞給患者,也給他們帶來了治癒的希望。希望產生的力量,加快了患者痊癒的進程。看到這些,朱淑芬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感。

朱淑芬剛分配到鍾祥同仁醫院的時候,醫院剛剛啟用,已經收治了大量確診病患。但是傳染病病房設計存在問題,醫治流程還不夠完善,醫療設施也不夠完備。她積極配合著院方面,從感染監控抓起,進而過渡到病房防感染的細節設計,從而切斷了傳播途徑;朱淑芬還會指導當地醫護人員熟練穿脫防護服……

逆行手记|ICU里的紧急救治

隨後,她作為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主任醫師,首當其衝地第一批“全副武裝”進入了重症病區。從此,晨光裡的公交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與患者的親密接觸,成了她“戰時”的工作狀態。

目前,這名患者和她的老伴已經治癒出院。出院時,這對老夫妻還在尋找朱淑芬的身影。可是,他們又如何能夠找到,他們看到的只是制式相同的防護服,感受到的是防護服裡那顆醫者的心。

此時,朱淑芬已經被調到了鍾祥市人民醫院重症科,這位和醫療隊一起出徵荊門的傳染病專家,又開始了一場新的抗疫“戰鬥”。(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劉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