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何唐朝李治要頂住天下人的壓力娶武則天?


武則天能成長為一代女皇,她身後的男人李治功不可沒。比如說黜廢中宮立武氏為後,“寬仁孝友”的李治為什麼會那麼堅持、堅決、堅定呢?

有人說因為李治愛媚娘啊!呵呵,這算一個原因吧。李治肯定是喜歡武氏的,否則怎麼會“於寺見之,復召入宮,拜昭儀。“而且,在皇后王氏、良娣蕭氏與武氏爭寵時,李治也是維護武氏的。

然而,能讓李治衝破重重阻力決心改立皇后,絕不應該只因為“愛”這麼簡單。事情發生在李治繼位的第六年,李治提出,結婚多年了皇后都沒孩子,武氏賢惠又生了兒子,我覺得更適合當皇后。理由很充分,語氣很婉轉,因為李治做不了主,需要和人商量。

28歲的帝國皇帝連自己的事情都不能做主,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然而這就是李治當時面臨的政治局面。他還清楚記得貞觀十七年兩儀殿中的情景。剛經歷了太子承乾謀逆事件的太宗無比痛心,甚至拔出佩刀想要自殺,是長孫無忌無忌、褚遂良等攔了下來。無忌便問太宗想立何人為太子,太宗說晉王李治。無忌答應了。”汝舅許汝,宜拜謝”這句話對李治來說言猶在耳。但是,如今李治已經是皇帝了,事事還要與這些老臣們商量,他們不同意就行不通。



長孫無忌、褚遂良已經從李治的保護傘變成了頭上的緊箍咒。果然,李治黜廢中宮的提議招致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的強烈反對。褚遂良甚至“致笏於殿陛”“解巾叩頭流血。”這麼過激的行為是不給李治留一點情面啊!

李治又矮下身子求助無忌,“密遣使賜無忌金銀寶器各一車、綾錦十車,以悅其意。”除了用金錢財物討好外還找人當說客。結果,無忌就是不同意,還把說情的人罵了回去。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對李治來說就不是換媳婦這麼簡單了,是誰說了算的問題,是顧命大臣大還是我帝國皇帝大!這時禮部尚書許敬宗等人看清了形勢,堅決支持立武氏為後。最終,李治取得了勝利。之後,他立刻提拔了該事件中的贊成者,褚遂良被貶官通州。其實,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



僅過了四年,許敬宗就查出上報“監察御史李巢與無忌交通謀反”。李治聽了是什麼態度呢?很痛心很痛心,但是"帝竟不親問無忌謀反所由,惟聽敬宗誣構之說”,也就是說李治始終沒有給無忌申訴的機會,最後“遂去其官爵,流黔州,仍遣使發次州府兵援送至流所。其子秘書監、駙馬都尉衝等併除名,流於嶺外”,並且很快“逼令自縊而死”。褚遂良也被許敬宗說成“通謀”“遣使殺之”。這才是黜廢中宮立武氏為後的最終結果。

儘管史書中說,是武氏因為立後的事情對長孫無忌懷恨在心才和許敬宗“構陷”無忌,但是,真得是這樣嗎?

《舊唐書》中許敬宗有一段話“無忌與先朝謀取天,眾人服其智,作宰相三十年,百姓畏其威,可謂威能服物,智能動眾”可怕啊,長孫無忌的威望和號召力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怎麼可能再留著呢?這恐怕才是真正的原因,立後之爭只是個開始,或許也是李治給長孫無忌最後的機會。但是誰又能正真瞭解龍袍下面那深不可測的帝心呢。

最近在看唐史相關書籍,慷慨良多,不得善終的功臣良將太多了,唏噓。


俳語雜說


說到武則天,想必大家對她都有所瞭解,畢竟她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女性當上皇帝在男權社會中是十分罕見的。武則天能登上帝位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李治。可以說沒有李治,就沒有武則天。那麼,武則天作為李世民的妃子,為什麼李治要娶武則天?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治喜愛武則天,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從唐太宗時期說起,武則天在十四歲時被李世民召入宮中,但武則天並未得到李世民的寵愛,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高。轉機出現在那李世民病重期間,李治作為太子自然是陪在李世民旁邊,而武則天也在李世民旁邊服侍。兩個人當時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年齡相仿的他們肯定比其他人更聊的來,這樣慢慢的兩個人就產生了感情,不過兩人關係出於倫理是不合規矩的。李世民駕崩後,武則天依例與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長安感業寺為尼,而李治在為祭奠李世民週年忌日而入感業寺進香時,又與武則天相遇。這可把兩個人激動的,相擁而泣,互道相思之情。此時已經沒有了李世民的阻礙,李治當然樂意迎娶自己心愛的女人。況且後宮裡面王皇后與蕭淑妃爭寵把他頭都搞大了,李治對她們也沒有感情,因為都是政治婚姻,而武則天是他心愛之人,所以一定要迎娶武則天。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藉此打壓長孫無忌等老舊勢力。長孫無忌作為李世民的託命大臣,權勢十分大,李治也受他擺佈。李治心裡自然是不滿,想要找機會打壓長孫無忌猖獗的氣焰,而迎娶武則天恰是一個好機會,因為長孫無忌肯定會以不符合倫理而理由而否決。李治堅持娶武則天,可以給長孫無忌透露出了個信號,就是李治他自己所做的決定不允許別人干涉。

要是李治知道自己一直想娶的武則天,後來會把唐王朝搞個天翻地覆,不知道他還會不會娶她。


歷史百家爭鳴


我覺得李治娶武則天壓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畢竟唐朝是非常開放的朝代。唐朝的時候,科舉制度剛剛實行,傳統的儒家思想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門閥在政治中影響巨大。這是與後面的朝代不一樣的。比如明朝的萬曆皇帝要立自己心愛的妃子為皇后,大臣不願意;他要立自己喜歡的兒子為太子,大臣還是死活不願意。

唐朝的時候社會是非常開放的,男女之間交往也相對隨意一些。同時,唐朝受北方遊牧婚俗的影響,女性以制夫為夫德,以能妒為女工,畏妻成為了一種風氣。在唐代,即使皇帝也有很多是懼內的,比如唐高宗怕武則天,唐中宗怕韋氏。即使楊貴妃這樣賢惠,也經常會妒忌別人。特別是唐朝的公主更加不拘禮法,驕橫潑悍,很多名門世家都不敢娶公主為妻。

很多貴族婦女將改嫁視為常事,民間百姓再嫁也非常普遍。甚至男女之間婚姻連輩分的限制都能夠打破。除了李治娶庶母武則天,唐玄宗娶兒媳楊玉環以外,還有很多事例。比如高祖兩女桂陽、安平公主分佈嫁於楊師道、楊思敬叔侄;中宗娶趙氏,而趙氏之母是高祖安樂公主,即中宗娶父之中表姊妹等等。皇族婚嫁是不倫輩分,並且社會上不同輩分的人結婚屢禁不止。


歷史是什麼


長孫皇后

每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位非常有遠見的女人。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李治的母親長孫皇后是一個非常有政治遠見的人,她作為李世民的賢內助,幫助李世民做過很多正確的決策。唐太宗年輕氣盛受不了魏徵在朝堂之上駁回他的面子,有時候急火攻心甚至產生了想要殺掉魏徵的念頭。正是在長孫皇后的規勸之下,唐太宗才抹殺了這個念頭,逐步接受魏徵的犀利風格的建議。縱觀整個封建時代後宮很少出現這樣一個風華絕代而且頭腦清晰的女性。

一旦母親強勢孩子就很容易養成依賴的性格,這無可厚非。武則天對於唐高宗來講就是那個能夠取代長孫皇后的人。由於對武則天的信任和依賴,朝中的大全開始慢慢的轉移到了她的手中,高宗逐漸被架空。唐高宗在位時期,完全可以廢后,但由於依賴和懦弱,他一直在權衡得失,錯失了除掉武則天的最好機會。李唐江山江山拱手送人。

唐高宗李治晚期在權力被架空之後,一度有廢后的念頭,曾找到上官儀起草廢武后詔書。武則天當時的爪牙已經可以遍佈整個宮廷,她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就去找了皇帝,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唐高宗把所有廢除皇后的責任全都推給上官儀。本來只是負責起草詔書的上官儀成了整個事件中最大的犧牲品。結局異常悲慘,被武則天滿門抄斬,只留下婦孺進宮為奴。從此以後,朝堂之上再也沒有人提過廢后這件事情。

武則天身為女性,政治敏感程度和管理國家能力不輸任何一位皇帝。武則天上位之後,並沒有將唐高宗時期的所有政權推翻重組。只是將反對的聲音壓下去,保證了權利的順利交接,控制了整個國家政權。


四十五度歷史


筆者覺得,李治娶武則天可能沒有壓力,或者說並沒有來自倫理上的壓力。而壓力僅僅是來自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的反對,而這一反對的理由關於倫理方面並不在重要之列。

因為,我們理解到的家庭倫理(鄙視兒子娶老子的妾)其實是在宋朝程朱理學形成以後的一種觀念。

唐朝的社會風氣本質上是承襲了南北朝的倫理和習俗的,不論是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兄弟相殘,還是李治娶武則天以及後來武則天稱帝后物色面首,都是南北朝的歷史習慣的延續。

南北朝時期皇權易代中發生的兄弟相殺、父子相殘實在是平常不過,宮廷內外,飲食男女,集體淫亂乃至到母子之間、兄妹之間都存在。

從南北朝形成的關隴集團的統治力量一直然延續到唐朝,你說他能改變多少。幸虧,武則天起用寒族,進一步完善科舉,才把關隴集團打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