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让理解“巨头正在将互联网变成一个'伪市场'”?

米斯特库


互联网将世界一分为二,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之中,智能企业的典型特征是“将大众创造出售给大众”。譬如,你通过微信与朋友聊天,你即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你使用谷歌搜索,你的每次搜索选择都促使谷歌更加“聪明”的原因;你使用YouTube,你即是视频的提供者,又是视频的收看者;……


如果没有你(消费者),微信、谷歌、YouTube等企业将毫无竞争力可言。在虚拟世界,消费者替代员工成为创新的主体,成为竞争力之源。这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方式,使智能企业具有零就业承载、零成本的特征。谷歌、百度、腾讯、阿里等智能企业核心业务单元的净利润率都能轻松超过50%,这在实体领域是不可想象的。

1、免费共享把互联网内生市场定义为零,是伪市场

互联网是一块全新大陆,免费共享等于是所有资源共享的狩猎采集阶段——原始社会公社。这个阶段发展的结果必然产生寡头垄断时代(奴隶社会)。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1、几乎所有创新者创新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创新本身,而是谋求被BAT收购(成为依附者)。2、资本和创新者一样,开始不在关注消费者,而是较劲脑筋思考如何获得BAT的青睐,一旦被AT选择,就等于上了岸。成功开始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AT决定。3、舆论探讨的话题不是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是未来是阿里赢,还是腾讯赢!4、消费者和商户被“补贴”教化的只知道贪图眼前的小便宜——群体苟且。5、免费共享机制把互联网内生的价值定义为零,人为的缩小了互联网市场的规模,使互联网在夹缝中越走越窄,使互联网创业的失败率越来越高。

整体而言,免费共享、吃大锅饭和原始社会公社本质都一样,都是把市场定义为零——伪市场,真垄断。

如上图,参考人类世界实体社会发展规律,我们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对应奴隶社会。在每个奴隶眼中,只有King Ma和King Ma,而从不思考自己需要什么,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奴隶眼中,垄断是天经地义的,未来要么是A,要么就是T。一群奴隶拥护A,一群奴隶拥护T。这种争论让我们与未来失之交臂。

2、消费者需要的未来,公共网络,知识付费,商业民主

1)、股权共享的公共网络=分田到户;

在公共网络之内,以下3种信任关系可以自由对接:

I、雇佣关系,员工找到企业;

II、产业链关系,下游找到上游;

III、同事关系,互信之间相互自由沟通;

员工可以以劳动授信自己的单位(中国制造),每名劳动者给自己单位授信10万,总量会超过80万亿,可以永续解决中国制造融资难、分销难的问题;可以给每个劳动者获得普享的退休金保障。关键:创造一个新记账单位,AIC。AIC等于公共网络债=劳动者的免费获得的提货权=可以授予中国制造(劳动者单位)的基础信誉=公共网络未来提供的分销与金融服务价值。AIC每年相对法币升值10%,等于内置10%的存款利息,高收益会吸引全球法币购买AIC,从而渐进的收走美元的结算权。

AIC会使互联网内生Super Market,从全国角度看,仅利息开支一项就可以每年为中国制造节省7万亿开支。同理,分销和财务等成本,同样会节省7万亿以上。这个价值已经是现在整个互联网创造价值之和的几十倍。

2)、知识付费

以AIC为知识付费,每人每年消费3000元知识与技术,就可以开创一个4.2万亿规模(国内)的知识付费市场。可以吸引所有高校教师录播和直播课堂授课内容,可以吸引所有企业录播自己的技术工艺,可以吸引所有工程师共享其最新研究成果.....可以有充足的资金创生全息软硬件设备,使立体现场像平面视频一样被自由传输——全球通。

3)、商业民主

股权共享的公共网络,同股同权。

消费者可以通过投票更换运维方(小股东)。

消费者对产品与服务的评价直接决定相关工作者的奖金。

消费者,每个人投资1000AIC劳动(玩),总量1.4万亿AIC,政府投资1.4万亿是国家战略,而消费者每人投资1000AIC的劳动则是玩,玩比战略更加有效,因为权利掌握在最微小的单元,公共网络可以让14亿消费者同步表达自己所需——效率极限。

4)、智能社会

公共网络内,AIC不可提现,全程交易可追溯。

企业融资成本为零,所有创新方向同样融资成本为零,因此,金融智能化。

在金融智能化的基础上,税收只需一个插件,税收因此实现智能化。金融和税收实现智能化,财务自然实现智能化。以上三者实现智能化,分销和采购实现智能化将只是时间的问题。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通过公共网络这台"智能机器"将可以直接指挥无人工厂生产、无人驾驶运输、无人仓储存储、无人零售分销.....所有领域劳动时间下降90%,人一生工作时间降至4年,和读本科的时间重合,你一辈子工作4年是一种权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智能化会解放所有中介!

如果工作4年就可以实现经济自由和时间自由,那么,谁还会贪恋那个位置呢?


回到起点,消费者要保护自己的远期利益,需要打破固有思维框架禁锢,真正直面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未来,和大家一起定义自己需要的未来。



相关作品,中信出版社出版《智能社会》,作者本人。

相关实践,云钱包,第1个公共网络试验,发起人本人。玩法:注册领股权,每天领股息(AIC),投资你认为自己需要的创新方向,足够多的人选择,3种信任关系就会打通,所有创新方向就会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现在的所有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高金波


当曾经的屠龙少年长出龙鳞,还会有新的少年手持宝刀出现吗?

曾经的屠龙少年,也慢慢长出了龙鳞。说到如今的互联网巨头,这句话便不自觉地从舌尖滑出。

像阿里、腾讯,甚至后来的滴滴等一众互联网公司,最初都是以行业颠覆者的姿态出现的,它们冲击的是当时僵化落后的经济体制,因此人们对它们的出现热情拥抱大声欢呼。可是,随着它们一点点壮大,我们生活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闪现着它们的身影,而且还不时爆出隐私泄露、杀熟等“丑闻”,我们开始不满,甚至有一些恐惧。 互联网正在被巨头们变成“伪市场”。

我们本以为开放的互联网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消费者与厂家之间的透明,是的,它们曾经出现过,但更像是昙花一现。在激烈的竞争中,胜者为王,拥有一切,败者为寇,失去所有。于是,在血战中摇摇晃晃站起来的互联网巨头越来越庞大。而规模和流量对于互联网企业又极其重要,它们除了不断壮大,别无选择。科技巨头们借助资本和互联网的触角,赢家通吃,甚至可以将潜在的竞争者扼杀在摇篮里。

我们不禁要问,当曾经的屠龙少年长出龙鳞,还会有新的少年手持宝刀出现吗?


盘和林数字经济观察


互联网的问题首先不在互联网,而是在整个经济中,“吸血效应”太过于明显,到了经济下行的今天,大家终于才意识过来。

比如我们常说一个省会,或者地区枢纽,在吸纳整个地区的资源的时候,带来的回馈比较少。比如北上广深之于全国、成都之于西南等等,都是网络了整个地区的人才、政策优势来助推发展的,因为咱们向来讲求“先富带后富”嘛。但是呢,这也造成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还推动了当地的房价、物价大涨,无形中增加了社会成本。

互联网的问题,也一样。

只不过,更抽象一点,是吸了太多基础设施的“血”,并没有得到反馈。比如淘宝,物流运输要走大马路,其体验的良好跟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是挂钩的,恰好中国也确实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给淘宝搭了顺风车;还比如,很多人恐怕不知道,很多淘宝店主至今为止一直都没有交过税的喔。还有一些微店店主以及各种挂着高科技牌子的新兴“个体户”,都有逃税漏税的嫌疑的。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科技产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其实是集一国之力,有计划地搞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经济确实不是那么市场。

另外就是,互联网本身很容易演变为极少数巨头之间的竞争,很多小厂商根本活不下去,这也是互联网被批评为“不市场”、“伪市场”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