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主炮一发炮弹打到陆地上的伤害范围是多少?

不喝可乐


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装备的是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的主炮。使用的弹种有91式穿甲弹、三式对空弹、高爆弹潘三种。按问题所述对陆攻击一般使用的是高爆弹。



大和号的一颗高爆弹重量1.36吨,装有约330公斤的高爆炸药。它能造成多大的伤害范围呢?

首先我们看下陆军重型榴弹炮的杀伤范围:

105毫米榴弹炮杀伤半径10-20米;

155毫米榴弹炮杀伤半径20-30米;

203毫米榴弹炮的杀伤半径30-60米;

这里的杀伤半径是绝对杀伤范围,即即便不被弹片击中,也会死于冲击波。


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装药量约7公斤左右,一颗大和号的460毫米高爆弹装药量是60公斤,相当于至少11发155毫米榴弹炮弹。足见其威力之恐怖!

美国的50倍径406毫米舰炮可以打出6米深直径20米的弹坑。所以个人认为大和号的一发高爆弹可以达到至少150米至200米的绝对杀伤范围,最远杀伤距离可能要近千米吧。


战略论


想要了解大和号战舰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淞沪会战的情况,在淞沪会战的时候,日军通过舰炮,飞机等武器对参战的中国军队造成了平均一天消耗一个师的战绩其中以舰炮的杀伤居多。

这还是一百多毫米的舰炮,而大和号的舰炮口径是多少呢?460毫米!炮口几乎都可以放一个成年人进去了!

在大和号战舰建造的时候,日本官方为了掩盖这么一艘史上第一战舰的建造也是煞费苦心,不仅谎报了棘手“姊妹舰”还在建造船坞上都加上了房顶四周放上了树木来遮人耳目,建造过程也是十分的“艰难”

终于到了建造好的时候,日本海军居然舍不得用了,让其他的小弟冲锋陷阵,大和号居然在后方压阵!

不过大和号毕竟是诞生在“皮厚巨炮”的年代,不像是现在的军舰那样“脆皮”,拥有着不逊与美国衣阿华级战列舰的装甲厚度与强度,甚至其防护能力比当时其他国家的战舰还要强悍一些!

至于其装备的巨炮,那简直就是大和级的明星装备,九门460毫米的巨炮简直就是在藐视当时的所有对手,可惜的是,大和号遇上了不按照常理出牌的“航母”虽然巨炮众多,但无论如何也够不到千百千米之外的航母,只能饮恨而终。

而这些460毫米的巨炮威力也是巨大的,可以在20000米的距离开外可以打穿560毫米厚的装甲钢,而同时期的美军战舰衣阿华级只能击穿460毫米厚的装甲!

拥有了这样威力的大和号如果像是淞沪会战那样对陆上目标攻击会是怎么样的呢?口径达到了460毫米的大和号使用的炮弹也是巨大的,其装药量就达到了三十多公斤!

而战争中,大多数敌人都不是被子弹杀死的,而是被大炮,可大炮也不是使用破片来杀伤敌人的,是使用的冲击波!装药量巨大的大和级主炮是每一个陆上目标的噩梦!

炮弹高度达到了将近两米的主炮在海上可能还要击中目标才能体现出他的作用,可是在陆上,冲击波就是他最大的杀伤能力,他的绝对杀伤面积达到了两个篮球场的面积,而杀伤效果就达到了将近一个足球场的面积!

被大和级这个主炮击中的所有陆上目标最后都只会有一个表现形式,那就是一个“大坑”!并且在一个足球场的面积能都能看见伤俘遍地!


娱乐吃瓜主


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上的主炮口径为460毫米,是二战时期口径最大的舰炮,而题目中问的是一发这样的炮弹打到陆地上时的伤害范围是多少,也就是杀伤半径,不过有关“大和级”战列舰主炮威力的相关资料没有找到,所以来看看威力与它接近的舰炮杀伤半径是一个怎样的情况,也就是“依阿华级”战列舰上406毫米口径的主炮,先来对比一下两者使用的弹药的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大和级”主炮弹药数据
▲“依阿华级”主炮弹药数据

穿甲弹(AP)这里不讨论,直接来看高爆弹(HE),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和级”使用的零式HE战斗部装药量为61.7千克,而“依阿华”使用的马克13/14型HE装药量为69.67千克,所以,虽然在口径上没有大和的主炮那么大,但是在弹药的威力上却是明显依阿华更胜一筹,那么依阿华406毫米主炮的威力有多大呢?看这个描述:

The Mk. 13 shell would create a crater 50 feet (15 m) wide and 20 feet (6 m) deep upon impact and detonation, and could defoliate trees 400 yards (360 m) from the point of impact.

把这句话简单翻译一下就是:MK.13型高爆弹(HE)能在地上炸出一个直径15米,深6米的弹坑,并且冲击波可以吹落360米外的树叶。▲16英寸(406毫米)炮弹

所以,如果是换成大和的460毫米主炮,对着地上来一发的话,炸出的坑应该也是差不多的大小,也就是直径15米,深度为6米,但如果是考虑对步兵的杀伤半径的话,对于大和使用的零式高爆弹威力有个这样的描述:

Common Type 0 HE was supplied with time fuzes for AA defense. 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19 says that this round had an effective radius of 74.4 yards (81 m) but this seems to be optimistic.

简单翻译一下:乐观估计,一发零式高爆弹的有效杀伤半径为81米。

因此,“大和级”战列舰主炮对着陆地撸一发的话,理论上可以在地面炸出一个6米深、15米宽的弹坑,以爆炸点为中心,半径81米的区域都是致死范围,当然这个致死范围并不是冲击波,而是破片,冲击波能量在空气中是很容易衰减的,69.67千克炸药爆炸,60米外的冲击波超压就只有1psi了,而这种强度的冲击波连苍蝇都震不死,可能勉强可以震碎玻璃吧,5psi强度的冲击波超压半径则是只有20米,这种压力可以使人重伤。


哨兵ZH


还真没看到过大和级采用的九四式460毫米舰炮对地设计效果的数据。其实整个旧日本海军在对采用大口径舰炮向岸上目标射击方面可以说是一脑子浆糊。唯一的“经典”战例是对瓜达卡纳尔岛亨德森机场的夜袭,栗田健男带着“金刚”号和“榛名”号两艘战列舰以及1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开过去一通狂射,回来号称亨德森机场一片火海,又是机库被炸,又是跑道被毁,两艘战列舰打了104发三式弹,“榛名”打了189发零式通常弹,然后还被美国人的岸炮反击,自己的三式弹耗尽,最后只能用穿甲弹接着打。

老美那边发现实际有不少零式弹因为引信设置问题,根本就没有引爆,实际破坏效果相当糟糕。理论上“金刚”14英寸舰炮零式通常弹的杀伤半径在250米左右,但这是对于空爆而言,因为引信设置问题,对地攻击是否能够在10米~15米高度引爆炮弹产生比较好的弹片散布范围,我个人严重存疑。

另外日本舰炮的零式通常弹装药量也不算多,大和级460毫米炮的零式通常弹装药量不过61.7千克。如果是开放区域引爆这么多爆炸物危险区域大约在500米。美军老式Mk.3型16毫米舰炮高爆弹装填26千克爆炸物,破片散步范围是187米,测试中最大破片散落距离是1149米。Mk.7型16英寸舰炮的Mk.13型榴弹装药量达到69千克,作战中曾打出15米直径、深6米的弹坑,在越南一炮打出270米范围的直升机降落区。考虑到大和级零式通常弹的装药较少,以Mk.13作为上限可大致轨迹其杀伤效果。


强武堂


虽然“大和”号战列舰没有像模像样的对地打击,没有榴弹的实爆参考。下图为萨马岛海战中在“基特昆湾”号上拍摄到的美国海军CVE-66“白平原”号遭受“大和”主炮打击的场景,虽然图片比较模糊,但是还是能看清460毫米炮弹在水中激起的巨大水柱,高度已经超过“白平原”的飞行甲板。而此次战役中“白平原”虽然没有被直接命中,但是460毫米穿甲弹入水后还是对“白平原”造成一定伤害。

“大和”号战列舰装备的是3座三联装94式460毫米主炮,这是世界上投入实用的最大口径的舰炮。该型舰炮主要配备3种炮弹,包括九一式穿甲弹、一式穿甲弹和三式通常弹(三式烧霰弹,可用于对空)。其中三式通常弹重量为1360公斤,装药量为63.5公斤,可以用于对敌机场及其他陆上设施实施打击,但实战中并没有实际战果(三式弹强装药会对炮膛有更大的磨损)。

既然94式舰炮没有过对地实战记录,这样我们就用其他炮弹的破坏效果来对比一下这种巨型舰炮的效果。下图1中305毫米炮弹所形成的的弹坑就已经达到直径6米,而406毫米舰炮则更进一步上升到10米以上,深度也达到4米。而460毫米炮弹,也就是图3所示意的,他的弹坑直径达到惊人的19.5米,深度达到7.8米,就像图上画的那样可以埋恐龙了。460毫米炮弹对地打击效果远远高于406毫米炮弹,从杀伤效果上来讲152毫米炮弹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可以对正面43米内的无防护步兵(立姿)构成有效杀伤,面积达到950平方米。而406毫米炮弹对无防护人员波及恐怕不会低于100米,面积可能要上1万平方米。如果上升到460毫米炮弹,可能面积还要上升到2万平方米以上。

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衣阿华”级战列舰MK7型406毫米舰炮多次参加实战,下图为1986年的“新泽西”号战列舰,该舰在1983年年底和1984年年初对集结在黎巴嫩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部队,下图2为当时实际效果,十层高的楼房被几乎完全摧毁。

还有1991年海湾战争,“维斯康星”和“密苏里”号参战,下图就是406毫米炮弹爆炸瞬间捕捉到的场景,摧毁数层楼房轻而易举。而实际460毫米炮弹造成的伤害比这个应该还要大很多。


雏菊西瓜Peterpan


了解大和号上面的火炮,就得先了解一下大和号战舰。

大和号是日本海军的一面旗帜,当时号称“世界第一战舰”。

大和号战舰的诞生过程非常曲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的各大列强分别签署了华盛顿裁军条约和伦敦裁军条约。由于受到条约的限制,日本海军一直感觉被压制。 在裁军条约生效期内,日本建造的最大的战列舰——长门级战列舰,排水量不到四万吨,显然不能适应日本海军的需要。

后来,日本和英美等国的关系逐渐恶化,加上1937年伦敦裁军条约的到期,日本海军终于可以放手去建造自己梦寐以求的巨型战列舰了。

日本希望这艘战舰能够担当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所以以自己民族命名了这艘战舰,叫做“大和号”。

大和号战列舰从动工到结束,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 为了防止欧美列强通过建造预算计算出战列舰的吨位和大小,日本政府在建造大和号之前甚至故意列出了并不存在的3艘驱逐舰和2艘潜水艇和预算,用以掩盖大和号的实际预算。而事实上大和号一艘战舰的全部预算是1亿1千万日元,远超同时代的所有日本战舰,在世界上也是顶级水平。

日本人在建造大和号时,为了保密可谓煞费苦心,他们把大和号的船坞上面加上屋顶,这样还觉得心里不踏实,最后还在四周用树叶遮挡起来。

可是历史跟日本人开了个玩笑,当大和号肩负着日本的重托降临到这世界上的时候,却发现战列舰这个庞然大物在航母前面显得那么滑稽可笑,在浩瀚的海洋上竟然没有了用武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战列舰向航空母舰过渡的重要时期,大和号下水的四年间,没有一点显赫的战绩,纯粹成了聋子的耳朵——无用。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主炮为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3联装主炮塔三座,两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后甲板。 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60毫米。

仅仅炮身就重达165吨,加上其他配置装备,一座炮塔内三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加上炮塔装甲(790吨)和弹药的重量,单座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总重为2,774吨(有些资料称大和炮塔重2,510吨,系未计算弹药时的重量),相当于日海军秋月级驱逐舰的排水量!

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为机械化方式。该炮由海军工厂舰炮部负责研制。9门主炮若指向一舷齐射,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大和舰装备的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依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MK7式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94式460毫米舰炮在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大和舰主炮无疑要比“依阿华”主炮有着更强的装甲穿透力,战后美国发表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

单纯从数据来看,这种优势似乎并不明显,但如果考虑到双方的装甲防护水平,大和舰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这是战列舰一般采用的远程炮战距离)已经可以贯穿“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也可以击穿世界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如果真的在海上进行炮战的话,大和号几乎是无敌的。

当然,很讽刺的一点是,二战的海战完全由舰载机主导。我们没能“有幸”见识一下大和号的主炮集中敌舰是什么效果。

我们知道,大和号上主炮上面巨型炮弹的口径达到了惊人的46CM,炮弹重量更是高达1000多公斤!一个人根本不能搬动,需要多个人协调借用工具才能移动。炮弹里面装填的火药就有30多公斤!大和号如果把一枚炮弹打在陆地上,造成的杀伤面积可以达到2000平米,炸出三十平米的大坑。一发炮弹打下来,可以杀伤两个篮球场大小面积内的有生目标。

大和号战列舰于1937年11月4日开始动工建造,1940年8月日下水,1941年12月16日服役,1945年4月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的地方 。

作为日本海军的救星,也是战列舰时代最后的谢幕之作。大和号战列舰可谓时运不济,如果大和号诞生时间提早30年,恐怕它会在一战中大展宏图,立下赫赫战功。非常遗憾的是它诞生时的世界海洋,已经是航母唱主角的舞台,没有制空权的战列舰作战半径成了瓶颈,让它在和航母的较量中处于明显的劣势,成了战机的可怜的活靶子。 大和号悲壮谢幕,宣告着航母时代到来;大和之后,江湖再无战列舰。


小约翰


很多答主都在说大和号这种铁乌龟的炮弹威力有多大,但是,从效率讲,大和号战列舰460毫米火炮在火力投射效率方面,是很低的。大和号炮弹主要有以下几种:



91式穿甲弹:弹重1460kg,装炸药33.85kg。没看错,就是33.85kg,其余的是弹体和发射药重,由于穿甲弹需要硬抗战列舰装甲,需要更强的弹体结构,装弹量一般都在5%以下。至于33.85kg炸药威力,155毫米火炮一般装药量在7kg左右,爆炸时可以灭掉一个足球场的人,大和号的穿甲弹如果砸到地上,相当于5个155毫米炮弹,即可以团灭掉五个足球场的人员,至于说有答主说干掉一个小岛,那发射不是穿甲弹,应该是氢弹。

美国的406毫米火炮,后面是电线杆,可以类推460毫米火炮的大小。



高爆弹:重量均为1,360公斤,高爆弹装药59.5kg。这种炮弹并不用于穿甲,所以装药量多了点。威力相当于9个155mm炮弹,团灭掉9个足球场是没问题的。

三式对空弹:这相当于一种散弹,发射后到达预定空域,分出几百个小炮弹,主要用于打作战飞机。如果对地,那就相当于几百个小炮弹砸过来。实际效果则很一般,莱特湾海战里武藏号发射过三式弹,但是还是不敌美军的飞机被击沉。

由于陆地上一般最大的压制火炮口径不过155mm,所以如果大和号460mm火炮对地攻击,会给作战人员带来极其大的震撼,士兵如果用躲避陆军火炮的方式,去躲避大和号的火炮,会死的很惨。但是如果大和号真的拿主炮对准陆地开火,那估计指挥官会被降职,因为大和号火炮寿命只有几百发而已,对地攻击太浪费。

美国的155毫米火炮,对比一下就知道陆军用的火炮和战列舰火炮的巨大差异。

战列舰炮弹的威力和炮弹重量是极为悬殊的,由于追求高速度、高射程,对于炮弹结构要求很高,导致装弹量算少的。和现在的导弹没法比,鱼叉反舰导弹,重230kg,装药量能达到90kg,一发瘫痪一艘重巡洋舰没问题。战列舰炮弹威力就没那么大,在战史上,被战列舰打沉的战列舰屈指可数,被鱼雷、航空炸弹等击沉的战列舰占多数(胡德号虽被一发击沉,但是胡德号是战列巡洋舰)


L夕惕若看世界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主炮一发炮弹打到陆地上的伤害范围是多少?日本海军在最初成军的时候是没有战列舰的,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本海军的战舰都是巡洋舰为主。


在黄海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虽然取胜,但是日本人发现,北洋舰队的镇远舰和定远舰不仅难以击沉,而且船上的巨炮更是威力巨大。于是在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大力发展战列舰,到了日俄战争的时候,日本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战列舰了。而在二战时期,虽然战列舰的地位已经被航母取代,但是日本依然还是热衷于这种大炮舰。其中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大和号战列舰舰长263米,宽40米,吨位高达64000吨,大小和吨位几乎和航母差不多。

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的主炮采用了三联装45倍径460mm口径的主炮,全舰一共有九座主炮。这么大口径的炮发射的炮弹就有1.5吨重,并且射程能够达到3万米。大和号的主炮一发炮弹的威力也是相当惊人的,比如说在《亮剑》中,司令员考虑了好久才拿了五吨炮弹换下了李云龙,而五吨炮弹只是大和号的3枚炮弹的重量。现在的155mm炮弹就能炸毁半径40米的圆形建筑,155mm炸弹只有不到50kg重,大和号的主炮炸药的重量是他的30倍,但是杀伤范围不能用简单的40*30来计算。


当时的炸药质量和现在不同,所以杀伤力可能略微下降,而且一吨半的炮弹肯定不能造成1200米半径的杀伤范围。但是从这个数据看,大和号的主炮如果攻击地面目标,杀伤半径最起码会在100米以上,甚至可能达到200米或者300米。虽然大和号的主炮看起来非常的吓人,但是在战场上却只是摆设,大和号没有用来攻击过地面目标,因为炮弹的造价太高,不够本钱。而大和号在海上也是战绩平平,虽然个头大,但是航母的攻击距离更远,大和号服役到沉没从来没有击沉过一艘航母,最后在冲绳战役中被美国的飞机击沉。随着大和号的沉没,战列舰的时代也划上了句号,二战后各国都渐渐地放弃了战列舰,战列舰最终被现代海军抛弃。


军武小咖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主炮口径是460毫米,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载主炮。大和级战列舰的主炮炮弹,以主要的九一式穿甲弹为例,弹重1460千克,发射药重量为330千克,弹头内部装药为33.85千克。作为对比,美军2000磅航空炸弹装药为429千克。相比之下,大和使用的用于岸轰的三式弹装药量也不过59.5千克,而且常备数量也很少。大和号以巨型主炮闻名,最终被航空兵消灭,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日本海军定下了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炮身重量就达到了165吨,因此一座炮塔内三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炮弹基数为每门炮100发,装药量330公斤,一发炮弹在陆上可造成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坑和直接杀伤。如果9门主炮若指向一个目标齐射,是有时间差的,齐射对于大和号的反作用力也很强大,达到8000吨恐怖的数字。

依阿华级战列舰上采用的是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口径小了很多,但是考虑到依阿华级战列舰是后期建造的,因此先进程度当然还是依阿华级战列舰更好一些。94式460毫米舰炮的各方面数据都有很大的优势,但我们需要知道一点,这就是大和号战列舰的舰宽很大,这样稳定性就很好,这一点比依阿华级战列舰要好很多。一发炮弹打到陆地上也是有命中精度的差别,只不过大和号战列舰主要以对海射击为主,其目的是海上决战。


深空电报


由于大和号战列舰并没有对陆地攻击的实战记录,这个问题就只能猜测了。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大和号战列舰的主炮是世界上


口径最大的舰炮,它使用了94式45倍径460毫米舰炮,这么大的口径可以轻松的将一个成年人从炮口塞进去,那它的炮弹有多大呢?就拿它配用的三一式高爆弹来说,整颗炮弹重1.36吨,装有330公斤发射药,弹丸内置59.5公斤高爆炸药,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很多人以为它的330公斤装药量是弹头的装药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330公斤是发射药包,而不是弹头的定装炸药,其实弹头的装药量只有59.5公斤,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炮弹的弹头是需要承压的,它不可能像航空炸弹一样做成薄壁的,然后尽量多装药,炮弹必须有足够大的壁厚才能承受住炮弹发射时巨大的膛压,所以炮弹的内部空间很小,根本装不下太多的炸药。

与大和号战列舰差不多级别的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配备了406毫米口径的舰炮,比大和号的舰炮口径略小,我们就以依阿华号的炮弹威力来推测一下大和号的威力。

依阿华号的舰炮对陆攻击时可造成深六米,直径14米的巨大弹坑,弹片散布范围174米,这就是说方圆200米内都是杀伤区域,以此便可推测出大和号的舰炮威力比依阿华级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