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班级家长群,是促进了师生关系,还是毁了师生关系?

狂人有料


懂得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的家长(也包括老师),以任何方式沟通都能促进师生关系,而各种“不懂规矩”的家长(以家长居多,老师一般在群内不会多说话),是自己活生生的把关系处理的“僵化而没有生计”,和老师之间明明可以坦诚相待,在自己的各种“作”的表演之下,变成了“点赞之交”。

老师建群的目的是什么?是便于家校沟通,便于老师将通知、作业、管理的相关要求及时发给家长,就这个目的没有其他。而很多家长把老师建的群当成“自留地”,各种妖风四起,比如:

1.老师定了规矩,每天老师发布的作业和要求,家长不必回复,有几个家长非要在群内“谄媚”,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最可爱,老师真负责,尊重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配合老师,就是最大的尊重。

2.群内变成家长聊天室,发红包,抢红包,发段子,转发各种鸡汤文章,还在群内各种点评,我想老师都恨不得退出群吧!

3.各种求投票、求关注,甚至各种微商小伙伴,不管不顾,在老师建立的群内还推荐自己的商品,真不知道是脑子有问题还是智商有问题。

4.老师在群内已经布置了作业,不少家长选择性想“眼瞎”,一遍一遍的在群内问作业。

5.老师没时间听你的语音,特别是连话都说的不利索的各种建议,有事情用文字就行,别语音,很多家长就是听不懂,不断的发语音,拜托,没人想听好吗?

6.有重要的事情电话,到学校找老师,老师不是每时每刻都在看手机,好吗?

任何一种关系,只要用心维系,都差不到哪里去,最怕自己在搞破坏!


九斗学生心理


师生关系很重要,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正常距离比较好。

但是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班级群里面,摆正自己的心态是首要的。

以我自己为例,家长群对于我来说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存放班级的各类资料,另一个是给所有班级的老师和家长开放一个展示的窗口。

曾经,我也非常在乎我发的消息家长们很少回复。后来了解之后,发现很多家长发现老师发的东西如果没有及时看,就会被其他家长回复的“收到朱老师,辛苦了!”这类消息淹没,要爬楼很久才能看到。

因此,我后来跟个别家长们说过,我们的通知直接转发到家长微信群。


是的,他们有小群,没有我。


但是我并不失落,反而感激。因为那是家长们自发组织的微信群,目的是关于保险、互助金或者班级活动的各类代缴费他们自己完成,不需要我去跟进。帮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感谢我的家长们!

所以我说,放平心态,不必谄媚,该配合就配合,该支持就支持,积极一点,可以带动周边很多人。班级好了,孩子们有好的环境。

才是最棒的!

当然,最后放一张图吧。


朱铁平


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家长群是有必要的,家长群是肯定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特别是中小学,家长和学校互相帮助才能更好的管理好学生和孩子。社会上最近出现的一些家长退群、不交补课费不让进群等这样的情况,其实只是少数的现象而已,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全盘否定家长群存在的意义。

家长群我们要理性看待,作为老师建群时候的初衷不能忘记,是为了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习上的情况。同时各位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别的家长也可借鉴其他家长优秀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的成长。

在群里多宣扬积极向上的思想,孩子、家长以及老师三方沟通更加通畅,家长和老师配合,知道学生的需求在哪,这就会更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提供更及时的信息,这样是可以更加有利于师生关系。

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孩子今年四岁,在上幼儿园,在上学的第一天就被园长拉进一个家长群,其实刚开始他是拒绝的,主要是怕像网络上流传的那样。但是经过一个月,他才体会到家长群的作用,比如其他家长分享如何克服孩子一些小毛病的方法,正好自己的孩子也有这个不好的习惯,利用了分享的方法,他孩子确实进步了不少。当然了,他也通过家长群认识了一些朋友。


80后看爽爽


家长群只是一个工具,它本身并不具有促进或者毁灭师生关系的属性,真正促进或者毁灭师生关系的是人。

如果老师把家长群看成自己的私有领地,毫不顾及家长们的感受,随意地在群里发号施令,对家长们颐指气使,这样的群,存在的时间越长对家校关系造成的裂痕越大。

如果有家长把群看成表现自己的舞台,毫不顾及老师和其他群成员的感受,刻意讨好或随意指责老师,甚至想要利用群达到自己的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群还是早解散为好。

家长群只是一个沟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的成员都应该是平等的,所有的沟通都应该是真诚的,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它的存在还有争议吗?


我爱语文


先上结论:

班级家长群,毁的不是师生关系,而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互信。

大概是一两年前,学校组织了一场教师讲座,讲者提到了微信群的种种弊端。

比如很多家长会在微信群里闲聊,使得老师发布的包括学校通知在内的重要信息往往被无聊的信息流冲到了非常前面,而家长不得不花很多时间“爬楼”去寻找老师发布的关键信息。

这还不是重点,真正糟糕的是,一旦建群,家长往往会分分秒秒互加好友,然后很快就整出一个没有教师存在的家长群。

而在这个家长群,充满了对老师的吐槽、抱怨、讽刺,而老师对此一无所知。

而且更可怕的是,那些在背地里说老师坏话说得越狠的家长,往往是在老师面前献殷勤献得越狠的人。

微信群方便之处在于组群的方便,但是闹心的地方在于,一旦组群,群内的人互加好友,分分钟可以变出许多个包含不同人群的微信群,而各种是非、争执、飞短流长就在不同人员组成的群里流传散布开来。

当家长在没有老师的家长群里发言的时候,由于不存在任何约束,各种情绪化的言论相互碰撞,就容易诱发各种煽动情绪的非理性言论和各种各样的谣言,而这将极大地伤害到家校之间的互信关系。

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家长和老师之间完全应该坦诚相见地进行沟通,双方明明白白地就事论事,很多冲突和误会自然就消除了。

然而微信群却往往营造出一个只有家长吐槽攻击却没有老师澄清解释的环境,直接使得家长对于老师的猜忌越来越重,而矛盾和误解也越来越深。

最后,希望老师和家长善用微信群,不要让微信群成为家校互信的杀手。

对于吴老师的观点,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吴清缘老师


我是爱吃可乐鸡翅的【可乐鸡翅翅翅翅】,一个希望传播积极教育的小学教师,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大道理不多说,就谈谈我自己吧。大学毕业,从教两年六年级,今年是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特殊原因,半路接手)。因此刚开始,对于处理学生关系、师生关系、家长关系有过担心和忐忑。但是相比较而言,前两者于我来说,并不成大问题(这方面可以看我的其他回答有所了解)。 因为面对学生,我可以以教师身份去教导,以朋友身份来相处,但是和家长,却不可以。对,是“不可以”,而不是其他。与家长做朋友,带来的后果就是,家长里短入耳不说,还有可能带来“面子上”的尴尬。以为和老师关系已经很好了,就可以让老师对孩子多加照顾,加以偏心。最后里外不是人,尴尬的是教师自己。至于做家长的教师?做家长的人还需要一个年轻人来批评教导吗?所以,让我最为小心翼翼的就是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但是很多事情,又是不得不和家长联系接触的。为了方便通知,建立一个家校联系群也是必需。那么该如何使用这个群呢?我的做法是:建群,修改群名片后,就向家长说明群规:为了加强家校联系,建立本群用来发布学校的相关通知,以及各科教师发布作业。各位家长在群里要文明用语、禁止闲聊、禁止在群里发无关链接、为避免打扰无关人员,若有个人问题就直接电话联系班主任,不要在群里说。

我从来不会往群里公开发布成绩,也不会公开点名批评或者表扬学生。但是我会对家长的积极参与给予鼓励,或是对正确行为表示赞扬。

当然,也发生过我往群里发某通知,一位家长提出质疑,有些没事找事的情况。看到家长的说法,我会觉得委屈,心想要好好反驳一番。但是努力自我开导,觉得没有必要。最后就当事情没有发生过,不予理会。后来有一次那个学生在校身体不舒服,我及时联系了那个家长,说明情况,处理好之后,家长表示很感激。

说这些事情,其实我就是想说:很多事情不需要锱铢必较,尤其是和家长之间。只要教师能对得起学生,那么面对家长也能理直气壮!



可乐鸡翅翅翅翅


我果断地退出了家长群,家长群让我伤痕累累。我认为家长群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家长群明着是家校为教好孩子搭建的家长配合教师的平台,可实际情况是老师和家委会互相帮助配合整治家长和孩子的平台,这样的群只会制造家长与老师、家长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对教育孩子失去了意义,不入也罢,退出是明智之举。

我们家孩子是班上的前三,也曾经是班长。可是为啥被老师撤换成一个班上学习差还调皮捣蛋的孩子?后来,在家长群里知晓了答案:原来这个学生的家长是家委会的,在群里也特别精,替老师在群里训家长,吆喝买资料,还帮老师在群里解答其他家长的问题。老师一出来,她便发红包吸引其他家长都来拥护老师。老师说一句话,这个家长的赞一长串。如果有家长向老师问问题,她当挡箭一样替老师回答,让人生厌。

一次,我因忘了给孩子说,老师就在群里大呼小叫地斥责:到底管不管你家孩子?不管我也不管了以后。我赶紧给老师说明原因,没想到马屁精家长出来给老师点赞。这个时候,是点赞的时候吗?脑残的家长?我很生气,老师咋说是老师,你算老几?你家孩子你管的好是班上最差的!我生气回了个倒彩,这个家长骂我疯子!我俩吵了起来,他老公也进来一同骂我。而老师了,躲了起来。这个时候,老师是群主,应该履行群主的职权,摒闭双方。可是老师没有这样做,因此其他家委会也起哄,在群里吵起来。骂我是疯子!能教好孩子吗?我说是的!我儿子考上名牌大学了,你们这些特聪明的家长连让自己孩子在班上当好学生的能能力都没,光会骂人!指责别人!管好自己的孩子!老师把我大骂一通踢出了群,还把老公没吭声的也踢出了群!

这时,正是考中期试复习阶段,啥也不知道了!孩子的作业没法做了!老师天天打骂孩子,让班上孩子孤立冷落不和孩子玩,还告到校长跟前,考中期试是校长监考。尽管这样孩子还是很争气,考了96分的高分。

说起来话长,我就简短地说吧!之后家长群就成了批斗会的台子,我家孩子频频被拍发群里,而且还是一个人,作业完成了,拍一个发,默写写错一个拍了发群里。老师明着夸,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侮辱打压孩子,就因为群里发生的那件事老师揪住不放。时时打压挤兑一直没有停过。

直到前些天,我不为别的就为女儿长期坐在最后一排的墙角里,向教育局举报了该老师打压挤兑孩子一年多的行为,可教育局偏护了老师,说我多事!没过几天,我无意看到孩子的书面作业,好奇看看老师没有在阅作业上使坏吧!谁知这一看,真看出问题了!开学就阅了三页作业,5道题做错了!竟然打对了,怪不得孩子的数学成绩下降了,原来老师一直这样阅作业糊弄孩子!我实在忍不下去了,又找到教体局,大发火说:你们的老师就这样对待我们家前三的孩子!既然这样,我们也不配合老师了,你们叫教你们的,我们管我们的,别给我们再在群里发号施令了,我们退群!


这个冬季很漫长


班级家长群,利用好了这个群,对孩子和家长都有益处。有句俗话说得好,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在这个群里不要无事生非的做负面宣传;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我就说说自己的想法。每次开大会或者表彰会时,假如你事先知道自己要受到表张,在开会的时候,你一定会全神贯注,心里还特别激动。因为你知道,一会儿就会上台接受表张奖励了,那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啊!班级家长群,只要是正能量的群,建立几个群都无所谓,一定能促进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保中方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不是由联系沟通形式决定的,就像刀,既可以帮助人也可以伤害人,看人怎么用。家长群也是这样,利用好,可以促进家长,学生,老师之间沟通,更好帮助学生成长,如果有任何一方存心不正,那就会适得其反。


甄尚仁


班级家长群里除了老师每天给孩子留的作业,日常表现,更多的是家长和老师的互动,说促进师生关系不如说是促进了家长和老师关系,现在小学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决定了孩子在班里的地位,呵呵呵,孩子小需要老师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关爱,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家长群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学习中的优缺点,希望老师都能好好利用这个平台与家长一起把孩子换育成材。利用好了就是促进了师生关系,利用不好自然就坏菜了,事在人为,事在人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