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海底撈上市後,你會因為喜歡海底撈而買它的股票嗎?

海底撈上市後,你會因為喜歡海底撈而買它的股票嗎?

談到投資思維,任何準備參與投資的人都必須先考慮一個問題——自己能夠承擔多大的風險?相信大多數人都和指旺君想的一樣,渴望承擔最小的投資風險和獲得儘可能高的回報。所以,在做投資時,我們就要儘可能地瞭解風險到底是什麼,以及自己到底能承擔多大的風險。

今天,指旺君就帶你來了解一下,投資思維中的風險意識:風險與投資到底有什麼關係?

我們先來看看經濟學中風險的含義。風險,就是指投資者所獲得的實際回報可能沒有預期的那麼高,甚至會遭受部分或全部損失。如果翻譯成通俗易懂的話,我們就可以將風險理解成為一種失望。也就是說,風險是達不到你心理預期的那部分可能。

通常,經濟學理論都認為,風險與投資回報之間呈正相關性,也就是說,低風險對應著低迴報,高風險對應著高回報。當然,指旺君可沒有說,高風險的投資一定會有高收益。還要注意的是,有很多宣稱自己的投資項目投資風險低但回報還很高的,一般都是騙局。

海底撈上市後,你會因為喜歡海底撈而買它的股票嗎?

關於風險,指旺君還要給你介紹一下相關的三個概念:一個叫風險厭惡,一個叫風險偏好,還有一個叫風險中性。這是三種對待風險的不同態度。

舉個例子來說吧,比如我要給你一個10元錢的紅包,但是我有不同的給法。一種就是直接給你10塊錢,沒有任何的風險,10塊錢就10塊錢。你如果願意選擇這種給法,那麼你就是一個“風險厭惡型”的人,因為你不想承擔任何風險,就要穩穩當當地拿到這10塊錢。

還有一種方法是,我準備10個紅包,其中一個放了100塊錢,另外9個是空的。你從中只能挑一個,這樣,你就有10%的機會拿到100塊錢,當然,你也有90%的機會一分錢都拿不到。按照數學的方法來算,10%概率拿到100塊錢的機會,跟實實在在拿10塊錢,其實是一樣的。

海底撈上市後,你會因為喜歡海底撈而買它的股票嗎?

你會選哪個方式?

如果你喜歡那個帶有風險的方式,而且風險越高你越喜歡,那你就應該是一個“風險偏好型”的人。甚至可能你還會建議我準備1000個紅包,然後在其中一個裡面放1000元錢,其他999個紅包都是空的,讓自己抱著千分之一的希望去抽取紅包,那你真的是非常喜歡風險了。

當然還有一種人,處於這兩者中間,怎麼都可以,怎麼都無所謂,穩穩當當給我10塊錢也行,給我一堆紅包用來抽取也行。這種人就是“風險中性”的人。

其實我們生活中常常會發現不同的人對待風險有不同的態度。就比如說,在玩遊戲時,經常可以通過做任務獲得一些金幣獎勵。收到金幣後,有的人就喜歡搏一搏,用很多金幣去抽取帶有一定中獎概率的禮包,可能會因此中獎,也可能一無所獲。而有的人就不願意遭受損失,只用金幣來老老實實用錢買商店裡的裝備。

一般來說,風險厭惡的投資者都喜歡選擇風險較低的金融產品,比如國債、銀行理財、優質的網貸服務。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更喜歡交易高風險高回報的金融產品,比如價格頻繁波動或者漲跌幅度大的股票、外匯、期貨等等。

那知道了風險的不同類型,以及它和收益基本上是匹配的,也就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做了。假如說,你不想承擔風險,那麼把錢存銀行,肯定是最安全的,而獲得的回報也是最低的。你渴望一夜暴富,那你可以選擇高風險的權益類投資產品,比如股票、期貨等等,你要知道這樣承擔的風險也是最高的,很可能會遭遇虧損。拿股市來說,有著名的“721”定律,也就是說,只有一成可以勝出,有兩成可以盈虧平衡,而七成的股民最後是要以虧損收場的。

實際上,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要意識到,投資本身就是有風險的,但是,我們普通人也可以通過學習投資知識,用一種正確的方式承擔風險,最終獲得理想的回報率。在投資前,也得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獲得怎樣的收益,願意承擔以及能承擔多大的風險,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