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現在去醫院看病,醫生不管什麼病都開檢查單,為什麼不自己先診斷?

洋毛毛蟲


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輔助檢查技術也越來越成熟,臨床醫生在診斷疾病時不再僅僅依靠經驗判斷,而是經驗與客觀證據的結合一同診斷,從而進一步指導治療。在原來醫療技術沒有這樣發達的時候,醫生確實靠自身經驗診斷比較多,這樣誤診漏診的可能性也更高,尤其是對於一些症狀不典型的疾病,輔助檢查是很必要的。

再者,現代很多疾病即使已經明確診斷,也是需要定期檢查以評估疾病活動度及服藥過程中出現的副作用的。以系統性紅斑狼瘡為例,這種疾病無論是診斷還是治療,都需要依靠檢查,診斷時除了臨床症狀之外,自身抗體的異常在診斷中佔有很大的比重,除此之外,抗雙鏈、抗Sm抗體以及其他器官的受累程度對於狼瘡的活動度評估具有重要意義,只有診斷明確,才能準確的指導治療。另外,大多數狼瘡患者在規律的治療後,能夠達到臨床緩解,這時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所以,疾病的評估只能通過檢查結果來反映,從而指導藥物種類及劑量的調整,同時,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比如肝腎功能的損傷,也需要檢查來確定。

當然,諸如此類的疾病還有很多。並且,現代檢查技術比較先進,很多疾病的最早期診斷都需要依靠檢查來確定。很多患者覺得現在的醫生只會開檢查單,其實是一種誤解,明確診斷,排除其他疾病,才能更好的對症用藥,這是對患者負責的表現。

本期答主:陳泳淼,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希望我的回答能緩解緊張的醫患關係,我曾經寫過關於如何簡便就醫的文章。歡迎關注我查看詳細的文章。



眼科醫生史永利


類似這種醫療有關的問題還需要怎麼解釋嗎?

看頭條,回覆裡面就有的,“我就沒給過紅包”,背後就是“為什麼都要給紅包”

“我急病到醫院,馬上處理,都沒交錢”,甚至“我小孩脫臼,到醫院弄一下就好了,錢都沒收”,“魚刺卡喉嚨,立馬先處理,完了才交錢”,背後卻是“為什麼一定要交錢才搶救”

又如黑暗心理的人,“無依無靠,沒家屬沒人陪,你出事了,昏迷了,怎麼送到醫院?”,難不成,現實中,沒有人幫忙打電話?類似車禍、天災人禍,沒有公共救援過來幫忙?這些情況,120送到醫院,是噴子們去交錢了,還是醫院將傷員病人丟到門口了?

說明了什麼問題?說明噴子眼中永遠是黑暗,而且極會將個例放大成全部,長久下去,這些絕對也許會有一天成為現實,也就是沒錢真不會救你。

回到這種問題,也是如此,不是所有“不管什麼病都開檢查”、“不先自己診斷”。可見問題的偏見和仇視。

社區醫院的就診,幾個開檢查?複診拿藥,開什麼檢查?

就算一個普通外傷,都未必叫你去拍片檢查,何來“不管什麼病都開檢查”一說?

再回到噴子的邏輯,同樣在頭條,前段時間,一個“胃病,檢查,突發心臟驟停”,噴子馬上狂噴“查來查去幹嘛,應該馬上搶救、馬上用藥”,這裡面的問題,沒有明確病因(後面的心梗,都是事後諸葛亮),怎麼搶救、用什麼藥,都不清楚,這個暫且不談。

又來了個,某地方某病人突然死亡,家屬圍堵醫院“拖著不去檢查,害死人”,噴子又來了“搞那麼久,都不去檢查干嘛,害死人了!”

於噴子而言,他自己都不知道,前一秒,大罵“檢查干嘛,耽誤時間”,一轉身,又大罵“幹嘛不早點去檢查”,是不是應該問問自己,到底要檢查還是不要檢查,到底要醫院怎麼做?

噴子的存在,很大程度,也註定了,“檢查”必須存在,不管是本身必須還是間接必須。

因為,如噴子的邏輯,不檢查,出了問題,有事就是醫院的責任。檢查了,再怎樣,醫院至少有證據說明不是因為自己的問題害死病人。

回到現實,不少“我就沒給過紅包”的人,是信任醫院的,同樣的,有些情況,比如普通感冒,是不需要檢查的,有些皮外傷,清創縫合,是可以不檢查的。還有很多很多情況。

但遇到噴子的陰謀論者,還是建議,該做不該做,都要做,以免救了它到頭來被反咬一口。

而對於實際情況,比如肺炎用藥,住院用藥,沒有檢查結果,是不支持用藥的,必須檢查。醫保報銷也是如此,沒有相關證據,也無法報銷,甚至醫院醫生個人被處罰。

而對於某些情況,看到你骨頭斷了,不拍片,讓你接骨打石膏回家,你敢嗎?直接打鋼板,你敢嗎?

很明顯的肚子疼,說你就是胃出血,要手術,要切除,你敢嗎?

還有手術帶來的併發症,大出血,需要檢查備血,跟你說不查了,不會有事的,你敢嗎?一旦大出血,來不及查血型,再等候結果,再給你輸血搶救,你同意嗎?

輸血了,手術了,後面你發現有艾滋,醫院說不關醫院事,你說就是這個手術這個輸血害的,但都沒有證據,法院不支持你,你坎人嗎?如果當時就檢查抽血,證明你當時確實沒有問題,就可能是後面造成的,你是不是樂意去早點查這個了?

還有腫瘤,醫生說,我判斷出來,這個是良性的,不會死人,不用查了!你敢信嗎?

還是說,醫院告訴你,我經驗判斷出來,你必須要切掉這個器官,不然活不了,你敢說“切吧”?所以,這類情況,就像人人都知道是誰殺了人,但只有法院才能“下判決”一樣,有些疾病必須得靠某些檢查來“判刑”。

所以,凡事要客觀。

不是所有“疾病”都是“都開檢查”。

而,有些疾病,即使醫生已經心裡有數,也必須得靠某些檢查來“判刑”,這是對你對大家負責。

不信任,再偏見,甚至敵視,只會讓醫患關係更加惡化,即使“最好再多砍幾個”,最終還是讓普通百姓遭罪、付出代價——長此以往,要麼現實變成“不管什麼病都得一輪檢查”,還極度可能沒有檢查即使明知道你是什麼病,哪怕你就要病死,醫院就是不救,因為這已經是“規定”!


思君者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相信很多人有這方面的困惑,但事實上並非你所想的那樣。

在開具檢查之前,毫無疑問的是醫生都會首先詢問病史,採集完後寫在病例本上,在這個過程中也就是開檢查之前醫生的腦海裡已經對病人所患疾病有了自己的診斷,但是光憑患者描述的臨床症狀及病史是不能完全作為診斷依據的,所以需要藉助檢查和實驗室結果以明確診斷。

臨床上,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臨床表現的疾病是很常見的也是比較多的,這個時候假如說不能確定屬於哪一種疾病時,就需要藉助相關的檢查以此來鑑別。

現在的醫療環境惡劣和醫患關係也比較緊張,檢查是診斷依據,也是呈堂證據,如果有醫療糾紛,那麼檢查的結果白紙黑字擺在那裡,而不存在著口說無憑,這無論是對醫生還是病人來說都是一種保護和保障。

分享一個小故事,或許就會對這有所理解了,這個故事是以前的老師告訴我的,住過院的人都知道剛入院時及做手術前是需要完善相關檢查的,有一次有一個病人需要做急診手術,她可憐兮兮地對醫生說她沒有那麼多錢,某些檢查就不做了,醫生看她這樣子發了惻隱之心,沒有做抽血檢查看有無艾滋病,後來做完手術後住院期間檢查了發現她攜帶有艾滋病病毒,患者就說是做手術感染的,要醫院賠償精神和金錢損失,醫生說是因為她那時候沒錢沒有做,患者反咬一口說:我錢多得可以砸死你,兩方各執一詞,鬧得不可開交,最後事情是怎麼解決掉的,老師沒有告訴我。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做了檢查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其實,還有很多人都會認為有很多檢查是沒有必要的,但是事實上都是有理有據的。開檢查的另一方面是可以指導用藥,舉個例子,我們都得過感冒,很多人以為感冒是小病,其實不是這樣子的,感冒分很多種,有細菌引起的,有病毒引起的,還有流感,那麼血常規可以看出是細菌引起的還是病毒引起,如果是細菌引起的用抗生素,病毒引起則用抗病毒藥物,雖然同一種病但是它們的治療方案和用藥是不一樣的,那麼就會影響到治療的效果,如果沒有這個依據,(畢竟醫生也是肉眼凡胎)診斷得不準確,使患者治療效果不佳,耽誤或者加重病情,同時還加重病人的金錢負擔,這對於病人來說是不負責任的。

還有一個方面,檢查醫生根據檢查做出的結果,對於臨床醫生來說是一種參考,同時也是多一個人來參與,就意味著不是單一的一個醫生個人的獨自診斷,這有利於降低誤診率,提高診療水平,也完善了責任追究制度,加強醫生的責任感等。

總的來說,並不是醫生不懂看病,脫離了各種檢查什麼都不會,而是目前的環境需要醫生這麼去做,這對於醫生和病人都是有好處的。


0點讀書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這樣的。


1、首先,目前醫院看病絕大多數為西醫,中醫我不懂,在這裡不做評價。對於西醫,病史跟相關查體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助於我們醫生往一個大的方向靠攏!

2、其次,至於為什麼要做檢查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需要去證明病人是這個病,而不是那個病,在臨床上是一個診斷和鑑別診斷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確診不誤診!為病人著想同時也是保護醫生本人的一個措施!

3、再次,你對醫院、醫生,存在偏見,不是每一種病都需要開檢查單去做,是你的親身經歷嗎?你得過很多種病,醫生叫你去做同一個檢查???我不信!

4、最後,開檢查,醫生一分錢都沒有,你花的錢跟我們沒關係,大部分醫生都會幫你省錢!



骨科小黑鍋



首先這個問題的最後一句話就有問題,你怎麼知道醫生自己沒有先診斷呢?其實所有醫生在第一時間接診病人時,在看望病人和跟病人交流的時候就已經潛移默化地對病人作出初步診斷了。注意,只是初步診斷。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經過常規的體格檢查(望、聞、聽、診),基本能作出診斷,八九不離十,但畢竟不是百分百,在生命面前馬虎不得。而對一些罕見病、危重病,必須經過相關適宜的檢查手段來確認自己的診斷。在當今中國,醫患關係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下更要如此,不能嘴巴說了算,你必須有依據。

關於這個也問題,在信認度極差的當今中國社會,其實醫生也很無奈。你對病人好,不檢查,治療好了,他認為是理所當然。假如治療效果不理想,那你這個醫生就麻煩大了,他會怪你為什麼在治療之前沒有給他做相關檢查,耽誤了他的病情和浪費了他的時間,對一些蠻不講理或居心叵測的病人或家屬,這個時候你很有可能遭到投訴甚至身體傷害。

基於以上因素,所以醫生在為病人定製治療方案之前,一般或多或少都會開具一些檢查。


柳州醫者


關於悟空提出這個問題,老年病科醫生“在路上的路標”只能談談自己的體會:

首先,大家應該瞭解一個疾病的診斷程序,在病人就診後醫生應該是問診(包括症狀、既往史、家族史等等)、查體(包括視觸叩聽),結合病人症狀體徵做出初步診斷,也就是說結合醫生所學醫學知識和經驗做出初步判斷是什麼病,再根據醫生所做判斷進一步有針對性的化驗檢查,其實在現實病人看病過程中,大部分醫生也肯定是這麼做的,但目前我國病員量大,門診醫生工作量處於超負荷狀態,故和病人溝通時間縮短,也是為了能為更多病人能儘快看病,但門診醫生經驗豐富所以簡單瞭解病人病情後可以掌握需做什麼化驗檢查,但給病人的感覺就是隻讓做檢查。

其次,隨著醫學的發現,目前化驗檢查機器越來越高級,化驗檢查越來越詳細系統,這些化驗檢查都是客觀的指標,但醫生結合問診查體和自我經驗是主觀判斷,在目前我國醫患矛盾尤為突出的今天,迫使醫生需要更多的客觀指標支持自己的判斷和完善自己的判斷。

最後,隨著中國醫療改革的進展,建立醫患之間的信任,才能避免醫療資源浪費,其實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誰都不能抗拒,希望醫生和患者都能多溝通、互相理解!



路標指向老年病


我來現身說法。

一般病人來了,醫生都是根據患者所說的病史、症狀和體徵得到一個初步診斷,如果能夠百分百明確,那就無需做檢查,如果不能明確,那就需要進一步檢查來明確自己的診斷或者排除其他可能診斷。

最近看了個病人,玻璃割傷腳急診來看病,病人一來先問病史,說是玻璃割傷的,我當時就想到有沒有可能玻璃留在體內,建議拍個片子明確,患者拍著胸脯說就是簡單的玻璃劃傷,玻璃是完整的,肯定不會留在體內,我就天真的信以為真,術中還特地探查了一下,沒發現醫務,就簡單清創縫合。誰知2周後病人又來了,在外院拍了個片子,說有個玻璃塊留在傷口內導致傷口一直沒長好一直流血,我一看明顯是新打開的傷口,一再追問才說在外面醫院看了搞不出來才又過來。然後就和病人談了,先在病房試試看,實在搞不出來就要去手術室,病人一聽不幹了,轉身就跑到醫患辦把我告了,把我氣的不行,還得好聲好氣和他解釋,終於同意先在病房試試。就免費給他又重新做了手術,也很幸運把玻璃取了出來,術中發現玻璃是卡在第23趾骨中間,還很深,難怪第一次探查都沒發現,然後又好聲好氣的解釋加責備,也同意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後面還一直免費換藥到傷口癒合。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誰知道大爺的過了一段時間又跑去醫患辦把我告了,說我誤診導致他恢復時間增加,要求各種誤工費營養費1萬多,我說你自己當時說肯定不會東西留在傷口裡面,還拒絕拍片,但是現在病人肯定不這樣說了。回顧這件事我錯就錯在沒給他拍片,或者說他不拍片子沒給他簽字。最終醫院妥協我也懶得再費神陪了4千。從此後,凡是外傷,有懷疑的一律要求拍片,拒絕的就簽字。

其實這個病人一開始還是很好溝通,道理也能聽的進去,只是後來卻變了,妄自猜測是回去聽從了“專業人士”的建議。每個醫院只要患者投訴了,就有一批專人人士找到他們。現在的醫鬧已經不像以前了,現在的更專業,能找到你的每一處漏洞。所以現在搞的當醫生,一方面要看好病,一方面還要不留漏洞。

醫生都是吃一塹長一智,做檢查一方面是為了明確診斷,佐證自己的想法,寧一方面也是確保自己不誤診不漏診。你不知道你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也許就算出事了100個人中99個都是通情達理的,但是就那一個壞的就能讓你悔不當初,甚至斷送你的職業生涯。


儒林論道


疾病的診斷需要醫生對病人詳細有效的病史詢問,查體,和或輔助檢查。通過詢問病史和查體,醫生已經在頭腦中掃描出多種可能的印象診斷,並逐一排查,最後鎖定在其中幾種診斷,這幾個診斷需要相互鑑別,有些疾病表現很相似,甚至表現出來另外一種疾病的症狀,通過針對性的檢查和驗血,可以進一步確定診斷,然後對症下藥,減少不必要的用藥和避免用錯藥耽誤病情。


骨科李建龍


作為一個急診科大夫,雖然剛工作五個周感觸頗深,有兩點是關鍵。一個是交代病情,另一個就是完善檢查。對急診外科來說常見的兩種病人,一個是外傷,一個是腹痛。外傷的話軟組織損傷可能疼,骨折也可能疼,必須得拍片啊,有些病人傷的位置多,也必須全做,哪怕已經有畸形移位了,還必須得做啊,因為很多病人問的比較細,沒結果你沒法給他解釋,還有些外傷牽扯到第三方報銷,需要證據。而且你也不能跟病房大夫說這個一看就是骨折,人家就那麼信你麼?何況人家還得根據拍片後的骨折情況選擇手術方式,病人已經很遭罪了,為啥不一次做完檢查?腹痛就更麻煩了,骨折頂多是多疼會,腹痛很多回要命的,相信大部分大夫都把腹痛當做最頭疼,最麻煩啊症狀。根據病人年齡,既往史,發病原因,疼痛方式等首先得把心梗,肺栓塞,消化穿孔等致命的排除。一個輸尿管結石可能噁心,右下腹痛跟闌尾炎難鑑別,也可能左上腹痛跟腸梗阻難鑑別,如果是自己家人,一個尿檢就八九不離十了,可是如果是病人誰敢就做這一個檢查,萬一不是結石呢,病人不噴死你,他疼的滿地打滾了,你還讓他反覆排隊做檢查,你說給他省錢,他能接受?萬一這個病人是跟其他致死性急腹症並存的,你沒檢查出來出事了,你還想繼續幹醫麼? 反正我們醫院檢查跟醫生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多開檢查實在是被逼的,怕出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