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猕猴桃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猕猴桃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雨量充沛,季风明显,四季分明,适宜种植猕猴桃。清流县于2014 年从陕西省引进徐香、米良1 号、金艳等猕猴桃品种种植,通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推广种植133hm2,2017 年产量达1500t,通过生产上观察和实践,在清流表现为喜光、喜潮湿、喜微酸性土壤、怕强光、怕涝的特点,其生长势强,生长迅速,叶片大,雌雄异株,3 年后进入结果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猕猴桃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猕猴桃定植建园技术

1.1 园地选择

猕猴桃根系肉质化,特别脆弱,既怕渍水,又怕高温干旱。要选择交通方便、背风向阳、土地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在这样的土壤上栽培,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生长旺盛,结果多,而且果实大,色泽好。

猕猴桃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1.2 定植技术

高墩栽培防积涝。在大穴大苗高标准建园的基础上,做到肥料和表土拌匀回填,同时种植墩要高出地表30~40cm 以上,确保不积水;种植前对苗木进行消毒,苗木茎干用5°Be 石硫合剂喷布1 次,以消灭病菌,根部用200 倍高锰酸钾液泡20 分钟,可有效预防苗期根部病害如根腐病等的发生。种植时期不宜迟于2 月底(伤流前)。一般要求株行距为3m×4m,667m2 栽55株,栽植时要配置好授粉树,雌雄株比例为6~8︰1,配套的雄株品种花期要一致,以免影响授粉[2]。种植时根系四周舒展,回土后踩紧压实,浇透定根水,再整好定植墩,撒上生石灰后覆盖稻草或杂草保湿。

2 施肥技术

2.1 幼树施肥技术 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春夏季做到薄肥勤施,以氮肥和磷肥为主,撒施和浇施相结合,促进新梢快速生长,秋季补充钾肥促进枝条老熟。

2.2 结果期施肥技术 控制氮肥用量,确保肥力平稳,结果期树偏施氮肥导致新梢徒长,加剧梢果矛盾,产生落花落果,同时氮肥过量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

3 整形修剪

3.1 定干与定蔓 猕猴桃种植时,在其旁边立1 根2m 长的竹秆,同时对苗木留20~30cm 进行定干,保证嫁接口以上有3~5 个健壮芽,当新梢萌发长20~30cm时,每株只留1 个强壮的新梢作主干培养,并进行绑蔓,其余新梢抹掉。

3.2 修剪生产上一般采用大棚架栽培,水泥立柱长为2.6~2.7m,直径10cm,埋入地下0.7~0.8m,地上部高1.9m,柱间距5~6m,架面拉10 号铁丝纵横交叉呈“井”字形网,铁丝间距60 cm 左右,支撑架面并承载产量。整形采用单主干、双主蔓树形引绑上架。结果母枝呈羽状分布。即单干主干上架,在主干接近架面的部位留2 个方向相反、沿中心铁丝伸展的主蔓,在主蔓两侧一般从萌芽期开始,每隔2 周进行1 次,对结果母枝上萌发过多的芽,将其中每25~30cm 留1 结果母枝,结果母枝与行向呈直角固定排列在架面上。

夏季修剪主要是在5 月中旬~7 月上旬进行抹芽、摘心、疏剪及绑缚。抹掉弱芽、过密芽。摘心一般在6 月上中旬,大多数中短枝已停止生长时开始,对未停止生长顶端开始弯曲缠绕的枝条,摘去新梢3~5cm。

冬季修剪在落叶后至1 月底前进行,以疏剪为主,适量短截。疏去枯死枝、细弱枝、病虫枝等,根据长势强弱,估测留芽量和枝条长度,短截结果母枝,对连续3年以上结果母枝,应更新修剪,回缩到基部有生长健壮的结果枝或营养枝处。

4 花果管理

4.1 保花保果在一般情况下,如有均匀配置授粉雄株,可达到正常坐果率,如遇天气不良,可采取人工授粉,上午露水干以后,用毛笔粘花粉,轻点于雌花的柱头上;也可以花期用0.3%硼砂+0.3 磷酸二氢钾+1%白糖喷施;还可采取花期放养蜜蜂的方法提高坐果率。

4.2 疏花疏果猕猴桃坐果率高,常会出现结果多而果小品质差,并容易形成大小年,必须疏花疏果,可根据负载量疏蕾和疏花,每个花序留1 个果,长结果枝留3~5 个,中结果枝留2~3 个,短果枝留1 个,尽量使保留的果实分布均匀。

5 病虫害防治

猕猴桃的病虫害较少,目前在生产中发现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根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蚧壳虫、吸果夜蛾等。一是要做好冬季清园工作,清扫落叶落

猕猴桃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