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老师打学生不被允许,学生打老师怎么办?

飞猪朗读


在学校,真没几个学生敢打老师。

极少数的新闻报道中的“极端案例”,真的在诱导大家的负面情绪。学生最多会“内心恨”老师,抱怨老师,反感老师,甚至说话会呛声,但是很少有学生会上手打老师。

这一点,就像老师一样,如果不是“出离愤怒”或者是“象征性”的惩罚,老师也不会动不动就打学生。

所以,很多矛盾就是这样被大家“杜撰”“以讹传讹”来的,而不是真实的世界,很多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不是很了解,所以看到网上的各种信息风吹草动,好像老师都有病,整天想着迫害自己的孩子。

在一线,老师也没有活的战战兢兢,只不过面对极少数的“混不吝”的时候,会更注意方式方法,更注意说话的语气,谁也没有必要找不痛快。

在师生关系上,大家不要风吹草动,不要人云亦云,看看你孩子的老师,哪个不是认认真真在上课,真心实意的对你的孩子好。老师也是如此,自己班里的学生,淘气也好、调皮也好、不上进也好,就算装他们也对老师客客气气的,不是吗?


九斗学生心理


首先,不论是老师打学生,还是学生打老师,都是不对的。而要处理这样的问题,方法有很多。最正规的方式是走法律途径,但不建议使用。最好是私下协商解决,师生关系不能搞得太僵,毕竟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学习。


理想的师生关系

学生打老师的事情时有发生,老师打学生的新闻层出不穷。我们除了骂几句老师无情、学生无德之外,我们更应该弄清楚这背后的原因,警钟长鸣。今天,我就从一个老师的角度出发,来谈谈我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还教育一片净土

出现学生打老师的事情,是教育的悲哀。我工作的隔壁学校出现了两起学生打老师的事故,都是开除学籍。但考虑到是学生,并没有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老师的人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何谈言教?


在局外人看来,学生是弱势群体;但我觉得,与学生比起来,学校和老师才是弱势群体。现在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心情不好再跳个楼还是老师的全责。不仅如此,媒体和舆论也纷纷倒向学生。在如此高压的情况下,老师人人自危,不敢管。“教不严,师之惰”。不敢严,何谈惰?


老师该不该放下戒尺?

这是一个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老师的戒尺不应禁止,但不要滥用。作为老师,惩罚学生确实是为了学生能够学得更好,出发点是好的,至少绝大多数老师是这样。但是我建议,戒尺最好要慎用。老师可以选择换一种方式处罚,更要用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不一定非要用打骂的方式。


基础教育的不重视、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和家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在的很多中小学都太过于功利。很多小学都只看中升学率,而很少注重道德的培养,尤其是在很多农村中小学。试问,一个只懂得做题而不懂得尊师重教的学生,如何能称得上优秀?

再者,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孩子从小心灵上的缺失是不可补偿的。所以,呼吁所有的家长多重视孩子的成长,而不仅仅只是成绩。

总之,对于教育,不能单向地偏向学生,也不能单向地偏向老师。老师们要学会正确引导学生,学生们要学会尊师重教,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也期望与教育相关的法规越趋于完善,还教育一片净土。


并非权威解答,欢迎批评指正。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格物致理,知行合一。我是刘飞老师,与你一起探究教育的奥秘,体验学习的乐趣。


刘飞老师


人们习惯保护弱势群体,绝大部分的人看待弱小都会不自觉地心生一种怜悯之情,不由自主地想要去照顾他们,保护他们,因此,中国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从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从家庭到社会,家长,老师,第一的任务都是要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把它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只是社会的发展似乎总是与人们的希望相悖,曾经的师生被比作父子,是多么的亲密啊,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有了教师虐童、学生不尊师长,甚至辱骂、殴打老师的事件。因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不允许,也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儿童,那么老师呢?谁来保障老师的合法上权益?我国台湾省就曾发生过一起学生殴打教师的事件,而原因只是因为老师阻止上课玩手游的学生,让人不禁感叹师道荡然无存。

诚然,每个行业都有害群之马,但也不可否认,每个行业还有更多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奋斗终身的人。近年来,师生矛盾日渐激化,各种也舆论甚嚣尘上,更是将老师放在了风口浪尖处。

其中不乏有道德绑架,一个怪象是开三轮车的把一辆宝马给撞了,交警判定过错方是三轮车,但其拒绝赔偿,理由竟是之前撞到一个更好更贵的车但对方没有要他赔,这样的弱者不值得同情也不值得怜悯,难道对方比他强大,就可以去伤害对方吗?有的学生也是如此,觉得自己是学生,是未成年人,受到法律保护便肆无忌惮地去触碰法律的高压线,而教师却因为是成年人,是老师便只能畏首畏尾不敢说,不敢讲。

常此以往,师道何存?完全不见了曾经的三寸戒尺,教育出一代又一代往哲先贤,三尺讲台,小小方寸之间,孕育了桃李满天下的景象,加强学生道德培养,巩固并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刻不容缓。


决胜网


基本观点:不管是老师打学生现象,还是学生打老师现象,就像极个别的母猪会上树一样稀罕!把偶发的稀奇教学事故拿来哗众取宠,题主用心险恶!

教育教学的过程,既是老师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又是师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融、亲如父子的过程。史上关于师生融洽的佳话多如繁星,“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人际关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师生关系也是一样,矛盾不可避免。在处理师生矛盾的过程中,老师往往占据主动,是教导方,学生则处于被动,是受教方。老师教导的言行一旦有所失当,就会很容易激化师生矛盾,引发教育教学事故。

老师打学生现象,在古代是天经地义,所谓“教不严,师之惰”。在当代,由于对未成年人的种种法律保护,以及《教师法》和种种教育教学法规对教师的言语行为的规范要求,再加上社会家庭对孩子的骄纵风气,已经没有哪个老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违”去打学生了。

学生打老师现象,是各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下,偶发的极其个别现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品学兼优,非常注重尊敬师长、文明礼貌的。当下社会上,某些媒体和个人,为了一己私利,哗众取宠,大肆无限夸大宣扬“老师打学生,学生打老师”现象,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言而总之,不管是老师打学生现象,还是学生打老师现象,就像极个别的母猪会上树一样稀罕!某些媒体或个人把偶发的稀奇教育教学事故拿来大肆渲染,哗众取宠,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是用心极其险恶的!


自在人生wub


师生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于校园之中,说实话,作为一名教师,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很纠结。如果我不是老师,或者说打我的人不是学生,那么,别人打了我,我肯定不会吃亏,绝对会打回去,不一定要打赢,最起码做到正当防卫。


可惜我作为一名老师,身份就摆在那里,不打骂学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就算抛开职业道德不谈,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但凡师生矛盾的产生,无良媒体就大肆报道,社会大众人云亦云,教育问题出现了一面倒的病态现象,而最终吃亏的还是教师,所以冲动的后果可能是道歉、停职检讨、甚至是丢掉饭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教师每天要做到和颜悦色、心平气和、和蔼可亲的去上课,这样能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温柔委婉、方法得当、语调平和,万一语气重了,被批评学生一个想不通跳楼或跳坝塘,那最后受害的还是教师本人。举个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我们乡镇的一所小学,一名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批评了一名上课讲小话的学生,由于语气没掌控好,导致了该生想不通课后跳进了学校旁边的一个坝塘里淹死。后来家长闹到学校,把死去的孩子尸体让该老师抱了一天一夜,该老师心理受到巨大打击,最后精神也出现了问题,而该事件还被作为教育事例进行学习。


因此,除了上课时心平气和,批评学生时要温柔委婉之外,我们不能骂学生、体罚学生,更不能动手打学生。当学生对老师做出辱骂、顶撞、打骂行为时,老师要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如果你想被迫道歉、赔偿或者丢掉饭碗,那你可以发泄心中的不满或愤怒,至于后果,我想作为一名老师,心里很清楚(教师被学生打后不仅自己错了还要赔礼道歉的新闻屡见不鲜)。至于面子什么的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教不听的学生,我们可以让家长自己教育或者让其走入社会让别人去教育,教师要教那么多学生,总有爱学习听话的学生,矜矜业业的把那些学生教好就不错了。毕竟教师也只是一介凡人,对自己负责,才是对家庭负责。


我是“山村老师看教育”,一名扎根于山区的中学教师。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见,如果喜欢请不要吝啬你的点赞,关注我一起探讨更多教育问题,如有说得不对之处,欢迎各位留言指正!谢谢!!


山村老师看教育


今天下午在饭堂看见一位七年级的英语老师,愁眉苦脸,泪水涟涟地对德育主任说:打我的那个学生怎么处理?难道他上课玩手机,看漫画书,跟同学讲话犯了那么多的错误,我批评他都不行吗?我说他两句他就可以动手了吗?他一拳捶到我脸上,我的脸到现在还痛。学校怎么到现在没有处理方案?怎么就不能把他开除?

德育主任面无表情说:谁敢开除学生!校长不发话,我也没权利。那位英语老师有点激动说:难道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德育主任说:那你想怎样解决,你自己跟校长说,校长说家长不闹就好了,以后老师要有随机应变能力。你就当买个教训吧。快点吃饭,不要想那么多,想也没用!

英语老师埋头吃饭,我们默默地看着她,泪水从眼角流在饭盒里!我们默默地吃着饭,吃着一碗难咽又不舍的饭……


领悟教育


我有过被学生及家长无缘无故侮辱的经历,那学生一点不学习,读高中了连最简单的字也不会写,1一2x=0的方程也解不出。玩手游爬围墙打架抽烟追女生种种违纪,班级寝室的卫生任务也拒绝承担。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我都忍了。可有一次我跟其他家长聊天时,不自觉地谈到了他。我讲得很含蓄,没有半点侮辱他轻视他的意思。后来不知怎么被他知道了,他就在各种群里大势骂我,并联合家长威胁我。我憋屈呀,我多少次温言软语教育他劝导他鼓励他寻找他,生怕他出了安全问题,却从来没有厉声批评过他,跟他家长反映情况时,也从没有带讽刺的话。结果他家长到处告我,说如果他儿子受了刺激出了什么事,唯吾是问。😂😂😂


赤壁其心


事情发生了,只能说明未来越来越复杂,不能简单分析问题。还好老师总的来说比学生形体和力量大,学生一般不敢,但是遇到熊孩子,还是有挨打的可能。老师不能打孩子是对的,打孩子是教育的失败。我小学二年级,因为班主任大肚子生孩子去了,换了老师,因为上课自认为学会了没了兴趣玩别的,被青年代课小老师用竹编抽了后背,因为家庭教育,被老师打了不敢和家里说,认为自己淘气是自己错了。其实我当时学习好,语文数学基本都是100,年级都是前两名的,学习不费劲。男孩子淘气,学会了就不肯再学了。后来过了也许是一天,奶奶要我洗澡,我不肯脱衣服,后来给家里发现背后有21条抽痕。家里炸锅了,唯一的宝贝孙子有生以来第一次遭受这么重的体罚。我爷爷带着我直接去找了校长,好像是问校长当年我是这么教你们的么大概的话,校长也受不了了出了这事,替换了代课老师。代课老师好像是师范大学的学生,也不是很成熟的人。我爷爷是当地受人尊敬的老师,不是什么官,去世的时候全市中小学自发组织参加追悼会,全市中小学停课半天。这是我值得自豪的事情,也影响我半生,让我注重德行、实事求是,每当我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各种利益,能够克制自己不忘初心,虽然基本吃亏,但我爷爷影响我不能忘记。希望天下老师信守师德,祝你们桃李满天下!


金蛇200000000000000


顺路回答。

悟空问答上,有很多类似的教育问题。说明很多老师处于迷茫,无奈。急于想找到一条法律或者制度依据,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给自已找到心理安慰。使自已免于职业道德的内疚。

但很遗憾,没有。在悟空问答上,如果是外行回答,他们根本不了解老师的苦痛。说些无关痛痒的教育理论。同行回答,也只能安慰你几句。吃瓜群众看了,说你老师水平不行。

因为没有什么方法,所以只有预防。

先分析一下什么样的老师容易招学生烦。

1,本身弱势的老师。

有没有这样的怪现象:有的学生专门欺负某个老师,如在班里直呼其名,或者捉弄你,就在你的课堂里乱。。。。。。其它科老师相对好一些。

办法:忍。心里,背地里骂就行了。或者告诉班主任,或者叫一下家长。大部分这样的老师平常就这样忍了,太过分的,才结合家长教育。怪只怪当初入错了行。

2,说话唠叨的老师。

学生不学习,你又讲大道理:你将来干什么呀?你父母多么不容易呀?你不学习对得起谁?。。。。。。学生心里一百个不服:我的人生,关你什么事?你以为你混得多好吗?

办法:不讲大道理,直接说:你不学,我是老师,总有职责劝你学习吧,但听不听是你的事。

3,负责任的老师。

现在一般来讲。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不说话,老师一般不管,但碰上你敬业,非得逼他学习,显然找不痛快。

方法:该劝说劝说,但不要强逼。

再说一下什么情况下老师容易挨打。

1,处理早恋的学生。

恋爱中的学生千万不要当众管,(如在教室坐到一块,在教室里搂抱,亲嘴等现象)你如果在教室里训斥,或者暗讽,男学生真敢当场开打。女学生敢让社会上的人来打你。

方法:找其它理由管教,或者找其它错误交给家长。

2,情绪失控的教师。

特别是男老师,看着学生对你的挑战,你稍有出语过分,言语过激,有可能引起学生过激反应。

方法:情绪失控情况下,先暗数10秒,缓解一下情绪。再作处理。

3,对学生不了解的老师。

实际来说,老师应对班里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学生打骂也没事,有的学生,你连吵就不能吵,学生性格差异很大,有的敏感,有的脆弱,有的大大咧咧的。所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分别对待。特别是对那些不经常言语,你一吵他,他就直盯着你的学生,要小心些,还有那些学生混混头目,他有学生基础,你一惹他,等于惹一群。

办法:没事关心他一下,如果真的发现你吵的不对劲,你最好单独把他叫出来,好声好气地再说一下。直到他不记恨你为止,

最后,作为老师,懂点学生看什么,玩什么,上课加点幽默,说一些学生的流行语,取得学生对你的好感。不要整天死板着脸,就知道学习学习。因为学生轻视老师,就等于轻视学习,顶撞老师,就等于对知识的不尊重,你还大谈什么学习?

简单就说到这了,不要再问学生上课睡觉怎么呀,顶嘴怎么办呀,在课堂上玩怎么办呀?。。。。。。。没人跟你支招,就是有些人回答了,基本没用。灵活处理吧。

最后望老师一切平安!


左析右洞


殴打他人,故意伤害,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至500元罚款。情节轻微的,处500元以下罚款或者5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以上2000以下罚款。未满14周岁实施违反治安管理不处罚,应当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已满14出不满16周岁,拘留不执行。已满16不满18,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拘留不执行。18周岁以下违反治安管理,应当从轻处罚。这个就是违法的行政责任全部。所以,依法治国,不应当讨论学生,老师什么的身份。我国是法治国家,不是人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学生老师这样的身份,不是你违法不纠的保护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