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有一種人不可交往,就是持續消耗你的人(歡迎各位的真知灼見)

我交朋友很慎重,所以朋友向來不算多。

在每個階段,無論是求學,還是工作後,很長一段時間,我才能結交到一到兩個彼此欣賞的朋友。迄今為止,我的摯交好友的數量,用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我也從不為朋友太少感到煩惱,朋友多有朋友多的好,朋友少也有朋友少的好處啊。不必勞神去維護一大堆的平庸的關係,將精力都放在少數的優質的人際關係上,一旦遇到彼此認為不錯的朋友,我們便會定期聚餐。甚至不在一個城市後,也會常常電話詢問彼此的近況。

但遇到有些人,初期交往覺得還可以,一旦發現品性問題,或者志不同道不合,我會立刻啟動冷處理模式,多一分鐘都不會投入。對我個人而言,在這樣的人身上花費時間,無疑是對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所以你看,對於朋友的選擇,我實際上已經到了近乎嚴苛的程度。

有一種人不可交往,就是持續消耗你的人(歡迎各位的真知灼見)

當然,也有人恰恰與我相反,似乎和誰都能成為朋友,朋友一大堆,社交圈子總是車水馬龍,熱鬧極了。永遠有著下一場飯局等著他,永遠有朋友的婚宴的等著他去參加,永遠身邊有各種各樣的兄弟....

我稱之為,人際關係表演藝術家

因為我不太相信,但凡一個人有自己的價值觀,是絕不可能和身邊多數人成為朋友,除非降低朋友這個詞的門檻。

步入社會後,要甄選出朋友的難度非常之高,會因為各種利益的關係,對方偽裝成關心你的人,來扮演所謂朋友的角色。一旦你失去了價值,便立刻棄之如敝履。江湖,是一個複雜的江湖。

所以,從自身角度來講,與人交往,哪怕不是衝著稱為朋友去的。也要守住一個原則,就是一定不要和持續消耗自己的人交往。

有一種人,是索取型人格,在索取這件事上,是沒有底線的。

索取你的知識、經驗、人脈,這是顯性的,看得見的,但索取你的情緒和時間,這是隱性的,往往是不可察覺的。

往往在你意識之後,才發現你被對方已經消耗了很久。

有一種人,會不顧及你自己當下的心情如何,跟炒豆子一樣,噼裡啪啦把自己的所有負能量的事情一股腦給你說,管你聽不聽,反正自己說完爽了就行,說完後襬出一副可憐樣,等著你來安慰幾句。

這種就是隱性的索取,ta在消耗你的情緒,在消耗你的同情心,在消耗你本來可以有的好心情。

索取型人格的人,往往只是關心自己的利益輸入,而不考慮對他人的價值輸出。當你遇到這種人的時候,最好自動避開三米。

那麼如何交友?

我個人認為,斷舍離的法則仍然有效,不求多,只求優。而且,優是指雙向的優,而非單向的優。

永遠不要抱有去攀交那些比你各方面高一等的人,價值不對等的關係,遲早會越來越沒有話可聊,漸行漸遠。

最好的關係永遠是對等的,雙向的。

武俠小說裡,可以坐在一起煮酒論英雄的人,都是實力相當,理念統一的高手。

高手和弱者對招,來回幾次,高手也尷尬——到底是力度幾分;這招要不要出;出了會不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哎,心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