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農村老話“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啥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地大物博,傳統文更是博大精深,在歲月的見證中逐漸的豐厚滋養。而這些傳統文化的傳承在農村更為明顯。以前的農村,由於深受傳統文化影響,對“三綱,六親,六紀,九族”的關係最為看重。而三綱指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六親則指的是六指父子、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同族兄弟,當然在各個時代對這些六親的說法都不一。

農村老話“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啥意思?有道理嗎?

無論說法怎麼不同,這些親情的傳統文化在農村人心中卻根深蒂固,而往往在處理各種人際關係時,親戚之間也有一定之規、親疏有別的,如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孃親有舅”,父親有叔”,說的“舅舅”和“叔叔”在整個直系親屬中的重要地位。作為父母親的親兄弟,舅舅和叔叔理應享有與母親一般的尊重,他們在你們兄弟分家的時候有權分配你們父母的遺產,有矛盾時更是作為“掌事人”來裁決一切事物,亦或者重要宴請上的“上席”多是為他們而留的,有很多情況下他們即使跟你年齡差不多,但也可以作為長輩替你父母作主。再比如老話“孃親舅大”也更是說出了舅舅在一個人生活中的“權威”。

農村老話“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啥意思?有道理嗎?

除了“孃親有舅”,父親有叔”這老話來體現親戚之間的關係和親情外,在農村還有“姑父,姨夫,舅的媳婦,三不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姑姑,姨,舅和自己有著血緣關係,無論在生活的交往中還是心底裡,都會覺得特別的親戚,但和姑父,姨夫,和舅的媳婦的親情關係是建立在姑,舅,姨的基礎上,在一定程度上屬於外人,相互之間有一種陌生感。

還有“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一說,說的是自己的姑姑和舅舅和自己關係最為親密,即使到了他們的下一輩,這種親屬關係都存在。現實生活中更是如此,基本上都愛去自己姑姑和舅舅家玩耍,但是姨表家的親屬關係就不一樣了。姨表兄之間的關係,僅限於姨娘在世時候,一旦姨娘去世,這種親屬關係就會淡薄起來,日常的生活基本上都不會打照面。

農村老話“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啥意思?有道理嗎?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親疏標準,在民間又衍生出一句老話:““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在農耕社會沒有化肥的時代,都是用動物的糞便來施肥,相比較而言,牛屎和馬糞含量在各種家畜中較低,質地細密,含水較多,分解慢,發熱量低,屬遲效性肥料。在肥力上比不上豬屎和雞糞,牛屎和馬屎才不太受農人待見的。姨夫和姑父是姨和姑的愛人,在那個比較注重“血緣”關係的年代,其身份地位要被輕看一些的。

農村老話“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啥意思?有道理嗎?

不過現在看來,這些也僅僅是個比喻,論的只是親疏,並不涉及人情,感情的深厚多是建立在常走動的基礎上,俗語常說“遠親不如近鄰”,正是因為鄰里間互相幫襯,走動的勤,親戚遠了,不經常來源感情才淡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