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

香港回归二十多年来,资本市场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既给香港资本市场带来了破坏性冲击,也带来了建设性机遇,更彰显了香港狮子山的拼搏精神。回顾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该如何总结其历史性特征的演变?面对当下,我们该如何看待香港资本市场的优势与不足?展望未来,香港资本市场在新的重大变革中,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2018年6月1日晚,应巴曙松教授邀请,工银国际董事长丛林先生做客“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为大家带来主题为《香港资本市场:过去、现在、未来》的精彩讲座。

丛林先生现任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工商银行服务超过20年,先后在工商银行总行部门、境外机构和综合化子公司担任领导岗位。丛先生从1998年12月起担任工商东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于2006年5月晋升为工商东亚副总裁。在担任现职前,丛先生从2007年12月起出任工银租赁总裁,用8年时间成功带领工银租赁发展成为航空、航运和设备融资租赁服务行业的领军品牌。他不仅拥有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银行学硕士及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士,也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EMBA业界导师。

在正式开讲之前,丛林先生大家介绍了香港资本市场的整体概况。香港是以经济自由著称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排名中居世界第三位,从证券市场市值、上市公司数目、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等方面看,香港资本市场均位居世界前列。随后,讲堂正式开始。

香港资本市场百年变迁风云史

首先,丛林先生回顾了香港资本市场的主要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资本市场发展迅猛,上市公司数目、证券市场成交量迅速增长,股票衍生产品、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创新产品和创新机制不断推出,监管政策、交易框架不断完善改进。他指出,香港资本市场较其他主要国家的资本市场,具有高证券化率、较低换手率水平、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紧密、筹集资金能力多样、市场流动性差异大、整体估值水平较低等主要发展特征。

香港资本市场当前面临机遇与挑战

随后,丛林先生从机遇和挑战两个角度对香港资本市场面临的形势进行阐述。丛林先生强调,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多元化涨潮,人民币国际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香港资本市场带来重要机遇,尤其以滴滴、小米、今日头条等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为香港资本市场增添新的活力。同时也表明,香港资本市场依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如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临新加坡、东京、上海、深圳的挑战,香港资本市场面临跨境资本流动加速的冲击,金融监管的模式与理念也面临新的挑战。

*来源|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官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MBA智库商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mbalib-mba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