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华为将加快退出美国市场的步伐,是主观还是客观事实所迫呢?

环球科技视界


在中兴遭到封杀之后,美国又禁止华为入场。

在很大程度上,这就是华为手机将加快退出美国市场的原因。

其实,在许多年以来,华为与美国的较量,并不曾中断。

而美国封杀华为的决心和意志也异常坚决。

所以无论是中兴还是华为,只要他们是中国的企业,都可能遭到美国政府的恶意对待。

因为,在更大的时空背景里面,美国对华为所做的一切,其实是看到了华为背后那个巨大的经济体——中国。

还记得美国对丰田汽车的态度吗?

原来只是一些司机,抱怨丰田汽车突然加速和刹车装置失灵。我们都知道美国汽车是兼顾安全性的,但耗油量特别大。

而日本汽车,可能相对精巧,但可靠度或许不及美国车。

于是,美国人就用这种道德上的制高点压制日本的丰田。使得整个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市场迅速缩小。

自从丰田汽车在美国被罚款之后,两国汽车的市场比例发生了翻转。

在2014年19日,丰田缴纳了10亿美元罚金之后,美国整个汽车市场的变化,更加明显。

到2016年的时候,福特,雪佛兰和道奇等美国汽车,超过了所有日本汽车制造商,而位居美国汽车销量排行榜前三名。

这就是美国对日本汽车的支柱企业,丰田汽车下手的真正原因:让自己的汽车企业,扳回一局。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中兴和华为身上。

作为并不仅仅生产手机的华为来说,美国这一行为,使得华为手机在美国市场上再难与苹果相较量。

中美贸易战的当口,美国这样做其实是必然而然的。

以至于有中国网友在讨论,如果中国禁售美国的苹果手机,是否能够扳回一局。

但,华为毕竟仅仅只是一家民营企业。所以,它不得不选择对自己更有力的行动方式。

于是,华为从美国进行战略性放弃,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毕竟,从战略上撤出美国,是华为的一个理性选择。而且,从目前来看,中美贸易冲突的时间还会继续延长下去。

所以,先撤出美国对华为来说也是,被动中的一种主动。

从客观大局势来讲,属于被动。从华为自身的选择来讲,属于主动。

这也是华为面对自身无法克服的不利局面,所采取的一种主动的选择。


镁客网


对商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会审时度势,衡量付出与获得是否性价比高。

对华为来说,美国作为一个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市场,加上主要的渠道运营商被堵死,再多的付出也无法换来合理的回报,因此华为的退出可以说是顺势而为。

客观事实:美国的大门不对华为敞开

1.华为已经收到了来自美国的禁售通告,所有在美零售商已经下架了华为的产品,这个是最直接的客观事实所迫。

2.有人会问,为何不寻求WTO申请仲裁? WTO仲裁由美方主导,且申请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往复浪费的是华为的时间跟精力,加之美国与中国贸易战的风向代表着一切的商业行为都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综合衡量,是场未打即败的战。

因此,华为无法进入美国市场,是客观事实。

主观事实:华为在美国市场无法换回合理回报

华为曾经为了打开包括美国在内的市场,做了非常多改变,从每年一次的分析师会议、每年公布财报、聘请退休英国国家安全单位高层担任全球首席安全官、力推全球网络通讯安全共通协议等等,对一家没有上市、不需要在意股价的公司而言,华为其实做了许多不需要做的事。但做了这么多事之后的结果,华为的处境并不是完全没有改变,只是改变的幅度有限。

因此,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是主观顺势而为。


毛琳Michael


形势所逼,自力更生,无可奈何终归去,再次回来王者时。

4月20日《福布斯》杂志一资深分析人撰稿称:预计华为2018年年底会彻底退出美国市场!多少年来,华为与美国的较量不断,美国封杀华为的决心和意志非常坚固。

当美国制裁中兴时,有些人还说有本事制裁华为吗?其实美国一直在阻扰、制裁华为,不过不能像对待中兴通讯时做得那么恶霸与毒辣。

2012年时,美国政府就宣称华为设备会危害美国网络安全。

拿近期的信息来看,2018年1月,美国勒令美国大型运营商巨型公司Verzon和AT&T禁止销售华为Mate 10和华为Mate 10 pro。2月,美国不同部门不断呼吁,美国消费者不要购买华为手机。

再看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2018年华为分析师大会的表态,就知道是因为美国系列行动针对华为,所以不得已退出美国。

只能等贸易环境改善再来了。

但这又明显意识着:贸易环境不会短时间有较大改变。

徐直军只能宣布:战略性放弃美国市场!

战略性是什么意思,从战略高度上开始撤退啦。

华为从裁减美国公司的员工开始,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政府沟通部门,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成效,也没有任何旋转余地,全是白费功夫了。

裁减员工中包括在华为工作了八年的说客威廉姆•普鲁麦,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政府公关,让美国那些立法者相信华为与中国政府没有关系,结果看显然并没成功。

按照美国主流报纸的解读:华为在美国市场遭遇大溃败。

1、中美高科技争端愈演愈烈,目前没看见缓和的势头,这将意识着,国家间乃至全球的态势发生了方向性转变。

2、华为、中兴通讯,这些是能被广泛所知的案例,更大数量的不被所知的受影响的中小公司生存越加艰难,这是贸易冲突“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最明显的表现。

不管是中国的高科技公司,美国之前加大投入中国的公司,也将会遇到执行难度、发展困境。

更重要的是,犹如两大家族之间,顶层友好时,可以联谊,乃至谈婚论嫁,各种结盟;顶层出现裂缝,友好戛然而止,各方忧心忡忡,无心睡眠。

张灯结彩,顺然素色严正以待。

3、中国公司要找美国市场之外更大的市场,美国公司要找中国市场更大的市场。

就这点而言,我们的自保自强能力还是更有底气些。

中国高科技公司本难打入美国,美国却能长驱直入,相互保护的结果,中国的自主研发能力必将在新一代90后中突围突破。

4、华为是中国少有的高科技旗舰公司,有着直接的风向意味。

作风强悍坚决,它若未杀出一条血路,直接影响观望者和跟随者的士气。

由此可知,它也必将杀出一条血路。

原因:你懂的。


财经作家邱恒明


这个问题之所引发讨论,是在4月中的华为每年一次的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轮值CEO徐直军的一段话,让分析师开始联想华为是不是要退出美国市场。

事实上,如果仔细看徐直军的发言会发现,他要强调的是华为的经营策略,“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所以最好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服务,并建立更好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某些情况下,选择放手才会让自己轻松。”

同样的逻辑,也可以适用在其他华为业务开拓不顺利的地区,例如澳大利亚,早在2012年澳大利亚政府就明确表示拒绝华为参与投标其当时正在进行国家宽带建设计画,但并没有禁止华为在当地出售电信网络设备与手机产品。

华为在美国并不是一片空白,荣耀手机就曾经在美国上市销售,而在电信设备部份,即使没有打进前4大运营商,但华为在部份所谓的新进业者CLEC(Competing for Local Exchange Carriers)或者是小型电信运营商还是有不错的销售表现,因为这些业者多半没有政府订单,也更强调采购成本效益,相对之下,华为显然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而最近一直有媒体报导美国FCC要”禁止”美国部份地区型小型电信运营商购买华为设备,但事实上,FCC并没有权力真正 “禁止”华为在美国销售电信产品,而是通过补贴政策的改变,规定未来向联邦政府申请电信偏远地区建设补助的电信运营商,必须采用符合其规范的电信设备,而华为并不属于符合FCC此一方案规范的电信设备,也就是说,未来只要是想要向联邦政府申请补贴的美国小型地区型电信运营商,就自然不会向华为购买设备。

以华为当前美国遭遇的状况来说,的确是 “非常不受欢迎”,相较于过去的 “不受欢迎”,在程度上确实更为提升。

审时度势是做生意的基本原则,在一个非常不受欢迎的市场,如果还是强调 “有志者事竟成”,那就未免流于一厢情愿的迂腐,而这就不是华为的风格。

华为内部过去几年经常把 “务虚”挂在嘴边,但只限于鼓励内部进行更开放的头脑风暴氛围,就实际执行面来看,华为是一家非常务实的公司。

以华为目前四大业务主轴来看,运营商、企业、终端、云。其中,原本只有运营商一个主力事业的华为,在过去十年逐步将企业、终端、云一步步拉升到台面上,这看起来似乎是出于单一市场或产品线的策略思维,但从华为最根本的云管端中心思想来看,华为其实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因为靠着运营商起家的华为比谁都清楚,在未来的世界,运营商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商业模式与终端使用者习惯的改变,让华为很早就认清自己要重新定义客户、重新定义市场,这也是企业、终端、云三大事业部相继成立的原因,特别是企业事业部,其中涵盖的市场、技术、解决方案之大,远远超过华为过去单纯的运营商业务范围,而云事业部的成立,则是华为另一个挑战自己的 “叛逆”,因为曾经说过不会跟客户抢生意的华为,成立云事业部最直接会抢到的就是电信运营商的生意,但尽管如此,华为还是做了。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华为的务实风格,华为知道没有自己的云架构,在未来的世界就什么都不是。

而近来华为也在分析师会议上提到“不看好5G,但会继续投资”的说法,这看似矛盾,但却非常符合华为的务实作风。徐直军的逻辑很清楚:“如果你没有5G技术,客户连你的4G都不会买”,华为虽然是最早大手笔投资5G技术标准的业者,但这几年却也是最少出来大谈5G前景大好的业者,因为,对华为而言,3G、4G、5G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客户要什么,如果5G技术超强,但客户不要,对华为而言,这就是失败。对于很早就确立“客户优先”的华为而言,这显然就是所有事情判断的铁律。

回过头来谈如何看待华为年底退出美国市场的传言,以华为务实的性格,退出美国市场不是一个决定,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自然过程。

华为曾经为了打开包括美国在内的市场,做了非常多改变,从每年一次的分析师会议、每年公布财报、聘请退休英国国家安全单位高层担任全球首席安全官、力推全球网络通讯安全共通协议等等,对一家没有上市、不需要在意股价的公司而言,华为其实做了许多不需要做的事。

但做了这么多事之后的结果,华为的处境并不是完全没有改变,只是改变的幅度有限,又或者说,某些根本蒂固的成见,与华为做了什么无关。

对于华为而言,”退出美国市场”是一个很奇怪的说法,因为这是一个华为从来没有真正进去过的市场,既然如此,又何来”退出”一说?

事实上,华为内部当前真正需要担心的不见得是美国,以其目前市场布局来看,欧洲市场的状况反而是外界更应该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欧洲即将在5月上路的新版欧盟数据资料保护法规GDPR,对于华为的影响可能更大,因为相较于其他地区,华为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其实不低,不论是在电信设备或是家用终端、行动终端都是如此。

因此,与其关心华为退出美国的影响,或许更应该关注的,面对全球新一代数据经济模式持续变化的局面,早已把目光格局拉开到更大角度的华为,下一步会如何回应。


DeepTech深科技


感谢您的阅读!

华为将加快退出美国市场的步伐。这句话已经被华为证实消息不属实。但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四面楚歌,一方面倍增的压力,来自于中兴在美国市场的节节败退;另一方面也在于美国的手机市场有条大鳄——苹果。

华为的海外主力业务,我们可以通过华为2017年年报可以看到,欧洲中东非洲占销售收入的27.1%,而美洲占据6.5%,下滑10.9%。美洲市场在2017年的极具下滑,对于华为来说,局面的困窘是华为有想过将重心转移到其他地区的一种无奈。
前文说华为的四面楚歌,一方面倍增的压力,来自于中兴在美国市场的节节败退;另一方面也在于美国的手机市场有条大鳄——苹果。其实,我觉得特别是中国企业在美国发展的艰难,恰恰说明在大国博弈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勇气。

所以,中兴官网的“痛定思通”不仅是对中兴的警告,要想在美国市场发展,那么就要有自主权,不能受到美国技术的钳制。从未来 7 年内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销售零部件到支付 14 亿美金罚款,这一系列真好反应了我们中国企业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受美国,比如高通高额专利费等影响。

而华为因为麒麟处理器的日益壮大,让美国开始倍感压力,而华为的主营业务是运营商业务,也让美国害怕华为成为比高通这样老牌通信技术更强的企业。所以,它们多次的阻止,是客观事实。

而华为的暂时选择撤离一部分的精力转移到其他市场,是明智之选,纵然美国有苹果、高通这样的大鳄,虽然华为一家企业硬抗两家,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华为秉承初心的信念不会丢。


LeoGo科技


主客观因素都有!华为已经收到了来自美国的禁售通告,所有在美零售商已经下架了华为的产品,买卖本是双方自愿,既然美国不想买,我们也不能按着美国硬买。华为退出美国也是没办法的选择!这个是客观事实所迫。

一般遭遇这种商业纠纷可以选择洽谈跟协商,比如向WTO申请仲裁等,但是明显华为没有这个意思,WTO仲裁本来就是美国人开的,申请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往复还得浪费时间跟精力,华为陪不起!

其次,美国的商业战是政治的延伸,特朗普是奸商,采取的又是利美策略,他把商业战的方略带入政治当中,美国已经多次尝到这种损人利己的甜头,一次成功后必然会经常来这么几下,作为企业,无力与美国政府抗衡,常在河边走也难免不湿鞋,比如中兴在一夜之间将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这给华为敲响了警钟,作为私企华为更加承受不起,这风险太大。


优己


华为加快退出美国的市场,既是客观现实所迫,又有主观原因,当然客观原因占主要因素,主要包括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频频设置障碍,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中国业务进入美国,尤其是涉及通信等关键领域。



比如说,之前,原本华为已经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达成了协议,想要借助后者的销售渠道销售自己的Mate10智能手机,但是由于遭到美方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最终合作计划只能搁浅,就像是一桩美好的姻缘临了了要进洞房了,新娘子不干了,很可惜。

从这一简单的例子就能看出,中国通信公司要进入美国市场的阻力极大,尤其是如果再结合特朗普政府最近在全球范围内与贸易伙伴挑起的贸易战,美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恶化,外国企业今后进入美国的压力会更大。而一直被美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中国公司要在美国趟出一条路来,更是难上加难。



对华为而言,尽管美国通信行业世界领先,进军美国市场后有利于华为今后与世界顶尖高手过招,向竞争对手学习,但是美国的极力阻挠,可以说耗尽了许多公司的耐心。对华为而言,有所舍弃才能有所得,进军欧洲市场不失为亡羊补牢的战略性转移。

华为退出美国市场,对华为而言是一家公司的业务战略转移,但对美国而言,向外界传递的信号是:营商环境下滑,吸引力下降,尤其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和利益至上的政策倾向和指导思想,注定将削减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美国或许由此走上滑坡的路上。

亲,今晚看世界杯了吗?欢迎留言与小哥哥讨论,敬请关注头条号【小哥哥打算盘】,后续回答更加精彩,么么哒。


摩羯小哥爱新闻


华为加快退出美国市场的步伐,既是主观意识,又是客观事实所迫,主要是客观事实所迫。美国市场本来就不是华为在海外的主阵地,美国苹果手机已经是美国人的骄傲,华为进军美国想要分得一杯羹真的很难,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商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山容不下二虎,必有一方惨败退场。
华为手机在国内的市场已经饱和,进军海外市场才能长足发展,最关键的是手机售价比国内高很得多,比如华为Matelo标准版在美国售价约4600元RMB,在国内售价3899元,华为Mata10Pro版在美国售价约6000元RMB,国内售价4899元,高利润是华为进入美国市场的原因,但是华为却忽略了“一山容不下二虎”的道理。


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华为(包括中兴)要在美国占有一席之地,非常难。美国总以各种借口打压,今年华为再进军美国后不久,美国最大的无线通信服务供应商VerizonWireless单方面撕毁与华为的合作协议,随后美国最大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宣布终止华为设备的出售,其后中兴也遭到这种不公平对待,所以华为现在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都必须退出美国市场。
华为在海外的市场在欧洲,欧洲也是全球手机品牌必争的战略高地,也是高端市场,近几年华为欧洲一路披荆斩棘,赢得了一席之地,并成为第一的有力竞争者,其市场份额占据第一、二的位置,在北欧的整体份额高达20%,其实华为在非洲也非常受欢迎,无奈非洲太贫穷,华为高端机,非洲人多数买不起,只有欧洲、亚洲才是华为的主阵地,退出美国市场也是一种明智的抉择。


舞动人生124


看看目前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华为恐怕已经彻底死心了!

其实,对于华为在美国的业务拓展,美国一直就没有放松打压。从华为的成套电信设备到华为手机,再到华为对美国的投资并购,几乎每一个涉及到华为的话题以及业务都会让美国人分外紧张。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句话,因为华为让他们感觉到了恐惧。

华为历经三十年,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电信网络设备制造商。仅在智能手机一项业务上,华为不但拥有自己自主知识产权的麒麟系列CPU,而且它的全球出货量增长超乎寻常,甚至超过了苹果和三星。


让他们感觉恐惧的还不仅仅这些。在未来的5G通信技术开发方面,华为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未来的5G标准和设备开发业务上,华为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将会战胜美国高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又怎么能不让那个整天喊“美国优先”的人忧心忡忡。

对此,美国国会资深共和党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的一段话最能体现美国政客们的心态。他说:“我不会拼读这家公司的名字,‘不过这家公司以字母H打头,以wei发音结尾。每当这家公司卷入其中,都会让我惊恐万分。’”


于是,特朗普政府拿中兴和华为等威胁美国的中国高科技公司开刀了。面对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的封杀之举,华为选择了放弃美国市场。
近日,华为解聘了五名美国雇员,其中包括在公司工作了八年的说客William B. Plummer。 Plummer的头衔是华为的外部事务副总裁,他的主要工作是让华盛顿的立法者相信华为与中国政府没有关系。

华为此举不但表现出了对美国百般阻挠封杀的失望,也是其强大自信心的表现。也许不久的将来,华为会用全球最先进的5G通信技术来狠狠地打美国政客们的脸!1G、2G、4G是属于美国的时代,3G属于日本,而未来的5G将属于我们中国,我坚信华为有这个实力!

相关新闻链接:

2017年2月22日,高通先发布声明宣布成功完成其首个基于3GPP 5G新空口(5G NR)标准工作的5G连接,5G 新空口有望成为全球5G标准。

随后,中国5G标准推进组发布信息称, 近日华为在北京怀柔外场测试环境,率先开展了3.5GHz 5G新空口下外场性能测试和与仪表/芯片企业的互通对接测试。


2018年4月16日,华为将于今年全球商用上市的5G NR(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NR,以下简称5G)产品顺利通过欧盟专业认证机构TüV 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 SüD”)的认证核查,获得全球第一张5G产品CE-TEC(欧盟无线设备指令型式认证)证书。这表明华为5G产品正式获得市场商用许可,向5G规模商用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无坡居士


中兴事件,中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大背景是中美博弈已经进入面对面的角力,核心对立于人民币逐渐影响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而美国国债总额已经接近自身承受临界点,超级大国的楼宇已经开始震颤。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可以同美国平起平坐的经济大国,而且在社会制度、文化理念截然不同的国家存在,让领先了世界一百年的美国感到非常不自在,遏制中国崛起是美国既定国策,特朗普上台后加剧了中美经济对冲趋势。从今年开始,美国会不断加大对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单方面制裁力度,中国也不会选择妥协,签订类似日本的“广场协议”,这种情形下,如果这次美国财长来北京没有诚意协商而无果,中国将就此彻底中断在美国的大规模新项目投资,并且会逐渐将已经投资的中方企业逐步撤回。受美国挑起的经济对立、贸易冲突影响,中美两国在文化、军事、国际政治等方面的合作,也将陷入萎缩状态。中美关系就此出现建交以来最坏的阶段,改善的机遇在于特朗普下台。华为即中兴之后再次被美国无端杯葛,表明特朗普无意改善与中国关系,直到坏到不能再坏时为止,但无论如何,中国企业全面退出美国市场已经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