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李世民為什麼要推倒自己撰寫的魏徵墓碑?不止是侯君集參與謀反!

李世民、魏徵是歷史上明君賢臣的典範,魏徵生前受到李世民的禮遇頗多。李世民兩次親自到魏家探病,還把嫡出的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長子魏叔玉,陪葬昭陵,親自為魏徵撰寫碑文等等。然而魏徵入土僅僅數月後,李世民突然反悔,下令推倒自己撰寫的墓碑,連衡山公主的婚事也作罷,這又是為什麼呢?

李世民為什麼要推倒自己撰寫的魏徵墓碑?不止是侯君集參與謀反!

魏徵去世三個月後,太子李承乾謀反案爆發,李世民最擔心玄武門事變重演,這件大案牽涉了一位重要的人物——侯君集。魏徵生前向李世民極力推薦侯君集,認為此人有宰相之才,軍隊也要讓他來統帥(國家安不忘危,不可無大將,諸衛兵馬宜委君集專知)。李世民思之再三沒有采納,如果採納了,李世民恐怕要做太上皇了,於是推倒魏徵的墓碑並不為過。

李世民為什麼要推倒自己撰寫的魏徵墓碑?不止是侯君集參與謀反!

但其實魏徵還有更讓李世民惱火的,就是他把自己上奏的很多諫書交給史官,讓這些事流傳於後世,這恐怕比太子謀反還要觸及李世民的神經。李世民能成為一代明君,他把喜怒哀樂全部隱藏起來,甚至從一個武將粗人,改變成善於納諫的仁君,包括他對魏徵的態度。現在魏徵把諫書交給史官,那之前提的很多建議是為了國泰民安,還是魏徵想要青史留名的私心?

李世民為什麼要推倒自己撰寫的魏徵墓碑?不止是侯君集參與謀反!

事實上,魏徵確實有私心,翻開魏徵的早年經歷,他可不是一個純臣。魏徵早年在武陽郡丞元寶藏帳下為官,後來被李密留在瓦崗寨,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後降唐,竇建德攻打相州,魏徵被俘,做了竇建德的起居舍人,李世民擊敗竇建德後魏徵再次降唐,太子李建成用魏徵為太子洗馬,玄武門之變後魏徵也沒有別的去處了,李世民見魏徵說話直爽,赦免並任用了魏徵。

李世民為什麼要推倒自己撰寫的魏徵墓碑?不止是侯君集參與謀反!

魏徵對自己以前的“牆頭草”行為深以為恥,碰巧遇到了李世民也需要抹掉“殺兄逼父”的惡名,於是魏徵直言犯諫,李世民廣開言路、善於納諫,導演了一出明君賢臣的好戲。無論他們有沒有事先排練,他們都是明君賢臣,這一點無可厚非。但魏徵把諫書交給史官,恰恰說明了魏徵的私心很重,甚至他比李世民還要看中身後的名譽。

李世民為什麼要推倒自己撰寫的魏徵墓碑?不止是侯君集參與謀反!

但李世民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一定想到此舉會為後世留下怎樣的影響。魏徵天天批評皇帝,自己還能名垂青史,萬一有心術不正的人,向後代君主打著“致君堯舜上”的旗號,拿道德大棒來壓皇帝,李唐的皇權豈不是要受到威脅了?魏徵做了李世民震懾後世大臣的替罪羊,李世民心裡清楚的很,所以他遲早要替魏徵平反。

在第一次征討高句麗後,李世民就坡下驢,給魏徵平反了,如果僅僅是太子謀反案侯君集的牽連,根本就是板上釘釘,不需要平反。事實證明李世民的未雨綢繆很有道理,歷史上給皇帝提意見的人很多,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魏徵,明朝的言官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他們好多人提意見只是為了爭名奪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