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三伏天喝熱水驅寒?真正的驅寒妙招在這裡!

昨天就是夏至,三伏天已經到來,近期朋友圈裡流傳著這樣一個養生提醒。“在伏天喝熱水,會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想知道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今天本汪就來給大家說說什麼是寒氣,我有沒有寒氣,到底怎麼才能驅寒。

有的人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無論穿得多厚,總感覺有點兒冷;就算室溫35℃,仍舊手腳冰涼,如果你也經常這樣,那麼很可能就是“寒氣太重”惹的禍。雖說十女九寒,但千萬不要以為寒氣重只是女生特權哦,寒氣重在男性身上也會出現。

那麼三伏天喝熱水能驅寒氣嗎?專業醫師指出,只依靠喝熱水就排出體內積聚多年的寒氣,這一說法沒有科學的理論支撐。想通過喝熱水的方法在三伏時節短短几十天的時間把體內的寒氣逼出來,這是不可能的。夏季人體出汗多,定時補水可補充丟失的體液,日常生活中只要適當飲用溫水即可。

三伏天喝熱水驅寒?真正的驅寒妙招在這裡!

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寒氣,不如跟著本汪先來自測一下↓↓↓

① 怕冷:這是最簡單直觀的感受。在同樣的環境下,總比別人穿得多。且無論穿多少衣服,手腳都是冰涼的,彷彿在冰窖裡。

② 看舌苔:正常情況下,舌體柔軟、淡紅潤澤,舌面上的白苔稀薄、顆粒均勻,口中無異味。當舌苔發白且伴有口臭時,則是體內有寒氣的症狀。

③ 穴位感知:在室內常溫下,雙手手掌心搓熱,觸摸肚臍,感受肚臍下方的溫度,若此處發涼,則說明體內寒氣過重。

除此之外,面對寒氣,身體有自我調節機制,會發出信號促使人體去做一些防禦行為。比如習慣於喝涼水,卻開始想喝熱水;一直對姜花椒等辛辣調料牴觸,卻突然愛上想經常吃……

三伏天喝熱水驅寒?真正的驅寒妙招在這裡!

而這些都是寒氣太重之後,身體發出求的救信號!不知道你測試的結果如何,反正本汪覺得自己簡直冷到家了!

百病寒為先,手腳冰涼危害大

寒氣重到底有多可怕?光是想到“死人是沒有溫度的”這一點,本汪就渾身起雞皮疙瘩。當然,這是寒氣太重的終點,但在此之前,身體其實會通過一些其他不良症狀來告訴你,其中以手腳冰涼、痛經最為常見。數據顯示,80%寒氣重的女性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很多人不把它們當回事兒,但其實危害卻非常大。咱們就來細說一下這2點。

手腳冰涼可導致靜脈曲張

手腳冰涼不是小事,若不改善,隨著年齡增長,嚴重者會引起下肢的靜脈曲張。這是因為人體血液循環中,動脈負責供血到身體各部位,而靜脈血從腿部向高處的心臟迴流。腳部冰涼,血流緩慢,淤積堵塞,使血管壓力增大。造成靜脈血管隆起,突出於皮膚表面。反過來,由於這種血流不暢,循環變緩,動脈供應的熱量不能及時傳遞到肢體,如此惡性循環,手腳冰涼情況更為嚴重。

宮寒痛經就像被刀割

除手腳冰涼外,宮寒痛經也是女性的另一大噩夢。

三伏天喝熱水驅寒?真正的驅寒妙招在這裡!

痛經到底有多恐怖?醫學上,把疼痛分為12級,疼痛的最高級是分娩疼痛,高達12級,其中痛經為8級疼痛。要知道被棍棒打的疼痛才為7級。由此可以想象女性痛經的煎熬。那種感覺彷彿24小時分分秒秒都在被人用刀子在小腹上刮,然而卻始終不給你個痛快。

中醫致病六邪,寒氣重最可怕

既然寒氣重危害這麼大,那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就不得不提起《黃帝內經》這本奇書了(中醫理論就是緣起於此)。《黃帝內經》中把四季氣候分為“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氣 ,我們人類便是遵循這種四季規律成長髮育。當氣候變化超出我們的適應能力後,人就會生病。中醫把這容易致病的六氣,稱之為“六淫”或“六邪”。

三伏天喝熱水驅寒?真正的驅寒妙招在這裡!

換句話說,我們常常聽到的“祛溼”“驅寒”其實都是從中醫角度來說的。西方醫學則不同,西如果你受寒了,西醫會說你是“冷收縮血管”;而“體內太熱”則是“攝入熱量過高,難以排出”。

感到冷就是寒氣重嗎?!

一說起寒氣重,很多人可能覺得是冬天才需要做的事情。但事實上,寒氣不分季節——“寒氣太重”,是指一個人體內的寒氣和陽氣的失衡。

三伏天喝熱水驅寒?真正的驅寒妙招在這裡!

其實並不難理解:當陽氣、寒氣二者水平相當,相互制約,這個人就是健康的;當寒氣過重時,健康水平就不太穩定,容易出現腹瀉、感冒、手腳冰涼、關節疼痛等不良反應。

換句話說,一個人是否寒氣重,主要取決於身體平衡寒氣和陽氣的能力,不管這個寒氣和陽氣是來自於外部環境的氣溫變化,還是自身體內的陰陽起伏。說到這裡,想必大家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人哪怕是在炎炎夏日仍舊手腳冰涼了。

這5種生活方式會讓你的寒氣越來越重!

雖說生老病死無法避免,但不良的生活習慣卻會加深、加速人體內陽氣消耗的程度和速度,比如酗酒熬夜、重口味飲食等。為了讓大家避開“寒氣坑”,本汪給大家總結了以下5點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心的小夥伴可以自查並且及時改善。

① 要風度不要溫度

當今時代潮流下,“包得嚴實”彷彿成了老土的代名詞。即使溫度零下,也不妨礙女孩們露出腳踝、美麗凍人,更別說炎炎夏日即將曬出的馬甲線和小蠻腰了。殊不知,這種要風度不要溫度的行為,恰恰是寒氣滋生的溫床。

拿腳來說,它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分佈著淋巴管、血管、神經等重要組織,是聯繫是兩個心臟之間的重要接通樞紐,但它的外部卻只覆蓋了一層單薄的軟組織,極易受涼。再來說露臍露腰裝,就影響到了肚臍和腰上兩個非常重要的穴位——肚臍和命門穴。

三伏天喝熱水驅寒?真正的驅寒妙招在這裡!

肚臍,是人體的長壽大穴。肚臍位置寒氣堆積過重時,身體的自我調節機制發生作用,它會調動“兵力”來保護受涼的肚子,長出一層脂肪。所以,有小肚子的夥伴們需要注意了,說不定這是身體給你的信號——你的腹部有寒氣了。而命門穴,意為生命之門,與肚臍前後相對位於腰正中。古話說“人死如燈滅”,便是指此穴位元氣耗盡。

② 寒從口入

夏日三件寶——西瓜、冷飲、冰淇淋。冰涼食物雖能滿足口腹之慾,卻容易刺激胃黏膜。

三伏天喝熱水驅寒?真正的驅寒妙招在這裡!

人體是恆溫系統,將一個零下十度的冰淇淋吃入體內,胃內溫度失恆。且食物在胃裡的消耗是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不得不耗損陽氣去恢復原有的溫度水平。長此以往,陽虛不足,陰寒凝滯,造成胃寒。

③ 空調惹得禍

冬天雖冷,但夏季寒氣也不容忽視,尤其是由吹空調引起的寒氣。

三伏天喝熱水驅寒?真正的驅寒妙招在這裡!

夏季本就比冬季更容易受寒。天氣炎熱,人體的汗毛孔張開,每天都要在室內外進進出出。如果在烈日下出汗後突然回到空調場所中,驟降的溫度會讓張開的汗毛孔突然關閉甚至堵塞,寒氣隨之進入體內。

④ 長期熬夜

在凌晨3點立#再也不熬夜#的flag,已經是朋友圈的常見現象,可見現代人熬夜不是個例。

三伏天喝熱水驅寒?真正的驅寒妙招在這裡!

根據子午流注表(經絡氣血運動的時間表),晚上11點-凌晨3點是肝膽經氣血最旺,養護的最佳時間,這需要在熟睡中進行。同時,深夜到凌晨是一天中陽氣最弱的時段,此時不睡覺,只會加速消耗陽氣。因此長期熬夜的人通常精神萎靡、氣血差、陽氣不足,也更容易產生內寒。

⑤ 地理位置的變化

除去人為因素,地理位置的改變也會導致外寒入侵。比如三亞去到哈爾濱,巨大的溫差令我們的身體難以適應,抵抗力下降,此時寒氣更容易侵襲,造成一些病變。

相較於內寒的自然生髮,外寒則是外來侵犯並多因素的。寒氣在身體受涼時進入,此時身體有自動反應,它調動我們的能量和元氣來抵抗入侵者。就好像一個國家發生戰爭的時候,就會調動那些儲備的物資來應急一樣。從而使陽氣受損。

5招教你去寒氣,面色紅潤有光澤

老一輩的人常說,手腳溫熱的人有福。以前會覺得這不過是迷信,但瞭解了寒氣的的危害之後,會發現這話不無道理!身體平衡,才能保持體內溫熱,這樣的人不僅免疫力強,不容易有小病小災,而且整個人看著氣色紅潤,讓人心生愉悅。那麼,想要想活得健康滋潤暖呼呼,又有哪些生活小技巧呢?往下看本汪給大家準備的驅寒寶典就ok啦。

① 注意保暖

除起居保暖外,要尤其注意頸椎和腰腹的保暖,這兩個部位是人體經脈樞紐,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使夏季吹空調時,也需注意不可直接對著這兩個部位,可用衣物遮蓋,或用一塊布遮擋空調出風口,這樣既可降溫,也能有效減少寒氣的直接入侵。而對老年人來說,還需注意膝關節的保暖,以防患上老寒腿。

② 泡腳

寒從腳生,泡腳有助於血液循環,趕走體內寒氣。泡腳時需把握出汗的程度,汗為心之液,虛人狀態出大汗反而損陽氣。因此適宜水溫下,泡至微微發汗、皮膚有潮溼感即可。長期堅持泡腳可有效改善寒性體質,扶助陽氣,精力充沛。而在泡腳時加入適量中藥材(正常水量放10g為宜),如艾葉、生薑、花椒,功效更佳。

③ 運動

越冷越要動,動則生陽。運動使身體產生熱量,促進血液循環。同時寒氣能隨著運動流汗排出體外。室內打羽毛球、做瑜伽、健身視頻課程跟練,都是有效的運動方式。

考慮到大家時間比較緊張,本汪給大家分享2個簡單有效的小動作,上班喝水間隙都能完成哦~

1、金雞獨立:兩手抬起至肩的高度,身體力量集中在腳部,一隻腳離開地面,抬起順時針畫圈晃動,抬頭挺胸,感受腰部經絡的拉伸。這個動作可將氣血引向足底,暖腳同時使足底經絡得到充分鍛鍊。

2、聳肩:雙臂從兩側抬起,手指向上翹,雙肩盡力向耳朵方向聳起,感受背部肌肉的擠壓和用力。此動作可加速氣血流向手臂,打通經脈,不一會兒便有手發熱的感覺。此外,聳肩鍛鍊到肩部肌肉,對於肩周炎、頸椎病等有緩解作用。

④ 食療

寒從口入,正確的飲食亦可去寒。

三伏天喝熱水驅寒?真正的驅寒妙招在這裡!

寒氣重的人可適當多吃辛辣、溫熱之物,如:蔥、姜、蒜、牛肉、羊肉等,忌口肥肉、冰淇淋等性涼之物。春夏可多喝生薑紅糖水,驅寒暖胃,調節經血。

⑤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中醫裡非常基礎的保健方法,通過刺激人體某個特定的穴位,促進血液循環,激發人的經絡之氣,從而調整人體機能,祛邪扶正。穴位按摩不一定非要去醫館,只要正確認識穴位並掌握方法,在家隨時都能按摩,長久堅持,達到自我保健的目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驅寒小課堂,還望大家珍愛身體,遠離寒氣!要記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寒氣帶來的不適,既然不是非一時受涼,那也不是三五天就能去除的。面對身體發出的種種信號,大家要足夠重視,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加強自我保健,防患於未然。而當身體出現嚴重不適時,建議立刻就醫尋求專業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