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五招幫你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五招幫你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看不起自己,總愛拿自己的短處同人家的長處比,總認為自己比人家差。長此以往,自卑發展到抑鬱,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對學習、生活乃至今後的工作將會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而許多家長對此並不在乎,沒有預見到問題的嚴重性。也沒有解決問題的措施。

其實,自卑是孩子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它表現為自責、自棄、多疑、抑鬱寡歡,做事畏首畏尾,課堂上不敢大膽發言,受欺不向老師和家長反映等。

如何消除孩子的白卑心理呢?

一、要找準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小學生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家長管教過嚴,動輒打罵或者態度冷漠,致使孩子形成恐懼心理,膽小怕事;有的是學習成績不好,活動能力弱,受老師和同學冷遇,久而久之導致自卑;有的是本身有生理缺陷,如身體殘疾,長相難看、嚴重口吃等,感到羞於見人,以致產生自卑心理。找準了原因,家長就可以"對症下藥",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了。

二、要優化家庭教育行為

五招幫你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家長要尊重,關心、愛護孩子,對孩子要求適度。不要苛刻;對孩子賞識鼓勵,不要諷刺挖苦,更不能打駕;對於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則要教育其正確看待生理缺陷,對其付出更多的關愛。孩子的樂觀自信與家庭環境是息息相關的。整天歡聲笑語的家庭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樂觀性格。天氣晴朗時,家長不妨帶領孩子走出家門,呼吸一下外面新鮮的空氣,看一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如果颳風下雨,就在家裡陪著孩子品嚐可口的晚餐,講個輕鬆的故事,說一段令人捧腹的笑話,讓家裡充滿笑聲和歡樂。孩子置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還能不輕鬆樂觀嗎? 三、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要教育孩子相信自己.挖掘和發揮自己的長處,日本心理學家多湖輝發現了一條定律,叫"自尊補償法"。他常聽人議論。社會女青年比女大學生漂亮。他在調查研究後發現,每年考上大學的女生平均容貌比沒考上大學的女生差。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原來是人的自尊心起了重要的調節作用。正因為有些女生的容院比不上別人,於是自尊心驅使她們努力學習,從而發展了智力,考上了大學。當你有所短時,你的自尊心鞭策你在另方面去勝過別人。從而又有所長。這就是自尊補償法。要教育孩子不要過分追求完美,不要去羨慕別人的長處。不要拿自己的短處同別人的長處比,要勇於接受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的缺陷。要盡力發揮自己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短處。要抬起頭來做人,大大方方做事,快快樂樂生活。

四、要創造鍛練孩子的機會

家長不要包攬孩子的一切。要放手讓孩子去做。如:讓強子多做家務話,讓孩子上街買菜,讓孩子買自己需要的文具,讓孩子為客人讓座、敬茶。即使孩子做錯了也不要責備,可幫助其找出犯錯的原園。重新做一次。這樣就能增強孩子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膽量,從而堅定自信心。如果家長生怕孩子闖鍋,什麼都包下來,久而久之,孩子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經不起風霜雨雪的考驗,缺乏自理能力,一碰到挫折,就垂頭喪氣,悲觀失望,形成自卑心理。

五、要加強和學校的聯繫

家長要主動與學校的老師聯繫,交流孩子的情況,爭取老師的配合。比如:請老師在課堂上多向孩子提問,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多為孩子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孩子在集體中受到鍛鍊,就能提高能力,克服自卑,增強信心,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