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愛立Flag卻做不到,你是職場“積極廢人”嗎?

繼"喪"這個詞出現之後,更為扎心的一個詞兒又出現了——積極廢人。

所謂"積極廢人",其實就是"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充滿對立矛盾感的詞兒說的就是自己,想有一番作為卻又缺乏行動力,過後又因為自己的懶散而倍感焦慮。

比如說:在別人眼裡我挺積極的,愛買書,學樂器,健身,報英語班……時間排得滿滿的,但有些事情只有我自己知道。光是買的書看了不到1/10,吉他只學會了幾個和絃,去健身房一半的時間用來自拍和洗澡了……英語?還是有進展的,最近終於開始背abandon後面的單詞了。

"今天又荒廢了,明天一定開始×××;最近對×××很感興趣,要開始×××了;這段時間太懶了我還有好多事情都沒做呢;我……我還是拉倒吧。"——如果你常常這麼想,那麼十有八九,咱們都是一樣的積極廢人啦。

愛立Flag卻做不到,你是職場“積極廢人”嗎?

1."積極廢人"真的是"廢人"嗎?

"廢人"一般指的是一個沒有用處、毫無價值的人,"廢人"與"廢物"又是相對應的,而"廢物"又與"垃圾"關聯,所以"廢人"其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人格貶低。

但年輕人自嘲"積極廢人",並不是他們將自我價值等同於"廢物"。"積極廢人"的"廢"並不是什麼大奸大惡,年輕人的自嘲裡,並沒有多少苦大仇深或悔不當初,它更近乎年輕人沉浸在小確幸生活中的一點懶散和惰性。

一方面自在懶散的"小確幸"的確讓人感到安逸,但年輕人也深知這並非一勞永逸,因此他們一邊享受一邊糾結,一邊"廢人"一邊"積極"。

"積極廢人"沮喪的表面底下,其實有著小確幸的底色。"積極廢人"看似消極無奈的調侃背後,小日子還是過得不錯的,即便有隱隱的罪惡感,但他們依舊悠哉樂哉,頂多是自嘲或短暫性地悔恨一下。

愛立Flag卻做不到,你是職場“積極廢人”嗎?

2."積極廢人"為何放棄"積極"?

也許有些長輩會難以理解:為什麼"積極廢人"要放棄積極呢?是年輕人對成功不感興趣嗎?

恰恰相反,許多年輕人不願意積極,是因為很多時候,積極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用。長期的挫敗感導致他們被動地、根本上地喪失了積極追求的慾望。

中國社會里的年輕人面臨著許多棘手的問題,高房價、不合理的財富分配、階層流動困難……

當我們過早地認識到了"奮鬥很多年,不如倒手一套房"這件事後,我們還能積極起來嗎?

當我們看到富二代零花錢比普通人辛苦一輩子賺的錢都多時,我們還能積極起來嗎?

當我們成為"越忙越窮,越窮越忙"的窮忙族時,我們還能積極起來嗎?

既然積極也不一定有好結果,那就放棄積極,當個"廢人",至少還有小確幸的日子可以擁有。

愛立Flag卻做不到,你是職場“積極廢人”嗎?

3."積極廢人"該怎麼改變?

雖然"積極廢人"不是一個貶低詞,也確實有不少這類人活得還不錯,但是在網絡輿論的引導下,還是會有很多人不清不楚地隨大流放棄自己。

矛盾的是,他們一方面覺得積極沒有什麼立竿見影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必須積極,必須努力改變;可是當他們立下無數的flag之後,又總是缺乏從一而終的堅持和努力,輕易就半途而廢。

在有些人看來,"積極廢人"的這種矛盾是自作孽或者矯情,可實際上它恰恰是改變的開始,只要有悔恨感,就代表著存在轉機。

愛立Flag卻做不到,你是職場“積極廢人”嗎?

那我們該怎樣將"積極廢人"的積極變成一種常態?該如何讓小確幸成為積極之餘的一種享受,而不是淪為"廢人",併成為一種罪惡感?

一方面,"積極廢人"是社會問題的一種反映,年輕人以一種類似於撒嬌和抱怨的方式,向他們所生活的社會和世界提出溫和的抗議,但我們的確該花更大的力氣解決其背後折射出的現實問題。

另一方面,這也離不開年輕人心態的調整和自我的改變。很多時候,並非積極無用,而是因為我們太著急,太匆忙,太急功近利,才剛開始努力,就希望立即得到兌現;一旦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心態立即沮喪下來,行動力蕩然無存。

愛立Flag卻做不到,你是職場“積極廢人”嗎?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積極廢人"不妨少些急功近利,多些腳踏實地;少些懶散和惰性,多些積極的行動力。

房價很高、職場晉升很難、階層流動不容易,但不妨先盡人事,爾後順其自然;世界不會辜負努力的人,進一寸自會有進一寸的欣喜。

你生而有翼,難道竟願一生匍匐前進,形如蟲蟻?努力吧,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

愛立Flag卻做不到,你是職場“積極廢人”嗎?

關注「世維學社」,get完整版餘世維老師的職場演講視頻,

因為實用,所以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