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季爰,別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生於一八九九年,卒於一九八三年。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由於以畫名行世,其獨具風格的書法藝術往往被人忽視。

我們不妨誇張點說,張大千繪畫作品的藝術個性有一多半來自他的書法藝術,換句話說,他的書法個性較之其繪畫來講似乎要強上幾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他的書法在年少時便受到家兄張文修的啟蒙,弱冠之年自日本歸滬,師從清末民初的著名書家李瑞清和曾農髯二人,潛心學習書畫,為其以後的藝術道路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李瑞清,這位清末著名的文化官吏,學識深廣。《清史稿》中有稱其“詩宗漢魏,下涉陶謝;書各體皆備,尤好篆隸”。張大千對李瑞清的書法情有獨鍾,並以超常的臨摹天賦很快掌握了李的書法特點和精神,以至能夠逼真地臨摹其書作。

一次,張大千寫了一副對聯,拿給善摩李瑞清書跡的李健看,同時開玩笑地說,這是老師所書但未署款。身為李瑞清侄兒,也曾在叔叔身邊學了許多年的李健,細細看了起來,竟然分不出其書作的真偽。李瑞清的門生有很多,但對張大千格外器重,他病重臥床無法寫字時,社會上送來的筆單大多由張大千代書。

30年代以後,張大千的書法開始醞釀變化,在李和曾的基礎上,轉學多師,參以宋代大家黃山谷的筆勢,追求拆杈和屋漏痕之妙,愈發跳蕩靈動,清雋奇肆,形成了自家的風格。

作為李瑞清的入室弟子,張大千的書藝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合了山水畫的意境,達到了藝術上的精深境地。仔細鑑賞張大千的墨跡,看上去筆筆有力,但這種力並不是一味求其表面上的張揚外露和劍拔弩張,而是使力與感情相融合的,藏於筆墨之中的錐沙印泥之妙,可以說是達到了“骨力”與“內美”的和諧統一。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老師李瑞清的書法

張大千書法師李瑞清和曾熙,參黃山谷筆勢,跳蕩靈動,清雋奇肆

張大千老師曾熙的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